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逻辑:民营企业在非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研究问题

在这种国家支持、国际舆论既有支持也有反对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走进非洲,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尤其是那些民营企业。2000年以来,一些记者,例如曾航(2009)首先开始关注民营企业在非的生存经营问题,之后一些学者(Shen,2013;黄梅波和任培强,2012;Gu,2009)逐渐开始关注并尝试解释民营企业在非的投资活动及其对我国和东道国的影响,但是基于数据采集的困难,很多研究都只是简单描述。

因此,本书以坦桑尼亚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阐述中资民营企业在非投资过程中遇到的管理生产问题、解决方案、选择此种方案的逻辑及影响。本书的研究核心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问题一:在中非合作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如何进入非洲?

对于很多在坦桑尼亚投资兴业的民营企业而言,它们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只有十多年,很多民营企业家是第一次开拓海外市场,非洲是他们的第一站。调研发现,一些年轻的企业家在投资之前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而是通过“跟风”或者“介绍”来到非洲,由于对当地的法律了解不够,对当地的文化认识不足,为此付出了高昂的“学费”。一些企业的不规范行为为当地的民众带来了不良影响,让中国企业成为地方监管部门的重点抽查对象,更严重的是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一些企业与当地社区、工人发生冲突,严重破坏了国家形象。因此,如何超越人们的一般议论,站在更为理性的视角来解释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的行为。是本书研究的第一个问题。

事实上在中国民营企业没有大规模进入非洲前,当地人以一种传统的农业社会形态存在;而当中国民营企业大规模进入之后,意味着进入工厂的农民需要以按时上下班、遵守工厂纪律和制度的一种工业社会形态进行生活。这可能意味着涂尔干(Giddens et.al,2013)所说的,“在传统的生活方式、道德、宗教信仰和日常生活方式瓦解的同时,却没有提供明确的新价值观。这种令人不安的状态称为‘失范’”。“失范”会带来企业与当地工人的冲突,“只有当个体被成功地融入社会群体,并且接受一套共享的价值和习俗的调整时,团结才得以维持”。因此,从“失范”走向“团结”需要中国民营企业与当地社会的互动。按照这一假设,本书提出下一个研究问题:

问题二: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如何与当地政府、工人、社区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如何相互影响、渗透、调整、适应,从而从“失范”走向“团结”?

社会学中功能主义和冲突理论的视角把重点放在了支撑社会和影响人类行为的结构上,社会行动论则对形成这些结构的行动和社会成员的互动给予了更多的关注(Giddens et.al,2013)。社会行动理论认为,社会行动从来都不是个人或自我的行为,而是与其他行动者共同发生和共同转化的过程。一个行动的主体需要通过适应、目标达成、融合(指社会系统中各成员间的团结)才能得以维持。其中,中介组织在促进社会融合方面,或者说从“失范”走向“团结”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按照这一假设,本书提出第三个研究问题:

问题三:民营企业在投资、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矛盾有哪些?企业家的朋友、商会、中国商务部经商处等个人或机构在促进民营企业在非生存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

行动者理论认为,当社会系统中不同利益主体、组织机构、行动个人出现矛盾或分歧的时候,就会出现社会界面,那么在民营企业投资、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随之产生的界面又包括哪些方面?在社会发展中,通过社会化的过程,个人和组织学习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即与某人或某组织给定的社会地位相称的社会期待,以获得“合法性”。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人和组织不断得到自我认同和社会社同,从而促进社会融合。那么,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如何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