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社会学导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国外族群社会学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1952年我国各大专院校进行了院系调整,社会学、人类学这两个学科被取消,同时在新建的民族学院系统里,在新的意识形态指导下形成了“(少数)民族研究”领域。这个研究领域后来也被称为“民族学”。中国学术界在建国后先后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冲击,这些冲击给各个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留下深深的烙印,并从多方面干扰和制约了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工作的发展。从目前国内教学和研究工作的现状来看,我国族群研究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借鉴国外的经验:

(1)现在国内的族群研究往往以一个族群为对象,注重研究这个族群的历史、历史人物、风俗习惯、语言、宗教、亲属制度、社会组织等等,选择调查地点时往往选族群成分单一并受外部影响较少的“纯”社区,而对该族群与其他族群之间的交往以及影响族群关系因素方面的研究,则相对重视不够。西方社会学界的学术传统注重研究社会现实问题,研究族群问题的重点放在多族群社会中族群关系的现状及变化规律方面,这一研究取向值得国内研究者借鉴。

(2)由于自1949年以来国内学术界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隔绝了几十年,所以直至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对西方国家关于族群研究,特别是对族群关系研究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分析手段等方面比较生疏。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基本上还是沿袭传统的研究方法,从经典理论的概念来推理演绎,而对西方学术研究中使用的定量方法、结构分析、比较方法等吸收运用不够。

(3)国内的族群理论比较单一。而现实社会中关于族群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衍生变化的理论应当是很多的。在国内传统民族研究中,常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种发展进程当作惟一的轨迹。对“民族”定义的讨论往往也脱离不开前苏联传统理论的框架。我们应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现实情况逐步开拓出一些新的研究专题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