网络新青年培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北京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一百二十年前,风雨如晦的旧中国,京师大学堂作为戊戌变法仅存的果实,开启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艰难求索;一百年前,新文化运动中北大青年挺立潮头,接受马克思主义洗礼,平地一声惊雷,五四运动席卷全国;七十年前,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在颠覆传统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勾画了全新的图景;二十多年前,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逐渐融为一体,由此,“网络原住民”成为当代中国青年的基本身份特质。

在当代中国,历史与未来、虚拟与现实、本土与全球、机遇与挑战,已经错综交织,纷繁复杂。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一方面,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创新在网络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另一方面,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当代青年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互联网与青年的生活、学习、工作深度融合,由此带来青年个性特征、发展需求、成长方式的重大变革。

作为身处这一巨大变革中的高校育人工作者,我们始终在观察这些变革给青年带来的影响,思考这些影响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该如何理解新时代与互联网?新青年与互联网的关联又该做何解读?“网络原住民”如何成为“圆梦新一代”?基于这些观察思考和探索实践,我们提出“网络新青年”的培养目标,并将其作为创新人才的特质加以提炼,以更好地界定当代青年在网络社会中的角色与地位,更加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目标。

在四年前出版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大学使命的传承》一书中,我们探讨了在网络信息社会中如何校正个人的位置、组织的功能、社群的作用,试图在宏观层面寻找大学和大学教育在新时代的方位和功能。在两年前出版的《全环境育人理念的探索实践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创新》一书中,探讨主题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该如何调整自身理念、原则、途径和方法、手段、形式,试图在中观层面探寻大学和大学教育在新时代的方法论和教育观。《网络新青年培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一书要解决的则是微观层面的问题,即寻找大学和大学教育在新时代具体的育人路径和育人目标。对于高校育人工作而言,如何在网络社会的背景下培养时代新人,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与网络社会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将成为贯穿本书始终的主题。

因此,本书的主旨在于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两方面对“网络新青年”这一概念进行阐释,从成长环境到个性特征、从历史方位到时代定位、从内涵界定到能力要求,全方位展示网络新青年的丰富内涵和创新本质,从而在逻辑层面和现实层面展现其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统一和外在兼容。此外,本书提出了网络素养教育这一培养路径,探讨网络素养教育的发展现状、教育内涵和实践路径。

所谓网络新青年,其特征是禀赋五四“新青年”传统并秉持强烈的时代关怀和家国情怀、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地而兼具敏锐的全球视野、在现实生活中砥砺德行且葆有在虚拟世界中游刃有余的网络素养,是赋有创新能力、责任意识和共享精神的时代新人。这样的网络新青年,具备高度的主体能动性和创新驱动力,能够通过自主、自律实现人生日新,融入并引领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并自觉成为新一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新时代呼唤新青年,新青年成就新时代,中国梦和互联网共同成为其注脚,而这四者必然溯源并汇聚于新时代的“网络新青年”。

本书共分为绪论和正文六章。在绪论部分,我们对“全环境育人”理念和青年主体性原则概念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全环境育人”理念和青年主体性原则是互联网时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是对网络社会时代背景、环境特征、青年个性变化革新的回应,也是本书所论述网络新青年培育的重要原则和基础。本书所述网络新青年培育和网络素养教育,也应当是立足并整合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境内境外资源的育人活动,是着眼于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新变化,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以此为重要前提,本书正文部分主要探讨了以下问题。

在第一章,本书对近年来出现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网络文化现象进行了总结和探析,思考了网络社会给青年带来的主体特性和成长困局、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这将作为网络新青年培养和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背景。

在第二章,根据网络社会新现象和青年教育新特征,本书提出了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目标任务,进而根据时代特征和青年特点提出了“网络新青年”的培养目标。我们从历史和未来、本土与全球、虚拟与现实、主体与客体等维度对网络新青年的内涵进行阐发,并对网络新青年的时代角色进行定位,强调了网络新青年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北大传统的责任意识,同时具有互联网思维创新能力优势的青年,是放眼全球具有共享精神同时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青年。

