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减贫问题。自1986年起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成立专门的扶贫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的扶贫行动。中国特色的扶贫攻坚工作,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独具特色的,且收效非常明显。到2017年2月贫困人口已下降到4335万。中国把自己的事办好,保持合理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
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景。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5%,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十三五”期间,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对于补齐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短板,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提升各族人民福祉,增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我国的边疆省份之一,云南省有2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民族自治区域较多,贫困人口和贫困乡、县较多,自然条件偏差,39万平方公里总面积中山区和半山区就占94%,生态环境脆弱,地形坡度大,耕地面积少,经济活动空间小,难以合理布局和发展。农业发展尤其受环境限制,农业人口脱贫攻坚任务更是艰巨。如何在这种条件下完成扶贫工作,如何摘掉贫困的帽子,如何使边疆少数民族与全国人民一起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其过程和措施是什么,有何经验和问题,都非常值得我们深入调研和总结!
本书基于对云南省施甸县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和摆榔彝族布朗族乡的扶贫工作的全面深入调研,探讨我国精准扶贫理论在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实践和成效,用实证展示边疆民族所经历的历史跨越。其意义在于拓展精准扶贫理论的应用,其经验和历程对于其他地区和民族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