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咸阳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文化界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西安是中国文化根之所在。而实际上,中国文化的根在咸阳。咸阳文化以周秦文化为主体,以汉唐文化为两翼,集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之大成。这里是中国文化思想的源头,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最大的地下文物宝库:咸阳是中国文化根之所在。
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是这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咸阳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形成之地,因此,咸阳也是中国文化魂之所在。
咸阳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精神的铸造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大都形成于此,弘扬于此。
一、自强不息和开拓进取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中的这两句话向来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传统美德的写照,其中的“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第一主题。
周人从一个蕞(zuì)尔小邦,在渭水上崛起,最终不仅取代了强大的殷商,成为古代中国的主流,而且开八百年基业,成为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西周建立前的一千多年时间里,周人无数次地被掠夺、被驱赶,但不仅没有消亡,反而逐渐发展强大。这也就是说,周人通过一千多年的奋斗,铸造了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秦人不仅用了五百多年的时间将周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发扬光大,而且在此基础上又创造了开拓进取的精神。从公元前770年在周天子的手里接过那张空头支票(指周平王把已被西戎占领的西岐之地赐给秦人)开始,秦人就发愤图强,不断进取,最终走向强大,具备了担当天下大任的力量。继而灭六国,统一天下,北击匈奴,南下百越,成就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格局。
二、爱国精神和担当精神
爱国精神主要体现为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为国家尽责、为民族献身的责任意识与牺牲精神。这一精神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民族的概念已经形成。尽管在这个时候,诸侯们之间你争我夺,战争不断,但当外族入侵时,他们又很快团结成一家。如齐晋先后领导华夏各国抵抗戎狄,攘御荆楚,这正是一种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的体现。
西汉时期,是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迅速形成与发扬光大时期。这一时期,以苏武、霍去病为代表的民族英雄用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将爱国精神书写得熠熠生辉,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的立国强族精神。
担当精神的形成从周人开始,经秦人发扬光大,被汉唐两代所继承和发展。武王伐纣、救民于暴政;始皇统一天下,结束六百多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局面,都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的体现。周公旦在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的情况下,背着“恶名”摄政,武则天在高宗死后顶着种种压力担起了治理国家的重任,王莽在自己的女婿[汉平帝刘衎(kàn)]年幼无知的情况下,背着“篡权”的骂名替女婿打理江山,这些无一不是忍辱负屈的担当精神。因为历史事实证明,在他们执政的时间里,国家都呈现出了生机与活力。因此,可以说,他们都是民族的功臣。
三、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既是一种斗争精神,也是一种创业精神,同时又是一种奉献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不怕艰难困苦,总是以一种顽强拼搏精神去战胜困难;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乐于奉献、勇于献身。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不论是周人的奋斗史,还是秦人的发展史,都是一种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历史。
四、包容精神
包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精神始于周人,发在秦人,成于唐人。周人对其他民族的善待与宽容,周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包容,秦人不计前嫌、有难必帮的大度和其敞开胸怀吸纳人才的卓识,唐人对少数民族的包容,这些都使得中国文化包容而大器,最终积淀和凝聚成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
周人的包容精神不仅体现在对其他民族的仁德上,而且体现在其文化的包容性上。在对待其他部族方面,周人十分的慈善与宽容。如对于旧日的敌人——商人,采取尊敬、合作的态度;对于土著等民族,采取合作、共存的态度。周文化是一种具有很大包容性的文化体系,它不仅吸收了商文化的诸多元素,而且还吸收了草原文化以及西边羌人文化的一些有益成分。
秦人的包容精神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不计前嫌,有难必帮。如晋惠公四年(前647),晋国发生饥荒。秦穆公不计晋惠公负秦的前嫌,借粮给晋国,使晋国度过了一场大灾难。二是敞开胸怀吸纳人才。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大秦帝国灭亡,秦国的发展史是一部人才强国史,在前后五百多年的时间里,秦国从其他国家和少数民族地区吸纳了大批的人才。三是秦相吕不韦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对诸子思想的包容态度开了中国思想界之新风。
唐人的包容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少数民族的仁爱与友好,二是其文化的巨大包容性。
从唐太宗开始,唐代的帝王抛弃了狭隘的民族偏见,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唐太宗说:“自古帝王皆贵中华而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正是这种包容的精神,使得众多的兄弟民族纷纷与唐朝结成友好关系。不仅如此,周边各国也慕名而来,与唐朝建立友好关系。据《唐六典》记载,大唐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互相往来,长安的鸿胪寺、礼宾院等机构,接待了七十多个国家的外交使节。来自异域的商人、留学生以及学问僧,大量聚集于长安城中,学习唐朝的文化,同时也将他们的文化带到唐朝。
唐代的文化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原有的中国文化,而且从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中吸收了大量有益的成分,同时又吸收了海外各国文化的元素,形成了自己内涵丰富、思想博大的多元化文化结构。
相关链接
泛舟之役
公元前650年,秦穆公帮助逃亡梁地的晋国公子夷吾(晋惠公)回国即位。晋惠公在即位前曾答应秦国,如帮其回国即位,就将河外五城送给秦国作为报答。然而,登上王位后,他即刻反悔。
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大饥荒,不得不向秦国借粮。秦穆公召集群臣商议借还是不借粮给晋国。蹇叔、百里奚都认为天灾是无法避免的,帮助邻国也是理所当然的,主张借粮。
公孙枝也说:“我们对晋国施恩,本来就没想过要回报,不回报我们也没损失什么。他们知恩不报,过在他们,我们还是应该借粮给他们。”
丕豹却认为:“晋君无道,这是天赐良机,我们正好借机灭晋,机不可失。”
大夫繇(yóu)余说:“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侥幸以成功,秦国不可趁人之危,我们应当借粮给晋。”
穆公考虑再三后说:“有负于我的,是夷吾,不是晋国的百姓,受到饥荒威胁的却是晋国百姓,我不忍心因为晋国的国君有负于我而让百姓受灾。”
于是,秦国派了大量的船只运送粮食给晋国。船队由秦都雍城(今陕西凤翔南)出发,沿渭水,自西向东行五百里水路,随后换成车运,横渡黄河以后再改山西汾河漕运北上,直达晋都绛城。运粮的白帆从秦都到晋都,八百里路途首尾相连,史称“泛舟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