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科动态:深化学科建设与发展
2015年是艺术学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的第5年。经过5年多时间的发展,艺术学理论这一学科依旧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局面。2015年艺术学理论方面的学术论文、学术著作以及学术交流活动都呈现活跃发展的态势,学术界对艺术学理论这一学科越来越关注,这也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积累更多丰富的经验。在学术论文方面,主要围绕艺术学理论建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讨,并对艺术教育、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拓展研究。2015年,关于高校艺术教育类的文章明显增多,这也体现出国家方针政策的导向性作用。2014年10月,习近平在中央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艺术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发展艺术教育,培养艺术人才,从而提升我国国民的艺术素养。在艺术著作方面,艺术学理论方面的教材编写工作依旧有序进行,艺术学基础性教材的翻新再版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201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艺术学理论卷的编纂业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这项工程对树立艺术学理论学科理论、呈现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已有成就、扩大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术交流方面,相比2014年,2015年的学术交流活动日趋国际化和年轻化,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国内学者开阔眼界,而青年学者论坛的涌现也体现出新生力军的热诚与学术追求。总之,2015年是中国艺术学深化与探索的重要年份,艺术学理论学科在2014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开拓,学者、理论家们依旧保持着积极进取的态度,不断摸索前行,为中国艺术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 学术论文
2015年,艺术学理论领域的学术论文仍不落窠臼,学者们保持着创新与探索的精神,不断深入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工作。论文着重于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加强了对艺术管理、艺术创意、文化产业的重视,涌现了大量的文章。如何建设艺术学理论学科、推进高校艺术教育事业发展和促进艺术学理论发展仍然是艺术学界密切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艺术理论
经过5年多的发展,艺术学理论从一门年轻的学科逐步走向成熟,呈现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多年来,该学科的合理性和界定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2015年,专家、学者们仍对其界定问题展开探讨,并对该学科的命名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众多学者纷纷发表文章,提出自己的观点。而对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反思,仍然是学界持续关注与讨论的话题。
综观2015年艺术理论类的论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彭锋的《艺术学的新构想》,他在文中对艺术学的定义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得出全部艺术学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一般艺术学,包括艺术哲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等;另一个部分是门类艺术学,包括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学等。之后阐述了一些他关于艺术学几种不同根据的构想。通过详细专业的艺术学概念解读,表明了他所认为的健全的艺术学,说明全部艺术学由分支科学、核心问题和门类艺术三个部分组成。他在另外一篇文章《演绎、归纳和分析:艺术哲学的三阶段》中阐述了作为学科形态某些阶段的艺术哲学已成为历史,但作为研究方法在今天依然有效。而在西方艺术哲学的三个阶段即分析的艺术哲学中展现出来的开放性,使得中国和其他文化传统中的艺术思想可以介入其中,形成一种跨文化的艺术哲学。
王一川在《论艺术公共自由》一文中指出当今艺术自由应是跨越传统的艺术家自由和新兴的公众自由之上并加以涵摄的第三种艺术自由,即艺术公共自由。其实质是艺术家与公众之间的艺术共同自由。艺术公共自由应突破艺术家与公众之间的对峙而寻求两者之间的一种共同的公民自由及平等境界,要素为合法、尚俗、循规、依仁、触境和游艺,其实现途径由低到高的四层次构架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艺术公共自由的核心在于以艺术活动为依托的公心涵育的进行。他在另一篇文章《艺术公赏力的动力》中提出,随着大众传媒时代和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艺术公赏力问题出现。其动力是推动艺术公赏力问题发生、发展或变化的力量及其来源。而其深层动力源集中体现为新兴的现代中国自我与其社会语境之间的矛盾或个群矛盾急需调节。同时,王一川还在《艺术身赏与艺术心赏之间——兼论生活论视野中的公众心理层面构造》中谈到探讨艺术身赏与艺术心赏问题在生活论问题域中具有必要性。当前应在艺术身赏与艺术心赏兼顾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艺术心赏的优先性,使艺术身赏服从于艺术心赏的引导。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艺术生活中都应坚持突出心灵生活的优先地位。丁宁在《艺术功能论》一文中指出,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其多元的功能体现乃是建立在艺术的审美特性基础上的。而艺术给予人的娱乐感也与人的幸福水乳交融。艺术诸多功能的实现始终是离不开审美的体验过程的。
梁玖在《“艺术学理论”研究守候的恒定任务目标》一文中指出,艺术学理论学科目前的核心命题是不断超越研究者的生活经验,进行拓展性的艺术学理论研究。该文认为艺术学理论研究宜守候“原理”与“顶点”两个研究的终极性恒定高危任务目标,该研究有助于推进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深入,又有助于艺术学理论自身的发展。
李倍雷在《艺术史学与艺术学理论的学理关系》一文中指出,基于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艺术史”内在学理与艺术学理论是一致的。按照艺术变迁文化路径和功能演变的结构或社会结构类型的框架来建构“整合复数”的史料,使这些“史料”具有关联性的规律,从而呈现艺术史的形状。
