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三篇
《山海经》
【作者小传】
《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地理古籍。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
《山海经》全书18篇: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4篇、大荒经4篇、又海内经1篇。大致可分为《山经》、《海经》、《大荒经》三部分。《山经》主要介绍山脉等自然地理资源,《海经》、《大荒经》主要都是神话传说。《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是全民族的精神财富。该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都还未确定,它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其中许多可能来自口头传说。
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12。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刑天舞干戚
刑天与天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阅读导航】
《鲧禹治水》是以上古发生过大水灾、人类与洪水进行搏斗并取得最后胜利作为现实生活基础而产生的。鲧禹父子都是人民热情歌颂的治水英雄的代表。鲧在“洪水滔天”,人们生命受到极大威胁时,挺身而出,与洪水进行英勇斗争。由于方法不对,牺牲了性命。但鲧的失败孕育了禹的胜利。禹吸取鲧失败的教训,采用浚疏的办法,三过家门而不入,持之以恒,最终战胜了洪水。这反映了劳动人民对自然规律的新认识,而且善于总结治水的经验教训,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勇敢智慧。
《精卫填海》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的形象,反映了远古人民征服水患的强烈愿望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构思新奇,想象美妙,所塑造的精卫形象,从外貌到精神,都给人以美丽、崇高的美学感受。精卫与东海强烈的大小对比,把少女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质衬托得更加光彩动人。
刑天,是一个不畏强暴、具有反抗精神的形象。刑天与黄帝的争斗,乃是炎黄战斗的延续,是原始社会后期弱小部落反抗强权部落的缩影。黄帝打败炎帝,炎帝退到南方。但炎帝的部下刑天不甘心失败,发誓要与黄帝继续决战,虽然刑天失败,被砍下了头颅,但他那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常为后人称颂。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用“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诗句,盛赞的就是这位断头英雄的抗争精神。
【思考阐释】
一、概括鲧、禹、精卫、刑天的形象特征。
二、你如何理解神话是小说之源、小说是对神话的发扬光大?
三、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上古时期,神话传说故事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但在当今社会中,人类是否对自然多一分敬畏和克制,少一分破坏和征服呢?
【相关链接】
神话传说
神话是原始人类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描述和解释,它用虚幻的想象来表明人类战胜自然的愿望。传说是以一定的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为基础,通过幻想进行加工、充实的口头故事,带有史实的影子,有历史和文学的双层性质。
神话和传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产生时间看,神话比传说早得多。从内容形式看,神话的主人公是神,或半人半神,其状貌、才能、功业具有夸张描写,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传说的主人公则是人,其状貌、才能、功业虽有想象虚构的成分,但更接近现实。神话与传说常常互相杂糅,在某些具体作品中,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因此一般把传说也归入神话,或将二者并称为神话传说。
嫦娥奔月
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嫦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yàyŭ)、凿齿、九婴、大风、封豨(xī)、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妲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妲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
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
——《淮南子·外八篇》
《读山海经》(其十)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