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与思:德国造型艺术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遇见和发现真正打动你并给你无穷启迪的作品,就如同星缘际会中的邂逅,是难得的缘分。与艺术的偶遇有时是可遇不可求的,德国艺术史学家施马伦巴赫(Werner Schmalenbach)曾谈到一次难忘的艺术观赏经历。1988年,他参加威尼斯艺术展,晚饭后信步走进托尔切洛岛(Torcello)的主教堂,教堂内的穹顶是以圣母玛丽亚为主角的镶嵌拼图【图1-15】。这部作品的威严、崇高和宏伟使他深受震撼:

我已经将近三十年没拜访这座教堂了。我站在巨大的圣母玛丽亚前,目瞪口呆。我久久地伫立于此。我突然明白,我们的时代、我们的世纪没有出现任何艺术家或艺术品可与这一伟大匹敌。这是完全突如其来的感受。这是我完全始料未及的。没想到圣母玛丽亚在此等着我的到来。更没想到这会给我带来地震般的撼动。这是骤然出现的顿悟,是我生命中的断裂。[15]

图1-15 托尔切洛岛主教堂的穹顶镶嵌拼图

施马伦巴赫由此重新评判现代艺术。从他的这次不期而遇的艺术震撼,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艺术欣赏绝非一劳永逸之事。并不是我们一旦知道了某幅画,明白了画的是什么和是谁画的,就算了结,而是永无止境的感知与感悟过程。随着我们心智的成长与审美判断力的提高,可能会对同一艺术品做出截然不同的判断,这也是奥裔英籍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Ernst Gombrich)所强调的“开放的感知”。台湾学者蒋勋在《西洋美术史》讲座中说得很对:“我们看艺术作品,不是艺术品要告诉我们什么,而是让艺术品激发我们对生命的感悟,然后与之进行一场对话。”

2005年,我在柏林艺术大学参观马蒂斯教授(Holger Matthies)的招贴画展览,对一幅关于戏剧《埃勒克特拉》(Elekra)的海报【彩图3】印象特别深。画面构图奇特:雅典娜神庙的一排雄浑石柱从画面左后侧往右前方横亘过来,随着这排柱子与观者距离的逐渐缩小,越靠前的立柱越有近观的放大或特写效果,观者可以清晰辨认出其构造细节:看似连贯一体的根根石柱其实是由块块圆形石礅垒砌而成。近处石柱上清晰可见的坑坑洼洼把石柱的粗糙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历史长河、岁月漫漶所留下的痕迹,赋予看似雷同的柱子以个体性。观者渐渐习惯了石柱逼近的视觉冲击效果,会发现每根柱子并非直桶式的一样粗,而是呈下粗上细状,每圈石礅的直径呈递减之势。如此一来,这排石柱从左往右的变大与从上往下的变粗形成双重的动感韵律。石柱的褐黄色调与石阶上站立者的一袭黑衣形成色彩反差,孤身伫立者的衣服颜色又与石柱上大写的七个字母颜色一致,仿佛由人物衣服延伸而出的墨色,人的身形与名字随之形成呼应,暗示墨色书写的名字“埃勒克特拉”指的是站在同根柱子下方的黑衣女子。大写的名字与微小的人体之间,整整组成一打的12根宏伟石柱与形只影单的纤细身影之间形成张力,使整幅画面显得典雅雄浑、深厚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