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师值班日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九 终身难忘的生命争夺战

大咯血是致命的杀手之一。用医学术语讲,咯血就是肺或支气管内出血引发的一种症状,血液从破损的肺或支气管内通过咳嗽从口腔中咳出。这是最常见的急诊就诊原因之一,在我们医院急诊科几乎天天都会遇见,咯血少时,药物治疗常可治愈;但出血多时,特别是大咯血时,如血不能及时咯出,则非常危险,血块滞留在气道内,会随时阻塞气管或支气管,造成窒息而死亡。
遇到大咯血时,一定要告诉患者,必须要把血从气道内咯出,绝不容许屏气,如果不把血咯出,血块会堵塞气管,就会窒息死亡。虽然这点很重要,一旦真的发生在病人身上,要做到还是很难的,因为咯血量很大时,场面非常可怕,病人一定会特别紧张,任凭医生怎样劝说,还是不敢用力咯血,就怕血咯出得太多,悲剧会随之发生。普通老百姓可能不懂医学知识,可以理解,即使是有点相关知识,遇到鲜血大量从口腔中涌出时,也会非常慌张,甚至即使医务人员本身知晓其中的利害关系,也会下意识地不敢让患者将血咯出担心致死。我记得曾有某一大单位的医务所主任,他患有支气管扩张,经常咯血,当然,他知道如何急救,也知道当大咯血时一定不能屏气,但就是因为一次大咯血,血实在太多了,结果没有用力把血咯出,最后死于窒息。
当然也有医务人员在自己将要窒息时,采取“壮士断腕”的手段,靠自己救活自己。典型的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一位教授,曾在骨伤科研究所工作。有一次大咯血时,血咯出不畅,突然感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下意识知道自己窒息了,如果不及采取措施,几分钟后麻烦大了,他趁自己还算清醒时,随手马上拿起写字台上的剪刀,在自己颈部中间,对准气管狠狠剪了一刀,血块立即从破口中喷出,他马上感到呼气通畅了,自救成功了!理论上这是唯一的自救方法,但有几个人可以临危不惧呢?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壮士断喉”?即使自己是医务人员,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
当然医务人员在面对大咯血患者,特别是当大咯血发生窒息时,必须马上采取紧急措施,与救治心跳呼吸骤停一样,来不得半点怠慢,时间就是生命。再强调一次,核心问题是让气管内血块尽快咯出,这一点没有任何其他方法可以替代,止血药是根本来不及或没有办法让血从气道内迅速咯出的。此时的急救方法有三个:一是倒立排出法。立即跳到病人的床上,抓住病人的双腿,让病人处于倒立位,用力拍打病人背部,让血块尽快从气管中流出或咯出。我年轻时经常做这种事,但现在上了一定年纪,力量不如从前,或者遇到比自己胖得多的人,根本没有办法抱起病人,当然苗条的女医师值班时,就更困难了。二是腹部挤压冲击法。医生双手交叉,放在病人中腹部,在病人平卧的情况下,快速用力朝病人头部方向冲击挤压。原理是增加腹腔内压,通过腹腔内压把压力传递到胸腔,达到气管内血块咯出,解除窒息,以达到抢救目的,但效果会稍差一点。三是气管切开法。立即剪开患者的气管,但实际操作中是很难执行的。总之,只有解除窒息,才有进一步采取其他有效治疗的机会。
现代技术的进步,除药物治疗外,还有更多的治疗手段,特别是数字技术、放射技术的进步,促进微创介入技术的进步,使很多病人转危为安。具体操作过程:在病人的大腿上找到血管(股动脉),从血管中插入一根细细的导管,导管慢慢通过腹部的血管一直插入到胸部的胸主动脉,然后握住留在腿部血管外的导管,上下左右移动,在X线透视下,观察留在胸主动脉一端的导管头部,找到出血的血管,头端插入出血血管的起始端,然后用丝线、吸收性明胶海绵,甚至用不锈钢弹簧圈等通过导管注入出血的血管,阻塞出血的血管,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但在没有现代介入治疗设备的早年,要进行这种手术还是非常困难的。为了抢救一位大咯血患者,我们曾在胃肠X透视机下,一共动用了17位医生,成功进行了一次类似的治疗。那场战斗真是惊心动魄,永生难忘。那是在1988年一个初夏,一位西安粮食局来宁波出差的30多岁的年轻人,用现在话来说,是一位“高富帅”男士,姓于(我还记得他的名字,为了保护隐私,只能叫于先生),因为咯血收住入我管的病床。开始应用药物治疗效果还不错,嘱他必需绝对卧床休息,如果1周没有出血才可以下床活动,因为肺内破损的血管大约在7天才能长好,才不会再出血。病人自认为年轻、身体好,躺在床上两天后看看没有出血,就下床活动。医生发现时,叮嘱他不要活动,他应付了一下,但一旦医生离开他的视野,他又下床活动。结果又出现了大咯血,这下没有办法了,总算乖乖卧在床上。过了2~3天,他觉得没有再出血,又偷偷下床活动,结果又引起更大的出血。就这样经过三次折腾,终于出血不止,破损的血管好像一根破损的皮管,原破口没有长好,又在破损处捅了一刀,破口越来越大,鲜血似潮水般地从口中涌出,所有止血药都用上了,剂量也用到了最大,但血一直不止,只有靠输血维持生命,一袋袋鲜血输入病人的血管,又通过破损的血管口不断从口腔中流出,根本无济于事。病人开始慌了,医生开始紧张了。大家想想,在20世纪90年代初,X技术还很落后,当时只有X光片,在宁波根本没有CT机,上海也只有长海医院有一台头颅CT,没有所谓的全身CT及血管造影术,即使想实施开胸手术,切除出血的肺组织,但不知道血从哪侧肺出来,因而也无从着手。
