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双边合作:推进气候变化政策的进展
Joseph Aldy;Ftomas Brewer;Chen Ji;Qi Yue;Robert Stavins;Robert Stowe;Wang Pu;Zhang Xiaohua;Zheng Shuang;Zou Ji[1]
原文标题:Bilater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Facilitating Progress on Climate-Change Policy
文章框架:2014年11月12日,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之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都表明了愿意减少中国和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意向;中美在这样的大型区域协定中协作可能是中美合作面临的新挑战。
观点摘要:
1.2014年11月12日,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之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表示愿意减少中国和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意向。在声明中,两国政府还承诺扩大正在进行的合作,以开发和展示清洁能源和碳捕获及储存技术;继续推进先前的合作,以减少氢氟碳化合物的排放;分享低碳城市的发展经验;推进“绿色商品”贸易的发展。
2.此外,中国和美国也可以通过诸如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论坛和机制,在多边或区域层面进行合作。然而,2015年10月初,由12个国家达成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涵盖了美国,但不包括中国。此外,在由16个国家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中包括中国,但不包括美国。由此看来,中美在这样的大型区域协定中协作可能是中美合作面临的新挑战。
[1]Joseph Aldy,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政策副教授。Ftomas Brewer,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Chen Ji,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NCSC)国际合作部助理研究员。Qi Yue,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NCSC)国际合作部助理研究员。Robert Stavins,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商业与政府专业教授。Robert Stowe,哈佛大学环境经济项目执行主任。Wang Pu,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博士后研究员。Zhang Xiaohua,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政策顾问。Zheng Shuang,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NCSC)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管理中心研究员。Zou Ji,曾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NCSC)教授兼副主任。来源:贝尔福科学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美国智库),2016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