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条件关系
(一)充分和必要
条件关系,包括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两种关系。条件关系是日常思维中涉及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逻辑关系,也是MBA试题多有涉及的最重要的逻辑关系。
A是B的充分条件是指“如果A真,则B真”,即“有A一定有B”。例如,“天下雨”是“地上湿”的充分条件,因为“天下雨且地上不湿”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
A是B的必要条件是指“如果A假,则B假”,即“无A一定无B”。例如,“年满18岁”是“有选举权”的必要条件,因为“不满18岁且有选举权”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
记住:如果A是B的充分条件,则B是A的必要条件;如果A是B的必要条件,则B是A的充分条件。例如,“天下雨”是“地上湿”的充分条件,“地上湿”就是“天下雨”的必要条件;“年满18岁”是“有选举权”的必要条件,“有选举权”就是“年满18岁”的充分条件。
由A是B的充分条件,只能得出B是A的必要条件,不能确定A是否为B的必要条件。同样,由A是B的必要条件,只能得出B是A的充分条件,不能确定A是否为B的充分条件。如果A既是B的充分条件,又是B的必要条件,则称A是B是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两个不容混淆的条件关系。在日常思维中,经常发生二者的混淆。测试对这两种条件关系的准确把握,是MBA逻辑测试的一项重要内容。
【思考2-7】 (摘自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
律师:“孝”应当成为选拔官员的标准。一个连父母都不孝的人,怎么可能为社会尽职呢?
教授:我不同意。例如,我是个孝子,但并不适合当官。
教授的话中有什么漏洞?
【解析】律师断定“孝”是官员合格的必要条件。教授驳斥的是:“孝”是官员合格的充分条件。
(二)条件关系的四种情况
命题之间的条件关系有四种情况:
● 第一,充分但不必要。例如,“天下雨”是“地上湿”的充分条件,但不必要:天下雨,则地上湿;但天不下雨,地上不一定不湿。
● 第二,必要但不充分。例如,“年满18岁”是“有选举权”必要条件,但不充分:不满18岁,则没有选举权;但满18岁,不一定有选举权。
● 第三,既充分又必要。例如,同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相等”和“三角相等”,二者之间既充分,又必要:边都相等,则角都相等;边有一个不等,则角必有一个不等。
● 第四,不构成条件关系。
【思考2-8】 (1)“犯罪”是“违法”的( )。
(2)“认识错误”是“改正错误”的( )。
(3)“吸烟”是“患肺癌”的( )。
A.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不构成条件关系。
【解析】(1)的答案是A;(2)的答案是B;(3)的答案是D。
(三)条件关系的日常语言表达
日常语言对充分条件关系的陈述一般比较明确,而对必要条件关系的陈述就比较复杂,要用心理解。
“A是B的充分条件”常用的陈述方式是:
● 如果A,则B
● 一旦A,就B
● 只要A,就B
“A是B的必要条件”常用的陈述方式是:
● 只有A,才B
● 不A,则不B
● B,必须A
● 除非A,否则不B
“A是B的充要条件”日常表达方式是:
● 如果A,则B,并且只有A,才B
A当且仅当B是表达充要条件的逻辑专业术语,日常语言不这样表达。
【思考2-9】 (1)如果出现贫富分化,则说明改革失败。因此,避免贫富分化是保证改革成功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不构成条件关系。
【解析】答案是B。
(2)如果要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因此,政治体制改革是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不构成条件关系。
【解析】答案是B。
(3)除非铲除腐败,否则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因此,铲除腐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不构成条件关系。
【解析】答案是B。
(4)如果在标准大气压下,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则水就会结冰。因此,标准大气压是水结冰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不构成条件关系。
【解析】答案是D。
(5)只有来自西部的贫困生,才能领取特别助学贷款。因此,西部贫困生是领取特别助学贷款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不构成条件关系。
【解析】答案是B。
(四)用“→”表达(充分、必要)条件关系
“A→B”表示“A是B的充分条件”。A是B的充分条件,当且仅当B是A的必要条件。因此“A→B”同时表示“B是A的必要条件”。
