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内容:《这样的攀登者》教学实录片段
对象:高二学生
(片段一)
生:课文第一部分写道:“就这样他忍受着饥渴、烈日、寒风、冷雨……日夜不息地把自己的身体缓缓地、缓缓地挪动着。”可文章后面的内容只写了攀登者忍受“饥渴”的艰难悲凉,却没有提及“烈日”“寒风”“冷雨”等。我觉得这样写不完整,前后内容没得到照应,读者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虑:在“烈日”“寒风”“冷雨”中攀登者会有怎样的遭遇呢?
师:真是一个读书仔细的人,就凭这点,我们就该向她学习。
生:我认为作者这样写是非常恰当的。写文章讲究选材的典型,详略的得当。作者选择“饥渴”来写,因为这两者相对“烈日”“寒风”“冷雨”更能体现对人体极限的考验,既不啰唆,又能展示攀登者所遇到的重重困难。
生:我不同意她的说法。“饥渴”“烈日”“寒风”“冷雨”等因素对攀登者来说,个个都显得同样的重要,因为,无论其中的哪个都可能夺走他的性命。文中只描写“饥渴”就已经体现攀登者在途中的艰辛,如果能加上“烈日”“寒风”“冷雨”的描述,攀登者奋斗不止的形象就更加丰满了。
师:老师觉得这两位同学的看法都很有道理,但老师更偏向前一种观点。大家发现没有?在原句的结尾处有个省略号,即表示还有内容没写出来,那么作者是不是都非得一一把省略了的内容写出来呢?因此,文章选材的典型性和详略的处理是要考虑的。
(点评: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课堂角色作出了新的定位,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型的师生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作为“引导者”的老师在关键时刻还应该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在这里用“都很有道理”、“老师更偏向前一种观点”这样一些措辞,体现了一个民主的引导者应有的态度。)
生:我想谈谈对课文末尾句“那时,岩壁将作为旗杆,而尸体将作为旗帜”的理解。我认为,“旗帜”在这里既是对后人的一种警告,又是一种阻碍。攀登者把自己挂在峭壁上是为了避免掉到恶劣的环境中,无论如何,这在客观上却形成了一种警告,仿佛在说:千万不要像我一样企图登上山顶啊!他的尸体给后来者造成一种恐惧心理,使他们驻足不前。
师:为他的独到的见解而鼓掌,又一个“这样的攀登者”!
生: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认为,攀登者即使死在途中,他也将成为路标,为继往开来的人指明方向。这个“旗帜”是指攀登者甘愿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有积极作用。
生:我支持刚才这个同学的意见,我认为“旗帜”并不是“阻碍”之旗,而是光荣、勇敢之旗,也是“胜利”之旗。
生:我就赞同“警告”“阻碍”之说。我觉得“这样的攀登者”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不甘于平凡,就开始了他的攀登,寻找他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当他在攀登途中出现失望、悲哀和后悔情绪时,他已经没有退路了,他终于明白,他所追求的完美只不过是比平凡更平凡的东西,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平凡才是最珍贵的。于是,他就想把自己的经验留给后世,让人清醒,不要重蹈他的覆辙,所以我认为“旗帜”有警醒作用。
师:紧张的局面出现了,战况是2比2。
生:我认为,无论如何,攀登者的勇气可嘉。到了后面,攀登者并不坚信山顶上有他追求的东西,但他仍然攀登,我就觉得有这份勇气已经很了不起了。
师:你在为攀登者的勇气喝彩,好!
生: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回到文章的中心上来,攀登者象征了那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旗帜”就象征一种胜利,为后来者指路,给他们勇气。
生:我同意他的意见。即使攀登者最终失败或死亡,也要把尸体化为旗帜,希望他的经历能成为他人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
生:我想补充一点,按照生物学的观点来说,人死后是要腐烂的,腐烂后头发是不能支撑他的骷髅的,他最终还是要掉到他不愿意生活的环境里。既然这样,他为什么不放手一搏,继续攀爬上去呢?坚持到底,他是有可能到达山顶的,即使不成功,也无怨无悔。然而他放弃了,连上去看一眼的勇气都失去了。何等令人惋惜!难道这不是一种悲哀?呜呼哀哉,发人深省!
