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一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绪论”。在对研究背景进行简要介绍之后,提出了本书的研究问题,给出了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首先介绍了企业创新理论,然后对国家创新体系研究、企业创新能力研究进行综述,理清了相关理论的发展脉络,对现有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从而明确本研究切入点并为全书的研究奠定理论和文献基础。
第三章“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影响机理分析”。阐述了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有: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企业研发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外部因素主要有:市场因素,创新环境和创新制度等。同时从创新行为主体、创新环境要素、创新制度和产学研合作四个方面分析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
第四章“国家创新体系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首先,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与创新制度、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将国家创新体系分为创新行为主体和创新环境要素,探讨了创新行为主体互动与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要素与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提出待验证的假设;系统地构建了全书的理论概念模型。
第五章“国家创新体系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主要包括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在研究设计部分,首先,对问卷的设计、数据的收集进行了说明;其次,依据相关的理论、前人研究成果和实地调研结果,对本书的研究变量包括被解释变量、中介变量和解释变量,分别提出了测度的指标,制定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变量的测量量表;最后,根据所构建的理论概念模型,介绍了所采用的实证研究方法。在实证分析部分,首先,对所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基本分析,包括信度和效度检验;其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包括初始模型设定、模型拟合、模型评价和模型修正,并对本书所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进一步明晰了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创新的作用机制;最后对该部分研究结果加以描述和讨论。
第六章“案例研究”。选取云南科技园区软件产业发展、三峡电力和文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效率比较以及贸易条件下的FDI(外国直接投资)对环境的影响三个案例进一步说明政府政策、开放环境和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影响。
第七章“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并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对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得出研究结论,并指出了研究局限,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
二 创新点
本书在充分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国家创新体系和企业创新能力作为研究主体进行了系统研究,创新点归纳如下:
1.研究视角的创新
本书选择国家创新体系及企业创新能力作为研究对象,虽然国内很多学者就国家创新体系及企业创新能力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以往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对国家创新体系或企业创新能力的单独研究,或是仅仅从企业的角度来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而从国家创新体系的高度来阐述其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的系统研究还较缺乏。本书以此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视角具有创新性。
2.研究内容的创新
从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外因素出发,探索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内部因素主要有: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企业研发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外部因素主要有:创新制度、市场因素、创新环境等。接着从创新行为主体、创新环境要素、创新制度和产官学研合作机制四个方面分析了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
3.研究方法的创新
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了结构方程模型、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国家创新体系、创新制度、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相关性概念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并设计了相关量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能有效观测潜变量,更有效地测度了相关变量。另外在效度分析方面采用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两种方法,增加理论模型的可接受性。最后通过基于问卷调查统计数据的实证研究验证了研究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