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IT战略、架构与治理:传统企业信息化转型的顶层设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传统企业进入“互联网+”转型时代

未来,如果一个企业不能通过“互联网+”实现与个体用户的细胞级连接,就如同一个生命体的神经末梢麻木,肢体脱节,必将面临生存挑战。

——马化腾

1.1 企业“互联网+”转型大幕已经拉开

2015年6月1日晚,联想集团发布了人事变更声明:联想执行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总裁及摩托罗拉管理委员会主席刘军离职,这一消息一经发布就震动业界。

在谈到换帅的原因时,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说:“这次调整,无关责任,而是关乎机遇。当然我们应该从过去吸取经验和教训,但我们更要关心未来怎么做,未来有什么样的机会。如果大家要记住一个理由,一个原因,一个词,那就是change(改变)。今天的状况,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用过去做事情的经验来做新的业务,我们在PC上的成功经验,想用在手机上;我们传统的经验,想用在互联网时代……正是这些根深蒂固的mindset(意识)的东西,这些深入到基因的东西,造成了今天的结果和状况。所以,不变化,肯定不会看到成功的结果。这就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现在已经不是PC时代,靠运营、渠道和品牌的优势就能取胜,现在需要的竞争力已经完全不同。我去年跟你们说了几次,要醒一醒,我甚至还说了,你们拿榔头敲都敲不醒,你们太慢了,在错失机会。”这一大段话中最精彩的就是这句“这次调整,无关责任,而是关乎机遇”。可能杨元庆本人已经深刻感到了趋势的冲击和不可扭转,但很多人仍然像铁屋子里的人一样不愿醒来。

这一事件是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的一个缩影,也向众多身处传统企业中的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时代变了,我们怎么办?”

1.1.1 当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

2015年3月,国务院正式提出“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要求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3个月后,“‘互联网+’行动计划”出台。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互联网+”行动。会议通过《“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互联网+”,促进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和人工智能等若干能形成新产业模式的重点领域的发展目标任务。

站在政府角度,如何真正促进“互联网+”战略落地呢?《“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给出了明确的措施。

一是清理阻碍“互联网+”发展的不合理制度政策,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市场准入,促进创业创新,让产业融合发展拥有广阔空间。

二是实施支撑保障“互联网+”的新硬件工程,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核心芯片、高端服务器等的研发,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的应用。

三是搭建“互联网+”开放共享平台,加强公共服务,开展政务等公共数据开放利用试点,鼓励国家创新平台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线开放。

四是适应“互联网+”特点,加大政府部门采购云计算服务力度,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开展股权众筹等试点,支持互联网企业上市。

五是注重安全规范,加强风险监测,完善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保护公平竞争。用“互联网+”助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很显然,在2015年,互联网已经不再仅仅是一项技术,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而成为一项关乎经济转型升级、培养新型产业、争夺未来话语权的国家战略举措。一时间,“互联网+”成为与股市一样热的名词,论坛、沙龙与研讨此起彼伏,相关专著一本接一本地出版,好不热闹。

“互联网+”转型的大幕已经拉开,政府已经吹响号角,那企业该怎么办呢?

身处企业一线的经营管理者该如何看待、如何应对这一趋势呢?

1.1.2 众说纷纭话互联网+

滚滚热浪之下,“互联网+”魔力无边,无所不能。当然,对于“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也存在不同的认识。

1.对“互联网+”内涵的争议

对这一新概念,不同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政府站位很高,从拉动经济和产业升级的角度去定位,而BAT的各位大佬也根据自身的需要提出了不同的认识。当然,反对的声音也不缺乏。

政府眼中的“互联网+”内涵:“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对“互联网+”切忌狭隘理解、机械运用。其实质是智能组织方式的创新,并相应地要求体制机制尤其是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这和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一样,也是对体制的一个重大创新和改造。

马化腾眼中的“互联网+”内涵:作为“互联网+”概念的首倡者,马化腾认为“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XX传统行业=互联网XX行业”。这样的“互联网+”例子绝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比如,“互联网+”传统行业。例如,“互联网+”金融,成就互联网时代的普惠金融;“互联网+”零售,成就电子商务;“互联网+”教育,成就普适性的在线教育;“互联网+”生活服务,成就O2O。

马云眼中的“互联网+”内涵:所谓“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传统业务的数据化与在线化。

李彦宏眼中的“互联网+”内涵:关于“互联网+”计划,我的理解是互联网和其他传统产业的一种结合的模式。这几年随着中国互联网网民人数的增加,现在渗透率已经接近50%。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互联网在其他产业当中能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过去一两年互联网和很多产业一旦结合的话,Duang!就变成了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东西。尤其是O2O领域,比如线上和线下结合。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认可“互联网+”的概念,也有人提出“互联网+”不过是跟风炒作,互联网思维和运作模式并没有什么新鲜东西,要理性思考。例如,经济学家许小年就认为:互联网思维几乎没有新东西,甚至是有错误的……一个人要是口口声声说互联网思维,那就是没有思维。真正的课题是什么?不是跟风,不是追随这些看上去非常吸引人的口号。真正的课题是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发新的产品,如何利用互联网提高自己企业的效率。

2.“互联网+”还是“+互联网”

对于“+”在前还是在后,业界也有不同的声音,对这一问题,互联网背景和传统背景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回答。这个争论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话语权问题、主导权问题和站位问题[1]

首先,话语权不同。在此方面,显然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占据了绝对优势。“互联网+”这一概念就是互联网人首先提出的,并且,由于传播话语权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移,互联网新媒体更多关注互联网企业的变革,自然而然地导致这一概念被解读成了““互联网+”传统产业”而不是“传统产业+互联网”。

其次,主导者不同。“互联网+”的主导者往往是互联网企业,从技术、商业模式、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看,都是互联网企业主导着融合进程。“+互联网”则正好相反,主要是传统企业在主导着融合进程。

第三,两者站位不同。“互联网+”更多强调的是由新向旧的“逆袭创新”。大体而言,电子商务是互联网向商业的逆袭,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向金融业的逆袭,互联网传媒是互联网向传媒业的逆袭。而“+互联网”则更多强调“顺势创新”,主要是以传统行业以既有业务优势为基础,融合互联网技术和理念,提高为用户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他们非常看重“+互联网”,如德国高度重视工业4.0,美国特别倡导工业互联网,日本关注科技工业联盟。由于中国存在巨大的制度创新压力和空间,需要引入新的制度创新型力量充当“鲶鱼”,所以,“互联网+”才以其体制机制灵活创新的优势脱颖而出。即便如此,为了盘活庞大的既有产业优势,做好“+互联网”这篇文章也相当重要,只有成功启动这支重兵,才能下好“互联网+”这盘大棋。例如,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就认为:传统企业应该考虑如何“+互联网”,否则就会被淘汰,你不是被“互联网+”的企业淘汰了,是被同行“+互联网”淘汰掉了。

1.2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

很显然,在互联网精英眼中,互联网已经具有了某种宗教般的神秘色彩,而且神圣不可侵犯。这里不想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之中,只想回答几个最基本的问题:互联网已经出现20多年了,为什么最近这么火?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哪些变革?“互联网+”时代有什么不同以往的特征?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到底转什么型、怎么转型?

1.2.1 互联网向产业互联阶段进化

1994年4月20日,连接着数百台主机的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成功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中国互联网时代由此开启。在此之后的20多年里,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处于由BAT(百度、阿里和腾讯)把控主要命脉的消费互联网时代,他们在搜索、电商和社交领域的地位已经比较稳固,他们的成熟也代表着消费互联网已达到顶峰状态。随着虚拟化进程逐渐从个人转向企业,产业互联网逐渐兴起。产业互联网的到来意味着各行业,如制造、医疗、农业、交通、运输和教育等都开始互联网化。

1.消费互联网行业格局逐步稳定

消费互联网是指以满足消费需求应运而生的互联网类型。消费互联网以“眼球经济”为主,即通过高质量的内容和有效信息的提供来获得流量,从而通过流量变现的形式吸引投资商,最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它具备两个属性,一个是媒体属性,由提供资讯为主的门户网站、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组成;另一个是产业属性,由为消费者提供生活服务的电子商务等组成。这两个属性的综合运用使以消费为主线的互联网迅速渗透至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依托于强大的信息与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多样化的移动终端的发展,消费互联网企业在近几年扩张迅速,并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行业出现规模化发展态势,并形成各自的生态圈,奠定了稳定的行业发展格局。从竞争格局角度来看,大多数细分行业的洗牌已经完成,拥有资本和先发优势的巨头在行业类的领先地位得到巩固,格局走向稳定,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新进入者的机会越来越小。

2.产业互联网正在兴起

产业互联网以企业为中心,在传统产业链上融合互联网技术,寻求新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创造出更高价值的产业形态。产业互联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贯通企业研发、生产和交易的整个流程,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通过网络提供全面的感知、移动的应用、云端的资源和大数据分析,重构企业内部的研发、生产、交易、融资模式,以及企业与外部的协同交互,实现产业间的融合与产业生态链的协同发展。产业互联网意味着企业、生态链关系和生命周期实现互联网化,企业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产业边界和商业模式都将被改变。

产业互联网正在快速兴起和发展,有两大动力推动着这一趋势。

第一是业务推动力,主要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消费者是产业势能的最高点。消费互联网时代已经将消费者的习惯进行了颠覆,网络消费和网络交流已经深入人心,并逐渐向纵深发展,个性化定制、个性化体验及产品服务化等成为消费者下一步的需求,这必然推动着互联网从简单的购物向多行业纵深推进、向企业价值链的后端挺进,使传统行业和传统企业更多地互联网化,如图1-1所示。

978-7-111-52778-7-Chapter01-1.jpg

图1-1 传统企业的逆向互联网化

第二是技术推动力,随着移动终端多样化的发展,智能终端(如可穿戴设备)的兴起,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处理能力,互联网逐渐从改变消费者的个体行为习惯,到改变企业的运作管理方式与服务模式方向发展,互联网时代开始从消费时代向产业时代转型。在这场变革中,IT新技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新的计算技术与应用将以更低成本和更快的数据分析能力,推动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大举到来。

3.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区别

对产业互联网这一概念目前尚有不同的理解,它与消费互联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户主体不同:消费互联网主要针对个人用户,主要作用是提升消费过程的体验;产业互联网主要以生产者为主要用户,通过在生产、交易、融资和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网络渗透,从而达到提升效率、优化管理等目的。

二是商业模式不同:消费互联网的精髓是“眼球经济”,只有获得大众的关注才能生存;而产业互联网是以“价值经济”为主,即通过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创造出更高价值的产业形态。

三是影响深度不同:消费互联网主要影响交易过程,而产业互联网将对整个产业链流程进行全方位的重塑,从消费侧扩展到生产侧,从用户侧扩展到企业侧,全部都在逐步互联网化。

总之,互联网正在从消费互联网主导时代向产业互联网主导时代转移,这一趋势将加速产品的革新与商业模式的改变,大量新的商机也将随之产生,而产业互联网化也必将成为产业未来发展的一片新蓝海。

4.产业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颠覆与重塑

产业互联网时代对中国经济的转型是前所未有的机会。中国在几乎所有传统行业中都是后来者,如今又面临着诸如产能过剩、耗能过大、服务业水平不高、人力成本高涨、工业污染严重以及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等诸多挑战,这些问题用传统的、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经济体系是无法解决的。产业互联网具有打破信息不对称、增强供应链信息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的特点,大力发展产业互联网将会促进企业进行创新、促使经济转型升级。当然,要想拥抱互联网,就要首先理解产业互联网的特点,知晓产业互联网究竟如何颠覆和重塑传统产业链。

