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吴郡陆氏家族传承及文学考察
“忠孝”原为中国人的立身之本,至两汉“以孝治天下”,“孝”便成了治国的工具,是帮助人们走上仕途的一条捷径。在政治层面上,“孝”是人才选拔与评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并由帝王率先垂范,如孝文帝、孝武帝等;在学术层面上,经学大行其道,并重视家法与师法。结果是“世家大族”迅速崛起、家族意识得到强化。“世家大族”逐渐强化的家族意识,则相对地削弱了国家政权的地位。余嘉锡谓:“盖魏晋士大夫止知有家,不知有国。故奉亲思孝,或有其人,杀身成仁,徒闻其语。”余先生所指是魏晋,其实这种现象始于东汉,只不过到魏晋时期更为突出罢了。政府在官员的选拔中也更多地吸纳这些“世家大族”的成员,以求国家稳定,这一举措实际上是对孝道的确认,成为家族势力发展壮大的一个动因。所以,自汉至唐,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出现了许多“世家大族”,唐人柳芳云:
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虏姓”者,魏孝文帝迁洛,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
家族成员所继承的不仅仅是族姓与血统,更多的是家族给家族成员提供了一个自足的、相对封闭的环境,使这个家族迥异于别一家族。所以,魏晋大族几乎都有自己的特色,或在文化上,或在道德上,或在技能上。比如,在文化上,陈郡谢氏以文学著称,琅玡王氏以书法著称,吴郡顾氏以绘画著称;在道德上,如有所谓“张文、朱武、顾厚、陆忠”之说。因此,研究魏晋文人与文学,绝不能忽略文人的家族以及他们家族的特色。
江东世族向以朱、张、顾、陆“四姓”著称。《世说新语·赏誉篇》刘孝标注引《吴录·士林》云:“吴郡有顾、陆、朱、张为四姓,三国之间,四姓盛焉。”东吴四姓影响深远,而四姓之中,影响最大、入载史籍人物最多者为陆姓。所以,陆机很自豪地说:“八族未足侈,四姓实名家。”(陆机《吴趋行》)陆氏家族将军颇多,比较著名的有陆康、陆逊、陆抗等。陆机也自认为:“三世为将,道家所忌。”在人们的印象之中陆氏以“武”名家。但详考史书,可以发现,陆氏在文化与文学上的影响与贡献也远远超过了其他三姓。章太炎《国学概论》云:“陆家父子(逊、抗、凯、云、机)都以文名,而以陆机为尤。”可见陆氏家族的文学与文化成就。本章着重探索二陆的家族渊源及家族传统影响,为二陆文学研究建立一个纵向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