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社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社会治理的价值取向与目标

一般来说,不论是指标层级设置,还是具体指标选取,针对复杂性对象构建的指标体系会因评价对象的价值取向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甚至是本质性的差异,因而确定评价对象的价值取向是指标体系理论框架建构的第一步。目标则是在价值取向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而目标的内涵及目标的实现会直接影响到评价维度的选取与设置。

具体来说,本书在深入剖析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人的城镇化”,以及新时期下社会治理的核心“人的管理与服务”的基础上,抽象出二者的共性特征,明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社会治理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在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直接影响下,立足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的内涵和实质,确定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社会治理的维系秩序、保障权利和改善民生三大目标。基于新型城镇化和社会治理耦合关系的外在逻辑,以及三大目标实现的内在逻辑,确定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社会治理关注的重点领域和内容是社会保障治理、社会安全治理、公共服务治理和社会参与治理,并据此可设置指标体系的4个一级指数:社会保障治理指数、社会安全治理指数、公共服务治理指数和社会参与治理指数。而对这4个指数的测量,则是对社会保障治理水平、社会安全治理水平、公共服务治理水平和社会参与治理水平的测度,据此也能完成对社会治理水平的测量,这也构成了指标体系应用的全部内容(见图3-1)。

图3-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社会治理价值取向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