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忠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番外

(一)凤栖葑

我曾为他抵挡朝堂上的明枪暗箭,爱他到离别时只敢在墙角窥望。

那时的我们不过十四、五岁,那天正好学堂放学,放假三天。我便邀请了谭忠来我府上玩,第二日再回去。而这,竟就是我们和声和气度过的最后一段时光。

我们俩从小就一起上学,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世间怎会有如此出尘的人,真真应了一句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穿着统一的学堂服,眉眼带笑,不经意望过来的目光停留在我身上时,我都感觉到自己的心都要跳出来了。

之后,我便一直跟在他身后,看着他温和地对着周边的人笑,和别人一同谈论着夫子布置的题目。

不知是不是我的行踪太明显了,那一天,他终于朝我走了过来,温润有礼地问我,二皇子,你一直跟着我,是有事找我吗?

一双笑成缝的眼睛,弯弯的,当时不知用了多大的毅力才克制住自己没有伸出手去摸摸。

当时的自己只是摇摇头,伸手拉住他的衣袖。

至此之后,他便一直带着我。我也与他终于熟悉,能够时常不经意地靠近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在领着他回到府上后,我便拉着他到府中闲逛,给他看我搜集的各种稀奇玩意儿。我说的很起劲,那天可以说是我说话最多的一天。当时他的表情和平常一样,温和地笑着,耐心地听我讲话,甚至在我口渴时递给我一杯茶。

呵!到现在,那盏茶杯我都留着,整日用着。

之后,我们便来到凉亭,一同用晚餐。

不知是不是喝醉了,胆子就大了。我看着瘫软在桌前的人再也忍不住,将唇附在了朝思暮想的地方,但他远比我想的要警惕。

刚刚碰上,我还没来得及感受,就被推开。

他头也不回地离开,没说一句话。

之后,我在府中紧张焦躁地等了两天,终于回到学堂,却听到他已经前往边疆的消息。

之后,朝堂上时常传来他打了胜仗的消息,我心中为他自豪,但同时又很担心他的安全,战场上刀剑无眼,我整日都在期盼着他平安归来。

那些老头子,在朝堂上只知道四散定北王势力强盛,不得不防的言语,我一直为其辩护,同时拦下了不少弹劾谭忠的折子。也亏得父皇心中敞明,知晓定北王府的忠诚,未曾有任何动作。

本想派人前去边疆打探消息,毕竟谭忠自那日回京,我与其见面后已经有近五年未见了。去定北王府打探消息,也只有一切安好的回复。但是我的兄弟们,都将我视为帝王之路上的绊脚石,处处挟制着我,我根本无法分身派人前去。建安夫人和谭诚去边疆的事我还是半个月后才知晓,那个时候我都快疯了,说什么都要去边疆,下人们使劲拦着我,最后将我打晕,醒来后,我不再出现过激行为,在床上躺了五天,最后辞了父皇赋予我的职位,闲赋在家。

就这样,我日日盼他归来。

真是…,如今只有我一人了,我已经向父皇请辞,准备去杨城,看看他出生的地方。

(二)黄瑜

我是在禁军初选的时候看到谭诚的,白白嫩嫩,感觉我一手就能将他抡起。但不知为何,在操场跑圈的时候,我竟不由自主地关注着他,也许是那股不服输的毅力吧!

之后看他晕倒,我将其扶住后带往京郊,后来有幸在狼群之中救过他一次,便成为了朋友。

我和他便经常来往,知晓他是定北王的二公子,加入禁军后由于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他成了殿前人员。我和他的交集渐少,但每每休息日或是下了班,还是会一同连天吃饭。

他家中的弟弟妹妹都知晓我们关系好,也时常缠着我教他们习武。

后来,因为邑族使者的缘故,他被帝王召见,后来我才知道,他进入那偏殿近一个时辰,出来后便前往禁军统领住处,消了自己在禁军之中的名字。

第二日,我专门找人换了班,再去找他时,就听管家说,他一早就去了边疆。

未曾道别,我在京城等了一年,期间去定北王府多次,得到的消息都是没有消息。

我实在是等不下去了,请辞了统领,单身匹马直接往边疆奔去。

后来,终于是找到了他!

