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高家堡镇于我而言曾是陌生而抽象的。从字面上看,这个地方在历史上可能是个军事要地,我对她的认识仅此而已。
高家堡镇于我而言现在却是具象而生动的。在我翻看了洋洋洒洒100多万字的《高家堡镇志》的志稿之后,那个在广袤的陕北高原上,在陕西因富裕而闻名的神木县中部,被风沙草滩和台塬山峁簇拥着的陕北小镇,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我虽未曾踏足高家堡镇的土地,但她的历史已留存在我的记忆中:6000年前,这里有了人类聚落;4000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用他们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建造了让后人惊叹的石峁古城;500多年前,山屏河障、地理形胜的高家堡成为明代延绥三十六营堡之冠;这里是新中国成立前最早迎来曙光的地方之一,1947年解放的高家堡一度成为神府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其悠久的历史,有了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的美名。
我虽未曾踏足高家堡的土地,但透过编纂者饱含热爱和深情的笔端,似已感受到了那“阡陌层叠,沟畦纵横,嘉禾交映,杨柳成荫”的田园风光,仿佛看到了那泛着黄土高原特有的色彩,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缓缓流淌的秃尾河水和那一片片在风中摇曳、等待归仓的稻麦桑麻和糜谷豆薯,还有那些穿行在青砖墨瓦林立的店铺间、脸上洋溢着幸福笑脸的人们。因大自然的厚爱,她有了“塞北蓬瀛”“塞上江南”的美誉。这些美景通过那部声名鹊起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镜头传播了出去。
高家堡人的骄傲,高家堡人的忧虑;高家堡的发展,高家堡的困惑,通过志书丰富、生动、多彩、立体地展现给了读者。
“资政、教育、存史”是对地方志书功能的最好概括,编史修志也因为其现实和未来的功用性而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所重视,修志因成为中华民族独有的优秀文化传统而延续,而今更是成为各级政府的职责,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再度催生了修志事业的繁荣。我省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修志工作以来,成绩斐然,仅一轮即编修省、市、县三级志书196部册约两亿字,目前,二轮志书编纂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陕西是方志之乡、史学巨镇,在中国2000多年的史志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产生了诸如司马迁、班固、康海、韩邦靖等流芳千古的史志名家,但是在历史上,陕西乡镇级志书的编修却不够活跃,旧志中仅存两种《鲁桥镇志》,这不能不说是陕西修志的缺憾。《高家堡镇志》的编修虽不是陕西新编地方志书中镇志的首创,但也可以说是引领镇志编修之风气。这座有着浓厚人文积淀的文化古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或名闻神木、榆林,或享誉三秦、华夏的优秀人才。有一批从高家堡走出的有识之士,他们对生养于斯的土地深情眷恋,谋划着用志书这种中国独有的记录历史的方式把乡音、乡思、乡风留住,把承载着丰富生动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留住,把中华文明的历史血脉和我们民族的浩荡根谱留住。
与省、市、县三级志书不同,镇志的编写可以细腻而微观。可以说高家堡镇的历史能够折射出我们国家的历史,高家堡的发展起伏也一定与我们这个民族的兴衰荣辱休戚相关。高家堡镇志的编修,不仅能传承和抢救乡土历史文化,激发人们爱国爱乡的情怀,同时也能为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经验、发展模式、发展道路提供历史智慧和现实借鉴。
本志的编纂者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为我省修志工作注入了一缕清风,带了个好头。希望由此能推动我省村镇志的编修进入一个高潮。
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
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