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5.1 复习笔记

一、隋唐文教政策

1.重振儒术

隋朝统一后,隋代统治者意识到难于进取、易于守成的儒家思想在巩固统治中的作用,努力调和儒家内部的南北之争,以适应大一统的政治。

唐代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加强控制,也将儒家思想作为维护这个制度的主要的统治思想,以尊儒为最高的文教政策。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唐朝实行了“重振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在教育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尊孔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唐代各帝对孔子大加封赠;二是唐代各帝经常亲临国学观释奠礼。唐代各帝王重视释奠礼,表明了统治者对重新建立儒家政治之道的认同,也标志着尊崇儒术文教政策的贯彻执行。

(2)整理、统一儒经

面临教育内容上的混乱,唐太宗命令国子祭酒孔颖达、颜师古等人负责编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以统治思想。《五经正义》的撰定与颁布标志着儒家经典的统一,儒家思想又居正统地位。

唐朝崇儒尊孔的文教政策决定了科举和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无论科举考试还是学校的学习,都以儒经为主要内容,其目的在于选拔和培养儒术人才。学校教育成为经学教育,儒家思想控制了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五经正义》成为统一的教材。这是唐代教育的主要特点,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提高儒士的地位

唐朝各帝不仅召集儒士共议天下大事,而且提高儒士地位,以掌握儒术为用人标准。

2.兼容佛道

隋唐崇尚儒术,但不“独尊儒术”,在崇儒的同时,还提倡佛教、道教,在文教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呈现出重振儒术、兼容佛道的特点。这一时期,既是儒学教育的复兴阶段,又是儒学教育与佛道思想相结合的阶段,为宋代理学教育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隋唐学校教育制度

1.隋代学校教育制度

隋初的学校教育比较发达,隋文帝时提倡学校教育,从中央到地方广泛建立了学校,号召人们学经习礼。为了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领导,在中央设置了国子寺。内设祭酒一人,总管教育事业,下有属官主簿、录事各一人。国子寺负责管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和算学五学。国子寺及国子祭酒的设置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政府机构和设置专门教育行政长官的开始,标志着我国古代封建教育已经发展到了能独立于其他部门的时代,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书学和算学的创建也标志着我国古代专科学校的多样化。

2.唐代学校教育制度

(1)唐代学制系统

唐代学校教育制度已相当完备,在我国和世界学校教育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

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中央六学属于直系,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直隶于国子监,长官为国子祭酒。六学中的前三学属大学性质,后三学属专科性质。“二馆”是崇文馆和弘文馆,属于旁系。弘文馆归门下省直辖;崇文馆归东宫直辖。医学亦属专科性质,另成一系,直辖于太医署。玄学隶属于祠部,亦似大学性质。集贤殿书院隶属于中书省,实际上是中央图书馆。

由地方办理的学校

在各府有府学,各州有州学,各县有县学,县内又有市学和镇学。所有府州县市各学校统属直系,由长史掌管。贞观三年(629年),唐王朝还命令州设医学,这在中国历史上也属首创。凡地方政府办理的各学校,其性质似乎属于中小学,毕业生可以应“乡贡”,亦可以升入中央四门学。

(2)唐代学校行政管理与制度

师生来源

唐代教师分为博士、助教、直讲三级,其中博士、助教既是教师,又是政府官员。学生的入学资格是以社会地位为依据的。

入学制度

唐代学生入学时要行一种“束脩礼”,初入学的学生均要向博士和助教交纳束脩,其目的是尊崇儒学和维护师道。束脩多少由国家统一规定,视学校等级不同而有区别。

唐代各级学校学生的入学年龄为十四至十九岁,年限九年,科举不中者可复归本学馆继续学习,但总的学习期限不变。

课程设置

唐代学校教学内容主要是儒经,唐初规定教材是《五经正义》,为唐代士人修习儒家经典的范本注释,其五经为《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和《左传》。后来五经演变成九经,《礼记》成“三礼”,即《礼记》《仪礼》《周礼》,《春秋》成“三传”,即《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孝经》则是公共必修课,《老子》也曾被作为公共必修课。

