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孢粉形态学研究进展
国际上关于孢粉学的第一篇论著是1885年瑞士地质学家Fruih J提出的,拉格尔海姆在1905~1908年的著作中首先对孢粉化石属种的百分含量进行统计。随后各国学者均在不同的领域中运用到了孢粉分析方法。但对于孢粉形态学和孢粉分析技术来说,对其进行着重介绍的专著是埃尔特曼于1943年出版的《花粉分析入门》一书。随之,苏联学者波克罗夫斯卡娅等集体合著了《花粉分析》以及1986年埃尔特曼 G所著的“Pollen Morphology and Plant Taxonomy:Angiosperms”均是世界孢粉学者的教科书。在此之后,各国学者均在孢粉形态学方面发表了诸多影响极高的论著。
中国孢粉形态学的研究工作开展较晚,最初是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形态室王伏雄教授的领导下开展的,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中国植物花粉形态》(1960年第一版,1995年第二版,王伏雄等,1995)、《孢粉学概论》(王开发等,1983)和《中国热带亚热带被子植物花粉形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82)等现代孢粉形态学研究,为化石孢粉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此外,“Pollen Flora of Taiwan”(Huang,1972),“Spore Flora of Taiwan”(Huang,1981)、《壳斗科植物花粉形态及生物生理》(王萍丽、溥发鼎,2004)、《中国伞形科植物花粉图志》(舒璞等,2001)和《种子植物花粉电镜图志》(韦仲新,2003)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尽管随着植物研究所老一辈孢粉工作者的相继退休,中国有关花粉形态方面的研究力量曾一度削弱。孢粉学会曾呼吁学术界注重孢粉形态方面的工作,以满足不断更新的相关应用方面研究的需要,并保持研究的连续性。现在从事孢粉形态研究的人员中,许多人本身就是地层孢粉工作者,有的则是植物学家。部分工作针对疑难化石花粉,用LM、SEM和TEM的综合观察手段,结合现代相关植物花粉形态的对比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有诸多论著面世,如《中国常见现代淀粉粒数据库》(万智巍等,2012)和《长白山区植硅体—气候因子模型的研究》(郭梅娥,2013)等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在第四章中,用大量篇幅向读者呈现了近年来在白洋淀地区采集的孢粉镜照,并对其形态特征给出介绍,希望能为孢粉形态学方面的研究添砖加瓦,不负前辈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