总体来说,产业互联网将对整个产业链流程进行全方位的重塑,将加速企业战略与运营模式的改变。具体到企业运作的每一个环节来说,也都有颠覆性的变革和创新。

(1)产业互联网对营销的重塑

传统的市场营销有三宝:砸广告、价格战、金字塔形渠道。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旧有的“营销三宝”正在逐步失效,互联网环境下市场营销出现了以下几大新的特征,将颠覆传统的营销模式。

1)渠道扁平化:互联网的发展及其独有的便利性,使消费者们更倾向于网上购物。因此,未来所有的销售渠道将日趋扁平化,从厂家直抵消费者。

2)数据营销:通过对用户行为、需求和行情等海量数据的多元化分析,企业可以实现精准市场定位、优化营销决策、改进产品策略。

3)传媒变迁:80后、90后已不再专注于电视、报纸和杂志等无法交互的媒介,如何让广告被这一消费主力群体接收变成了一个大问号,如何通过社区化的口碑传播成为营销的一大新课题。

4)娱乐营销:由于科技不断地发展,未来商品必然趋于同质化,如何让消费者记住你,并成为你的铁杆粉丝,娱乐化将成为商品营销的必然选择。

5)定制至上:互联网时代下,随着交互技术日益发达,未来市场将会产销合一,消费者将参与商品的生产过程始终,工厂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红领集团、尚品宅配的成功就是对这一理念的最好诠释。

(2)产业互联网对产品研发的重塑

传统的研发环节是以企业的研发团队为主导,用户参与度小,即便进行了市场调研,受限于样本数量、样本分布等局限性,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并且企业还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在产业互联网的模式下,网络成为企业与用户双向沟通的渠道,加强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把握更加准确快速,用户也可以直接参与到产品的研发中。

这方面的典型是小米,从产品功能研发到产品包装设计,小米产品的每一个部分都通过互联网思维与用户建立关联,争取更广泛的互动,从而形成有效的生产制作方案,强调用户的参与度,并根据用户的反馈对产品不断进行升级。这不仅培养了大批忠实用户,更积累了大量的用户信息,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为小米手机的销售提供了坚实的客户基础。

(3)产业互联网对产品生产的重塑

早期的生产模式是作坊式小规模的定制化生产,工业革命后,工业生产演变为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如今,随着用户个性化定制需求的增强,生产模式将重回个性化定制的模式,呈现一个螺旋上升的态势。

在工业4.0概念下,企业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同时利用物联网等技术,可将产品与生产设备联网,通过软件控制,对生产要素与生产流程进行动态化、智能化的配置管理,从而最终实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如海尔秉承“你设计,我制造”的理念,采用F2C(Factory to Customer,)即从厂商直接到消费者个人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制造模式。

(4)产业互联网对产品交易过程的重塑

传统的企业交易都是线下一对一进行的,效率低而且不透明。在互联网时代,交易模式逐渐由线下转移到线上,以及线上线下一体化,形成B2B、O2O等电商模式。B2B电子商务的兴起削弱了长期困扰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降低了购销双方大量的时间与经济成本。许多行业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例如化工行业的中国化工网及钢铁行业的上海钢联,通过建立垂直电子商务平台,聚焦于行业内部,做到市场的细分与专注,提供专注于行业的B2B交易服务。未来,随着支付手段和安全认证体系的完善,将促使更大量的交易活动由线下转移到线上。

(5)产业互联网对物流的重塑

新型的产业互联网带动的是个性化的定制消费的体验,这将催生小批量、多批次、高频率的物流服务需求,从而能够在物流过程中进行信息采集、管理、分析和调度,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的智能物流体系将发挥决定性作用。

由于物流信息能够即时甚至提前于物流过程在相关环节中传递,使得物流信息系统可以收集到足够的信息,提前测算并模拟出最佳的物流线路,指导实际的物流过程,使得货物的实际输送过程变得相对自动化,甚至是精确。

未来,企业应充分利用线下资源的优势,拓展线上平台,并将线下的物流、退货等业务流程进行线上管理,最终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产业互联网在物流交付平台和信息集成交易平台的建立是企业与互联网融合的一个重要方向。

(6)产业互联网对资金流的重塑

资金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与交易密切相关的支付资金流,与之相关的是近几年第三方支付的迅速发展。另一部分是支持生产与交易的信贷资金流,最显著的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出现,颠覆了企业传统的融资方式。

由于我国金融行业长期受体制因素的限制,导致结构失衡,明显体现在20%的大企业客户占用了80%的金融资源,银行借贷动力不足,使得众多中小微型企业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服务,制约其发展。随着传统企业越来越多地“触网”,不论是企业自身的信息系统还是互联网的第三方交易平台上,都保存着大量客户资料和交易数据。真实、透明、完整的交易数据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因此也有了作为银行授信依据的价值。随着积累数据量的增加,这些信息平台也开始逐渐采用与银行合作或成立金融机构的方式,开启专门的资金通道以交易数据为依据向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1.2.2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焦虑症

马云说,传统企业面对互联网的态度可以分为4个阶段: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目前,在“互联网+”转型的大趋势下,已经很少有人看不见或看不起了,更多的是看不懂的无奈和来不及的焦虑。包括万科、海尔、联想、新东方、TCL及泰康人寿在内的诸多传统企业巨头们开始集体焦虑起来。

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下一个倒台的就是万科!

在2014亚布力论坛上王石表示,国家在转型,企业在转型,我们在转型当中,下一个10年怎么办?我们是有困惑的。所以我们讨论了8个月,到现在都没有弄清楚,到年底是不是有一个结果也不知道,所以很担心下一个倒台的就是万科。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自杀重生、他杀淘汰!

“互联网+”企业的转型,意味着企业的开放,这样会看到很多失败的地方。如果不转型、不改变,可能现在看不到失败,但是整个企业会失败,就像柯达那样一下子栽倒。曾经是中国制造业代表的海尔近年来放缓了前进的脚步,企业遇到了来自互联网和传统企业的多重伏击,这让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张瑞敏不由得发出了“自杀重生、他杀淘汰”的感慨。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年轻人的世界,搞不懂。

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柳传志表示自己搞不懂雷军,甚至面对现在的一些新思维,也没有年轻人理解得那么快,或者一时理解不了。柳传志认为移动互联网对整个社会的颠覆是必然的,如果自己颠覆不了自己,别人就会来颠覆你。互联网加快了洗牌的速度,不管你的企业过去多么完善、成功,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可能都不堪一击。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消灭你,与你无关。

俞敏洪在一篇文章里说:我们面临一个变革的时代。我有一个比喻,本来你想娶一个女人好好过一辈子,结果娶回家被窝还没有热,这个女人可能就被别人抢走了。不是因为你做出了错误的商业决策。今天,不管你做出多么正确的商业决策,都有可能死掉。因为你计划的基因不在原来成功的基因里。历史,就是这样的无情和残酷,很多时候,你的没落和衰亡并不是由于你的无能和懒惰,而仅仅是因为你不在历史的趋势里。可以说是,消灭你,与你无关。

TCL董事长李东生:这是一次不得不进行的自我革命。

李东生说:“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后辈’们一个个冲到前面,必须要用互联网精神和互联网思维来改造自己、武装自己,否则就会落后,而落后就会挨打。”例如车载导航数年前还是一个生意,今天就全部免费了,就表示这个市场已经不存在了,没有人再为导航付费了。还有一个传统连锁企业向网络电商平台转型,那么它曾经拥有的门店和渠道优势,可能一夜之间就成为转型的包袱。还有很多高管,曾经取得或带领团队取得成功,但那一切,只能证明他们曾经用对的方式做对了事情,并不能证明未来依旧能够继续成功。因此,互联网转型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强制拆迁、异地重建的过程,有存量的组织和个人会有沉重的负担,转身转型都不易。

泰康人寿保险董事长陈东升:必须自己革自己的命。

陈东升毫不掩饰自己对未来的焦虑。陈东升说自己“去过马云那儿之后很震撼”,他认为互联网对产业的改造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你死了还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从事保险行业的他表示,互联网最核心的就是减少销售环节和成本,而保险销售是最复杂的。“过去为什么不愿意做,是因为我做这只手就砍我那只手。但是到了非要革命的时候,还是必须自己革自己的命。”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很多人尴尬地发现,要想进入互联网,却始终找不到方向在哪里;明明感觉危险在一步步逼近,却看不清敌人是谁。对这一现象,奇虎360董事长周鸿袆解释说:“大家面对互联网都会普遍焦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于互联网这个概念摸不清,不知道互联网对于企业自身意味着什么。第二,现在企业不懂得如何利用互联网完成企业的转型升级。”

面对互联网焦虑,传统企业需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利用互联网转型升级;第二,如何不被互联网化抄了后路。由此,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成为热门话题,尤其是中央在提出“互联网+”战略之后,中国开启了万众创新、万企转型的盛举,但真正着手时才发现转型路上也是困难重重。要想真正实现成功转型,首先要明白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转型到底要转什么?转型路径何在?对于信息化建设者来说,还要了解转型对信息化的影响,未来信息化建设如何支撑企业的转型。

1.2.3互联网+时代的四大特征

这些传统企业的大佬们为什么忽然之间对互联网如此焦虑呢?互联网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互联网+”时代与传统时代有哪些变化呢?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明确“互联网+”时代的几大特征。

1.“互联网+”时代的第一大特征:用户主权

在过去几十年的商业发展历程中,关于商业主导权有不同的说法,最早是“产品为王”,而后是“渠道为王”,到互联网时代,变成了“用户为王”。这一过程可以用图1-2表示。

978-7-111-52778-7-Chapter01-2.jpg

图1-2 商业主导权的变迁

在物资缺乏的年代,好的产品一定是最有价值的,例如福特的T型汽车,绝对的标准化、流水线、大规模生产,但在汽车缺乏的年代,消费者是没有选择的,在那样的年代,企业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我生产什么你就只能买什么。

随着产品的日益丰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日俱增,产品生产厂家不再为王,而与消费者直接联系的渠道地位急剧上升,得渠道者得天下,渠道真正占据了价值链的主导,苏宁和国美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

时代在变化,互联网对传统企业最大的冲击就是渠道模式,互联网天生的连接功能逐渐消除了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厂商得以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渠道变得异常扁平,传统的“渠道为王”观念将逐步成为历史。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消费者主权的时代,互联网打破了信息在时间和空间层面的不对称,使得用户的转移成本非常低,谁能长久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谁就能赢得主导权,只有好的体验才能真正黏住用户。

当然,这并不是说在互联网时代产品变得无足轻重,恰恰相反,互联网时代,产品依然重要,可以说又回到了“产品为王”的时代,但这里的产品是广义的概念,是真正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极致的产品。极致就是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最好,超越用户预期。如果你的产品做得很好,但是没有超越用户的想象,那么也不算做到极致。只有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才能够真正赢得消费者,赢得人心,数以亿计的“果粉”和“米粉”就是证明。

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说,做小米的时候,他真正学习的是这几家公司:同仁堂、海底捞、沃尔玛。第一点,要像同仁堂一样做产品,货真价实、有信仰;第二点,向海底捞学用户服务,做超预期的口碑;第三点,向沃尔玛这样的公司学运作效率,把中间渠道和零售店全部“干掉”,少做事,用最聪明的人简化流程。

因此,用一个公式来总结小米的成功经验就是:

小米=(同仁堂+海底捞+沃尔玛)×互联网思维

简单来说,小米成功的关键就是依靠内部高效的运作,再加上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模式,创造出超越用户预期的产品和体验,最终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周鸿袆也特别强调,用户是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基础。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是以免费的、体验好的产品来吸引用户的。一个有一千万人用的产品和一个有一亿人用的产品,它们的商业价值相差不是十倍,而是几百倍、上千倍。所以,互联网公司都不敢得罪用户,而是千方百计地做出好产品,吸引用户,讨好用户。

2.“互联网+”时代的第二大特征:数据驱动

在信息时代,信息和数据的经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数据分析能力成为关键,为企业带来新的智能和智慧,基于大数据分析,做到深入的洞察客户、精确的产品研发、精准的市场营销和科学的管理决策等,企业数据成为新时期的“石油”,数据挖掘和分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索尼前总裁出井伸之认为:新一代基于互联网DNA的企业的核心能力在于利用新模式和新技术更加贴近消费者、深刻理解消费者需求、高效分析信息并做出预判,所有传统的产品公司都只能沦为这种新型公司的附庸,其衰落不是管理能扭转的。

这样的说法或许过于玄虚,但看一下阿里跨界竞争进入金融领域引得银行一片惊慌就知其所言不虚。以金融行业为例,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发展得这么好,其背后的创新动力之一正是大数据。这些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一直是政府部门的老大难问题,并一直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是什么?归根结底还是信用体系问题。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的金融行业有着根深蒂固的抵押文化,在贷款的过程中严重依赖于抵押物,由于资产规模有限、信用体系缺失,中小企业很难得到大型银行的贷款服务。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到来,借助大数据,互联网金融机构能够收集和分析大量中小微企业用户日常交易行为的数据,判断其业务范畴、经营状况、信用状况、用户定位、资金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解决了由于小微企业财务制度的不健全,无法真正了解其真实的经营状况的难题,从而从根本上消灭了这个问题。可以说,没有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将难以生存。

对其他行业来说,数据也同样重要,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为真正的智能决策提供了工具,企业将真正进入“数据驱动”的经营阶段。

3.“互联网+”时代的第三大特征:跨界融合

1990年,当3次荣获美国财经新闻界最高荣誉杰洛德·罗布奖的畅销书作家布赖恩伯勒出版《门口的野蛮人》时,估计他从来没有想到这个短语会在20多年后如此风靡,并且这个短语的含义已经扩大到更广阔的范围。这本书讲的是美国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被收购的前因后果,试图全面展示企业管理者如何获得和掌握公司的股权。“门口的野蛮人”这6个字原本是用来形容不怀好意的收购者的,但现在人们常把行业壁垒以外的人称为“门口的野蛮人”。

凯文·凯利说,不管你身处哪个行业,真正对你构成最大威胁的对手一定不是你现在行业内的对手,而是那些行业之外的你看不见的竞争对手。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市场进入了一个机会纷纭、跨界打劫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最勇猛的“野蛮人”正举着互联网的大旗杀来,行业壁垒已被打得粉碎,站在门口的那帮“野蛮人”貌似并不懂得门内的所谓专业规则,却对门内的市场垂涎三尺。

在这一趋势下,传统的广告业、教育业、零售业、酒店业、服务业和医疗卫生等,他们都可能会遭遇不明对手的打劫,那些转身慢的企业都将在劫难逃。所以有人说,如果你这个行业和互联网没什么关系,那么过不了多久,你就和这个行业没有什么关系了。

当然,但“门口的野蛮人”冲进门内的同时,门内也并非毫无触动。他们也在提升自己。于是,融合诞生了,门内门外开始彼此渗透。一方面,传统企业积极用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用互联网工具变革自己,许多被人们贴上“传统”标签的行业和企业正在加速与互联网融合。典型的如传统商贸、商超、零售企业纷纷向互联网转型。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与传统经济的融合也在加速。

4.“互联网+”时代的第四大特征:万物互联

第一代互联网是人们通过计算机连接起来,第二代互联网通过手机连起来,手机变成了每个人的“器官”,这个网络变得无比便捷。而下一代互联网,汽车、耳环,手镯和眼镜都将被智能化,都将可以与网络连接。互联网将爆发出网聚万物的力量。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和物联网二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物联网作为互联网上一种典型的应用,将成为生产性的、经营性的、经济性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物与物连接的万物互联。这既对互联网提出了新要求,也为物联网带来了施展拳脚的新舞台。与此同时,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万物互联的深入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未来会出现很多智能设备,而不仅仅是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表。厂商通过把种类繁多的设备接入互联网,从而产生大量的、多元的数据,再经过数据分析通过云端将个性化的互联网服务提供给人们。

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入口之争已经不限于手机屏幕这个终端,而是延展到智能硬件领域,京东、小米等各大互联网公司,以及海尔、TCL等传统电器制造企业都纷纷布局智能硬件领域,以图占领更多的入口。

万物互联导致企业与用户之间距离的消除,距离消除导致了信息越来越对称,信息对称让用户的主权得以彰显。连接不仅会给信息通信新业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必将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推动商业模式的变化,加速“商业新生代”的到来。

对于这一趋势,雷军在2014年说:小米模式最重要的创新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第一家公司把硬件用接近成本价的方式销售,用这个来架构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平台,通过智能终端架构一个巨大的移动互联网平台,然后再在上面做增值服务,这就是我们基本的模式。有了这样的模式以后,尤其是拥有智能终端,因为智能终端越来越成为这个世界的中心,周边连接的智能硬件也越来越多,这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就是建立完善的智能硬件的生态链。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已经投了25家公司帮助我们完善整个智能硬件的生态链,如网络监控头、智能血压计等各种各样的智能硬件,围绕小米手机展开。这样一步一步做下去,我们所拥有的用户群的黏度就会越来越高,在上面的增值服务也会越来越多。把它简化,就是小米开创这个模式的核心——把硬件、软件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用这样的模式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1.2.4互联网+转型的三个层次

马化腾在2013年微商大会上有一句话:巨人倒下的时候,身体还是暖的。所以说打败传统企业的不是电商,而是趋势。面对不可阻挡的大势,传统企业纷纷开始转型。但转型是一条艰险的路,要想成功,必须进行一场全面的、深刻的变革。

互联网虽然是一项伟大的技术,但不能把它简单地作为工具使用,新技术的诞生会对商业模式、运营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和运作模式等进行重构,在模式重构后,互联网进化为一种思维,以互联网的全连接和零距离的基本特征为起点,重构企业战略。具体如图1-3所示。

978-7-111-52778-7-Chapter01-3.jpg

图1-3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3个层次

由图1-3可见,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是从上到下、由里至外的全面变革与重构,至少包含以下3个层面。

1.思维与战略重构

首先是思维变革。互联网的核心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连接,成为了像电力、道路一样的基础设施。但是,互联网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其带来的更大的变革和深远的影响来自于其思维方式的改变和变革,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因此,传统企业转型,思维模式的重构是第一位的,因为思维模式是行动的指南。企业要以互联网时代的全连接、零距离等为出发点,建立新的商业思维。思维模式的转变,对于处在新旧时代转换过程中的行业和企业管理者来说是极其痛苦的,但恐怕别无选择,因为当新时代来临时,生存状况与生存质量往往不取决于是否转变,而是取决于转变得有多快。

其次是战略重构。一个企业要想实现快速发展,必须具备四大素质:清晰的战略目标、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超强的创新能力、海纳百川的人才聚合能力。其中,战略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意欲转型的传统企业,必须进行一次战略轨道的切换,使自己的核心能力充分嵌入到客户行为或产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中,在新的价值交换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2.模式转型

互联网全连接和零距离的特性,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信息不对称,权力向用户转移,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面向互联网时代的运营重构,并不是简单地提供一个在线客服和在线销售,而是面向用户需求的全流程再造,其根本的变革是从内部管控的流程模式转变成外部用户服务的流程模式。要实现这一点,应先从运营转型开始,然后过渡到商业模式的转型和组织结构的转型。转型可以分步或是几步同时进行,由低到高,转型所创造的价值也会越来越大。

3.信息系统升级

风光无限的商业创新背后是技术创新的默默奉献,商业和技术的双轮驱动才能成就“互联网+”转型的伟业,没有技术升级的“互联网+”转型注定是一次“死亡之旅”。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IT基础设施都是支撑业务转型和数字化重构的基础,以互联网思维、借助先进IT技术和解决方案实现数字化重构,是每一个企业和行业赢得未来的必然选择。

总之,转型与创新是企业面向未来的必然之举。但不管什么样的创新,在互联网时代,业务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而业务变革对传统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和模式也将带来更大的冲击、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信息化建设与时俱进。

1.2.5互联网+转型的四重境界

说到互联网转型,很多企业都会讲,我们已经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企业号,开发了论坛,还到天猫、京东商城开通了电商门店,可是效果不佳,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呢?应该说,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是一段漫长的路程,开通微信和网店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后面的路更长,也更艰巨。一般来说,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大致会经历四个阶段,具体如图1-4所示。

978-7-111-52778-7-Chapter01-4.jpg

图1-4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四重境界

总体来说,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需要经历四个阶段,或称为四重境界。

1.第一重境界:网络营销

互联网刚刚出现之后,出现了门户、BBS等信息展示类产品,主要解决的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最早的互联网商业应用就是网络广告。即使到了现在,网络广告仍然是互联网公司重要的盈利模式,这也是最容易被互联网影响的价值链环节。从门户到社会化媒体,从新浪网到新浪微博,再到现在的微信,变化的是手段和形式,不变的是营销功能的本质,就是在合适的时间,把合适的信息,以合适的形式,通过合适的媒介,传递给合适的人。

2.第二重境界: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实质意义上的元年,应该是2003年。2003年“非典”之后,诞生的一批电商网站,如淘宝、京东等,真正开启了全面电商浪潮。目前,比较成功的传统企业转型案例大多是处在电商这个层面的,但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解决线上线下整合的难题,传统的运营模式和组织结构与电商的运营和组织基本还是两张皮,转型的阻力仍然很大。未来,搭建不同渠道让消费者自由切换购买,顺畅无缝的全渠道购物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3.第三重境界:产品个性化定制

在互联网深度影响了传播和渠道环节之后,产品和供应链环节也开始被重构了。对于制造行业,用户通过互联网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产品研发和设计环节,为企业决策做支撑,典型的就是小米手机。对于服务行业,用户通过互联网会将用户体验的建议反馈到服务提供方,为服务优化提供支撑,比如通过大众点评网给餐饮店的菜品提建议,促其改进。这就是典型的C2B模式。

4.第四境界:企业互联网化重构

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在经历了传播互联网化、渠道互联网化和供应链互联网化之后,必然要经历整个经营逻辑的互联网化。也只有完成了整个经营逻辑的互联网化,才可能真正做到转型成功。传统企业互联网化的最高境界,就是用互联网思维去重构企业经营的价值链。绝不是你的产品联上网、具有网络功能就代表你具有互联网思维,也不是你的产品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就代表你有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个体系,是一整套的思考方式。

可以说,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运营模式和组织结构是互联网转型的“道”之所在,面对互联网的冲击,传统企业若是“道”不变,只是将互联网嫁接到企业,建一个网站、开一个微信公众号用处并不大,因为梧桐树长不出玫瑰花。