学校管理制度

唐代学校管理的具体制度有:

a.淘汰与留级制度。类似于今天的留级性质,只是从国子学到州学,给学生提供了多次的机会。

b.制裁与解退制度。学生在校期间不得无故喧哗,若是打架斗殴、悖慢师长者,则要受到严厉制裁。此外,连续下第或九年在学无成的,违假期不返校或作乐杂戏的,都开除其学籍。

休假制度

唐代学校的休假制度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分为常假和制假两种,各级各类学校均随同政府部门一起休假。

考试制度

各级学校的考试有三种:a.旬试,属考查测验性质,于旬假前一日进行;b.岁试,要考核学生一年的学习情况;c.毕业试,即资格试,它是学生取得参加科举资格的毕业考试。医学考试与其他学校不同,分月试、季试和岁试。

(3)唐代的专门学校

律学。培养熟识唐朝律令的行政官员。

算学。训练天文历法、财经管理、土木工程方面的人才。

书学。训练通晓文字并精于书法的官员。

医学。培养掌握传统中医药知识技能的人才。

兽医学。教授治疗牲畜疾病的知识和技术,边学习边参加治疗,考试合格者补为兽医。

天文学。分三科教学:天文、历法、漏刻。学生由博士带领参加业务实践,重视观测,边实践边教学。

以上的专门学校,范围广,门类多,有的与行政或业务部门结合,有的则分离设置,其设置的形式呈现多样化。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实科学校,比欧洲早了近千年。

(4)唐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封建学制体系;

学校与科举的关系极为密切;

扩大了国际国内文化教育的交流。

三、隋唐科举制度

1.隋代科举制度的创立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诏文武有职事者,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仪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等十科举人。据《通典》考证,十科中的“文才秀美”科就是进士科。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的正式产生。

2.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

(1)唐太宗执政时期,实行学校和科举考试并重的指导方针,这一时期学校教育制度和科举考试制度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2)唐高宗时期,科举考试制度日趋健全,取士名额有所扩大。武则天不重视学校教育,十分重视科举考试制度,亲自策问贡士于洛城殿,开创了科举考试中殿试的形式。她还通过武举来选拔军事人才,从而开创了武举的先例。此外,她还针对考场舞弊之风,要求在考试时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开创了糊名考试的方法。

(3)唐玄宗纠正了武则天轻学校教育重科举考试的做法,重新调整了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制度之间的关系,使二者都得到发展。

3.唐代科举考试的程序

考生的来源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生徒,中央和地方官学的学生,经过规定的学业考试合格,选送到尚书省应试;第二类来源是“乡贡”,即不在学校上学的社会知识青年欲参加科举考试的,可由州县选送,与生徒一起参加中央级考试。

报考时间是在每年仲冬(农历11月),考生会集京师,到礼部、户部递交履历和推荐书,办妥应试手续。第二年暮春,省试合格者再参加吏部复试,吏部试包括“书、判、身、言”四个方面。全部都通过者,便可授予官职。

4.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和方法

(1)考试的科目

唐代科举分为常科和制举两类,常科是固定时间举行的固定科目选士,制举则为皇帝临时根据需要下诏开科选士,通常所说的科举,指的是常科。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因科目不同而有所区别。唐代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科。学子比较热衷的是明经和进士两科。

(2)考试的方法

常用的考试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策问、诗赋等,间或还采用口试。

帖经:即将经书上某列帖上三个字,要求将所帖的三个字填写出来,和现在流行的“填空”有些类似。

墨义:是一种简单的对经义的问答,只要熟读经文和注疏就能回答,被试者以笔答曰“墨义”,以口答曰“口义”(口试)。

策问:这是沿袭西汉以来的“射策”“对策”的考试方法,它是设题指事,由考生行文对策。对策要求考生通晓经史,熟悉时政,能提出合理和有效的见解。策问比帖经、墨义要求要高一些,是一种较好的考试方法。

诗赋:是后来加试的一种考试方法。亦称帖诗,即命题创作诗赋,主要考查考生的文化修养和写作水平。诗赋的格律体裁均有固定格式,在以后的科举考试里慢慢发展成为一种禁锢思想的形式主义的八股文。

5.隋唐科举制度的作用与影响

就整个社会状况来说,隋唐科举是一个比较进步、合理的考试制度,就教育方面来说,影响更为深刻,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

(1)从正面的影响看,有以下几点:

