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忠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洁(三)

再次回到街上的谭洁,一个没注意,被人流直接挤进了一个暗黑的胡同。

谭洁本想回到充满光亮的大街上,奈何那些人群不知怎么回事,像是遇见了什么兴奋之事,拥挤地比之前还要厉害,谭洁的小身板根本无法插进去。

隐约间,耳边传来一阵细微压抑的哭声,谭洁扭头,看向昏暗的长巷,犹豫着,要不要进去看看。

脚步微动,还是进入巷子,这是一条堪堪够一位成年人转身的道路,周边是高房的围墙,青砖围堵,前方有一道微弱的光亮,谭洁伸出手,摸着墙,慢慢往前移动。

“吉娃,别哭了!你爹...唉!这就是命啊!”巷子深处,有两道模糊的身影,其中一人提着昏黄的油灯。

谭洁快走几步,借助亮光,看清这巷子里一大门口的牌匾“医馆”。猜测这两人定是亲人得了重病,无法医治。

“谁?”没想到那位母亲还挺敏锐,看到后方阴影地带的谭洁。

“...”谭洁无声地站了出来,有些不好意思。

“你是...?你家这大人怎么搞的,竟然把你给弄丢了!”女子几步走到谭洁身前,蹲下身来,“来,给我看看,有没有受伤?今日这街上的人啊,真是太多了,伤着了可不好!”

谭洁笑了起来,摆摆手,“我没受伤,没受伤!谢谢您!”

“这谢什么!”女子借助昏暗的夜色擦了擦之前残留在脸上的泪珠,然后扯过一旁站立的儿子,“吉娃,你先陪她待在这儿,我去把你爹背出来!”

“娘!我和你一起去!”叫做吉娃的孩子长的瘦瘦小小,由于光线太差,看不清楚具体的模样,但那双明亮的大眼很是耀眼。

“你去干什么!又帮不了什么忙!在这儿陪着这女娃,别让人给抱走了!”女子说完就将手中的油灯递给男孩,自己进了那家医馆门。

“那个,能问一下你父亲是?”谭洁觉得气氛有些沉静,开口问道。

但是,等她一问,谭洁就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傻,问人家这种敏感问题。

不过吉娃并未表露出气愤,而是沉默了一会儿道:“就一直咳嗽,有时还会咳出血来!”看向医馆大门,用空余的手摸了把脸,“大夫说治不好了!”

谭洁心中一顿,有些难受。

两人沉默地站着,看着女人缓慢地从医馆内背出一名男子,男子根本无法动弹沉沉地压在女人的身上。

吉娃赶紧跑了过去,提着灯,照亮前进的路。

“小姑娘,你知道回去的路吗?”女子因被压迫,声音有些沉闷。

“知道,谢谢您!”谭洁看着艰难扭头看向自己的女子,连忙挥手道:“我先回去了,你们也快回家吧!”说完扭头就跑。

此时的街道人群依旧拥挤,但相比之前要好上许多。

谭洁继续发挥自己的身材优势,头发挤的乱七八糟,总算回到了王府后门。

等待在那的侍女连忙拉住自家小姐看了一圈,生怕受伤。

确保无误后,才拉起已经累得虚脱的谭洁进入门房。

谭洁躺在床上,脑海里不由得想到刚刚碰见的两人,纯粹的善良与无奈的病症,谭洁翻个身,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

“母亲!”谭洁冲进院子,抱住自家母亲,双腿并用,爬上母亲的腿,“母亲,您说,医者能就很多人吗?”

建安夫人有些诧异,自家女儿怎么突然对学医有兴趣了,不过还是认真回答道:“大夫能治病,当然能救很多人!但这种救人与你学武的救人并不是同一种哦!”

谭洁睁着大眼,看着自家母亲。

建安夫人笑了起来,摸了摸她的头,“你看,只要是生病的人,去找大夫,大夫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救治;至于学武参军,这就是大方面的救人,你看你父亲和那些将士们,不畏生死,坚守边疆,不就是为了咱们还有乾国所有的百姓安居乐业,不受外族侵扰吗?这也是一种意义上的救治。”

谭洁似懂非懂,“既然边疆救人有了父亲和大哥,那我想学医救人!母亲您觉得呢?”谭洁抱住自家母亲,仰着头看着她。

“当然可以啊!”建安夫人欣慰,虽不知这孩子怎的突然就改变了想法,但还是毫不犹豫的支持,“洁儿想学医,那母亲专门为你找个师傅教你,怎么样?”

“好啊好啊!”谭洁高兴。

不到两日,建安夫人找的医学师傅就来到了府上。

老者,也不能称之为老人,毕竟他除了头发和胡须是花白,显露在外的皮肤如同新生儿般娇嫩,谭洁第一眼看到的时候,还以为这人患了什么须发皆白的病症。

师傅名叫伊群,据母亲介绍,此人的医术绝佳,在江湖上很有名气,但是行踪不定,此次还是来京城看望老友,被建安夫人找到,又因着这位老友与定北王府有段渊源,便也在一旁请求伊老前来。伊群架不住自家老友六七十岁的年纪还在那撒娇,只得无奈答应。

这不,伊群板着张脸看着眼前站得笔直,眼睛却四处张望的谭洁,“说说你为何想要学医!”

谭洁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回答道:“救人!想让得病受伤的人能够得到医治!”

“那如果你遇到不能解决的病症呢?”

“所以我现在努力学医,永远学下去,就算不能根治病症,我也要尽力抑制!”

伊群露出一丝笑意,点头道:“行了!你以后就跟着我吧!待你能达到我的要求我再离开!”

之后的一切,清淡如水。

只是谭洁将以往练武看剑谱的时间变成了跟在伊老身边学医,认各式各样的药材,不停地背各类药书。

期间,谭廉也加入了这个群体,只是并未像谭洁一般如此用功。

学堂内的夫子听闻谭洁转为学医,有的失望摇头,这么好的练武苗子竟然跑去学医;有的则是欣喜,谭洁的各科考核皆为优等,这可对医堂是个很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