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数据发展水平评估蓝皮书(2019)](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26/30918526/b_30918526.jpg)
三、发展情况分析
(一)综合分析
2019年,山东省大数据发展指数为40.18,位列全国第5。其中,基础环境指数为11.29,产业发展指数为16.77,行业应用指数为12.13,如表8-1所示。
表8-1 山东省大数据发展指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03B6B/16793576704228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06_1.jpg?sign=1739984312-TPdSwdiBcphdUaYRfZlbxc7YR3ly2rMU-0-c2ce6db3d64960118090bb3c2158b8fa)
在基础环境指数中,山东省组织建设指数为42.68,政策环境指数为33.36,信息基础设施就绪度指数为32.98,集聚示范指数为42.56,智力保障指数为36.50,如表8-2所示。
表8-2 山东省大数据基础环境指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03B6B/16793576704228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06_2.jpg?sign=1739984312-6lVUlDyP9kKmeQMQBFMz8I81CyJrvNpi-0-be098cefa7ae866c2a062a6ee19b74bb)
在产业发展指数中,山东省产业规模指数为42.27,企业数量指数为15.13,创新能力指数为22.01,数据资源指数为88.31,如表8-3所示。
表8-3 山东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03B6B/16793576704228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06_3.jpg?sign=1739984312-Y4N1CKeOOe5uuS2Hu7YKHEYGNXCPL4Oo-0-3d1f8af6025a28cdbce5cb6c447c6b71)
在行业应用指数中,山东省政务应用指数为30.74,工业应用指数为57.67,重点行业应用指数为31.55,民生应用指数为40.53,如表8-4所示。
表8-4 山东省大数据行业应用指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03B6B/16793576704228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107_1.jpg?sign=1739984312-lA642bV85Tbp8zF526RFmglvZiA8rsoQ-0-e33c14207904842e75d47dae4f568a6a)
(二)优势与亮点
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山东省全力推动大数据的发展,在改善发展环境、扩大产业规模、创新产业应用等多方面持续助力。从总体角度看,山东省大数据发展指数达到40.19,位列全国第5,与排名第4的上海相差不大。此外,山东省发展态势良好,基础环境指数为11.29,产业发展指数为16.77,行业应用指数为12.13,三项一级指标发展均排名靠前。
基础环境持续优化,组织建设和集聚示范排名靠前。山东省基础环境指数为11.29,全国排名第5。其中,组织建设指数达到42.68,全国排名第5。山东省大数据局成立以后,相继发布《数字山东发展规划(2018—2022年)》《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2年)》和《山东省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大力推动全社会各方面与大数据结合,为促进大数据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外,山东省重视集聚示范效用,集聚示范指数为42.56,全国排名第5。山东省目前已有软件名城济南,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新兴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软件和信息服务类)、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电子信息类)等多个国家级集聚示范基地,为山东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大数据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数据资源领先全国。山东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为16.77,全国排名第4,紧随广东、北京、江苏之后。其中,数据资源指数为88.31,全国排名第1,领先全国。相较于其他省份,山东省出台了更为全面的数据资源标准,为大数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2年)》提出扩大政务数据共享开放,2019年年底前实现政府部门全部接入政务信息系统,2020年年底前主要公共服务企事业单位按需接入。山东将适时出台公共数据开放管理办法,促进公共数据有序开放和规范管理,2019年年底前实现所有政府部门全覆盖,2020年年底前实现主要公共服务企事业单位全覆盖。2019年年底前依托山东公共数据开放网,深化地理信息、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政务数据向社会开放。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机构开展公共数据深度挖掘和增值利用,培育数据服务产业链,促进产业发展和行业创新。山东还将加强政务大数据汇聚管理,进一步完善全省人口、法人单位、公共信用、宏观经济、空间地理和电子证照六大基础信息资源库,2019年年底前健全“一数一源”的数据更新维护机制。推动重点领域主题信息资源库建设,2020年年底前建成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应急管理、知识产权等一批主题信息资源库,为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提供大数据辅助决策支持。
大数据应用遍地开花,工业和民生应用重点发展。山东省大数据行业应用指数为12.13,全国排名第9。其中,工业应用指数为57.67,全国排名第6,民生应用指数为40.53,全国排名第3。山东省致力于推进大数据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支撑服务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协同生产、精准生产、个性化生产,形成数据驱动工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医疗应用方面,目前山东省社保卡覆盖率达到85%,电子病历覆盖率达到92%,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三)问题与不足
政务应用有很大提升空间。山东省政务应用指数为30.74,全国排名第15,相较于省内其他大数据应用水平,政务应用发展比较落后。山东省政务应用处于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各方面配套设施均在建设中,省级政府在线办理成熟度为81.85,在线服务成效度为74.05,政务大数据应用还需进一步落地。
大数据人才匮乏。山东省智力保障指数为36.50,全国排名第9。山东省有13所院校首批设置“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包括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大部分院校2018年开始招生。山东大学2019年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山东省内人工智能人才有9591名,面对快速发展的大数据产业,仍需大量的大数据人才发光发热,共建数字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