科举把选才与育才统一了起来,把选拔人才的权力集中于中央,满足了庶族地主参与政权的欲望,为知识分子打开了进入统治集团的门径,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科举力图改变选拔官吏只重品行、门第,而忽视知识才能之弊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故而也确实选拔了一批有才之士。

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科举考试的地位、考试的内容、考试的科目等方面。

科举的影响还波及国外,对朝鲜、越南、日本及欧洲均有影响。

(2)从反面看,由于唐代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备,学校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在学校教育完全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的情况下,科举考试制度本身的缺点与弊端,也就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几部经典,考试方法又注重死记硬背,这既不利于选拔和培育有实际能力的人才,又养成了空疏的学风。

科举考试制度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这使得一些知识分子形成了只知读书和为考试和做官而读书等畸形的读书观、学习观。

科举考试的录取标准又往往以权势门第为转移。一般中下层知识分子,如果没有靠山、门路,就很难有被录取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重门第、通关节、贿赂、请托、科考舞弊以及私门谢恩等风气就公开泛滥起来,这严重地腐蚀着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污染着学校和社会的风气。

四、韩愈的教育思想

韩愈,河南南阳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韩愈站在维护皇权的立场上,要求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猛烈抨击佛老,极力维护儒家的道统及其独尊地位,提倡复古运动。在教育方面,作有《师说》《进学解》。其教育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论教育目的与作用

(1)教育的目的

教育要“明先王之教”,要发扬先王所倡导的教育,通过接受教育,使人们明白“学所以为道”,这正是教育目的之所在。韩愈提出“学所以为道”的教育目的,就是要求通过教育的手段,使人们重新认识儒家的仁义道德,以便恢复儒学的独尊地位,对付佛教和道教的挑战。

(2)教育的作用

韩愈认为“道”在人身上的体现就叫做“性”。人性有上、中、下三品,上、中品的人可受教育,下品的人虽具有无常之性,但气质太坏,因而不能接受教育,只能以刑罚而制之。因此,他关于教育作用的观点可总结如下:

人性是决定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教育作用在于去掉情欲,使天性得到发展,而对于不同的人性,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教育只能在已定的人性品位内发生作用,因此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既没必要也不可能普及教育。说到底,只有中品以上者才能接受教育。

人性决定了教育的主要内容。人性本身包括了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容,教育就是把这些道德内容发扬开来。他认为进行儒家“道”的教育,可使人们先天的仁义道德得到发展。

2.教师观

韩愈的《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韩愈对教师问题的见解,主要体现在《师说》中,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的任务

韩愈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道,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二是授业,即讲授古文典籍和儒家经典。三是解惑,即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这三个方面紧密相联,构成了教师的任务。其中,传道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道悟道,就需要进行授业和解惑。传道是目的,是方向;授业和解惑是传道展开的过程和手段。三者有主有次,前后有序,职责分明。这里不仅包含了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的思想,而且还包含了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德育通过智育进行的思想,这是很深刻的。

(2)教师的标准

韩愈认为衡量教师的标准,首先是“道”,其次是“业”。凡是具备了一定的“道”和一定的“业”的,就可以做教师,而不论其门第、出身、相貌等如何。教师就是要在“道”和“业”这两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这两方面的学习和修养。

(3)师生关系

韩愈把“道”与“业”作为衡量教师的标准,认为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为师,二者的关系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的,只要闻道在先,术业有专长者,皆可以为人师表。这就破除了对教师的盲目迷信,而且还反映了闻“道”在先,以“先觉觉后觉”,攻有专“业”,以“知”教“不知”这一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韩愈还强调了“圣人无常师”“不耻相师”的道理。提倡人们要向德行高尚、学有专长的人学习,提倡互相为师。这里既有“能者为师”的观点,又有“教学相长”的含意。

总之,韩愈关于教师的任务、教师的标准及师生关系的阐述,不但大大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教师理论,而且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教师的职责、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德育与智育、教书与育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启发意义。

3.人才观

韩愈认为,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加以识别和扶持。只有善于鉴别而又培养得当,人才才会大量涌现出来。问题不在于有无人才,而在于善于识别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正确对待人才。

韩愈这种识别人才与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思想,是孔子“举贤”、墨子“尚贤”思想的新发展,也是对封建贵族那种选人唯贵、用人唯亲的思想进行的有力批判和辛辣讽刺。韩愈要求统治者爱惜人才,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有价值的,而且在今天看来仍有现实意义。

