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古典音乐的40堂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阿弥陀佛与阿门

当古代罗马帝国逐渐衰落并开始瓦解时,整个欧洲步入一个充满迁徙、动乱与战争不断的时期,历史上称为“中世纪”或“中古世纪”。当时的社会因为人的出生背景、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分成贵族、农民与教会神(圣)职人员三个等级。这三个等级的人生活在界线分明的环境里:贵族生活在有护城河围绕的城堡中;农民生活在城堡外围的田野间,每天辛勤地耕种;教会神职人员则居住在城堡中心的大教堂或山上的修道院。

在中世纪早期,贵族与农民大都不识字,教会修道院的神职人员完全掌握学习的权利——当然也包括音乐的学习。但在这个时期,教会的礼拜仪式几乎不怎么使用到音乐,特别是乐器的演奏。因为修士、修女在修道院中过着苦行僧般的修行生活,不希望器乐的声音侵扰了宁静单纯的修道环境。

教会做礼拜仪式时,绝大部分单纯以人声朗诵经文、吟唱诗篇为主。刚开始,大家吟唱同样的声部旋律,这种类型的音乐被称为“单音音乐”。

后来渐渐开始有了变化。在唱诗歌时,根据做礼拜的修士声音的高低,分成高音、中音与低音声部,轮流歌唱同一段诗歌。这种音乐的类型被称为“复音音乐”,这就是今天混音四声部合唱团的由来。后来甚至乐器演奏的模式也模仿这种轮唱的方式,例如著名的《帕赫贝尔的卡农》(Pachelbel:Canon)。

中世纪教会所吟唱的这些圣歌,被称为《格里高利圣歌》,是根据罗马天主教皇格里高利一世而得名。这位教皇在位期间(590—604)开始整理、重编天主教的圣餐礼仪圣诗,而有了这些圣歌的创作。至今被保存流传下来的圣歌旋律有几千首之多,大多数是在公元600—1300年间创作的。其中许多圣歌的最后一句,都是以“阿门”作为结语。

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发生之前,我和几位朋友组了一个弦乐四重奏“台北四重奏”,演出的曲目与方式和传统的四重奏团有点不一样。我们邀请台湾年轻优秀的作曲家,改编了许多好听的、世界各地的歌谣,融合了古典、爵士、流行等音乐元素,以解说式的音乐会形态,不只在台北的音乐厅演出,更上山下海,在台湾、金门与马祖岛等地巡回演出。我们的演出得到许多反馈,其中有一场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演出的场地与当时的天气所烘托出的气氛,让人有种别样的感动。

那是在台北市大同区保安宫所举办的一场演出。我们被安排在保安宫内神明正殿前方演奏,因为当时下着雨,所以听众都坐在穿堂回廊下听演奏。我们特别选了《帕赫贝尔的卡农》这首具有西方教会音乐特质的曲子作为开场。拉奏这首曲子时,我内心充满了神奇的感觉:我在东方的寺庙里演奏西方的圣乐,在雨滴坠落声中,琴音悠然而起,悲天悯人之心油然而生,真的是善哉圣哉!阿弥陀佛又阿门!

音乐小故事

《帕赫贝尔的卡农》

光是听到《帕赫贝尔的卡农》,你也许不知道是什么,但只要听过两小节旋律,你一定会说:“哦,是这首啊!”因为它经常被用来当作背景音乐、广告或电影配乐。

“帕赫贝尔”是作曲家的名字,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1653—1706)生于德国纽伦堡,是作曲家、管风琴家,巴赫的哥哥就曾是他的学生。“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音乐的曲式,也用来指古希腊的一弦琴或基督教弥撒中的一部分。

这里的《帕赫贝尔的卡农》指的是一种先后唱出同一曲调的复音歌曲,字面意思是“轮唱”,简单地讲,就是有数个声部的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随,给人绵延不断的感觉。《帕赫贝尔的卡农》旋律简单朴实,但乐曲结构精密完美,充分展现了对位法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