这时的他,已经成了一方统领,接手了他大哥谭忠的军队,至于谭忠,我至今也未曾见到,只听到谭诚说,一切都还好!在别处修养!

之后,我便一直跟随着谭诚,做他的护卫,同他一起上阵杀敌。

后来,有幸看到定北王,之后,经有帝王准许,谭诚继承定北王世子之位,可承袭定北王之位。

就在皇谕下达的那天,所在兵营全体吹响号角,气氛沉闷,听着不似欢喜。所有的将士笔直站立,面向东方,沉默而又坚定。

近半盏茶的号角声吹奏完毕,连日黄沙满天,遮蔽日光的天气突然转好,阳光透过厚重的沙幕落在人群之中,一扫阴霾。

我知道他很累,但又不能停下,只得在走路的时候慢下脚步缓一缓。他曾说,“我不能失败!”,说出这句话时的坚定竟是让我心痛。但我也只能在他身后默默陪伴,无声支持。

(三)月之

我自小父母便相继离世,家中只有我一人。一日,班主在街上看到了我,便将我带到了剧院,要老师傅教导我。我是个能吃苦的,再加上有一些天赋,长到十五六岁便开始登台。

那一日,我正在后台卸妆,一个小矮丁跑了过来,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谭廉,针的是可爱啊!充满了孩子该有的朝气,我心中是说不出的羡慕。

之后,不知是何种缘故,他经常来寻我,与剧院中的人都混熟了。我也便将他如同亲弟弟般照顾。

不知是不是他家中的人将他宠的太好,他总是显露出孩子般的姿态,随时撒娇,说一套做一套,没有很长久的坚持可言。

但我也渐渐习惯了,孩子嘛,总有一天长大的!

知晓他是定北王的公子,我并未惊讶,也只有这种贵族才能阳出如此不谙世事的孩子了!但见到他其余的哥哥和妹妹时,我似乎有些明白了,这不是家庭问题,纯粹是谭廉自己呆头呆脑的缘故。

其实我也知道,那一日晚上,谭廉一直跟在我身后,看着我在河边祭奠,回到家里。后来,因着班主回乡,剧院不得不解散,谭廉邀我去他那儿住,那个时候我问他,是不是早就想好了?

他的回答我至今记得,“说过一直保护你,必当一直履行!”

之后,他们家出了一系列事情,谭廉依旧毫无目标,我便第一次凶了他,几天后,思过后的他带着我南下,去了很多地方,最终来到了北部边疆,也就是在这里,他长眠了!

我不愿回顾那段痛苦的时日,他曾很多次说过,会一直保护我,我也曾问过他为何,他的回答很是单纯,“那一日见到你后台那么多人,忙忙碌碌的,很累,我就想着,以后肯定要好好护着你,这么好看俊俏的人不能累垮了!”

之后,带着他回到京城,他妹妹谭洁邀我参与医馆建设,我因着谭廉答应了!我是他救过来的,不能辜负了这条珍贵无比的性命。

(四)乾国

谭家自乾国建国始,就在南方当上了小官,祖上不少人都是各地的小县官,做实事,受当地百姓爱戴。之后,谭家有一支开始逐渐往武官方向发展,在当今帝王登基时,领命前往边疆守卫,击退邑族,又因谭家世代英良,帝为此直接将谭毅提升为当朝唯一一位异姓王,以表彰其为乾国所做的贡献。

后来谭诚,也就是定北王二公子承袭王位,与其父亲一般,常年镇守边疆,一生未曾娶妻;家中的四小姐谭洁被封为安乐公主,与一平民生子,名为谭飞将,自十五岁就跟随在其舅舅身边,在战场上洗礼。

因为定北王在北部边疆阻挡邑族的侵扰,乾国在这段时间内整顿吏治,修改各类条例,发展生产,百姓生活趋向稳定富裕。

谭氏家训:

孝悌为先,忠信为本,积德行善,不违俗伦。

自立自强,处事以忍,广结贤良,不谋非分。

当差有事,尊上宽仁,努力进取,有朋谨慎。

不奢不侈,颗粒成廪,婚丧从简,持家以勤。

贪婪飘荡,荒废青春,胡作非为,辱没先人。

秉公惩戒,繁荣后昆,恭愿后裔,永传家珍。

全书完,更多原著好书尽在QQ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