1.3 “互联网+”转型推动企业信息化进入新常态

信息化绝对不单单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包含诸多层面与环节的系统工程,如果拿交通做对比,信息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修路”——指基础设施及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涉及信息化的硬件环境和网络环境建设;“造车”——指业务运营与管理类信息系统建设;“载货”——指信息资源建设,涉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司机”——指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培训,涉及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交通规则”——指信息化政策、法规、制度、流程及标准化等治理机制。信息化建设就是要让合格的司机在交通规则允许的条件下,在现有道路和车辆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去载货。

未来几年,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将成为一股难以阻挡的滚滚洪流,信息化的道路、车辆、货物和规则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也必将带动信息化的转型升级。要想深刻理解这一变化,首先回顾一下信息化的发展历程,通过回顾历史才能对未来有更深刻的理解。

1.3.1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三大发展阶段

有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发展10~15年为一个周期,信息化建设同样也有周期性。根据信息化建设内容、信息化范围及价值收益,可以将信息化应用的30多年划分成3个大的阶段,可以将它们简称为信息化1.0阶段,信息化2.0阶段和信息化3.0阶段,具体如图1-5所示。

如图1-5所示,信息化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如同生产方式的演进一样,三个阶段之间也是一种递进和创新的关系,是一种扬弃,而不是颠覆。下面就分别了解一下每个阶段的特点。

1.信息化1.0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其主要特点是单个部门的单系统应用。1981年财政部推动提出了“会计电算化”概念,国内企业开始开展企业信息化应用,该阶段的应用特点如下。

978-7-111-52778-7-Chapter01-5.jpg

图1-5 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历程

第一,从信息化内容角度看,计算机应用主要集中在以财务电算化和档案数字化等个别领域。

第二,从信息化应用的范围看,主要是单个部门的应用,很少有跨部门的整合与集成。

第三,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效率提升方面,在IT部门总体地位不高,价值不显著。

目前,大部分的大中型企业都已脱离这一阶段,仅有部分小企业信息化仍处于这一状态。

2.信息化2.0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这个阶段的应用特点如下。

第一,从信息化建设内容看,重点是企业级套装软件的实施和开发,大部分企业引入了ERP、CRM、PDM及行业特性管理软件,并通过集成平台实现系统的整合与集成,实现了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

第二,从信息化建设范围看,信息化首先是跨过部门,实现了企业内部的整合,而后是跨过企业边界,部分实现了供应链上合作伙伴之间的整合。

第三,从信息化建设角度看,企业IT部门的地位也随之提升,成为对流程与管控创新有重要影响的部门,IT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之一,主管企业技术的IT主管也成为企业高级别的领导,CIO群体逐步崛起。

目前大部分大中型企业都处于这一阶段,信息孤岛是这一阶段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集成、整合是工作的重心和难点。

3.信息化3.0阶段

随着电子商务的成熟,以及各种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以BAT等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部分企业迅速开展系统升级和转型,它们通过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引领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潮流,并引领这一潮流迅速向传统企业扩散。该阶段有以下几大特点。

第一,从信息化内容角度看,建设的重点从前一阶段的系统建设和整合方面转向数据的分析和利用方面,信息化建设从IT(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阶段向DT(数据技术,Data Technology)阶段进化。

第二,从信息化建设范围看,从内部资源的集成到外部资源管理的扩展,企业通过建设一体化平台,构建内外融合的生态圈,使应用的边界模糊化。

第三,从信息化价值看,信息化地位再次提升,已成为战略创新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目前处于该阶段的企业大部分是电商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仅有少部分传统企业信息化达到了这一水平。这也是大多数企业未来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本书将重点分析企业信息化3.0阶段的主要特点,以及传统企业信息化如何向3.0转型升级。

1.3.2 企业信息化3.0阶段的五大新常态

“互联网+”及诸多IT新技术的出现,正在触动传统信息化的根基,将要颠覆传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模式、框架、技术及治理方式,信息化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即信息化3.0阶段,该阶段存在诸多与以前不一致的“新常态”。所谓的“新常态”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有着十分丰富内涵的概念,关系到信息化发展方式或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关系到各个方面的再平衡问题。其中的“新”主要体现在新形势、新技术、新要求、新重心和新方法等几个方面。

1.新形势:“互联网+”转型促进信息化转型

“互联网+”的本质是一个双向融合的过程,这种融合让互联网不再是一个自成领域的行业,而成为每个行业的必要组成部分,成为存在于各个行业中的基因。在“互联网+”战略之下,未来中国各个产业都将与互联网结合,这势必让各个产业获得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机会。

大部分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会被颠覆,被注入互联网的基因,并重新出现在市场上。这将是一个痛苦的蜕变过程。许多传统行业从业者和企业会无法适应这个变化而被淘汰,迅速转型的企业则将获得新的生存与发展机会。

“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业务都要与互联网建立连接,通过直接连接客户、连接合作伙伴而重塑业务战略,O2O、电商和C2B成为业务战略的热门关键词。以生产制造企业来说,企业原有的信息化建设更多地关注内部,大多是靠计划驱动的大规模制造模式,现在要向互联网转型,信息化的视角要从内部转向外部、从支持大规模标准化制造转向支持个性化的单件制造,这对信息化体系的改造是颠覆性的。

2.新技术:“云大物移智”将大规模商用

目前,一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控制技术为核心的新IT技术浪潮风起云涌。这些技术在过去几年初步完成了概念炒作阶段,并在互联网公司有了较为成功的实践,为传统企业的大规模应用扫平了道路。未来几年,新IT技术将快速进入传统企业,将会和应用创新进一步交错互动、螺旋式演化,解决信息化现存的难题,将打破传统IT技术封闭、集中、僵化的束缚,使信息化变得更加灵活、友好、智能化,它们将重塑传统的信息化应用模式,形成崭新的“IT世界观”。这些新技术将在本书1.4节进行详细论述。

3.新要求:信息安全提升到国家层面

过去,人们通常把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称为网络安全,把数据与内容的安全称为信息安全。但自2011年以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和新西兰等国家纷纷制定国家Cyberspace(赛博空间)战略,以争取和保持在信息化新阶段的国家安全的战略优势地位。Cyberspace包含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与内容,以及控制域,即覆盖传输层、认知层和决策层,其范围还将从目前的互联网拓展到各类网络、各类数据链,以及所能链接及管控的各类设备。Cyber Security(赛博安全)的含义不仅是传统的网络基础设施安全,还包括信息层面即数据或内容的安全及执行决策层面的安全,即与信息化有关的非传统安全的综合。

面对这一新形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信息空间的安全问题,于2014年2月27日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旨在提高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战略,其主要职责是发挥集中统一领导作用,统筹协调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制定实施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未来,企业面临着来自政府、行业组织及自身战略的合规性要求会越来越多,信息安全将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能力,企业要更加重视信息安全的管控,尤其是新技术的安全控制。

4.新重心:数据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积累了大量的业务数据,如果说信息系统是企业的“血管”,那么这些数据就是“血液”了。随着技术和需求的变化,今天IT已经在向DT(数据技术)时代快速跨越了。马云认为,电商与其说是数字经济,不如说是数据经济。未来30年,因为数据经济,人类社会将会真正进入巨大的变革时代。未来的世界,将不再由石油驱动,而是由数据驱动。这一变化也将引发生产模式的变迁,生意将是C2B而不是B2C,用户改变企业,而不是企业向用户出售——因为用户将有大量的数据;制造商必须个性化,否则他们将非常困难。随着数据量的累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成熟,未来信息化建设将从关注系统实施向关注数据分析方向转化,数据成为未来信息化建设的新重心。

5.新方法:以企业架构理论驱动管理提升

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孤岛”、“烟囱”等问题,表面上是技术问题,但究其本源却是管理问题。如果不能从管理上进行革新,仅在技术上着力,未来几年还会在困境中不能自拔。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转变信息化的管理和建设方式,需要一套全新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指导,使信息化建设从局部规划和设计向全局规划和顶层设计转变,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套方法就是企业架构理论。

所谓企业架构,是一种对组织多角度的综合描述,它反映了组织结构+流程+技术的总体设计和安排。企业架构是连接业务战略,融合先进技术趋势,指导业务优化和信息化方案设计的重要手段,是承接业务战略与IT之间的桥梁。

基于企业架构的管理可以帮助组织实现以下目标:搭建业务战略与IT间的沟通桥梁,建立一种全新的信息化建设模式,确保业务战略目标的实现;可以清晰勾勒出未来信息化的远景目标及未来信息系统架构模型,指导组织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化规划;帮助各个业务条线进行优化和整合,创新运作机制,减少和消除职责重叠或盲区;可以有效地指导系统集成和整合,是“信息孤岛”整合的利器;可以规避和减少信息化项目风险,提高投资回报,节约成本;可以有效加强大型组织的信息化建设过程管控,提升总体IT治理水平等。总之,以企业架构为主线的信息化建设方法是确保信息化支撑业务发展,实现信息系统集成整合、信息资源共享的必由之路和关键一步,是保证信息化建设质量更好、建设效率更高、建设费用更低的重要举措和科学方法。

过去几年间,我国已有部分大型的政府和企业开始尝试进行架构的梳理和优化,TOGAF和FEA等架构框架也开始受到重视。相信在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的组织引入企业架构体系,从战略高度将信息化建设与战略目标进行匹配,并具体落实到业务流程优化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终构建以企业架构为核心优化IT治理的体系。

1.3.3 企业信息化转型的六个重点

未来几年,在诸多因素的合力推动下,信息化建设将进入发展阶段转型的关键期,信息化建设的技术、理念、理论、模式及评价标准等都已发生或将发生重大变化,需要用全新的理念和方法去筹划。因此,面对“新常态”,未来的信息化应用不能再沿用原有的发展模式,而是要突破发展惯性和路径依赖,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探索发展的新动力,不断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和基业长青。未来几年,传统企业的信息化将发生以下六个方面的变化。

1.信息化建设的侧重点从内部向外部转化

传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侧重点更多的是关注内部,例如,在很多生产制造企业中,PDM+ERP+MES是信息化的核心,实现从设计到计划再到生产的集中管控是信息化的主要工作。在未来,企业的经营要向互联网扩展,要逐步将内部的业务流程和外部的商务活动与互联网直接连接起来,要去除价值链中的中间环节,直接与消费者、与合作伙伴连接,要用信息化的手段再造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要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和谐的生态圈,以有效提升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

要支持这一战略的落地,信息化建设要从更多地关注内部向关注外部转化,通过外部需求倒逼内部系统的升级。首先在客户端要满足O2O、电子商务和C2B的需求,围绕用户需求进行营销、客服、设计和生产计划等系统的改造;其次在供应端要满足B2B的需求,构建功能强大的平台,支撑生态圈的高效运作。在这样的形势下,PDM+ERP+MES将不再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而且它们也需要进行改造,从支撑大批量生产向个性化生产转换。

2.信息化建设重点从应用向数据逐步转化

信息化2.0阶段,大家往往更关心如何通过信息系统固化和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业务的电子化处理,而对数据不甚了之。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意识不足,没有认识到数据和信息资源的价值,企业系统都是以流程为中心,大家关注的是产品功能;第二,工具和技术不足,缺乏有效处理多种类型、不同格式数据的能力;第三,需求不足,信息化主要还是满足业务操作和中层管理的需求,真正数据分析挖掘的需求和动力不足。

随着基本信息系统建设的完毕,未来信息化的重心必然会随之变化,将逐步从IT(信息技术)向DT(数据技术)转化,从以流程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转化,未来信息化建设的重心将是如何对组织内外部的数据进行深入、多维、实时的挖掘和分析,以满足决策层的需求,推动信息化向更高层面进化。