在第三章,本书从工作实践出发,总结出网络新青年作为网络时代的创新人才所需要培养的四项基本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批判转化能力,强调了培养创新人才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

在第四章,本书进一步明确了网络新青年的培养路径——网络素养教育。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网教办)结合网络发展新特点和青年成长新动向,于2014年至2017年分别提出了网络文明观、网络教育观、网络人生观和网络青年观,本章从网络素养教育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阐发。基于互联网的特征与影响,我们认为创新能力、责任意识、共享精神应当成为新青年的必备特质:创新是变革时代的必要能力,责任是中国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情怀与担当,而共享则是全球化时代大国青年应然的视野与心态。我们还针对网络素养进行了现状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更新了网络素养的内涵,对北京大学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和网络安全素养教育实践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在第五章,本书对北京大学近年来尤其是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成立以来,网络育人工作在北大落地的经验模式进行总结,梳理网络育人工作发展历程,记录工作重点、亮点、难点,评估各项工作的育人效果,反思网络育人理论与具体指导理念,并结合最新实践,通过经验总结和规律探索,探求网络育人的形式创新要素与本质精神要求的内在统一。本章的主旨是从已有的网络育人实践中,总结出网络新青年培育和网络素养教育的有益经验和可行路径。

在最后一章,本书再次回到网络新青年培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题上,对高校网络育人工作进行思考。我们从新时代高校文化建设和育人使命的视角,对互联网、新时代、中国梦、新青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总结。我们从网络原住民——网络新青年——圆梦新一代的青年成长逻辑出发,论述网络新青年培育是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人的必由之路,我们应当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方法、工作目标,提升青年的网络素养,培育网络新时代的中国新青年。

本书能够从实践和理论两个维度对网络新青年培育和网络素养教育进行阐发,得益于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网教办)近年来在网络育人实践上的不断探索,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经验归纳、规律总结和理论研究。2014年12月,在学校主要领导的支持推动下,“北京大学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青年研究中心,中心承担起网教办职能,负责统筹协调全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工作,指导推进北大新青年网络文化工作室项目建设。网教办以工作室为枢纽平台,依托学生的主体性力量,举办了网络文化节、“网络新青年”评选、阅读马拉松、青年空间论坛等系列活动,并聚拢了一批对技术开发、媒体运营、网络文化产品制作感兴趣的学生和教师团队,形成了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机制。

本书是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全体师生集体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全书由我负责创作统筹、理论论证和文字审核,周培京、王志杰和张勇等同志参与文章撰写,李婷婷、唐舒、蔺芳、马丽晨等老师和同学也付出了大量劳动。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学校相关领导及有关部门自始至终对理论研究的开展、育人实践的推进,尤其是对网教办、工作室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郝平书记多次过问和关注研究的进展。林建华校长更是欣然为本书作序。主管领导叶静漪老师、陈宝剑老师则是给予了直接的指导和具体的帮助。我们的工作和研究也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悉心关怀,“全环境育人”理念被写入《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网络育人和网络素养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的重要领域和内容。教育部思政司原司长冯刚同志在本书序言中与我们共同探讨了网络育人同思政创新的重要关系。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还以重点课题(高校大学生新媒体社区建设案例剖析)的方式支持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这些都是对我们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的巨大鼓励和重要鞭策。

本书37个小节均可独立成篇,是中心各位老师和同学两年来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根据既定工作目标和研究规划方向进行的分阶段、有步骤的写作。所有文章均以每两周一次的“网络推荐阅读”的形式在北京大学内部推送。部分文章还刊载在《北大青年研究》及其他理论研究刊物上。在之前两本书出版之后,我们的工作受到了领导、同仁及有识之士的关注和重视,这让我们备受鼓舞。此次成书,则是对新一阶段的网络育人工作进行系统性、全局性的梳理,并希望借此再次获得各位读者的宝贵建议和意见。新时代的高校网络育人事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建设工作也必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大方之家指正。

蒋广学
2018年4月30日
于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