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统一南北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杨坚。杨坚的父亲杨忠为西魏、北周时重臣,被封随国公。据说杨坚小的时候,一个尼姑说他不能养在俗世,把他带到庵中养了几年,才交还给他的父母。杨坚长大后,继承了杨忠的随国公爵位,并把女儿嫁给了北周皇帝宇文赟(yūn)为后。
这个宇文赟十分荒淫,他史无前例地立了四个皇后。为了专心享乐,在位一年后,宇文赟就把皇位传给了六岁的儿子,自己当上了太上皇。当了一年太上皇,他就死了。宇文赟死后,杨坚执掌大权,见皇帝幼小,趁机夺取了政权。因他是随国公,国号本该为随,但是杨坚认为“随”字里有个“”,是“走”的意思,不吉利,于是把“”去掉,把国号定为隋。他就是隋文帝。
隋的建立属于内部夺权,并没有经历战争,所以社会发展没有受到影响。杨坚即位时40岁,志气未消,又没有年轻人的冲动,是一个很优秀的皇帝,在他的治理下,隋国兴旺发达,史称“开皇之治”。
此时南方的陈国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当国的陈后主软弱无能,只懂得在宫中享乐,他每天的生活就是宴会歌舞、唱曲作诗。陈后主也算得上是一个艺术家,宫廷艳情的诗歌写得不错,他还会作曲,他有一个很有名的作品叫做《玉树后庭花》,后来成了亡国之音的代名词。因为醉心于享乐,陈后主的心思完全不在国事上。他有一个很漂亮的妃子叫张丽华,为人聪明,陈后主经常把张丽华放在自己的大腿上让她处理奏章,那些犯了错的、想升官的、要害人的都想方设法讨好张丽华。张丽华虽然长相出众,内心却只是个普通的女人,她收受财物,卖官鬻(yu)爵,败坏了朝政。另有一位孔姓妃嫔也受陈后主宠爱,她与奸臣孔范结为兄妹,也干了很多祸国殃民的坏事。
看着自己的国家越来越强盛,而南方的陈国越来越腐败软弱,一心想要统一南北的杨坚认为机会已经成熟,于是展开了灭陈的战争。他任命次子杨广为这场战争的主帅。杨广当时年仅20岁,被封为晋王,当时镇守在扬州。虽然国力的差距是明显的,但攻打陈国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然南北也不会分裂近三百年。要攻打陈国,就要渡过长江,长江作为天险,在防御上有着巨大的作用,然而,陈国将士的骄傲和愚昧使长江完全失去了作用。
隋军来到长江边,先弄了一些破船,让陈国将士心生轻视,然后又采用“狼来了”的计策,让江边驻防的士兵在换防的时候弄出很大的动静。前几次,陈国的将士还以为是隋军打来了,赶紧准备防御,后来知道是换防,就不再放在心上。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正月的一天,长江大雾,大将贺若弼率部渡过长江,放松了警惕的陈国士兵没有察觉。隋军的另一支主力,由大将韩擒虎率领,从庐州(今合肥)出发。韩擒虎带着五百名士兵横渡长江,来到采石(在今安徽马鞍山),驻守采石的陈国士兵喝醉了,没有反抗就被消灭了。隋军渡过长江的这一天,陈后主整整昏睡了一天,直到傍晚才醒过来,完全不知道危险的来临。
隋国的两支大军一北一南攻向建康,陈国的城池纷纷陷落。从北边扬州过来的贺若弼的部队军纪严明,一个士兵因为到民间买酒而被处斩,所以,隋军所到之处,受到了陈国百姓的欢迎。贺若弼还将俘虏的六千陈国士兵全部释放,并给每人都发了隋文帝的诏书,表达了隋军优待俘虏、善待百姓的态度。这些士兵带着隋国的诏书四处宣传,陈军不战而溃。从南边庐州过来的韩擒虎那边也是一样的情况,当地百姓听闻他的威信,纷纷到军营中拜访。陈国大将鲁广达的两个儿子也投降了韩擒虎,韩擒虎命他们写信劝鲁广达归降。鲁广达是个忠义之士,不敢隐瞒,拿着书信向陈后主请罪,陈后主没有怪他,还赏了他金钱,让他回营。后来,陈军中只有鲁广达力战抗敌,但陈国最后还是灭亡了,鲁广达被俘后愤恨而死。
