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府学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玄府学说概述

玄府学说是金元时期著名的医学大师刘完素首创,经后世医家不断补充、发挥而逐渐完善的独特中医理论。
刘完素(约1120—1200),字守真,别号守真子,自号“通玄处士”,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又称“河间先生”或“刘河间”。刘氏不仅是河间学派的开山,位列金元四大家之首;而且是中国医学史上高举革新旗帜的一位大师。刘氏以“火热论”为代表的一系列独特学说,开启了金元明清时期中医学术争鸣的序幕,对中医理论发展及临床诊疗水平提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玄府理论是刘完素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创新精神的又一集中体现。刘氏玄府之说不但是其“火热论”的重要理论基础,而且实现了中医学对于人体认识层次的一次深化,堪称中医学的原创微观理论。但相关论述简略,内容零散,除了眼科等少数领域外,长期不为中医界所知晓。清代汪廷珍尝谓:“惟金源刘河间守真氏者,独知热病,超出诸家,所著《六书》,分三焦论治,而不墨守六经,庶几幽室一镫 a,中流一柱。惜其人朴而少文,其论简而未畅,其方时亦杂而不精,承其后者又不能阐明其意,裨补其疏……于是其学不明,其说不行”(《温病条辨·序》)。
a同“灯”。
近四十年来,一些学者开始从文献整理、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等方面对刘氏玄府说进行探讨,触角逐渐由眼科延伸至内外各科,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某些内容还被纳入学术专著及教材之中。随着日益加深的理论探讨与日益增多的临床应用、尤其是用于指导SARS(非典)与某些心脑血管疾病等疑难病症治疗取得的显著疗效,玄府学说正引起越来越多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人员关注,成为当代中医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玄府学说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刘完素玄府之说提出八百多年来,一直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迄今尚无相关专著问世。编者拟在深入发掘刘氏玄府论治心法基础上,广泛搜集古今学者相关阐述与实践成果,吸纳和借鉴现代发生学、诠释学等理念、思路与方法,从学术源流、理论内涵、治法方药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总结,着重发掘历代医家应用该理论指导临床诊治疑难病症的成功经验,着力构建玄府学说的系统学术体系。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梳理学术源流,探究发生原理
发生学是反映和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演化的方法。任何知识创新,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有其独特的构造思维逻辑。对于玄府学说这样一种古代医学理论,从发生学角度探讨其构造过程,阐明其思想内涵及其来龙去脉,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追溯起源,有助于认识本质。不清楚理论的起源发生形成过程,就很难理解其理论观点的确切内涵,容易发生理论误读,甚至可能出现理论异化。其次,梳理源流,有助于发现该理论体系中的结构缺陷,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补充完善及推广应用指明努力方向。为此,编者拟全面收集历代相关文献,回顾玄府学说发生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梳理其学术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脉络,探究其发生学原理。
中医学的文化特点,决定了任何学习研究都不能仅仅局限在医学领域。刘完素学术思想的形成与宋代理学及道家思想有密切联系。所以要正确解答玄府理论发生的问题,在知识视野上,除了应高度关注中医学自身外,还需要从经史子集诸家之学中汲取相关知识。
(二)诠释玄府概念,阐发理论内涵