病人的血不断地从口腔中涌出,2000多毫升的血输入了病人的血管,但就不见有一点血止的迹象,反而越出越大,气氛越来越紧张。难道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小伙子把血流干?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等待着死亡?病人的单位同事和病人求我们一定要想办法,一定要救救他。怎么办?怎么办?在场的所有医务人员都感到恐慌和特别的无助。为了抢救这个病人,我们立即组织了一次全院会诊。经过激烈争论,大家一致认为不采取非常手段,病人必死无疑,最后决定试试介入治疗的方法,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用导管插入血管以达到止血的方法。这个方法在我们这个城市从来没有用过,如果要试,我们没有经验,病人可能随时会死在手术台上。与陪同的单位领导反复商量后,医患双方一致认为:为了抢救这个病人,只能试试,没有条件也要试试,只有试试或许才有一丝希望。
在当时那个年代,我还年轻,天不怕,地不怕,说干就干。一边备血、一边开手术通知单,与放射科联系,准备手术材料,一切都在短时间内迅速准备完毕,动用了科室所有能动用的医师,如进修医师、护士及实习学生。当一切准备完毕,就以最短的时间把病人送到了放射科,放射科黄求理主任(当时是主治医师)、柴小明、施建国和谢波等医师早在那里等待。病人躺在胃肠透视机下后,鲜血仍在不断地往外流,紧急消毒、备皮、铺床,手术在紧张有序进行着,就在局部麻醉后、准备在大腿处切开皮肤时,病人的血越出越多,血压在迅速下降,血压0/0mmHg,紧急关头,立即决定在动脉内直接推注输血。这是多么壮观的局面:两位放射科医生负责X胃肠机的操作,三位医师、两位护士在台上紧张地进行手术,两位特别强壮的实习生在准备推注射器(因为当年没有高压注射器,只能用人工替代),外面还有许多医务人员在等待做辅助工作,传递X片、把片送到洗片室、洗片室在紧张地洗片,指令不断从胃肠透视室向外传递,外面的消息不断传入室内,一切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血在不断推入患者的血管中,导管在慢慢插入病人的血管中,外面有人不断地在放射科与输血科之间跑动,多个人用自己的胸部直接为刚从血库取来的血解冻加温,事后统计共有17位医务人员参加了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争夺战,医务人员在不断地“拼杀”,这是多么壮观、感人的场面(可惜当时没有留下影像资料)!时间在一秒一秒地过去,经过近两小时的“肉搏战”,病人的血终于止住了,血压开始慢慢回升了,神志转清了,肢体也逐渐开始转暖了,抢救终于成功了!这时大家才发现,我们个个都像落汤鸡一样,汗水浸透了全身,但大家感到非常的幸福,这是只有经过“洗礼”的医师才能感受到的特有幸福!我为我从医一生中有机会能打赢这样的一场战斗而感到无比自豪!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支气管介入治疗技术已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已有了价值几千万的DSA机,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再也不需要十几个人一起忙上几小时。大家有没有想过,经过20多年,这例病例有没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思考之处?现在我们能做一个从来没有做过并且没有资质做(现在做这种介入治疗必须要有资质才能做,否则是非法的)的手术吗?如果没有资质,即使我们抢救成功了,在法庭上判我们是非法行医时,你还愿意这样做吗?何况医师不可能天天考满分,在当下医患关系的背景下,我们还会这样冲锋陷阵吗?医疗究竟需要什么环境、需要什么法律来保障我们医生?
我们多么怀念那个有着和谐医患关系的美好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