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运动校正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的应用
1.肝病变

肝的DCE动态采集的时间较长,扫描过程中容易受呼吸和心脏搏动的影响,产生明显的形变和错层。部分肝研究中,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屏气的方法进行扫描,这样虽然能获得较好的多期动态扫描图像,但是这些图像不是连续的,层面也不能保证完全一致,并且定量分析中的动脉输入函数(AIF)由于多次不连续扫描亮度不一致而出现误差。

这样选择适合的运动校正,对于肝DCE动态检查就变得非常有必要,特别是对于胸腹部器官,非刚性运动校正对于胸腹部软组织器官的定量分析非常重要。通过非刚性运动校正方法,主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呼吸或心跳等运动在连续扫描过程中对于肝的运动位移影响;②肝DCE-MRI图像中,特别是对比剂注射前后可能存在的亮度或图像对比差别。

配准后,不仅能较良好地控制运动移位,而且连续图像中血管结构的信号失真情况有明显改善。例如图2-4所示[20],比较了门静脉的在配准前后的时间信号曲线,可以发现配准后的曲线更加平滑,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明显提高。

图2-4 配准前的门脉时间信号曲线(A)与配准后的门脉时间信号曲线(B)相比,配准后的时间信号曲线更加平滑,噪声减少

这样,运动校正能够改善多期扫描的图像质量,提高对于肝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能力。并且,由于时间信号曲线可靠性的改善,对于定量分析的参数结果,配准后的数据结果减小了百分比差异较大的极值和离群值,无论是组间和组内,Ktranskep的可重复性明显提高。

2.肺病变

对于DCE-MRI检查,肺相关疾病的应用一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领域,主要原因是肺在长时间的动态扫描过程中,存在呼吸和心跳所致的明显运动位移,这些运动位移会对图像的后处理,特别是定量分析产生严重的影响,造成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降低。

如图2-5所示,上图为选择右肺血管来确定动脉输入函数(AIF),由于明显的运动位移影像,配准前AIF曲线非常明显,非刚性配准后可见非常标准的动脉增强曲线;下图为左肺肿物的时间信号曲线,非刚性配准后才能清晰地显示它的曲线形态和强化过程。

图2-5 上图ROI选择右肺动脉血管来确定AIF曲线,下图ROI选择为左肺肿物的非坏死区,与配准前相比,配准后可见AIF曲线和左肺肿物的时相信号曲线明显改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提供)

而对于Ktrans等定量处理结果,由于运动位移的影响,会造成数据的标准差过大,并且不可靠,甚至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值。进行配准后,因为解决了运动位移问题,标准差可明显减小,降低近80%,同时最小值和平均值也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采用定量DCE-MRI对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的疗效进行评估的研究[21],通过进行运动校正,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运动位移对于肺癌渗透性定量分析的影响。

因此,在DCE-MRI定量分析中,尤其是胸腹部器官中,应当高度重视所获得参数值的可重复性和精确度。而影响定量参数计算以及血流动力学模型拟合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图像间和图像内的运动位移。实验证明,运动校正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血流动力学模型在胸腹部器官DCE-MRI定量分析中的可重复性,从而提高定量分析在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估等领域的价值。

3.其他疾病

Denton等对比了刚性和非刚性的配准方法对于乳腺DCE-MRI运动校正的效果,证明非刚性方法能更有效地降低图像间的运动位移[22],说明对于可能存在形态改变的器官,非刚性运动校正是非常重要的步骤。Zollner等在肾DCE-MRI的研究中采用了刚性算法与非刚性算法结合的配准方式,指出对于肾等软组织器官,由于呼吸的影响必须进行配准才能保证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性[23]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配准的方法选择不合适,也可能造成一些配准所致的错误或伪影[24]。在许多病例的DCE-MRI检查中,单纯的刚性配准常无法充分校正动态MRI中的运动影像,非刚性运动校正可显著减少图像间的运动位移。但是,对于一些空间分辨力较低的图像,即使进行非刚性运动校正,仍然可见部分运动位移伪影,这可能是由于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只有不断提高动态扫描技术时间和空间分辨力,才能降低部分容积效应对于定量分析结果的影响。

4.图像融合

此外,运动校正技术也在多模态的诊断应用中有重要价值。在很多临床情况下,单一的DCE-MRI或其他的检查手段可能无法达到诊断要求,这时就需要不同检查模态或方式的联合分析或诊断。多模态图像的融合和配准也是DCE-MRI定量分析的必需步骤,例如T1 mapping图像和DCE图像的配准等。

总之,正确的运动校正技术能保证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部分情况下,如没有明显运动时,可以不进行运动校正。对于头颈部的动态扫描数据,可以采用刚性运动校正方法;而对于胸腹部,例如心脏、肺、肝、肾、直肠、盆腔等受到心跳呼吸、肠胃蠕动影响较大的软组织器官,适合采用非刚性运动校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