4.学习观

韩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教学与学习方法。

(1)业精于勤

这里的“勤”,表现为口勤(勤吟诵)、手勤(勤翻阅)、脑勤(勤思考),日以继夜学习。勤奋以学,长年不懈,这是他对前人治学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他自己治学多年的宝贵经验的结晶。

(2)博约结合

韩愈在教学和学习的实践中领悟到了博与精的辩证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因此,他一方面强调博学,另一方面,又要求精约,提出教学和学习都要注意提出纲要,把握要点。此外,韩愈还提出教学要注意系统性,以及把握其关键之处,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3)“师其意不师其辞”

韩愈主张以古人为师,但不必拘泥于章句文辞,而是要学习古人文章中的思想精神和方法,要“师其意不师其辞”。

五、柳宗元的教育思想

1.生平和教育活动

柳宗元,字子厚,唐中叶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著作主要有《柳河东集》45卷。他的教育实践活动和著作中间接体现出来的有关教育理论,对后世也产生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1)教育的目的

柳宗元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贤者”(或称君子),所谓“贤者”,实际就是封建社会合格的官吏。他根据儒家传统思想中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人性论观点,把人分为三个层次,由于“上智”与“下愚”不移,所以,他认为教育就是要把“有贤人之资”的“中人以上”的人,培养成为“内可以守,外可以行其道”的贤者。

(2)教育的作用

柳宗元认为,教育能够发挥为社会培养行“大中之道”的贤者之作用。柳宗元虽然重视教育的作用,但他又把人分为三等,认为教育只对中人以上的人才有效果,这是他教育思想中的时代局限。

3.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主张

(1)教育的目的

柳宗元的教育目的也是培养君子。他认为君子要像伊尹、管仲、孔子一样,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历史责任,有爱民济世之态度和节操,有济世安民之才能。值得注意的是,柳宗元所说的君子,除正统儒家学者经常强调的“忠君”“孝亲”那一套伦常标准之外,还强调以能否符合“公之大者”的政治要求,以及是否具有“生人之意”的政治理想为标准。

(2)教育的内容

柳宗元主张教育内容应以儒家五经为本,但不株守儒家之言,对诸子百家采取兼容并纳的态度。在学习百家时,要独立思考,反对盲目信古崇古,对古代文化遗产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

4.关于对师友问题的见解

(1)柳宗元对韩愈重倡师道,表示十分赞赏,认为师道是很重要的,不重师道,道就容易被抛弃;道存,即使奴仆和乞丐也可以和他交朋友;道不存,即使公侯也不必理睬他们。在这一点上,他和韩愈的见解是一致的。

(2)柳宗元对教师要求严格,认为师是不易求得的,他多次不肯接受别人请他为师的要求,他不愿任师之名,这可说是谦虚,也可说把师道看得特别重。

(3)柳宗元的“交以为师”的见解,以师为友,把师生关系变为师友关系,要求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既能两全,又有两利,既体现对师生关系的辩证思想,也含有民主平等因素,比韩愈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见识又前进了一步。

5.关于学习和修养的见解

(1)文以明道

柳宗元认为,文章是为阐明道理服务的,不能片面地追求形式漂亮、文采华丽、音节动听,即主张思想内容重于艺术形式,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

(2)顺天致性

柳宗元认为人的成长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顺之者,即可茁壮成长,逆之者,将会枯萎甚至夭折。教育学生的根本方法在于注意学生身心自然发展的规律,不妨害其自然成长。

(3)博采众长

柳宗元是主张广泛学习、博采众长的。他主张以《五经》为本,把《五经》当作“取道之源”。但他又认为从《五经》中主要的是吸取某些精神、某些根本原则和方法,而不能把它当作教条。他主张把学习与批判结合起来,对古代文化遗产应采取批判吸取的态度。他主张读百家书,而坚决反对盲目崇古。他还极力推重韩愈的文章,肯定了韩文的摆脱束缚和创造性的精神。这种批判吸取文化遗产的思想,正是柳宗元的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柳宗元关于“生人之意”“交以为师”“文以明道”“顺天致性”以及“博采众长”的见解,在中国教育史上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