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长而不宰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形神合二为一,能不分离吗?聚集精气达到柔和,能像婴儿一样吗?清除私心杂念,能心明如镜没有一点瑕疵吗?爱民治国能不用智慧自然无为吗?口鼻开闭,呼吸吐纳,能宁静吗?高明通达,能大智若愚吗?生长万物,养育万物,生长而不占有,养育而不自恃有功,滋养万物而不主宰它们,就称作自然无为最高深的德行。
解析
人类被称为动物之灵长,主要是因为人类拥有精神和意志,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这样一来,人类对自己周围的事物便有了自己的评判标准,人的主观意识便发挥了它的能动作用,人们就是通过这种主观对客观的思索,来改造周围世界的。然而,人的灵魂和意识所能发挥的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我们难免会犯错,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为此懊悔、痛苦。拥有情感体验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显著标志之一。人和其他生物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其他生物为什么没有痛苦和烦恼?
我们常常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也会有力有余而心不足的深切体会。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人类的灵魂和肉体经常处于分离的状态,无法达到合二为一的境界。灵魂是长翅膀的,它总能飞跃到一个很高的高度,而我们的肉体却显得很笨重,它无法和灵魂一起飞翔,于是就出现了灵魂在一处,肉体在另一处的情况;我们也可把灵魂比喻成理想,肉体比喻成现实,理想和现实总有一段很远的距离,而且美丽的理想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常常会变得不堪一击。理想和现实相分离的状态,常常会令我们痛苦、无奈而又彷徨。
现在我们来探讨前面提到的两个问题,人之所以有痛苦、懊悔的情感体验,是因为人类有七情六欲,当我们的情感需求和自身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我们就会感到迷惘和失落,这种情感获得的根源还在于人的肉体和灵魂的不统一。而其他生物则不同,它们的身体和心理是合一的,它们不具备完整的心理精神体系,不能独立思考,也无法进行意识判断,它们对任何事物都不会敏感,因而也不会感到失落或痛苦。
我们常用“庸人自扰”来形容无端地痛苦和烦恼的人,因为平庸,所以才会无端地痛苦,无端其实是有端,只是这个端微乎其微、不值得计较罢了。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不被凡事困扰呢?不被凡事困扰者,只有两种人,一是圣人,一是婴儿。婴儿不谙世事,万事皆清,头脑混沌,不知何物为何物,不知何事为何事,只知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不去思考,一切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当然不会有烦恼和痛苦,他的灵魂和肉体是合二为一的。圣人不是天生的,他也必然经过庸人的阶段,他感受过痛苦和烦恼的滋味,他不想让自己再度痛苦,他明智地选择了和大道同步:做到了让灵魂和肉体和谐统一;做到了专气致柔而如婴儿;做到了心镜明净,而无瑕疵;做到了无欲而逍遥;做到了不受知识的局限而透悟真理。
“专气致柔”就是把自己的精神和元气凝聚起来。如果我们能够聚集体内精气而长久保持婴儿般的柔软体态,就能长盛不衰。我们必须经过心灵的活动才能达到精神和元气相合,心灵就像一面镜子,宇宙万象通过此镜尽览无余,镜面必须经常擦洗,去其污垢才能明察世间百态。
统治者治理国家也是如此,要像婴儿一样无欲无为,顺应自然本性,而不加任何人为的因素,无为而治,才是真治。采取强硬措施不但不利于安定民心,反而会酿成天下大乱。所以,要顺应百姓自身的自然规律,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理效果。
智慧典例
为人之道
叶天士搓脚心除病人心病
叶天士是明末清初的名医,人们都说他医术高明,但也说他的医术很怪异。一天,一位病人前来就医。只见来者双目红肿,一直不停地流泪,老远就听见他在呻吟。一进门就扑到叶天士面前求救,叫嚷道:“恐怕我的眼睛快要瞎了,您救救我吧!”叶天士详诊细察一番,询问了发病经过后说:“依我看,你这眼病只需几帖药就能治好,只是,眼病痊愈的七天后,你的两只脚心会长出恶疮,那倒是关乎性命的。”
病人一听脸色顿时变成土色,差一点就要下跪,他哆哆嗦嗦地恳求叶天七救他。叶天士告诉他:“你也不用着急,方法还是有的,你按照我说的去做,自然会保你平安无事。”
病人连说:“什么方法?我一定照办!”
