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技术革命与技术创新
技术革命的定义
在西方语境下,“技术革命”最初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革命”被广泛描述为技术变革,但截至当前并没有权威的定义。维基百科描述道:“技术革命是指在相对较短的历史时期内,一项技术(技术群)被另一项(一组)技术替代。其特点不仅在于创新,还在于应用和推广。新的技术革命应该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益等。”技术革命不仅引起物质上的变化,还涉及管理、学习、社会互动、金融、研究方法等广泛领域的变革。技术革命超越了技术本身的限制,改写人类的物质生存条件,重塑文化、社会甚至人性。技术革命在触发未知的社会连锁变革中发挥作用。
佩雷斯·卡洛塔认为,技术革命与一般出现的技术系统及其相关概念存在两点区别:一是技术系统在技术和市场上的强大互联性和相互依存性,二是深刻改变自身领域之外经济甚至社会的能力。技术革命可以是某一行业的纵向突破,也可以是遍布社会的多行业并行突破。
本书对技术革命的定义基于以上定义的综合。技术革命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来体现。因此,探究国家崛起的问题需要对技术创新进行分类,探究技术创新的动力。
技术创新的分类
综合已有的相关文献来看,创新可以分为两大类:渐进式创新和激进式创新。渐进式创新是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不断改进的过程。渐进式创新体现在对现有技术的改良上,主要有两个推动力,首先是在相当程度上与政府的政策推动密切相关,例如提高内燃机燃烧效率等;其次有赖于市场竞争对降低产品成本持续造成压力。激进式创新是指用新的技术代替原有的技术,例如用电力代替蒸汽机等,这类技术创新会取代原有的生产方式。激进式创新与新的市场密切相连,如蒸汽轮船、铁路、喷气式飞机引擎、半导体等应用带来了全新的市场。
技术创新的动力
如前文所述,政府推动和市场竞争都会刺激技术创新,这是推动技术创新的两个直接动力。由于技术创新日益复杂化,基础研究市场转化周期长等,国家越来越成为推动基础创新的重要角色。特别是与生态保护相关的基础技术领域,如可再生材料、微生物降解、分子生物学等,与政府的投入和推动密切相关。
虽然存在政府与市场两大动力,但创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生概率是符合统计学规律的。根据统计学理论,样本越大,自然及社会中的创新频率(和其他社会事件类似)会越接近正态分布。技术创新活动与既定空间下的布朗运动类似,空间中粒子越多,粒子本身多样化形态越多,多样化“创新”碰撞的可能性就越大。技术创新包括两个基本要素:较为密集且自由流动的人口,有着巨大潜在市场的现实需求。前者为创造者提供多样化的创新场景与知识、经验储备,后者为创新产品提供低成本创新推广和持续改进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认为提高社会整体创新效率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社会发展对解决某一问题的迫切需求;二是社会较长时期保持稳定,能够面向大众提供稳定的普及基础教育;三是在某一空间和时间内能够对各类人才形成足够的凝聚力,从而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各类人才与时代鲜明的现实需求场景密集碰撞,大幅度提高创新的概率,也使创新成果能够以较低成本快速普及。要满足以上创新条件有两个前提:国家治理与市场秩序。两者互为因果,在不同国家,情况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