3.信息系统从追求大一统向平台+组件化转变

企业要快速发展,业务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业务调整带来信息化大量地变更,而且响应不及时,势必会影响到企业业务的发展,设计出智能的、柔性的信息化技术架构,才能快速地适应业务变化,及时地为业务提供信息化的相关支撑。信息化2.0阶段的一大特点是以套装软件为主,企业去被动地适应软件的要求,而且非常困难、成本高昂。随着业务的快速变革,僵化的软件不但没有成为业务发展的支撑,反倒制约了业务的变化。SOA思想诞生后,意图改变这一被动局面,但由于成本高昂,效果并不理想。未来的互联网转型要求信息系统必须随业务快速变革,这就要求系统从原来的大一统向平台+组件化转变,从业务入手,进行业务和技术的分层和解耦,以动态支持业务变革。

4.IT基础架构向云端转型

近几年,云计算基础资源加紧布局,核心技术逐步完善,服务租赁的意识日趋深入人心,这些都为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未来几年,随着PaaS层和SaaS层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集团企业会将系统部署到云端,混合云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成为IT基础设施的常态,如何处理好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关系,维护好“两朵云”之间的关系,是考验IT建设和运维的一道难题。

5.IT系统从PC端向移动端转化

对比“云大物移智”几大IT新技术,移动应用或许是最容易走进传统企业的,移动应用对传统的IT架构并没有带来巨大的冲击,其成本也相对较小,而对终端用户的价值却是最大的。因此,移动信息化在传统企业将会快速推进,甚至有专家预测,到2017年,所有的信息系统都将移动化,这一预测是否能实现尚不得而知,但信息系统的移动化迁移确实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并成为未来几年信息化的一项核心工作。

6.信息系统开发从瀑布式向敏捷转化

业务向互联网转型后,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需要不断试错来降低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这也要求信息系统开发从传统的瀑布式向敏捷化开发转化。瀑布模型式是最典型的预见性方法,严格遵循预先计划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与测试的步骤顺序进行。步骤成果作为衡量进度的方法,例如需求规格、设计文档、测试计划和代码审阅等。瀑布式的主要问题是它的严格分级导致的自由度降低,项目早期即做出承诺导致对后期需求的变化难以调整,代价高昂。瀑布式方法在需求不明并且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可能变化的情况下,基本是不可行的。敏捷开发是针对传统的瀑布开发模式的弊端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开发模式,目标是提高开发效率和响应能力。敏捷开发可以在几周或者几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相对较小的功能,强调的是能尽早将尽量小的可用功能交付使用,并在整个项目周期中持续改善和增强,以应对业务的快速变革。

1.4 推动企业信息化转型的四大IT新技术解读

在上面的业务和IT转型中多次提到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IT新技术。应该说,这些新技术正是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技术动力,也是信息化转型的推手和核心。本书将在后续章节详细阐述相应技术细节,但为了更好地把握转型的实质,在本书的第1章有必要对它们做一个初步的介绍和解读,重点分析这些技术对传统IT架构的影响、这些技术的应用现状、未来趋势和企业应用策略等内容。

IBM前首席执行官郭士纳提出一个观点,认为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被人们称为“15年周期定律”。1965年前后发生的变革以大型机为标志,代表产品就是IBM360、IBM370,IBM公司就是在这时成长为蓝色巨人;1980年前后发生的革命是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代表产品是APPLE II和IBM PC,造就了微软、INTEL;1995年前后的重大变革是互联网,造就了Google、Yahoo,还有国内的盛大、阿里巴巴、Sina和Sohu。每一次重大技术变革都引起企业间、产业间甚至国家之间竞争格局的重大动荡和变化。而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是继微型计算机、互联网后的第三次IT革命。具体如图1-6所示。

978-7-111-52778-7-Chapter01-6.jpg

图1-6 IT新技术与新模式

这些IT新技术将对信息化建设起到颠覆性变革,将改变整个信息技术的整体结构。接下来将分别介绍每一大技术体系的相关内容。

1.4.1 云计算从云里雾里到必备品

1.云计算发展历程与基本内涵

自SaaS在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以来,云计算服务已经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历程。云计算服务真正受到整个IT产业的重视始于2005年亚马逊推出的AWS服务,产业界认识到亚马逊建立了一种新的IT服务模式。在此之后,IBM、微软等互联网和IT企业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开始提供不同层面的云计算服务,云服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云服务正在逐步突破互联网市场的范畴,政府、公共管理部门和各行业企业也开始接受云服务的理念。到2015年,云计算已经不再像前几年那样火热,产业界对云计算的关注度已经被“互联网+”、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名词所超越,但这并不意味着云计算本身影响力的削弱,而是因为经过几年的酝酿,云计算已经成为IT领域的常态和必备品。产业界对待云计算不再是抱着疑虑和试探的态度,而是越来越务实地接纳它、拥抱它,不断去挖掘云计算中蕴藏的巨大价值。

对于云计算的基本内涵可以从技术和运营服务两个层面来理解。

(1)从技术层面看

云计算并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代表一系列计算方式发展趋势的综合概念,是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事实上,云计算不是指一项独立的技术,而是从虚拟化、分布式计算到网格计算、效用计算、SaaS的计算方式大趋势下,一系列技术的总和。

(2)从运营层面看

云计算提供了按需租用计算能力的服务,对于外部使用者,就像天上的云一样透明,不需要去考虑其背后的实现细节,从而可以专注于自身业务,有利于创新及节省成本。对整个行业来说,这是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好比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计算能力成为一种像水电一样的商品进行流通,取用方便,费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

可以说,云计算不仅仅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更是一种业务模式的创新。如果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达云计算就是:

云计算=(数据+软件+平台+基础设施)×服务

其中数据、软件、平台和基础设施可以理解为云计算的技术层面,但仅有技术是不够的,还要具备良好的服务,并且两者是相乘的关系,即在同等的技术条件下,服务越好云计算的价值越大。可以说,云计算是对整个IT领域的变革,其技术和应用涉及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应用系统、运维管理及服务模式等各个方面。

2.云计算的体系框架

从应用内容角度看,云计算一般来说包括IaaS、PaaS和SaaS共3个层面。

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架构即服务)是基础设施类的服务,将成为未来互联网和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互联网乃至其他云计算服务的部署和应用将会带来对IaaS需求的增长,进而促进IaaS的发展;同时,大数据对海量数据存储和计算的需求,也会带动IaaS的迅速发展。IaaS也是一种“重资产”的服务模式,需要较大的基础设施投入和长期运营经验的积累,单纯出租资源的IaaS服务盈利能力比较有限。

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服务被誉为未来互联网的“操作系统”,也是当前云计算技术和应用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与IaaS服务相比,PaaS服务对应用开发者来说将形成更强的业务黏性,因此PaaS服务的重点并不在于直接的经济效益,而更着重于构建和形成紧密的产业生态。

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服务是发展最为成熟的一类云服务。传统软件产业以售卖拷贝为主要商业模式,SaaS服务采用Web技术和SOA架构,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多租户、可定制的应用能力,大大缩短了软件产业的渠道链条,使软件提供商从软件产品的生产者转变为应用服务的运营者。

各种服务模式及与传统架构的对比如图1-7所示。

978-7-111-52778-7-Chapter01-7.jpg

图1-7 云计算3种模式与传统IT架构的对比

3.云计算产业与应用现状分析

云计算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在其发展中表现出了以下几大特点。

(1)政府及公共事务成为云应用的重要拉动力

近年来,很多国家不仅制定了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战略,而且都纷纷以实际行动推动产业的发展。各国政府都在电子政务中率先引入公共云服务,促进社会和企业对云服务的了解和认同。如美国通过《联邦政府云战略》,每年将联邦政府原有IT支出中的1/4(约200亿美元)转为采购第三方公共云服务,从2013年的统计来看,美国联邦政府的IT支出较2010年减少了57亿美元,其中云计算贡献显著。英国的“政府云计算战略”(G-CLOUD)提出计划到2015年中央政府新增IT支出中50%用于采购公共云服务,预计可节省开支3.4亿英镑。中国工信部也开展了“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标准研制和试点示范等一系列工作,推动各地电子政务建设进入集中化、共享化、服务化、标准化的新阶段,充分发挥云计算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基础支撑作用。

(2)开源成为促进云计算技术发展与扩散的主要原因

从目前国内主要云服务企业进行技术研发的实践来看,开源软件已经成为云计算技术最重要的来源。与传统开发方式相比,开源软件通过开源社区实现技术的更新与传播,技术资源丰富,获取相对容易,开发成本较低,也使企业摆脱了对商用软件的依赖。因此,OpenStack、Hadoop等部分开源项目已经建立起各自的产业生态,核心的开源社区已经成为汇集产业最广泛力量的组织。云计算产业界的其他企业也通过开源社区获得了丰富的技术资源,在开源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发展,构建个性化的云计算服务,并快速推向市场为客户提供服务。

(3)安全成为阻挡云计算应用推广的最大障碍

节省高昂的IT投入费用、提高IT设施的利用率、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智能化程度、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附加值是企业使用云计算的主要目的,也是近两年云服务厂商提供企业级云服务的方向,但这些利益在安全面前都要让路。目前阻碍云计算应用的最大障碍是对于安全的担心,解决这一问题有两个思路,第一是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测评和认证,目前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多个国家的第三方组织已开展了云计算评测活动,中国也开展了可信云的认证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从经济角度去寻找解决方案。云保险正是这样一种针对云服务提供的风险管理方式,即对于云服务提供商可能发生的服务失败做出经济赔偿的承诺。云保险可以被云服务提供商作为服务等级协议(SLA)的一部分,也可以由云服务提供商的合作伙伴——第三方保险公司单独提供。

(4)IaaS、PaaS及SaaS各层发展不均衡

首先,IaaS层服务在云计算市场中的占比较大且竞争激烈,企业级云服务的多数进展依然集中在云主机、云存储和网络服务等IaaS层服务。其次,PaaS层快速增长,腾讯、百度、新浪和阿里等向开发者提供了开发平台服务,但由于目前国内PaaS服务仍处于吸引开发者和产业生态培育的阶段,大部分PaaS服务都采用免费或低收费的策略,因此整体市场规模并不大。第三,SaaS层逐步得到认可,已经进入盈利期,SaaS一直是国内外云计算产业中盈利较早也保持较好发展的领域。

(5)混合云将成为云服务业态的重要方向

虽然公有云服务提供商依然会通过各种措施完善公有云的安全,并会继续加强用户隔离和数据备份方面的投入,但用户出于对数据隐私性和可用性的考虑,必然会将核心数据及应用掌握在企业自己手中,通过企业私有云来支撑。“混合云”将是未来云计算发展的主要应用模式,从中国市场需求来看,尤其是对国内的大型企业来说,混合云是最务实的方案,既充分利用原有设备的投资,又可以解决现有系统无法支撑突发业务流量和数据隐私方面的问题。众多大型企业需要私有云和公有云对接,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自由切换,将对混合云架构产生巨大需求。

1.4.2 大数据当数据成为战略资产

大数据其实也不是新概念,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其《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将大数据赞颂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从2011年,麦肯锡研究院发表了题为《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领域》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而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运用将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麦肯锡的报告在商业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大数据迅速成为了各国政府、商业界及计算机界争相传诵的热门概念。

1.大数据的发展历程与内涵

就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这几大新技术而言,“大数据”的内涵远远超越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概念。物联网本质上是器物层面的技术,从大数据的视角而言,是采集数据的终端。云计算本质上是IT服务交付手段的变革,并由此引发一系列技术基础架构的更新。物联网和云计算都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延伸,依然属于信息技术范畴。[2]而大数据则是数据积累到一定规模后引发的质变。大数据超越信息技术,使人们重新界定国家竞争的主战场,重新审视政府治理水平,重新认识科学研究的新范式,重新审视产业变迁的驱动因素,重新理解投资的决策依据,重新思考公司的战略和组织结构。正如马云先生所言:未来的世界,我们将不再由石油驱动,而是由数据驱动。

虽然大数据已经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但到目前为止,“大数据”尚无公认的统一定义。从技术角度看,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但大数据真正的本质不在于“大”,而是在于背后跟互联网相通的一整套新的思维。大数据跟传统的数据最大的差别在哪呢?

