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艾略特文集·诗歌](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93/23791393/b_23791393.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夜莺声中的斯威尼![要理解这首诗,必须熟悉艾略特的一个艺术手法:用典故法。诗首引语原为希腊语,是特洛伊战争时希腊统帅阿迦门农被刺临终前的话,为全诗内容的提示。夜莺的典故出自奥维德(Ovid,前43-17)《变形记》(Metamorphoses)第6章之菲罗墨拉。故事大意说国王忒瑞俄斯娶普洛克涅为妻,生儿子伊堤斯。数年后,国王请他妻子的妹妹菲罗墨拉做客,见她貌美,将她诱入一山洞强奸,并割去了她的舌头。普洛克涅知情后十分愤怒,杀死儿子,忒瑞俄斯知悉后又杀了两姐妹。普洛克涅变为夜莺,菲罗墨拉变为燕子。也有评论家认为诗中的“夜莺”典出伊丽莎白·勃朗宁(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1806-1861)的诗《夜莺声中的贝安卡》(“Bianca Among the Nightingales”),诗写到了阿伽门农之死,诗中夜莺的叫声是跟仇恨与死亡紧紧相联的。此外,英语俚语中“夜莺”亦有妓女之意。这样,艾略特的诗就暗示了阴谋、女人、谋杀等内容。同时,艾略特用典又隐含着古今对比法,如上面的典故是悲剧,可剧中人却是真正悲壮的个性极强的人物,而诗里的斯威尼虽生犹死,毫无掌握命运的能力,只是临死时才与希腊的英雄有一种表面的相似(因为可以说悲剧的起因都在于女人和奸人的阴谋)。诗结束时,斯威尼仿佛稍见清醒,要脱身离去,但“夜莺的歌声越来越近”--悲惨的命运仍然笼罩着他。](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04CCD/12594765303895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39043035-kGauXmOIK3D5fmnalVLzUiYfM7oMtVg9-0-c4f84c8160bac1a7d731a909f3b8f334)
哎,我受到了致命的一击!
阿泼耐克·斯威尼敞开两腿,
垂下双臂,哈哈大笑个不停,
他下巴上,斑马一样的根根线条
涨得粗粗的,就像长颈鹿的条纹。
一圈圈预示着暴风雨的月晕
朝西边的普拉特河悄悄滑行;
死亡和乌鸦在上空飘过,
斯威尼守卫有角的门。
阴郁的猎人星座和天狗星座
蒙了面纱;使那缩小的海洋无声;
那个披着西班牙斗篷的娘们
想要在斯威尼的膝上坐正,
但滑落下来,拖着一块桌布,
把一只咖啡杯掀翻在地,
在地板上重新组织起来,
她呵欠着,把一只长袜子拉起;
那穿深咖啡衣服的男人,默默
斜卧在窗台上瞪目凝视;
侍从给房间里送进了香蕉果
还有温室里的葡萄和橘子;
那穿棕色衣服的脊椎动物
收缩一下,凝神细思,然后走掉;
拉歇尔,本姓拉比诺维支,
用杀气腾腾的爪子撕着葡萄;
她和披着斗篷的娘们
被怀疑为属于某一个黑帮;
因此那个目光滞重的人
不受抬举,显出疲倦的模样;
离开了房间,而又重新出现
在窗子外,把身子往里伸进,
几束老槐树的树藤
划了一个金色的笑容;
主人和一个身份莫测的人
在半开的门边低声谈,
夜莺的歌声越来越近
那座圣心女修道院,
夜莺曾唱在鲜血淋淋的林子里,
那时阿伽门农正高声疾呼,
撒下它们湿漉漉的杂质
沾污那僵硬而不光彩的尸布。
裘小龙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