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读懂经济学(最新升级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节 成本收益案例分析

本节以案例的形式,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活动做成本收益分析,并通过成本核算,来得出执行何种活动的结论。这种鲜明生动的方式,应该更有利于读者对成本核算的理解和应用。

■机动车驾驶员与安全带法案

在世界各国,安全带都是汽车的必备附件。驾驶员(很多情况下其他乘客也是如此)在车辆行驶途中被要求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安全带。政府强制机动车司乘人员使用安全带的出发点很明显——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车祸出现时车上人员生还的概率。

但是,安全带法案不只实现了提升车祸人员存活率的目的,还同时产生了其他影响。这项法律还通过改变激励而影响了行为。当车上人员认识到使用安全带会给他们的生命带来更高的保障,他们在快速行车行为上的成本与收益对比就发生了改变——快速开车的成本变小了。因此,安全带对司机的激励效果是,他们的车开得更快了。缓慢而谨慎地开车是有代价的,因为这要耗费司机的时间和精力。当决定谨慎开车的程度时,理性的人会比较谨慎开车的边际利益和边际成本。

不仅如此,如果安全带法案仅仅会在侧面导致行车速度的加快,这并不会降低该项政策对政府的吸引力。然而实际上,尽管行车速度加快本身并不会对任何人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但这会在其他方面增加利益损失的风险。车速提升最明显的影响在于,车祸次数增加了,而且在车祸中车辆以外的经济体受到的负面影响增大了。比如,行人在车祸中受到了更大的伤害。

img

图2-6 行车速度与驾驶员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img

图2-7 行车速度与行人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家萨姆·佩兹曼在1975年的一项研究中说明了汽车安全法实际上有许多这类影响。根据佩兹曼的证据,这些法律减少了每次车祸的死亡人数,但增加了车祸的次数。净结果是司机死亡人数变动很小,而行人死亡人数增加了。

■游戏机,扔掉还是继续使用

一名功课压力大的学生,用储蓄了3个月的零用钱买了一台游戏机。由于游戏机更新换代很快,半年以后,学生就会对这台游戏机失去兴趣。但是接下来的半年刚好是他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过了这段日子,他将失去在学校学习这些宝贵知识的机会。那么,这名学生应该对游戏机物尽其用呢?还是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知识呢?

这又是一个成本收益核算的问题。表面上看来,如果接下来的半年,学生选择学习而不是玩游戏机,那么他进行学习活动产生的机会成本就是3个月的积蓄,很明显这对他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另外,如果他选择玩游戏而不是学习知识,那么他玩游戏的机会成本将是这半年来可以学到的知识。下面我们就对比一下这两种选择的收益和成本情况。

购买一台游戏机的成本通常在几十美元,这对一个孩子来说不少,但对一个成人来说只是一顿饭的成本,并不算多;而半年的学习所得,对人成年后的贡献则是巨大的,这些知识在孩子成年之后所能产生的利润要远远高于这台游戏机的价钱。因此,用半年时间来玩游戏机的机会成本(知识在大半生所产生的利润)要远高于用同样时间来学习的机会成本(游戏机的价钱)。

收益方面,两者都没有什么直接的收益。因此,成本的高低就成了决定选择的因素。很显然,孩子应该选择成本更低的经济活动,也就是学习知识。

■返现型保险真的那么诱人吗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关于两全保险的例子。一份从受益人2岁开始缴纳保险金的少年英才险,连续缴纳8年之后,受益人可以在特定的年份获得生存保险金。保险的生存保险金给付比例为投保金额的160%,从利润收益的角度来看,投保人和受益人的集体是必然获利的。这可以算作投资的一种方式。

表2-2 返现型保险的返现方式

img

那么,有着如此丰厚的收益,人们是不是该对此份保险趋之若鹜呢?并不尽然。下面我们就从成本收益对比的方式来分析一下这个保险,或者说投资的优劣。

完成这一笔具有投资特点的保险的成本是其他的投资。最保险也是最简单的投资就是银行定期存款。从我国存款利率图表可知,5年以上整存整取的利率为5%左右,那么连续8年的存款利息为存款总额的0.477倍[1],已经接近了此份保险的获益比率。更重要的是,由于保险返现要到25周岁才最终完成,这期间的23年左右时间,同等数量的本金如果以银行存款的形式存在,其收益应接近1.0523-1,即2.07倍的收益,远高于上面保险能够给出的0.6倍的投资收益率。

因此,从纯资金收入的角度来计算成本收益,投资保险的成本远大于投资存款的成本,投资人并不应该把钱交给保险公司,而应该交给银行打理。

■最大的成本

富翁看见渔夫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对他说:你怎么不出海去打鱼?渔夫问:告诉我,打鱼为的是什么?富翁说:为了挣钱,成为富翁!渔夫问:然后?富翁说:那就不用干活,到沙滩上晒太阳啊!渔夫笑:我现在不正在晒太阳吗?

上面讲到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并指出时间是所有人和经济体在从事经济活动中必然要付出的成本,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讲是最大的成本。下面将给出另外一种对于经济活动中的最大成本的分析和结论。从实践的角度来讲,下面给出的结论更加符合实际,也更具指导意义。

人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说辞,世界上80%的财富被掌握在20%的人的手里。这就意味着贫富差距的存在,换言之,这世界上的人中,有穷人也有富人。有人说穷人和富人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缘于祖辈上积累下来的财富的区别,但实际上这世界上白手起家终成巨富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么,为什么同样的起点,有的人贫穷或者温饱一辈子,有的人却能在人生历程中攫取到大量的财富呢?

为了寻找致富的秘诀,人们开始对这些致富的个案进行研究,并把他们的成功归结于这些人的某些性格特点、对这个世界的某种特殊的认识。其实,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致富能力的强弱,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人们的经济目的不同。

近些年,富二代、官二代、洋二代的称呼在人群中颇为流行。很多并非此列的人则用“做不成富二代,就做富一代”的口号来激励自己。很明显,这些人的经济目的在于致富。但并非所有人都把致富作为生活的第一要务,节首渔民的经济目的就在于晒太阳,而非致富本身。事实上,相对贫穷的人中,对闲适的生活有着更大眷恋的比例要远高于这种类型人群在富人中的比例。


[1]本节利率按照复利计算法则进行,有关复利算法的知识,在利率相关章节中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