1)在线:首先大数据必须是永远在线的,而且在线的还必须是热备份的,不是冷备份的,不是放在磁带里的,是随时能调用的。不在线的数据不是大数据,因为根本没时间把它导出来使用。只有在线的数据才能马上被计算、被使用。

2)实时:大数据必须实时反应。新型计算架构和智能算法等新技术为处理大数据提供了技术基础,使得数据的反应速度大大提高。例如在淘宝网上输入一个商品,后台必须在10亿件商品当中瞬间进行呈现。如果要等一个小时才呈现的话,相信没有人会再上淘宝。10亿件商品、几百万个卖家、1亿的消费者,瞬间完成匹配呈现,这才叫大数据。

3)全貌:大数据还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它不再是样本思维,它是一个全体思维。以前一提到数据,人们第一个反应是样本、抽样,但是大数据不再抽样,不再调用部分,这里要的是所有可能的数据,它是一个全貌。其实称其为全数据比大数据更准确。

想要系统地认知大数据,必须要全面而细致地分解它,下面着手从以下3个层面来展开。

第一层面是理论,理论是认知的必经途径,也是被广泛认同和传播的基线。在这里从大数据的特征定义理解行业对大数据的整体描绘和定性;从对大数据价值的探讨来深入解析大数据的珍贵所在;洞悉大数据的发展趋势;从大数据隐私这个特别而重要的视角审视人和数据之间的长久博弈。

第二层面是技术,技术是大数据价值体现的手段和前进的基石。在这里分别从云计算、分布式处理技术、存储技术和感知技术的发展来说明大数据从采集、处理、存储到形成结果的整个过程。

第三层面是实践,实践是大数据的最终价值体现。在这里分别从互联网的大数据、政府的大数据、企业的大数据和个人的大数据等多个方面来描绘大数据已经展现的美好景象及即将实现的蓝图。

2.大数据产业发展特点分析

近几年,大数据产业在全球都获得了飞速发展,全球市场结构从垄断竞争向完全竞争格局演化。企业数量迅速增多,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度增大,技术门槛逐步降低,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具体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

(1)政府数据开放程度低,难以获取到高价值的数据资源

要想利用大数据必须先得到数据,在中国,最有价值的大数据都分散在各个政府部门,这些数据量大而价值高。阿里巴巴的数据容量也就是100PB左右,而仅一个北京市政府就拥有几百个PB的数据容量,相当于10个阿里巴巴,全国政府各部门的大数据加起来至少也该有数百甚至上千个阿里巴巴的体量。而且,政府大数据不同,它涉及工商、税务、司法、交通、医疗、教育、通信、金融、地理、气象、房产、保险及农业等领域,数据的种类繁多,关联性强,统计规格较为统一,便于应用处理,是价值非常高的数据。但目前,政府还没有将这些大数据共享出来,这大大限制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幸运的是,国务院于2015年8月31日发布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对政府大数据的共享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数据的开发带来了一丝曙光。

(2)市场增速略有放缓,应用成为新的增长动力

2014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实现53.2%的增长,比2013年57.6%的增速略有回落,但快速增长态势不变,且远快于整个信息和通信技术市场的增长速度。[3]从Gartner 2014年最新的技术成熟度曲线中可以看出,大数据作为新兴领域,已经进入应用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规模性高速增长出现逐步放缓的趋势,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各行业应用逐步成熟,应用创造的价值在市场规模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并成为新的增长动力。

(3)产业生态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合理

2014年,Hadoop、Spark和Storm等开源技术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大数据技术生态圈形成。同时,各国政府、企业和产业组织非常重视大数据产业生态建立和环境优化,不断地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制定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和数据标准,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法完善大数据生态环境,进而提升国家对数据资源的掌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美国、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加强数据中心、宽带网络、无线网络、大数据研发中心和实验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美国政府为了提高数据中心的效率和推广大数据,将全国的数据中心进行整合,计划到2015年,联邦数据中心数量将从2094个减少到1132,减少近46%。

(4)开源推动创新,自主创新与开源有机融合

最后,大数据技术发展与开源运动的结合也成为大数据技术创新中的一个鲜明特点。领先企业进行前沿创新,创新成果通过开源得到不断完善并向全社会辐射,原创与开源相得益彰,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套高效运转的研发产业化体系。开源模式让人们“不必重复发明轮子”,能够降低研发和采购成本,还能够启发新的创意,加快再创新步伐。特别是开源Apache Hadoop的大范围应用,大大加速了大数据应用进程,一大批互联网公司和传统IT企业都从这种技术扩散体系中受益。在此背景下,国内大数据技术研发也应该把自主创新和开源结合起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融入国际大数据技术创新潮流中去。

3.大数据应用状况分析

整体而言,全球的大数据应用处于发展初期,中国的大数据应用才刚刚起步。具体来说,大数据应用表现出以下几大特点。

(1)总体应用水平不高,行业发展不均衡

陈新河老师认为,数据的本质就是对客观世界的画像,信息化发展的过程就是采用更先进、更科学的方法为更广阔的领域画像,这一发展过程如图1-8所示。

从图1-8可以看出,从数据角度看信息化发展,可将信息化分为小数据时代和大数据时代,其中小数据时代的主要任务是商业流程的电子化,日常做得最多的ERP、CRM等系统实施就是这个阶段最典型的工作。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应用的领域大大扩展,从地理空间到用户行为、商业、生理和设备等的画像将信息化不断推向深入,也急速扩大了信息产业的空间和规模。目前大数据已经进入了从概念炒作向实际应用的关键转折期,但行业发展不均衡,应用呈散发状,并没有形成燎原之势。首先,互联网行业大数据应用一马当先,成为当前大数据应用的领跑者;其次,金融行业大数据应用异军突起,成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重要利器;而医疗行业和工业的大数据应用尚待突破。

978-7-111-52778-7-Chapter01-8.jpg

图1-8 从数据角度看信息化发展历程

(2)传统行业正在积极探索,尚缺乏有效的应用模式

当前大数据还未形成普遍应用的局面,对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传统领域的企业而言,还未找到有效的应用模式,总体上看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理念的应用快于数据的应用;其次,从数据源看,大数据的应用还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现有的应用仍然以机构内部数据为主,以部分公开的互联网数据为辅;第三,从技术角度看,多数应用仍然使用传统分析工具,只是扩大了数据的来源,增加了数量,大数据技术应用较少,且与传统技术融合不够;第四,从应用效果看,目前的大数据应用以延续改善现有业务和产品为主,突破性创新应用尚不多见。

尽管金融、电信、零售、制造、医疗、交通、物流和IT等行业对大数据应用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目前在媒体和各种论坛上所公开的大数据应用案例仍然非常零散,这表明大家虽然都很关注大数据,但应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Gartner公司预测,大数据技术需要5年左右才会成为较普遍采用的主流技术,对发展大数据技术要有足够的耐心。

4.发展大数据应避免的误区

目前业界对大数据有了一种近乎宗教般的崇拜,仿佛有了大数据,未来就会明明白白地展现在面前。其实,大数据就是互联网发展到现今阶段的一种表象或特征而已,没有必要神话它或对它保持敬畏之心。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对大数据的夸大现象,李国杰院士专门撰文给予提醒,要避免大数据应用带来的误区。[4]

(1)不要一味追求“数据规模大”

大数据的主要难点不是数据量大,而是数据类型多样、要求及时回应和原始数据真假难辨。一味追求数据规模大不仅会造成浪费,而且效果未必很好。多个来源的小数据的集成融合可能挖掘出单一来源大数据得不到的大价值。应多在数据的融合技术上下工夫,重视数据的开放与共享。数据规模大与应用领域有密切关系,有些领域几个PB的数据未必算大,有些领域可能几十TB已经是很大的规模。发展大数据不能无止境地追求“更大、更多、更快”,要走低成本、低能耗、惠及大众、公正法治的良性发展道路,要像现在治理环境污染一样,及早关注大数据可能带来的“污染”和侵犯隐私等各种弊端。

(2)不要“技术驱动”,要“应用为先”

新的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信息领域不断冒出新概念、新名词,估计继“大数据”以后,“认知计算”、“可穿戴设备”和“机器人”等新技术又会进入炒作高峰。人们习惯于跟随国外的热潮,往往不自觉地跟着技术潮流走,最容易走上“技术驱动”的道路。实际上发展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检验一切技术的唯一标准是应用。发展大数据产业一定要坚持“应用为先”的发展战略,坚持应用牵引的技术路线。技术有限,应用无限。

(3)大数据的效益不是短时间就能获得的

大数据的应用效益不是飞跃突进的,必须依靠长期的不断累积。从搜索、广告和推荐等成熟应用来看,大数据的应用效果并非立竿见影,其巨大的效益是在日积月累的微小进步中逐渐形成的。而且,累积效益的获取,主要靠持续不断的技术迭代。互联网企业一直奉行敏捷开发、快速迭代的软件开发理念,往往在一两周内就能完成一个“规划、开发、测试、发布”的迭代周期。大型互联网企业通过这种长期持续“小步快跑”的研发方式,支撑了大数据应用效果的持续提升,建立了技术上的领先优势。

(4)不能抛弃“小数据”方法

流行的“大数据”定义是: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采集、存储和处理的数据集。这是用不能胜任的技术定义问题,可能导致认识的误区。按照这种定义,人们可能只会重视目前解决不了的问题,如同走路的人想踩着自己身前的影子。其实,目前各行各业碰到的数据处理多数还是“小数据”问题。用户面对的问题是有优先级的,要先解决最重要、最急切的问题,而优先级最高的问题恰恰不是大数据能够解决的。大数据擅长细节上的改进,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对那些管理问题成堆的机构帮不上忙,多数企业与政府部门现在还没有锦上添花的条件。大数据是一种从混乱数据中挖掘信息的技术,并不等于精准的业务管理,对现有的业务数据的有效利用仍然是现阶段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5)要高度关注构建大数据平台的成本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建设大数据中心,这些系统的成本都非常高。数据挖掘的价值是用成本换来的,不能不计成本,盲目建设大数据系统。什么数据需要保存,要保存多少时间,应当根据可能的价值和所需的成本来决定。大数据系统技术还在研究之中,美国的E级超级计算机系统要求能耗降低1000倍,计划到2024年才能研制出来,用现在的技术构建的巨型系统能耗极高。不要攀比大数据系统的规模,而是要比实际应用效果,比完成同样的事消耗更少的资源和能量。发展大数据与实现信息化的策略一样:目标要远大、起步要精准、发展要快速。

1.4.3 移动信息化泛在化的智能应用

云计算技术的出现颠覆了IT传统的开发、建设及运营模式,而移动互联网技术则颠覆了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使人们的工作场合不再仅限于固定的办公室,而是随时随地自由协同工作。移动信息化真正做到了以用户为中心,友好的界面和简便的操作极大地改变了PC端应用的烦琐、复杂,从一问世就受到用户的高度欢迎。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手机和智能终端将逐渐代替PC成为新的主流应用场景,未来除了大型、复杂的计算处理需求外,大部分需要使用网络的工作都可以使用智能终端来实现。未来,移动信息化将成为企业信息化的标配。