师:他的观点难道不能给我们更多的思索吗?老师觉得这个问题要更全面、多角度去理解。“清新的空气”“秀丽的风景”“鸟语花香”指什么呢?可以概括为“美好的愿望”“人生的追求”等等,但它们同时又显示着追求的层次存在着差异。一个人各个时期的愿望和追求是不同的,所达到的目标不一定如我们所愿的那样,那我们是不是就停止追求呢?老师觉得不能,因为:即使所有的追求不一定有美好的结果,但追求本身就是生命价值的体现。
生:我觉得老师您刚才说的内容可以用高尔基的名言来概括:“志在顶峰的人,绝不会留恋半山腰的奇花异草而停止攀登的步伐。”攀登者是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停下来的。
生:按老师和同学们的说法,攀登者这个人物形象所要表达的是要始终如一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不能半途而废。但是,我认为,放弃又有何不可?一种追求的终止,并不代表放弃了人生追求,而是预示着另一种追求的开始。如果我们在追求过程中发现与自己的理想相差甚远,难道还要继续下去,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吗?这样的执著与固执有什么区别?我想用个例子来支撑我的论点。普希金是俄国现代著名诗人。年少时,他曾在父亲的命令下专攻数学。他学得十分吃力,也厌倦这门不适合他的科目。于是他放弃数学转攻文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果普希金当初没学会放弃,那么世界上不就少了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吗?所以说,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推崇“贵在坚持”的理想模式,更应该审时度势,才能达到自己追求的真正彼岸。
师:有理有据,观点鲜明,好一个伶牙俐齿的角色,为她的精彩演说给她掌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是真的只有上没有下的?老师想给大家讲个故事。一个罗姓大学生毕业后在航空公司工作,后来他决定辞职到街边摆地摊给人擦皮鞋。他真这样干了。5年后,他以“罗记擦鞋”为商标,开了8间分店。他从高处退下来了,而且成功了。因此,如果发现前面的路的确不适合自己,退下来再寻找适合自己的路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生:我对攀登者一定成为尸体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他不一定就会成为尸体。文章最后没有明确写到他已经死了,成为尸体,只是我们的设想而已。
师:又一个脱俗者,又一个这样的攀登者,好!
生:我对“放弃”的观点有疑问。在接近顶点时放弃重来,从时间上来说是不允许的。所谓“人生能有几回搏”,能搏一回已经很不错。要重新开始,成功的机会也许等于零。
生:请问,如果你的追求目标是错误的,或是不现实的,你会怎么办?难道你会沿着错误的方向继续前行吗?
生:错误的目标当然是不能继续前行的。因为在选择目标时就已经选择了自己认为正确的路,错误的目标早被淘汰掉,所以根本不存在错误选择的问题。
生:请问,既然是正确的,为什么他不继续往上爬呢?
生:文中写道,由于他没有到达山顶,他不能确定山顶上有什么,他之所以放弃,是因为他体力方面的限制,以为无法到达山顶,才放弃的。
生:我认为他并没有放弃。“他知道自己别无选择,只有奋力向上了。”这里没写他放弃,只有不断地攀登。
生:我倒觉得,攀登者他可以选择放弃或者选择继续攀登,只要他觉得他当时的抉择是最好的就行了。
师:审时度势,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走,是这样吗?
生:我认为在选择时是没有对与错的。既然你已经选择了这条路,你就得为你的选择负责。例如,我们课文中的攀登者攀登到了一定高度,有点后悔,要退下去的时候发现,下山的路是没有的,在这个时候,他就得为他当初的选择负责,只能奋力向上了,或许他会死在往上前进的路途中,但他已没有回头的余地。
师:他的观点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悲壮味道啊!
生:我想质疑作者的构思。我认为文章后半部分的构思欠周密,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形象。文章第三部分写到,攀登者面对的原是一座只容人上不容人下的峭壁,在当时的恶劣的条件下,他已不在乎山顶是怎样的世界了。因为他已别无选择,只有奋力向上。我认为,这时支撑他追求理想的动力已由起初的主观追求转变为客观压迫下的不得已。如果把它改成进退皆可的峭壁,在有退路的情况下,攀登者仍然奋力向上,无悔自己的选择,这样不就把攀登者这种执著追求的精神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吗?
师:见解独到,送给她掌声。同学们在阅读本文时,有没有想过,如果有路可退,攀登者会退下来吗?