这说明,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都可以只用“→”表达。这一点对于MBA应试解题很有意义。
由“→”表达的条件关系式称为蕴涵式。在“A→B”中,A称为前件,B称为后件。对于任一蕴涵式,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后件是前件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两种不同的条件关系。逻辑教科书处理这两种不同条件关系的推理,有不同的推理规则。教科书的此种处理,在MBA应试中可以简化。既然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都可以只用“→”表达,则不论是处理充分条件,还是处理必要条件,相关的推理依据关于“→”的规则就可以了。不夸张地说,关于“→”的推理规则是MBA逻辑应试中最重要的要点,下面就要讲到,这里先提一下。
“→”的规则是:
● 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
● 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
● 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 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因此,在解题中,处理条件关系的步骤是:第一,用“→”准确地表示日常语言用各种方式陈述的条件关系;第二,正确运用“→”的规则。
(五)逆否式
由“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得
A→B=﹁B→﹁A
以上等式的两边互称“逆否式”。一个公式和它的逆否式在逻辑上等值。
【思考2-10】 用→表达以下断定,并分别写出前三命题的逆否式:
(1)如果出现贫富分化,则说明改革失败。
(2)如果要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
(3)除非铲除腐败,否则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
(4)如果在标准大气压下,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则水就会结冰。
(5)只有来自西部的贫困生,才能领取特别助学贷款。
【解析】
(1)贫富分化→改革失败
=﹁改革失败→﹁贫富分化;
(2)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政治体制的改革
=﹁政治体制的改革→﹁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3)﹁铲除腐败→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
=国家长治久安→铲除腐败;
(4)(标准大气压∧摄氏零度以下)→水结冰;
(5)领取特别助学贷款→(西部∧贫困)。
【思考2-11】 只要不下雨,就开运动会。
以下哪(些)项正确地表达了上述断定?
A.不下雨是开运动会的必要条件。
B.下雨是不开运动会的充分条件。
C.开运动会是不下雨的充分条件。
D.开运动会是不下雨的必要条件。
E.不开运动会是下雨的充分条件。
【解析】 “只要不下雨,就开运动会”的结构是:
﹁下雨→开运动会
=﹁开运动会→下雨
前面已经指出,“→”所表达的条件关系是: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后件是前件的必要条件。因此,由上述两个等值地表达题干的公式,不难得出结论:
● 不下雨是开运动会的充分条件
● 开运动会是不下雨的必要条件(D项)
● 不开运动会是下雨的充分条件(E项)
● 下雨是不开运动会的必要条件
答案是D和E。
(六)“除非……否则……”的准确刻画
在日常语言对条件关系的陈述方式中,“除非……否则……”的理解与表示是最复杂的。
上面提到,“除非A,否则不B”,是断定A是B的必要条件,可表示为“B→A”。以下的陈述所表达的条件关系,该如何准确表达呢?
● 除非A,否则B
● 除非不A,否则不B
● 除非不A,否则B
● A,否则B
● A,除非B
在应试中,如果完全着眼于内容含义,快速并准确地理解刻画上述陈述,则对于一般考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下面来介绍一种简明的方法。
“否则”的中文表达所包含的两个词“否”和“则”,正好分别对应于“﹁”和“→”。“除非……否则……”的意思是“如果否定……则……”,即“……→……”。遇到“……否则……”这样的句子时,需要记住,“否”是否“否则”前面的断定;“则”是则“否则”后面的断定。因此:
● 除非A,否则B =﹁A→B
● 除非A,否则不B =﹁A→﹁B
● 除非不A,否则B =A→B
● 除非不A,否则不B=A→﹁B
在陈述条件关系时,“除非”和“否则”是一种确定的搭配,在实际陈述中,有时会省略其中的一个。在解题分析中,应把省略的那个补上,并整理成规范形式。例如,“A,除非B”省略了“否则”,补充整理的规范形式是“除非B,否则A”。
【思考2-12】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
以下哪(些)项符合上述断定?