1.移动互联网的内涵与分类

移动信息化可以分为企业级和面向个人级的应用,其中企业级移动信息化是指企业用户在面向内外部服务对象的过程管控中,基于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构成的综合平台基础上,通过移动智能终端与其他终端,如PC、服务器等多平台的信息交互沟通,实现管理、业务及服务的移动化、信息化、网络化、交互化,向企业内外部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的全方位管理与服务的方式。

企业移动互联网种类繁多,对于不同类型的应用,其开发、运维等各个阶段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所以首先需要对企业移动互联网进行分类。

从应用面向目标人群的角度,可以将移动企业应用划分为:①面向企业员工的应用;②面向业务相关方的应用。其中,前者显然不涉及盈利,而后者多为面向普通大众的应用,这种应用通常以便利大众用户办理业务、向大众用户发布信息为目的,而不单独计较应用的盈利。

从应用功能的角度,可以将移动企业应用划分为:①信息与通信类应用。该类应用包括信息类,如内容发布、信息查询;通信类,如即时通信、邮件等。②企业效率类应用。该类应用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和办公自动化(OA)。③企业业务类应用。该类应用与企业业务紧密相关,如电力系统的移动巡检等。

与传统的基于PC端的信息化应用相比,移动信息化对企业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能够扩展员工的工作空间和工作时间,让员工移动办公变得更加方便,也使得企业的生产方式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二是增强员工执行力,能够主动推送、快速提醒员工或者领导处理工作,以免延误时机。

三是提高企业决策力,能够随时随地地将企业经营数据和公文审批呈现在公司决策层面。

四是提升用户满意度,移动化潮流的营销模式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服务,能够更快地响应。

总之,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企业变成了一个相互连接、随时连接的共同体,用一张泛在化的网络将员工和其他生产要素紧密连接在一起。

2.中国移动信息化发展历程与现状

移动设备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在任何有网络的接入环境中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处理工作,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升了个人的工作体验和舒适度。因此,移动信息化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从2010年开始起步,到2013年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开始从领导、高管层逐步向中低层人员渗透,进入落地阶段,应用也逐步从报表向OA、CRM和ERP等领域拓展。到2015年,伴随着移动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和人们意识的增强,移动信息化的接受范围进一步增加,核心应用逐步从单项应用向平台化发展,移动产业链逐步形成。

据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于2014年12月进行的一次调研显示[5],目前已有11.6%的企业已经成功使用至少一项移动互联网,而且未来还计划有新的应用开发部署;有9.8%的企业正在开发、测试移动互联网系统;有51%的企业考虑在1年内部署移动互联网;27.6%的企业表示1年内没有部署计划,处于了解和调研阶段。可见,移动信息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前夜,有部分领先企业已经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更多的后来者正准备快速跟进。

在具体应用类型选择方面,企业一般会从两方面的因素出发进行考虑,首先要从业务需求角度分析,选择那些业务需求比较强烈的系统;其次,从技术可行性角度分析,选择那些易于移动化、相对比较孤立的系统进行试水。图1-9是调研结果显示的首次部署系统选择结果。

978-7-111-52778-7-Chapter01-9.jpg

图1-9 移动信息化首次部署应用类型选择

从图1-9可以看出,移动CRM和移动ERP的关注度排在前两位,而移动OA的关注度大幅降低,排到了第三位,由此可见,移动信息化正在从OA等管理辅助类应用向CRM、物流管理和库存管理等生产经营领域渗透,在帮助业务部门实时了解业务现状、强化业务管控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企业在部署移动互联网时最关注什么问题呢?调研显示移动信息化在整体信息化中的定位排在第一位,大多数企业在考虑部署移动互联网时都会考虑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应用的关系如何处理、哪些应用需要移动化、移动互联网的范围有多大等;第二个考虑的问题是外部环境问题,市场是否成熟、解决方案是否稳定、有无成功的案例、网络状况和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等;第三个考虑的问题是性价比,如投入产出是否合理。这些关注问题显示企业对待移动信息化的态度逐步成熟。具体调研结果见图1-10所示。

978-7-111-52778-7-Chapter01-10.jpg

图1-10 用户部署移动互联网的关注重点分析

3.企业移动互联网的成熟度与改进目标

虽然企业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很旺盛,但对大部分企业来说,移动互联网还刚起步,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为了更好地对现状进行评价,并对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为未来的行动提供指导,引入移动互联网成熟度这一模型。

2014年,IDC对亚洲11个国家、1603个企业的移动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出了一个亚洲企业移动互联网的成熟度模型,该模型主要基于企业移动化战略、设备和应用的部署、基础设施和平台的投资、人力和物力资源等几个维度对企业移动互联网状况进行了评估,并按照成熟度分为了5个等级,该模型具体如图1-11所示。

如图1-11所示,该成熟度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内的企业比例也不相同。

978-7-111-52778-7-Chapter01-11.jpg

图1-11 移动信息化成熟度模型

第一个级别是临时方案,企业采用的移动互联网都是被动的、防御的,为了个别的项目制定独立的解决方案,也没有统一的移动互联网战略思路,所用设备也是BYOD,处于该级别的亚洲企业占了57.3%,该调研虽是对整个亚洲企业进行的,但与国内的情况还是比较吻合的。

第二个级别是机会主义的,企业开始有意识地发展移动互联网,规范移动开发、测试和运维流程,开始定制CYOD设备,处于该阶段的企业比例为11.4%。

第三个级别是可重复的,在该级别企业建立了完善的移动开发平台和工具,具备了完善安全管控措施,并开始进行投资收益计算,处于该阶段的企业比例为3.8%。

第四级别是可管理和可测量的,该级别的企业开始制定移动互联网战略,创建完善的移动互联网标准和框架指引,并有明确的业务目标和可测量的业务绩效,处于该水平的企业比例为3.4%。

第五个级别也是最高级别,处在该级别的企业移动互联网能够持续创造竞争力,并能根据企业业务战略需求随时优化移动战略,快速对移动互联网进行开发和优化,处于该水平的企业比例为3.2%。

对国内的大部分企业来说,移动互联网还处于第一个成熟度阶段,还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整体规划

企业普遍缺少移动信息化整体架构规划,各类移动互联网基于满足零散随意需求开发,各类移动互联网基于各部门或渠道独立运行,对外服务也相对零散。这直接导致各应用之间一定程度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并有可能造成最终系统融合障碍。此外,可以说移动互联网开发又将重蹈PC端应用“先布署、再治理”的老路。

(2)手机终端的多样性

当前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手机运行在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上,使用不同的技术标准、不同的屏幕、不同的分辨率等,直接导致手机应用软件开发的复杂性。

(3)系统难以扩展

企业内部的各种业务管理系统的建设需求是随着市场调整、企业产品结构和企业的组织结构等相关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不管是传统的PC应用系统还是移动互联网系统,必须具有较为灵活的扩展性,满足随时随地的扩展需求。但是,当前能真正满足后期随需求灵活扩展的移动互联网还很少。

(4)系统难以维护

就当前的移动信息化技术而言,即使花费了很大的代价克服了以上所提及的诸多问题,移动信息化又将面临着另一个难题——系统的维护。这是由于当前的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并未出现相关的行业标准,众多的移动互联网开发商只是使用较为简陋的软件工具,但却使用了复杂的适配技术,导致了所开发的系统维护性极差或不可维护。

根据企业移动信息化现状,企业需要从以下4个方面去优化移动信息化发展措施。

第一,在组织实施层面,企业应建立移动化战略,并将移动业务纳入到企业整体治理之中,制定业务移动化策略,从高层设计上完成移动信息化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设计。

第二,在业务方面,企业需要考虑如何利用移动设备的特性将业务移动化,实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的目标;或者利用移动设备支持传统应用无法或难以实现的新业务,如环境感知、信息精准采集和实时沟通等。

第三,在IT建设方面,统一进行移动互联网的规划、开发、运维与管理,搭建一个基于移动硬件、移动互联网、移动平台和移动安全等全方位的移动互联网架构。

第四,在IT管理方面,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覆盖规划与筹备、设计与研发、发布与销售、运行与维护等4个阶段,并构建贯穿各个阶段的安全管控体系,确保应用的安全、稳定和高可用。

总之,移动互联网信息化的良性发展是一个涉及业务与IT的综合复杂性课题,在目前阶段,最重要的一点是构建一个完整的企业级移动互联网平台,这是实现全系统移动互联网系统的基础要求和核心内容。

1.4.4 物联网从智慧城市到智能制造

如果说互联网解决了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共享,那物联网就是要解决更大维度的人和物、物和人、物和物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共享。

1.物理网的内涵与发展历程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当时更多的是指传感网。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中科院早在1999年也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但物联网这个概念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仅限于学术界内部的讨论和研究。

近年来,物联网进入了发展的第二次高潮,与物联网相关的智慧城市、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等概念也真正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在世界各国都获得了高度认可。

2009年1月,奥巴马在就任总统后第一次举行的美国工商业领袖圆桌会上,IBM总裁兼CEO彭明盛提出“智慧地球”(Smart Earth)的新理念,建议投资新一代智慧型基础设施。奥巴马给予积极的回应,表示要投资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以保持美国在21世纪的竞争优势。表明智慧型基础设施和“智慧地球”将可能上升为美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动向。自2011年以来,美国政府先后发布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和总统创新伙伴计划,将以物联网技术为根基的网络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列为扶持重点,并引入企业与大学的技术专家共同制定其参考框架和技术协议,持续推进物联网在各行业中的部署。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的概念,其内涵是基于物联网、工业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架构在宽带网络基础之上,实现人、数据与机器的高度融合,从而促进更完善的服务和更先进的应用。

欧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物联网政策体系,积极推动物联网技术研发。近年来,欧盟对物联网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相关物联网政策已经涵盖了技术研发、应用领域、标准制定、管理监控和未来愿景等各个领域,发布了信息化战略框架、行动计划和战略研究路线图等,并试图通过“创新型联盟”快速推动物联网融合创新在多个领域中的深度渗透。欧盟在2013年通过了“地平线2020”科研计划,旨在利用科技创新促进增长、增加就业,以塑造欧洲在未来发展的竞争新优势。“地平线2020”计划中,物联网领域的研发重点集中在传感器、架构、标识、安全和隐私,以及语义互操作性等方面。

在2013年4月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正式发布了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工业4.0作为未来十大行动计划之一,政府将投资超过2亿欧元,从而巩固德国在工业制造领域的优势地位,引领未来全球的工业发展。工业4.0将软件、传感器和通信系统集成于CPS,通过将物联网与服务引入制造业重构全新的生产体系,改变制造业发展范式,形成新的产业革命。

2.中国物联网发展特点与现状分析

2009年,国务院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和物联网关键技术。201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7号),针对物联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长远发展的需要,从全局性和顶层设计的角度进行了系统考虑,确立了发展目标,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发展思路。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版的工业4.0计划《中国制造2015》,规划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3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在政府战略引领和市场的推动下,全球物联网应用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物联网所带动的新型信息化与传统领域走向深度融合,物联网对行业和市场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已经广受关注。目前中国物联网市场应用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1)智慧城市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载体

