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问诊
主要是问其亲属或保育人员,借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和演变及治疗过程、生活起居,周围环境以及有无传染病接触史。问诊内容基本与成人相同。包括一般情况,现病史、个人史、家族史等。
1.问一般情况
包括小儿姓名、年龄、性别、住址等。这不仅便于书写病历,重要的是往往与某些疾病有密切的联系,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都有重要的意义。
2.问病情
此项是问诊中的主要内容,是辨证的主要依据。
(1)问寒热:
凡小儿吮乳时感觉到口热,体温高,口渴喜冷饮,烦躁或头、身、胸腹、四肢发热、怕热不愿穿衣盖被者,均多为热证。手足凉或全身皮肤凉,但不发热或体温不高,口不渴或喜热饮,精神萎靡,怕冷、喜抱者,为寒证。小儿发病初期,头身热而手足凉者,多属风寒未解;头部炽热而神志昏沉,为热邪炽盛,须防抽搐;潮热或阵阵炽热,手足心灼热,多属虚热证;久热不退,口渴无汗多尿,多属暑热证;小儿怕冷,纳呆神疲,多属里寒或阳虚之证。
(2)问汗:
问汗的情况,要注意有汗、无汗,汗量多少,汗出时间及部位、性质、颜色等。若表证无汗多属表实,有汗多属表虚。若汗出而热不退的,多属邪已入里。虚证之汗亦有区别,动时汗出较多,多属阳虚自汗;睡时汗出,醒即汗收,多属阴虚盗汗。湿热之汗,汗色多黄。阳虚气脱,则为额汗。汗出黏腻,则为脱汗。汗出如油,四肢厥冷,多为危重之象,称为绝汗。但由于小儿腠理不固,肌肤嫩薄,较成人多易汗出,精神好,饮食正常者,不属病态。
(3)问头身:
一般包括头、颈、四肢、胸腹、腰背部等。较大小儿常能诉说头痛、头昏。头痛一般见于发热;头昏见于血虚肝旺。对头部五官功能的询问,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五脏的病变。发热恶寒伴头项不适,头痛或伴肢体疼痛,多属外感风寒或为风湿病的表现。胸腹胀满,伴有发热,咳喘者,为温邪犯肺,肺气不宣;无发热而恶寒者,则为风寒束肺。胸闷,喉中痰鸣,多为痰湿阻肺;胸痛,痛有定处,伴发热咳喘者,多为温邪犯肺兼气滞血瘀。脘腹胀满,多为伤食积滞;伴两胁疼痛者,则为肝气郁滞;腹痛阵阵,绕在脐周,多为虫积;不会说话的小儿哭闹不休,眉头紧皱,发热而喜伏睡者,多属头痛;头痛发热恶寒,为外感风寒;头痛呕吐,高热抽搐,为邪热入营分;头痛神疲,似抽非抽,为正虚邪盛如慢惊风;发热而烦躁不宁或四肢屈伸而呻吟,多为肢体疼痛。
(4)问饮食:
问饮食知脾胃盛衰。饮食包括纳食和饮水两方面。小儿能按时吮乳,食量正常是无病的表现。若小儿虽病但吮乳如常,多是胃气未伤;不思吮乳而大便干结或腹胀的,多属胃肠有滞;能食善胀,多属胃强脾弱;腹胀不思饮食或乳后即吐,多属食滞;腹泻而不思乳食,为脾不健运;嗜食生米、泥土等非食物,形体消瘦,腹痛腹胀,脐周有包块,按之可移动者,属虫积。饮水方面,小儿正常情况下较成人量要多。如口渴喜冷饮兼壮热、烦躁,多属湿热证;渴而不思饮,多属寒证;渴不多饮,常为中焦有湿;频频饮水,唇干口燥,为胃阴不足、津液亏损。
(5)问二便:
主要询问大小便的次数,形色和大便的质地。若大便次数明显增多,质地稀薄,为脾不健运;大便秘结,排出困难,多属实热证;大便清稀腥臭,多属寒证;黏稠酸臭多属热;色紫如果酱,多属湿热或要排除肠套叠;便前啼哭是腹痛;里急后重是痢疾;大便有虫,伴腹痛,为蛔虫病。大便条里夹新血丝,要考虑肠息肉脱落出血。婴幼儿久泻、便黏,偶见表面有点血迹,要想到小儿肛门隐窝中的炎症(请小儿外科鉴别)。小便黄赤多属热,色清而长多属寒;小便为米泔水样是湿热;尿清频数或夜间遗尿,为肾阳虚亏、下元不固;发热而尿清长,是邪未入里;热病如见小便逐渐清长,多属病渐趋愈。
(6)问睡眠:
正常小儿睡眠以安静为佳,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夜眠不安可因晚上进食过多,消化不良所致,或食难消化之物,即前人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梦中惊呼多为受惊,或睡前过度兴奋,或胃热。睡中蹬被伴烦躁不安,多属热邪内蕴;睡中上窜,多属阳明经热。晚上入睡后辗转不安,多因肛门瘙痒、蛲虫所致;烦躁不安、盗汗、发黄稀,多见佝偻病。
3.问个人史及家族史
询问小儿出生是否足月,是否顺产,预防接种情况及有无传染病及接触史,是否母乳喂养还是混合喂养。问母亲身体情况,有无传染病史及饮食起居情况。问家庭其他成员有无传染病史,以及发病时间、治疗经过等。通过问诊,寻找对小儿诊断治疗有关的资料,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