A.除非不是好士兵,否则一定想当将军。
B.除非想当将军,否则就不是好士兵。
C.除非是好士兵,否则就不想当将军。
D.除非不想当将军,否则就一定是好士兵。
【解析】题干和各选项的结构可分析表达如下。显然,只有A项和B项符合题干。
题干: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
﹁想当将军→﹁好士兵
A.除非不是好士兵,否则一定想当将军。
﹁不是好士兵→想当将军
=好士兵→想当将军
B.除非想当将军,否则就不是好士兵。
﹁想当将军→﹁好士兵
C.除非是好士兵,否则就不想当将军。
﹁好士兵 →﹁想当将军
D.除非不想当将军,否则就一定是好士兵。
﹁不想当将军→好士兵
=想当将军→好士兵
A项是题干的逆否式,符合“→”的规则: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
B项同题干。
C项不符合题干,违反“→”的规则: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D项不符合题干,违反“→”的规则: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答案是A和B。
【思考2-13】 以下是条件关系最常用的日常表达形式,试用“→”表示:
(1)如果A,则B。
(2)只要A,就B。
(3)只有A才B。
(4)如要B,必须A。
(5)除非A,否则不B。
【解析】
(1)A→B;
(2)A→B;
(3)B→A;
(4)B→A;
(5)﹁A→﹁B(=B→A)。
【思考2-14】 用“→”表示下列条件关系:
(1)有A,就不会没B。
(2)只要有A,就不会有B。
(3)如果没A,就不会有B。
(4)要有A,必须有B。
(5)只有无A,才有B。
(6)除非没A,否则一定有B。
(7)无B,除非有A。
(8)有B,否则无A。
(9)A和B至少有一,否则C。
(10)要有A, B和C缺一不可。
(11)要有A, B和C至少有一。
(12)要有A, B和C不可都有。
【解析】
(1)A→B;(2)A→﹁B;(3)﹁A→﹁B;(4)A→B;(5)B→﹁A;(6)A→B;(7)﹁A→﹁B;(8)﹁ B→﹁ A;(9)﹁(A∨B)→C;(10)A→(B∧C);(11)A→(B∨C);(12)A→ ﹁(B∧C)。
(七)综合样题
【例2-2】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下哪项符合孔子的意思?
Ⅰ.只有己所欲,才能施于人。
Ⅱ.若己所欲,则施于人。
Ⅲ.除非己所欲,否则不施于人。
Ⅳ.凡施于人的都应该是己所欲的。
A.只有Ⅰ和Ⅱ。
B.只有Ⅰ和Ⅲ。
C.只有Ⅰ、Ⅲ和Ⅳ。
D.Ⅰ、Ⅱ、Ⅲ和Ⅳ。
E.Ⅰ、Ⅱ、Ⅲ和Ⅳ都不符合。
【解析】题干中孔子断定:“己所欲”是“施于人”的必要条件。
Ⅰ和Ⅲ断定“己所欲”是“施于人”的必要条件;Ⅳ断定“施于人”是“己所欲”的充分条件,这等于断定:“己所欲”是“施于人”的必要条件。
Ⅱ断定“己所欲”是“施于人”的充分条件,不符合题干。
题干与各选项的结构可表示如下:
题干(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施于人
Ⅰ 只有己所欲,才能施于人。= 施于人→己所欲 √
Ⅲ 除非己所欲,否则不施于人。=﹁己所欲→﹁施于人 √
Ⅱ 若己所欲,则施于人。= 己所欲→施于人 ×
Ⅳ 凡施于人的都应该是己所欲的。= 施于人→己所欲 √
答案是C。
【例2-3】 经理说:“有了自信不一定赢。”董事长回应说:“但是没有自信一定会输。”
以下哪项与董事长的意思最为接近?
A.不输即赢,不赢即输。
B.如果自信,则一定会赢。
C.只有自信,才可能不输。
D.除非自信,否则不可能输。
E.只有赢了,才可能更自信。
【解析】题干概括:“﹁自信→输”。
各选项中,只有C项等同于董事长的断定。
A.赢↔﹁输;
B.自信→赢;
C.﹁输→自信;
D.﹁自信→﹁输;
E.自信→赢。
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