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壮医诊疗法的历史沿革
壮族(古称骆越、乌浒、俚僚等)是我国南疆一个人口众多的土著民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和最先培植棉花的民族之一,高山畜牧业也较为发达。在生产活动中,由采集食物进而识别百药,并制造了简单的医疗工具,壮医药逐步萌芽和形成。从柳州、桂林、南宁等处发掘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遗物中发现,壮族先民所使用的工具先后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片、骨器、骨针以及陶器等,并有捕获动物及用火的遗迹。在这些原始工具中,就有可供医疗用的砭石、陶针、骨针。随着壮族地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壮医药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并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