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花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9章 别样中考

第二天早晨。

匆匆洗漱完毕,同学们与昨天晚上一样,跟着老师去馆子里面吃早饭。

早餐不用老师集中点菜,稀饭、馒头、包子、咸菜……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食量和口味,各取所需。

结果不止是袁初冬,大部分同学都吃撑了。

这说明昨天晚上吃饭,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由于顾及个人形象等原因,没有放开肚量。

“唉嗨……”

班主任刘勇结账时干咳两声:“同学们,明天正式考试时可不能这么吃了,科学研究证明,吃得太撑不容易集中精力,对考试而言不是什么好事……”

“哦,好吧……”

袁初冬和张三清调皮的吐了吐舌头。

……

上午的考前交底。

本以为就只有班主任刘勇给他们十几个尖子生讲语文,结果是几大主课的任课老师都来了。

听说是学校经过认真考虑,让几名主课老师昨晚连夜赶到了县城,也由此可见阳新初中对这一届毕业班的重视程度。

下午去学校熟悉考场。

考场离旅馆不远,走路大概需要花上十五分钟。

而且老师们也没有安排交通工具的打算。

整个考试期间,同学们都是走路往返于考场和旅馆之间。

不过在从旅馆出发或者每一场考试结束时,老师们都会让同学们先行集中,再统一出发,以免有同学掉队、漏考等意外情况发生。

县城的学校跟乡镇的普通学校就是不一样。

入眼处,考场学校内花草茂盛,绿树成荫,让人赏心悦目。

教学楼上,横幅标语“趁着应对、冷静答题”,红底白字分外醒目。

同学们手持准考证,按照准考证上的编号找到自己参考的教室,再核对就坐位置。

袁初冬被的考试位置不太好,坐在教室第一排居中位置,处于监考老师的眼皮底下。

不过他也没有在意,从来就没有过考试作弊的打算嘛……

看完考场,返回旅馆。

袁初冬拉着张三清、袁道军一起去旅馆外面的文具店转了转。

袁道军什么也没买,张三清换了一块橡皮,袁初冬则花两毛钱买了一叠稿纸——考试间隙偶尔练题时可用来打草稿。

因为第二天就要考试,回到旅馆后大家都没有再继续打闹,各自沉下心来做最后的调整和准备。

……

“叮叮叮……”

考场里,监考老师开始发放试卷。

拿到试卷的第一时间,袁初冬工工整整的在试卷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准考证号等信息。

这个是考试最起码的习惯,要不然没有姓名,天知道这份试卷是谁答出来的?

在试卷上填好相关信息,袁初冬快速浏览考题。

“看样子这次的语文考试不算太难,作文题材也比较容易组织……”袁初冬了然于心,压力顿时去掉了一大半。

“叮叮叮……”铃声再度响起,可以作答了。

袁初冬拿起钢笔,开始认真做题。

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更正题、阅读理解……一路往下,袁初冬一丝不苟,没过多久他就做完了除作文外的所有题目。

考场里非常安静,耳边只有同学们用笔在试卷上书写时发出的“莎莎”声音。

袁初冬抬手揉了揉眼睛,埋头继续揣摩几道没有多大把握性的题目。

至于作文,他成竹在胸,只给自己留了四十分钟的时间,完全够用了。

当中考第一场考试——语文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的时候,袁初冬第一个交上试卷,信步走出考场……

作为语文课老师的班主任刘勇,对语文考试自然格外关注。

看见自己的得意弟子、语文成绩一枝独秀的袁初冬同学走出考场,他急不可耐的把袁初冬拉到一旁,问道:“袁初冬,感觉咋样?”

“还行,不算太难……”袁初冬轻松的回答道。

这并不是袁初冬自傲自负,而是他真心觉得这次中考的语文试卷不难。

……

下午的数学考试,与上午语文考试的流程没有任何不同。

袁初冬审题、答题中规中矩,很快就到了最后一道题——综合应用题。

虽然前面过程中,有小部分题目总感觉有些别扭,但他认为这次的数学考题总体上不偏不颇,题型与老师平常所授大同小异。

难度上也与考前学校里的摸底测试基本持平,能够让他考出正常水平。

可是面临最后一道综合应用题,袁初冬有些犯难了。

毕竟是压轴题。

题目涉及函数、几何等多方面的内容和考点,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袁初冬一时半会理不出一个清晰的头绪。

