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应秋讲《黄帝内经》 素问(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11/27360311/b_27360311.jpg)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卧不安病机
【原文】帝曰:善。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岐伯曰:藏有所伤,及精有所之寄则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
【提要】叙卧不安的病机。
【讲解】所谓“卧不安”是指睡眠不好。“及精有所之寄则安”这句话有错,吴崑在《黄帝内经素问吴注》中,把这句话改成“精有所倚,则卧不安”。吴崑解释说,前面讲“藏有所伤”,后面讲“精”,脏藏精,卧不安是由于气伤及精,于是精有所倚,“倚”是“偏倚”之意,即精出现偏盛偏衰;脏藏神,脏不安则神不安,这是卧不安的原因。这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临床上能够见到这样的情况,“倚”包括了偏亢、偏衰两个方面,所以治疗也有补虚泻实的不同,有用“酸枣仁汤”者,也有用“龙胆泻肝汤”者。《甲乙经》中是“情有所寄,则卧不安”,吴崑不同意《甲乙经》用“情”字,认为仍应该是“精”字。“及精有所之寄则安”这句话原意解不通,因此我认为吴崑的修改有一定的道理,脏病了,精也偏倚了,“故人不能悬其病也”,于是人就难免“卧不安”,“悬”是拒绝、抵抗之意。
历史上《素问》的注家比较多,都各有优劣,我们要善于选择性地接受,除了要多看文献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结合临床的实际来决定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