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文献
[1] 刘晓丽,钟少枢,于泓鹏,等.微波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丁香精油的研究.食品与机械,2012,28(4):110~112.
[2] 郭维图,孙福平.加速微波提取研究成果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机电信息,2008(23):28~31.
[3] 石新华,李原,邵龙.医院煎药机使用经验与体会.中国药业,2013,22(24):88~89.
[4] 林懋祖.国外新型结构的渗漉设备.中成药,1987(6):36.
[5] 林梦南,苏平.响应面法优化紫苏挥发油的水蒸气提取工艺及其成分研究.中国食品学报,2012,12(3):52~60.
[6] 尹恩华.超临界流体萃取(SFE)设备.现代科学仪器,1993(2):46.
[7] 雷小刚,梁意红,张天喜,等.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与装置的研究开发.化工机械,1995(6):50~53.
[8] 白新鹏,裘爱泳,方希修.改进微波装置辅助提取猕猴桃根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6,22(8):188~193.
[9] 韩崇,韩露,黄娟,等.微波提取装置的改进与研发.机电信息,2011(20):28~31.
[11] 蔡婀娜,汤须崇.超声波辅助植物提取设备系统的研制.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5):68~69.
[12] 王成东.现代制造.2004(18):30~32.
[13] 郑成,李卫,杨铃.植物有效成分微波萃取的研究进展.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28(5):52~61.
[14] 刘明乐,王洪军,田怡.太阳能干燥器分类及其在中药干燥中的应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5):1323~1324.
[15] 叶世超,陈晓东.固体返料气流-流化组合干燥器停留时间分布的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0,32(01):17~20.
[16] 周友华,王谷洪,冷胡峰.多种浓缩设备的技术特点及选型浅析.机电信息,2016(02):35~37.
[17] 赵厚林,丁慧博.微波技术与对流干燥器的组合应用研究.机电信息,2009(29):19~20.
[18] 陈勇,李页瑞,王龙虎,等.中药生产过程成套装备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进展.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3):430~436.
[19] 黄潇,陈瑶.自动控制技术在中药制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中国医药科学,2012,2(10):61~62.
[20] 宋杰贤,沈晓平,葛发欢,等.中药提取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中药材,2006,29(9):984~986.
[21] 张智勇.集散式控制系统在中药提取的应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16.
[22] 卢佩,詹金良.中药提取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微计算机信息,2007,23(5S):69~71.
[23] 宋杰贤,葛发欢.中药双效节能浓缩器的自动化控制.中药材,2007,30(10):1326~1329.
[24] 何军庆,郑鹏武,李朝.基于MCGS和PLC的中药提取自控系统研究.计算机与网络,2015,41(14):62~65.
[25] 刘旭海,陈小荣,魏筱华.现代中药提取与自动化控制.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10):887~887.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田景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