生:对此,我个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攀登者是不应该放弃退下去的。为了追求目标,他耗去了一生的精力,在接近目标的时候退下,就等于放弃了自己,否定了自己。
生:我认为将峭壁改为可上可下不妥。作者要突出的是“这样”的攀登者,“这样”两个字,说明了“这样”的攀登者跟其他的攀登者的不同之处,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他那样的人的。如果改为可进可退的峭壁,这个攀登者就不是“这样”的攀登者了。
生: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攀登者只有背水一战,人物形象就没那么感人了。
生:客观上这座山就是不能下的。(全班同学大笑起来)
(点评:组织者对学生自我阅读能力的尊重,使课堂气氛活跃,文本探究积极,总的来说涉及的问题质量较高。如果作为组织者的教师,能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再稍作挖掘、引导,那么可能引发出的讨论或许会促使学生对文本的思考进一步深化,变得更为深刻。)
师:争辩的气氛越发的浓烈了,同学们的讨论让我想起了孔乙己、范进这两个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孔乙己和范进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拼着命只想考取功名,哪怕是没有饭吃,没有衣穿,他们压根就没想过退下来。孔乙己不脱他的长衫,不屑于体力劳动,最终默默地死在他的追求中,成为尸体。不知道同学们是否认同我的这个说法?
(点评:教师的举例应严密而科学。其实,对于这样的举例,教师不妨留给学生思考。)
(片段二)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对这篇文章的看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吧。
师:第一,通过刚才的发散思维,同学们很好地体会到象征手法的含蓄性和隐晦性,也能够很好地读出象征的指向不是唯一的这一特点。例如同学们对“旗帜”的理解,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第二,同学们学会了品味语言,咀嚼关键语句。例如对“他知道自己别无选择,只有奋力向上了”和尾句“那时,岩壁将成为旗杆,而尸体将成为旗帜”的咀嚼。第三,同学们能做到不迷信书本,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今天的所有评价和质疑就是最好的证明了。
师:下面老师把我自己对这篇课文的一些理解写出来,欢迎同学们提出不同的意见。
(下面内容以幻灯片的形式展出)
一、攀登者的形象:
(1)他是一位实实在在的人性化的攀登者,他突破了传统的英雄模式(传统中的英雄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有崇高的奋斗目标,他们的结局都是成功的),他死在未竟的追求中。(2)他是追求脱俗的人。
二、对“攀登者”起初认为山顶“有清新的空气,有秀丽的风景,有鸟语和花香……”的理解请注意下面这句话:
即使所有追求都不一定有美好的结果,但追求的过程就是生命价值的体现。
三、对“那时,岩壁将成为旗杆,而尸体将成为旗帜”的理解与评价。
攀登者的牺牲无疑是悲壮的,但他那灵光四射的魂,都使我们透过外壳感受到澎湃的东西。死亡不是失败。
(师补充):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16日,它成功着陆。杨利伟被称为“航天英雄”。他不属于“这样”的攀登者,因为他到达了山顶。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杨利伟的敬佩。时间倒流到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起飞73秒后爆炸,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七名宇航员在攀登中没有到达山顶就成为尸体,但他们没有白白牺牲,他们就像七面耀眼的旗帜,闪烁在深邃的太空中,给人鼓舞和指引,从这种意义上说,他们何尝不是“太空英雄”?
四、文章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全文的格调是悲壮的。
作者笔法自然流畅,结构严谨。
文章的行文构思俨然就是人生追求的一个缩影:
文章分三大部分,可以归结为“美好愿望—出现磨难—成为旗帜”
师:老师的这些观点不一定正确,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在这里进行探讨,课余向我提出你们的见解,好吗?
(点评:从节选的两个教学片段不难看出,作为组织者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思路是由分到总,由鼓励并引导学生大胆地发问质疑,充分地进行发散思维,到引导学生进行辐合思维,归纳并解决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入良性的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活力与潜力,让人吃惊、赞叹不已。从另一个角度讲,这样的语文课堂,对教师的要求也大大增强。)
·思考链接·
(1)研究这两个课堂教学实录片段,如果你是执教老师,你觉得怎样调整,会使这堂课的教学组织变得更加令人满意?
(2)如果让你来组织《这样的攀登者》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你会怎样设计?写一个教学简案,与你的同学讨论讨论,看看在你的组织教学中是否体现了新型的师生、生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