眉头微蹙,嘴里含着钢笔,脑海却陷入了沉思……

“有了!”没用多久,袁初冬突然一拍大腿。

正在这时,嘴里的钢笔“啪”的一下,发出一声轻微的脆响——兴奋之间,没注意力度,牙齿一咬,竟是把钢笔咬破了。

“哎呀……”袁初冬忙不迭把钢笔拿在手里,眯眼凝视那支陪伴了他两年之久的心爱的钢笔。

只见笔身手持位置出现了一道细小的裂纹。

袁初冬赶紧用拇指在笔身裂纹位置拭了拭,还好墨水渗透还不算厉害……

注意力重新回到考卷上,袁初冬开始解答最后一题。

但等到真正下笔,他才发觉得这道题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解答,计算量都是罕见的巨大。

“罢了,时间不多了,先试着解一解!”

袁初冬迅速开始在草稿纸上忙碌的计算着,不消一会功夫,稿纸上便全是密密麻麻的数字和计算公式……

“写满了?”

袁初冬进入了一种专注的状态,伸手从裤兜里又摸出一张草稿纸——这是他从旅馆外面的文具店买来的。

将草稿纸摊铺在桌子上,袁初冬继续全神贯注的进行着题目演算。

“呼……”在新增的草稿纸又将写满之际,袁初冬总算对最后一道综合应用题摸索出了眉目。

用手擦了擦额头上隐隐出现的汗渍,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要是再没有突破,寻不出门道,袁初冬就真的要着急了……

“哈,这位同学,你的脸……”

正当袁初冬觉得解题在望时,前排监考老师突然来到他的面前,一只手指着袁初冬,另一只手撑着膝盖笑弯了腰。

袁初冬不明所以……

后排监考老师也走了上来。

这是一位女老师,三十来岁,面容和善。

在看到袁初冬的情形后,连忙掏出手帕,为袁初冬擦去脸上和额头上的墨迹……

袁初冬顿觉尴尬得不行——自己那支关键时刻掉链子的破钢笔噢!

感激的看了女老师一眼,袁初冬正待接着答题。

“咦,你的草稿纸是怎么回事……”

女老师说话的声音不高,但声音传进袁初冬的耳朵里,却不啻于一声惊雷,让他恨不得立即找个地缝钻进去——考场里是不允许用自带草稿纸的呀,自己怎么这么粗心!

袁初冬面色通红,呆呆的坐在位置上,等待监考老师作出处罚。

“大家继续答卷……”女老师目光扫视略有骚动的考场。

等到考场恢复平静,女老师弯下腰对袁初冬小声说道:“这位同学,稿纸不够用,你可以给我们要呀。这张稿纸是你自带的吧?”

袁初冬下意识的低头,发现自己从荷包里摸出来的稿纸,色泽跟考场发放的稿纸明显不一样。

“嗯……”袁初冬用近乎只有自己才能听得见的声音回答道。

随即他又突然变得无比紧张,脑门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完了,老师会不会取消我的考试资格?”

因为上午的语文考试,已经通报了好几起考生作弊事件——抄答案的、携小纸条的、带书本的……

这些作弊行为无一例外,都被监考老师当场发现,考生的考试资格也被当场取消。

“这位同学,你继续答题。这张草稿纸,我需要拿到监考小组那里核实一下……”女老师收走袁初冬自带的稿纸,从讲台上重新拿了一张草稿纸放到袁初冬的桌面上,转身走出了教室。

袁初冬抬头看了看那名最先取笑自己的监考老师,心有余悸。

“哎……”

收拾起烦杂的心情,袁初冬慌慌张张的继续解题。

再抬头时,女老师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回到了考场。

几分钟后,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

之后,同考场的张三清和朱胜勇在考试结束后,第一时间把考场里发生的情况告诉了班主任刘勇。

刘勇老师叫过袁初冬问清原委,连忙交待政治老师韩晋看住从考场出来的同学,自己去找监考老师和学校监考小组……

最终学校监考小组结合班主任刘勇老师对袁初冬平常学习情况的反映,以及对袁初冬自带稿纸上所写内容的比对分析结果,对袁初冬做出免于处分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