受中国传统文化“重道轻器”的价值观影响,中医学在思维上一直存在“重神轻形”的价值取向。《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人体气血津液精神如何在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组织结构内外实现升降出入,《黄帝内经》中缺乏明确论述,后世亦罕有道及者。唯有刘完素识微见远,在继承前人认识基础上,结合自身体验及临床实践体会,大胆推测到应有一种至微至细的结构普遍存在于人体各处,作为实现其功能的通道,并借用“玄府”之名加以论述,实现了中医理论上的一大创新与突破。
玄府不是一种物质形态上的发现,而是刘完素八百多年前的思维产物。今天我们要全面继承学习这一理论,需要经过诠释。诠释学是理解、解释与应用三位一体的科学。中医诠释学研究是在中医文献学特别是训诂学、注释学等传统中医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诠释学理论产生的。诠释的第一要素是理解,只有明确理解了所诠释的对象,搭造出完整的诠释框架,才能发现理论的意义所在。对于中医理论来说,临床实践也是一种诠释,它既是诠释的基本手段,也是诠释的目的所在。通过临床检验,既可使理论得到充分的实践证明,又可使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运用诠释学的方法对玄府学说进行准确解释,明确理论概念,阐发理论内涵,规范理论表述,是全面把握其理论特质的必由之路。
诠释从古代模式出发,但不停止于回归古代模式,还要把古人的论述转化为贴近时代的学问并面向未来。现代意义的诠释是凭借人类迄今所积累的知识,尤其是现代科学知识,根据当前的认知水准,去评判古代学说的作用和价值,挖掘其现代科学内涵,发古人之所未发。这里有着十分广阔的拓展应用空间,可以说诠释就是创新。编者拟在近四十年来相关研究基础上,努力作出进一步的探索。
(三)剖析病机意蕴,彰显学说真谛
刘完素创立玄府理论,不仅用以阐述升降出入的生理,更用以剖析各种疾病的病机。刘氏素以阐发病机著称,其“火热论”独树一帜。后世学者多将五运六气学说作为“火热论”的主要理论依据,其实玄府之说应是更为重要的理论基础。细加分析便不难发现,刘氏玄府说的核心是“玄府闭密,阳热怫郁”。火热与郁结互为因果,乃是刘氏“火热论”的最大特色。研究其主火学说,不能忽视玄府病机;探讨玄府学说,首先亦应从病机切入。全面分析,深入发掘,如此方能真正把握河间学说的真谛。
刘氏有关玄府病机的资料不少,但十分零散,除了《素问玄机原病式》一书中多处论述外,其《宣明论方》《伤寒直格》《三消论》等书中亦有一些涉及。需要指出的是,刘氏著述文笔简约,意蕴深厚,许多相关病机论述,往往仅称“郁”或“郁结”,并未明言玄府,而内容实质却不离玄府,需要留意吸纳。玄府郁闭作为广泛存在于诸多病症中的一种基本病理状态,后世续有发挥,特别是近年来拓展颇多,需要全面收集,归纳整理,进而探讨总结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与病机演变规律,形成独特的玄府病机理论,可望丰富和发展中医病机学的内容。
(四)发掘治法方药,完善体系结构
针对玄府郁闭病机采用开通玄府治法,使闭塞的玄府恢复通畅,前人并无明确论述,刘氏以勇于创新的精神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河间六书》中记载有多种以畅达玄府气液为目的的开发郁结治法及方药,形成了刘氏宣清通并用治疗火热病证的独特风格。但由于论述分散,或语焉不详,后世多未能明了其开通玄府心法,以至于长期被称之为“寒凉派”。此说仅看到刘氏应用寒凉清热的一面,却忽略其配合辛热开通之妙,难免失之偏颇。
迄今为止,开通玄府的方法尚不为中医界所熟知,往往被误解为发汗之法,因此亟待规范整理,推广发扬。编者拟在深入发掘刘完素及其传人相关论述基础上,从玄府理论的新视角审视各种相关治法方药,广泛吸取后世医家,尤其是眼科医家开通玄府的治法与用药经验,结合编者多年实践体会,整理提炼开通玄府的基本治法、代表方剂及常用药物,形成较为完善的玄府治法方药系统。
(五)立足临床实践,总结新知新用
中医学术理论研究的终极目的是提高临床疗效,对玄府学说这样一种应用理论来说更是如此。自刘完素起,历代医家在运用玄府理论辨治外感内伤疑难病症的实践中做过不少成功的探索。进入21世纪以来,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治疗方法日益丰富,出现了一批新认识、新成果,促进着玄府理论与时俱进。基于此,玄府学说研究应当紧紧抓住临床应用这个中心环节,着重从各科临床实践中去总结玄府论治的新见解、新经验,避免单纯理论研究脱离临床实际的倾向。