面对城池的不断陷落,一向怯懦的陈后主整日哭哭啼啼,把所有的事务都交给奸臣施文庆处理。施文庆知道诸将都讨厌自己,怕他们立功,就对陈后主说:“这些人一向心中怀有不满,不能让他们擅自做主。”于是诸将有什么请示,施文庆都不批准。建康城中有十万兵马,之前大将萧摩诃曾多次请求出击,陈后主一直没有同意。此时隋军已经打到了京城脚下,陈后主开始着慌了,他命群臣商议是否出兵。任忠等人主张固守,拖延时间以待援民。但是,被围住的陈后主坐立不安,有一天他忽然说:“不如让萧摩诃前去,来个决战吧?”任忠坚决不同意。奸臣孔范自大地说:“决战吧!我们会打败隋军,而且能够打到北方去!”陈后主同意了孔范的意见,给了萧摩诃很多财物,让他赏赐士兵,上阵决战。于是萧摩诃、鲁广达、任忠、孔范等人率军摆开了阵势。军阵摆了二十多里,之间互不通气,各自为阵,并没有统一的调度。
贺若弼此时正驻扎在钟山上,他见陈军众多,便率领人马下山,他手下的八千人摆开阵势,与陈军战在一处。大将萧摩诃因为陈后主胁迫他的妻子同宿,打仗并不积极,只有鲁广达在奋力作战,双方打得很激烈,隋军退了四次。贺若弼见情况不好,命部下烧起了柴草,燃烧生起的浓烟迷惑了陈军,隋军这才扭转了局势。出征前,陈后主以财物激励士兵,战场上的陈军斩得了人头,便纷纷跑回去向陈后主领赏。贺若弼抓住机会,直冲孔范的军队,说大话的孔范一交锋便败了下来。隋军一鼓作气,打得陈军大败,萧摩诃被俘。
任忠从战场上逃回去见陈后主,说明了情况,并说:“陛下你好自为之吧,我已经尽力了。”陈后主拿出两袋金子给他,让他募人出战。任忠说:“没用了,你还是准备逃跑吧,我会誓死保卫你的。”陈后主同意了,一边让任忠出去准备,一边让人收拾财物。但是陈后主等了很长时间,始终不见任忠回来。原来,任忠在外面遇到了隋将韩擒虎,投降了,还把韩擒虎带进了京城。守城的士兵本来还想阻拦,任忠上前说:“老夫我都投降了,你们还能做什么?”于是这些守军都散了。都中的文武百官听说隋军进城了,吓得都跑了,只有平时不被陈后主喜欢的袁宪等人留了下来。陈后主对袁宪说:“平时我对你也不好,没想到你能留下来陪我,想想真是惭愧!”
隋军入城,陈后主逃无可逃,带着妃子跑到后面的景阳殿,躲进一口枯井里。后来隋军攻入宫中,搜到了这口井,向井中喊话,里面没人答应。隋军士兵说:“再不答应就往里面扔石头了!”陈后主这才慌忙答应。隋军把绳子扔进去,要拉他上来,等了好久才传出回应。隋军士兵开始拉,发现竟然很重,感到很奇怪,以为陈后主是个大胖子。等拉上来之后才知道,原来陈后主是和两个妃子绑在一起的。贺若弼进城之后,听说韩擒虎已经抓住了陈后主,便命人将他带来。陈后主吓得向贺若弼跪拜。贺若弼对他说:“不要害怕,入了朝也许还能封你一个侯爵。”
陈后主后来被带到了隋的都城大兴(今长安),杨坚免了他的罪过,并赏了他很多东西,还给了他一座府第。宫中宴会的时候,杨坚会把陈后主请来。他怕陈后主伤心,从来不演奏南方的乐曲。有一天,陈后主忽然找到杨坚,杨坚以为他有什么大事,却听陈后主请求说:“请求您给我一个官号,以方便我在朝会的时候和人交谈。”杨坚哭笑不得,感叹说:“陈叔宝真是一点心肝也没有!”虽然亡了国,陈后主却保住了命。五年之后,陈后主死了,杨坚之子杨广给了他一个谥号“炀”,“炀”的含义是“好内远礼,去礼远众,逆天虐民”。杨广肯定想不到,他自己身后的谥号也是“炀”,而隋炀帝成了他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