“你每天睡前和晨起后,用手搓两脚心各360次,一次不少,一次也不能多,如此坚持七日,方能渡过难关。”病人牢牢记住名医叶天士的话,对此深信不疑,回家后诚心诚意地搓脚心,不敢有丝毫怠慢。七天很快就过去了,每天搓脚心720下,最后,眼睛果然渐渐消肿了,红血丝也消退了。脚心安然无恙,非但没有长什么恶疮毒瘤,反而觉得神清气爽。他心想,这个叶天士真是名不虚传。
病人准备了丰厚的礼品前往叶天士那里道谢。“多谢神医救命之恩!只是不知道这眼病和脚心有何联系?”
叶天士笑着说:“我只不过是治了你的心病而已!我记得你刚来的时候忧虑不已,以为自己要成瞎子,可见你这个人疑心重,好担心。其实,你的眼病是内火太旺,忧虑只能火上浇油,你不去想它反而很快就好了。可是,你这人心事如此重,无论我说什么都不由你不想。所以,我说要长危乎性命的恶疮,你自然就不会注意眼睛的疼痛,而且揉搓脚心可以降火定神、补肾强身。我所谓的恶疮也是子虚乌有,目的是让你转移注意力,眼病自然就好了。”
从政之道
楚庄王大智若愚,治国有方
楚庄王即位之初,有三年的时间将国家大事抛在一旁置之不理,整日纵情欢乐。
一开始,大臣们觉得他刚登基,便没有说什么。但时间一长,大家便开始对楚庄王担忧起来。尽管楚庄王张贴过“谏者处以死刑”(有敢提意见者处死)的告示,仍有些忠心耿耿的大臣敢于冒死求见楚庄王,直言进谏,但都没有好的结果。
有一天,大臣伍举求见楚庄王,对楚庄王说:“大王,臣想请您猜一个谜语。”
“哦,爱卿好兴致呀,快说与寡人听听。”楚庄王表现得很有兴趣。伍举道:“山冈上有一只鸟,但三年时间它既不叫也不飞,请问大王,这还能算是鸟吗?”
楚庄王一听,心中已有数,表面却不动声色。沉吟了一会儿,他才说道:“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寡人明白你的意思,你先回去吧。”
伍举便退了出来,心想:莫非大王知道我的意思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太好了。
可是,几个月过去了,楚庄王依然如故,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奸臣们暗自窃喜,忠臣们则忧心如焚。
这一日,大臣苏从再也忍不住了,他直言不讳地对楚庄王说:“大王,臣认为您是一国之君,不能终日只知纵情享乐,而应该专于朝政,治理国家。”楚庄王未置可否,反而提醒他:“苏爱卿,你应该看到寡人贴出的告示了吧,进谏的人将被处死,你不知道吗?”
“臣知道,但如果大王能因此而觉悟,臣甘愿一死。”
“好了,大家都下去吧,寡人累了,想休息一下,好好想一想。”
退朝后,大臣们聚在一起,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楚庄王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而被楚庄王宠幸的那些奸臣则暗自窃喜:没准儿这次能把那些老顽固们一块处死呢,谁让他们多管闲事。
然而,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楚庄王此后不再纵情享乐,而是开始致力于政治革新。他首先把那些鼓动他吃喝玩乐的谄媚之人严加处分,接着又重用曾经冒死进谏的伍举、苏从等人,励精图治,使整个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