智慧城市的建设为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和应用的载体,物联网则为实现安全高效、和谐有序、绿色低碳、舒适便捷的智慧城市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遍布城市各处的物联网感知终端构成城市的神经末梢,对城市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从地下管网监测到路灯、井盖等市政设施的管理,从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到不停车收费,从水质、空气污染监测到建筑节能,从工业生产环境监控到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工程为物联网集成应用提供了平台。我国目前有超过300个城市启动了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资金、人力和社会各类资源向智慧城市领域有效聚集。中央及地方政府加强了智慧城市的政策措施制定。

(2)物联网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特点的新常态。“产业规模第一、门类最为齐全”既是中国工业的优势,也使全球普遍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在中国更为严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求也更为迫切。同时中国互联网应用优势明显,产业实力不断增强,4家企业位居全球市值前十,基于本土应用的创新活跃,更与各行业各领域加速融合并向生产性互联网转变。推动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形成多重优势叠加,驱动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是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

(3)物联网在民生服务领域大显身手

通过充分应用RFID、传感器等技术,物联网可以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在食品安全方面,我国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采用二维码和RFID标识技术,建成了重点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国家平台和5个省级平台,覆盖了35个试点城市、789家乳品企业和1300家白酒企业。目前药品、肉菜、酒类和乳制品的安全溯源正在加快推广,并向深度应用拓展。在医疗卫生方面,集成了金融支付功能的一卡通系统推广到全国300多家三甲医院,使大医院接诊效率提高30%以上,加速了社会保障卡、居民健康卡等“医疗一卡通”的试点和推广进程。在智能家居方面,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家庭网关为核心,集安防、智能电源控制、家庭娱乐、亲情关怀和远程信息服务等于一体的物联网应用,大大提升了家庭的舒适程度和安全节能水平。

另外,物联网在M2M(机器与机器通信)、车联网、智能电网、智能工厂和智能交通等方面也都有许多创新的应用。但总体来说,目前的物联网应用水平类似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计算机行业,虽然有了不少出色的应用,但都是呈单点的孤岛式应用。

3.物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智能制造

物联网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本书更关注企业信息化这样一个专业的领域,因此,在讨论物联网时也要聚焦在对企业影响最大的技术应用上,这个点就是智能制造。谈到智能制造,大家都知道中国政府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与之相类似的还有两个名词,就是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它们都是从哪里来得?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异同呢?

(1)德国工业4.0的背景与内涵

工业4.0在德国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德国政府2011年11月公布的《高技术战略2020》中的一项战略,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保持德国的国际竞争力。2013年4月,德国机械及制造商协会、德国信息技术、通信与新媒体协会、德国电子电气制造商协会合作设立了“工业4.0平台”,并向德国政府提交了平台工作组的最终报告——《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报告提出,德国向工业4.0转变需要采取双重策略,即德国要成为智能制造技术的主要供应商和CPS(信息物理系统)技术及产品的领先市场。该报告一经提出就在全球引起了巨大反响。

德国工业4.0战略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建设一个网络、研究两大主题、实现三项集成、实施八项计划。

1)建设一个网络:信息物理系统网络。信息物理系统就是将物理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让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治等五大功能,从而实现虚拟网络世界与现实物理世界的融合。CPS可以将资源、信息、物体及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创造物联网及相关服务,并将生产工厂转变为一个智能环境。这是实现工业4.0的基础。

2)研究两大主题: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是未来智能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生产设施的实现。“智能生产”的侧重点在于将人机互动、智能物流管理和3D打印等先进技术应用于整个工业生产过程,从而形成高度灵活、个性化、网络化的产业链。生产流程智能化是实现工业4.0的关键。

3)实现三项集成: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与端对端的集成。工业4.0将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嵌入式终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和通信设施通过CPS形成一个智能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能够互联,从而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对端的高度集成。

4)实施八项计划:工业4.0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一是标准化和参考架构。需要开发出一套单一的共同标准,不同公司间的网络连接和集成才会成为可能。二是管理复杂系统。适当的计划和解释性模型可以为管理日趋复杂的产品和制造系统提供基础。三是一套综合的工业宽带基础设施。可靠、全面、高品质的通信网络是工业4.0的一个关键要求。四是安全和保障。在确保生产设施和产品本身不能对人和环境构成威胁的同时,要防止生产设施和产品滥用及未经授权的获取。五是工作的组织和设计。随着工作内容、流程和环境的变化,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六是培训和持续的职业发展。有必要通过建立终身学习和持续职业发展计划,帮助工人应对来自工作和技能的新要求。七是监管框架。创新带来的诸如企业数据、责任、个人数据及贸易限制等新问题,需要包括准则、示范合同、协议和审计等适当手段加以监管。八是资源利用效率。需要考虑和权衡在原材料和能源上的大量消耗给环境和安全供应带来的诸多风险。

德国之所以提出工业4.0的概念,是受到美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刺激和影响,谷歌研究的无人驾驶汽车快速成熟、特斯拉汽车风靡全球,以及亚马逊利用无人驾驶运输机投递包裹等都大大刺激了德国工业界,并意识到不变革就没有未来,所以才提出了工业4.0的总体规划。接下来就来看一下美国工业互联网到底是做什么的。

(2)美国工业互联网的背景与内涵

在美国,“工业4.0”的概念更多地被“工业互联网”所取代,尽管称呼不同,但这两个概念的基本理念一致,就是将虚拟网络与实体连接,形成更具有效率的生产系统。从政策层面来讲,美国政府在金融危机后将发展先进制造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希望以新的革命性的生产方式重塑制造业。从行业层面上看,行业组织工业互联网联盟的组建,宣告了企业界进军工业互联网的号角吹响。

首先,政府战略推动创新。为应对新的科技产业革命,争夺国际产业竞争话语权,美国将重振制造业作为近年最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案,着力兴建制造业创新研究中心,希望以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制造业,推动美国经济再次走上可持续增长之路。

2009年4月,刚刚出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发表演讲,提出将重振制造业作为美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同年12月,美国政府出台《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详细分析了重振制造业的理论基础及优势,成为美国发展制造业的战略指引。2011年6月,美国正式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旨在加快抢占21世纪先进制造业制高点。2012年2月进一步推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通过积极政策,鼓励制造企业回归美国本土。上述计划包括两条主线,一是调整、提升传统制造业结构及竞争力,二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出发展包括先进生产技术平台、先进制造工艺及设计,以及数据基础设施等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2012年3月,奥巴马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2013年1月,美国总统执行办公室、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高端制造业国家项目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初步设计》,集中力量推动数字化制造、新能源及新材料应用等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先进制造业能力的创新集群。分析人士认为,在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推动下,美国很有可能出现以无线网络技术全覆盖、云计算大量运用和智能制造大规模发展为标志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

其次,产业联盟打通技术壁垒。“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最早由通用电气于2012年提出,随后美国5家行业龙头企业联手组建了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将这一概念大力推广开来。除了通用电气这样的制造业巨头,加入该联盟的还有IBM、思科、英特尔和AT&T等IT企业。工业互联网联盟采用开放成员制,致力于发展一个“通用蓝图”,使各个厂商设备之间可以实现数据共享。该蓝图的标准不仅涉及Internet网络协议,还包括诸如IT系统中数据的存储容量、互联和非互联设备的功率大小、数据流量控制等指标。其目的在于通过制定通用标准,打破技术壁垒,利用互联网激活传统工业过程,更好地促进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

与德国工业4.0强调的“硬”制造不同,软件和互联网经济发达的美国更侧重于在“软”服务方面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希望借助网络和数据的力量提升整个工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3)《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与内涵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已由国务院于2015年5月8日公布。规划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3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为了简单好记,可以用“一二三四五五十”这样一个总体的结构来概括《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

所谓“一”,就是一个目标,要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最终要实现制造业强国这个目标。

所谓“二”,就是通过两化融合发展来实现这个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这也是制造业所要占据的一个制高点。

所谓“三”,就是要通过“三步走”的一个战略,大体上每一步用10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

所谓“四”,就是确定了四项原则。第一项原则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第二项原则是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第三项原则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第四项原则是自主发展和合作共赢。

所谓“五五”,是指两个“五”,第一就是有5条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和人才为本。还有一个“五”就是实行五大工程。第一个是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工程;第二个是强化基础的工程,也称强基工程;第三个是智能制造工程;第四个是绿色制造工程;第五个是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最后就是10个领域,作为重点的领域,在技术和产业化上寻求突破。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航天航空领域,以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等,选择了10个重点领域进行突破,这就是整个中国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

苗圩认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主导的工业4.0既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因为中国和德国工业发展的水平不在一个起点上,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德国实现工业4.0也需要8~10年,并不是德国现在已经实现了工业4.0,它在时间上和“中国制造2025”大体在一个时间段。从内容上看,德国工业4.0与前期提出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有异曲同工之处。德国总体处在从3.0到4.0发展的阶段,我国的工业企业有些可能还要补上从2.0到3.0发展的课,然后才能向4.0发展。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中国工业企业的实际,把发展的路径选择好,走一条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

总之,工业4.0、工业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虽然概念不同,但都属于全球工业系统与云计算、大数据、感应技术,以及互联网连接融合的结果,是互联网与工业融合沿价值链逆向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结果,从概念上说都属于物联网和泛互联网融合的范畴。

1.4.5 IT新技术之间的关系分析

如前所述,IT领域新概念层出不穷,在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火热之后,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不免使人感到困惑,这些概念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如果详细分析,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既密不可分,又千差万别,即显得非常亲密无间,又区别很大,这种微妙的关系令人难以捉摸。刘锋老师在其著作《互联网进化论》一书中将这些新的概念用人的大脑做比喻,进行了形象地描述,如图1-12所示,分析了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之间的关系[6]

978-7-111-52778-7-Chapter01-12.jpg

图1-12 IT新技术之间的关系

如图1-12所示的这些新技术之间的关系可以概述如下。

1)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是感觉神经系统,因为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重点突出了感知的概念,同时它也具备网络线路传输、信息存储和处理、行业应用接口等功能。它们可以共用服务器、网络线路和应用接口,使人与人(Human to Human,H2H)、人与物(Human to Thing,H2T)、物与物(Thing to Thing,T2T)之间的交流变成可能,最终将使人类社会、信息空间和物理世界(人、机、物)连为一体。

2)云计算是互联网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在互联网虚拟大脑的架构中,互联网虚拟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是将互联网的核心硬件层、核心软件层和互联网信息层统一起来为互联网各虚拟神经系统提供支持和服务。从定义上看,云计算与互联网虚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征非常吻合。在理想状态下,物联网的传感器和互联网的使用者通过网络线路和计算机终端与云计算进行交互,向云计算提供数据,接受云计算提供的服务。

3)大数据是互联网智慧和意识产生的基础,也是互联网梦境时代到来的源泉,随着互联网大脑的日趋成熟,虚拟现实技术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期,与传统虚拟现实不同,这一全新时期不再是虚拟图像与现实场景的叠加AR,也不是看到眼前巨幕展现出来的三维立体画面VR。它开始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结合得更加紧密,以庞大的数据量为基础,让人工智能服务于虚拟现实技术,使人们在其中获得真实感和交互感,让人类大脑产生错觉,将视觉、听觉、嗅觉和运动等神经感觉与互联网梦境系统相互作用,在清醒的状态下产生梦境感。

在这些技术中,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关系最为紧密,云计算与大数据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但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信息存储、分享与挖掘,可以快速、便捷地将大量、高速、多变的数据记录下来,并随时进行分析与计算,释放更多的数据隐藏价值。

总之,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已经成为下一代企业IT系统的基本架构。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完成企业形态从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的转变,同时也将带动信息化的转型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