迄今为止,玄府学说除用于眼科领域外,还涉及内科脑病、心病、肾病、肝病、肺病及骨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等诸多病症,提出有脑玄府、心玄府、肾玄府、肝玄府、骨玄府、耳玄府、鼻玄府等创新概念,形成了不少各具特色的创新治法,明显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上述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希望通过本书的汇总凝练,能够在古今众多医家成就的基础上,打造起独树一帜的玄府论治体系,为中医药学术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二、玄府学说研究的意义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基础理论的进步,中医学亦不例外。纵观中医发展史,莫不是中医重大学术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带动临床各科发展。玄府学说作为具有中医原创优势的独特理论,有着丰富科学内涵和独特临床价值。深入挖掘、研究、完善玄府学说,建立系统的玄府理论体系,对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及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深化刘完素学术思想及河间学派传承脉络研究
玄府之说作为刘完素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构建“火热论”的理论基础之一,但是至今多数《中医各家学说》教材尚无相关内容介绍。由于长期以来对这一学说的忽略,围绕刘完素学术思想及河间学派传承脉络的研究均存在一定缺陷。如刘氏论火,不仅重视“阳热”,而且强调“怫郁”,治疗特色不在于寒凉泻火,而在于开发郁结,尤其是妙用辛温发散,开通玄府,可惜未得到充分认识。正是因为这种片面性,才有了数百年沿用至今的“寒凉派”称呼。至于刘氏私淑弟子张子和、三传弟子朱丹溪对其学术思想的继承发扬,亦甚少从玄府理论剖析,影响到认识的深度与广度,传承脉络不够清晰。因此,通过玄府学说的发掘研究,必将有助于深化刘完素学术思想研究,加强河间学派传承脉络的梳理,全面提升对金元医学创新的认识。
(二)推动中医基础理论完善发展
玄府理论是迄今中医学对人体认识最为深入的一个层次,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玄府的微观结构,细化了藏象经络学说的层次;玄府郁闭的病理变化,深化了中医病机理论的内容;开通玄府的治疗措施,丰富了中医治则治法。玄府理论的提出,为中医把握人体的生命现象和规律,深入认识疾病、分析病变机制建立了一个新的平台。全面发掘玄府学说,建立完善的玄府理论体系,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医基础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三)促进中医药进入现代微观领域研究
中医学在宏观层面认识人体病理生理机制具有独特优势的同时,其微观层次认识的缺如一直是自身的短板,成为当代学术发展面临的一大困境。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刘完素玄府说在古代社会长期未能受到重视。到了八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不论从细胞层面,还是分子层面都可以找到玄府的身影。近年来众多学者陆续提出的离子通道说、细胞间隙说、水通道蛋白说,以及脑玄府与血脑屏障、肝玄府与SEC窗孔结构、骨玄府与哈弗氏系统管道-黏合线-骨小梁相关等假说,尽管认识还比较肤浅,却已经充分表明“玄府”在现代科学微观研究领域的对应性和相关性。可以认为,玄府学说为中医药进入现代微观领域研究提供了中医学自身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学从宏观整体层面通向微观层面的一条捷径,值得顺藤摸瓜进行深入研究,必将有助于填补中医微观认识的不足。
(四)提升中医药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近年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医药作为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领域,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力。基于自身独特的微观特性,玄府学说为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在难治性疾病研究上的结合搭建了一个便捷的平台,为拓展众多中药方剂的临床应用开辟了广阔空间。可以预料,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运用玄府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深入研究多种疑难疾病的病机演变及治疗方法,有可能产生新的病机理论并开创新的有效治疗方案与临床路径,进而在玄府理论指导下开发出高效的中药新制剂,必将对提升中医药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