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登月环月轨道和行星际航行轨道
2.6.1 登月环月轨道
常用的登月轨道是首先将航天器发射到环绕地球的停泊轨道,然后根据停泊轨道的实际轨道参数,选择时机将航天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当航天器飞到月球引力范围内时,将进入点的速度换算成相对于月球的速度,此速度一般已超过月球的逃逸速度,若不加以控制,航天器将沿着双曲线轨道飞越月球或在月球上硬着陆。为了使航天器进入环月轨道,必须对航天器进行减速,当减速到等于月球的环绕速度时,进入环月飞行轨道。若想在月球上软着陆,可在环月轨道上启动制动火箭,离开环月轨道向月面降落,并利用减速装置和缓冲装置实现软着陆。图2-14为“嫦娥”一号的登月环月轨道。
图2-14 “嫦娥”一号的登月环月轨道
2.6.2 行星际航行轨道
航天器脱离地球引力进入太阳系航行,称为行星际航行,若脱离太阳系引力到恒星际航行,则称为星际航行。目前人类航天器的航行仅限于在太阳系内的行星际航行。
行星际航行轨道可分为靠近目标行星飞行的飞越轨道、环绕目标行星飞行的行星卫星轨道、在目标行星表面着陆的轨道、人造行星轨道(日心轨道)和飞离太阳系轨道。
发射探测行星或太阳的航天器时,一般先要进入绕地球飞行的停泊轨道。在这一轨道上飞行时,测控站计算飞向行星的最佳路线和出发时间,然后,航天器加速,以相对于地球的逃逸速度,沿双曲线轨道,脱离地球引力作用进入日心轨道,成为人造行星。此时,航天器相对于地球的逃逸速度应换算成相对于绕太阳飞行的人造行星轨道速度。
航天器沿日心轨道飞行,到达某个行星的引力作用球(行星的引力作用范围)边界时,航天器的日心轨道速度要换算成相对于该行星的飞行速度,这个速度也达到了对应于该行星的逃逸速度。航天器以双曲线轨道在该行星作用球内飞行。如果双曲线轨道和行星相遇,则航天器将与行星相撞,产生硬着陆。
为了使航天器能长期对行星进行探测或在行星上实现软着陆,就必须使航天器减速,达到围绕该行星飞行的椭圆(或圆)轨道速度。这样航天器就能被行星引力场捕获,成为该行星的人造卫星,它运行的轨道就是行星卫星轨道。根据任务需要,航天器也可进行轨道机动或降低轨道高度,以利于在航天器上拍摄行星照片或向行星释放小型着陆舱等。
如果要在行星上着陆,可先从航天器上分离着陆舱,着陆舱脱离行星卫星轨道向着行星表面飞行。此后,启动着陆舱上的动力减速装置或利用行星大气阻力减速,最终实现在行星上软着陆。着陆过程中和着陆后的探测数据可通过在行星卫星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发回地球。
此外,也可利用行星引力场助推,使航天器进一步加速,掠过这颗行星,飞向另外一颗行星。甚至经过几次引力场助推后,使航天器获得脱离太阳系的速度,飞离太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