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绘画图式与时空观念比较](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69/26943769/b_26943769.jpg)
1.1 两种宇宙观——“O”与“X”之辨
在传统文化中,不管东方还是西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精神,那就是对于永恒真理的追求。“西方从柏拉图的理式、基督教的上帝到黑格尔的理念是如此,中国儒、道、释的道和真如也是如此。宋代哲人融汇儒、道、释而为理学,理学家张载的话很能代表整个古典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然而,由于地理、生理,以及其他人为和非人为因素的影响,却使得东方和西方寻到了不同的“真理”,形成了不同的宇宙观。
“O”与“X”,首先是从视觉形象上取义:一个圆融自满;一个对立开放。
以“O”形来比喻中国时空观念的基本特色,我们至少可以从中引申出这样两条含义:其一,时间、空间,合而为一,包容而又封闭;其二,旋转循环,一元复始,呈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时间性。中国文化的特点与之基本相应。
以“X”形来比喻西方的时空观念,不仅是说西方时空观念的基本形象,也说出了西方时空观念历史演进的大致面貌(自下而上)。在此,同样可以视其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时间、空间由分离状态,到交叉点交汇聚合而后又分离;其二,直线挺进,对立而又开放,呈现出空间性的特色。在此,需特别交代的一点:聚合后的“分离”,实则是一种“分裂”,并非时间、空间再度一分为二,而是时空聚合后的一次“裂变”,裂变成许多“时空碎片”,每一碎片,都同时含有时间、空间两种元素。西方文化的特点同样与之基本对应。
如果我们再从英文字母O与X自身的视觉形象或象征含义来看,“O”很像一个中空的“原点”,内虚外实;“X”则是一个呈“放射状”四处发散内实外虚的“未知”。中国人的宇宙是一个朦胧模糊,将万象囊括其间并可依据人们的视界和理解力的展扩而可大可小、缩放自由始终不离其宗的“原点”;而西方人的宇宙却是一个明晰条理,从具体实在开始,不断推进、超越直至无穷无尽,始终探索揭示不完的“未知”。“O”与“X”——模糊与明晰。一虚一实,恰好是中西两种文化之性格特点的生动写照。
我们在此谈论时空观,实则也是在谈论文化观,因为时空观念也是文化的有机部分,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某些历史时期甚至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时空观的改变,往往会带来文化观念的巨大震动和改观,这在西方文化的历史衍进过程中已经显露无遗。而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的相对稳定,也与中国人时空观念的相对稳定之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此将时空观与整个文化稍作剥离,分别叙述,一是要看到时空观念对整个文化的巨大影响,同时也是为了表述上的方便。
人们对时间、空间的认识和观念,是人们对宇宙的基本认识和观念,它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根本看法的重要内容。我们将中西时空观比喻为“O”与“X”,同时也是说出了中国和西方所具有的不同宇宙模式,那么,它们具体的呈现又是怎样的呢?这也即是我们首先要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