艺术学学科建设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主要有仲呈祥教授的《审美: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维度》(《艺术百家》2015年第3期)、王德胜的《当下文化语境与艺术学学科建构的现实问题》(《艺术百家》2015年第3期)、李倍雷等的《对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研究与相关问题的思考》(《艺术百家》2015年第3期)、杨晓辉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艺术百家》2015年第3期)等。
2015年,全社会开始重视高校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问题,艺术教育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彭吉象教授的《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美育和艺术教育》(《艺术百家》2015年第1期),顾春芳教授的《美育是照亮生命和完满人格的艺术——青海三校讲学纪要》(《美育学刊》2015年第2期),郭必恒、朱梦君的《2014年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高校篇》(《艺术评论》2015年第5期),尹文的《论艺术教育中科学与艺术之结合》(《东南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等。
其他关于艺术理论的代表性论文还有周星的《新视野、新背景、新观念的相互协调——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学理论建设思考》(《艺术百家》2015年第1期)、夏燕靖的《中国古典艺术理论“学术史”路径探究》(《艺术百家》2015年第2期)、刘悦笛的《当今“元艺术学”的基本问题与五层基础架构—— 〈当代艺术理论:分析美学导引〉撰后》(《艺术百家》2015年第1期)、梁玖的《中国应该有的艺理学状态》(《民族艺术研究》2015年第3期)、荣树云的《论艺术人类学研究方法在艺术学学理研究中的应用》(《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5年第4期)等。
(二)艺术史
艺术史是研究艺术演变过程和历史的学科,也就是说,艺术史运用历史文献和实证材料,以特定的立场与研究角度,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发展和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思潮、艺术创作等进行记录和分析考察,研究艺术的总体发展脉络和历史演变规律。2015年的艺术史类论文仍然保持着一贯的高水准与专业性,但相对于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欠缺的,专家、学者们已从基础的艺术史研究拓展到艺术史的多样性、史料研究、艺术史观等问题的探讨。
彭锋在《关于中国艺术史的一种哲学思考》一文中认为黑格尔美学给中国美学和艺术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模板,但黑格尔的理论无法解释中国艺术史上由一种艺术门类向另一种艺术门类的发展,它遵循的是由时间向空间发展的规律,从而颠倒了黑格尔的理论。因此我们将黑格尔与颠倒的黑格尔结合起来后就能够更好地揭示中国艺术史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仲呈祥在《博学笃志 化人养心——我的文艺美学问学之路》(《民族艺术》2015年第3期)中回顾了自己的学术之路,总结了40年来10条学术观点,对广大文艺学的学生与教师而言都是一种引导与启发。而张道一也在一篇名为《艺苑路漫 上下求索——我的艺术学文学之路》(《民族艺术》2015年第5期)的文章中总结了自己的艺术生涯,从结缘艺术学开始到建构艺术学,从此在艺术学理论上进行探索并最终情系艺术学,明确了艺术学最终的探索目的都是更好地以艺术育人,用艺术化人,促进人生更美好地发展。作者还对中国的艺术教育进行了评价与展望。
李倍雷在《中国艺术史体例与史料关系研究》一文中对中国艺术史和史料的结合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中国艺术史学的体例是在中国文化系统与艺术学理论学科范畴中建立起来的史学的体例,一旦体例确立就需要寻求新的“整合复数”史料形态的脉络与秩序,使整合复数形态的史料与史学体例之间形成相互塑造的关系,在这种结构中形成基于艺术学理论的中国艺术史学观。
关于艺术史的代表性文章还有鲁明军的《福柯的绘画研究与20世纪艺术史学范式的转变》(《文艺研究》2015年第4期)、赵成清的《潘天寿的艺术理论与思想》(《艺术生活》2015年第5期)等。
(三)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是研究、判断、揭示艺术价值和鉴别艺术创造意义的学科,既包括对艺术批评自身的学理性研究,如艺术批评立场、艺术批评原则、艺术批评方法等,也包括对具体艺术门类的研究。2015年,艺术批评类的论文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论文主要对中国艺术批评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梳理与总结,通过对中国古代艺术批评的研究来反思现代艺术批评的发展。
艺术批评类的论文主要有陈旭光的《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的几个“主题范式”》,他认为20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是整个中国艺术批评史的延续和有机组成,也是在延续承传的现代化进程中发生巨变的历史。再是几百年艺术批评的风云起伏中,必然有一些基本的问题、矛盾、焦点是反复出现甚至贯穿始终的。文章秉持一种全局的艺术批评视野和开放动态的历史意识,对20世纪艺术批评史的几个重要的主题范式进行了总结与阐述。
凌继尧在《禅心体悟:唐后期艺术批评思想中的反观自省》中对唐代后期艺术的变化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唐后期为唐王朝的衰落期,文化艺术逐渐内敛、平静,甚至趋于低迷。唐后期,艺术批评思想在儒、释、道合一的总体形势下以佛教心性论为主导,趋于对艺术本身的反观自省,诸如对艺术创作、艺术形式的体悟反思。他的另一篇名为《唐宋转型:唐后期艺术批评史的现实转向》的文章探讨了自唐后期开始,中国艺术批评思想史的“唐宋转型”形成。唐后期的艺术批评除了体现对艺术自身的反观自省之外,其另一个特点是自唐后期开始,艺术批评史呈现了不同于以往历代王朝(自先秦至唐前期)总体风格的现实转向。而在另外两篇文章《魏晋南北朝画论中的艺术批评思想》(《美术大观》2015年第6期)和《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艺术批评思想》(《美术大观》2015年第7期)中,他针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与绘画进行讨论,主要阐述了东晋书法成为魏晋南北朝书法的高峰,书法的风格也从雄强豪放转向清新自然。谢赫的《古画品录》和姚最的《续画品》树立了我国艺术批评的范例。谢赫和姚最把自己的艺术理论和对具体画家作品的评价结合起来,在批评中有碰撞,有争鸣,这不仅是艺术批评家理论表达方式的转变,而且是艺术批评家思维方式的转变。这两种转变对后世艺术批评思想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凌继尧还在《艺术批评思想的“唐宋变革”》一文中探讨了“唐宋变革”的命题,研究了“唐宋变革”的内容和原因,最终认为在具体阐释艺术批评思想史的“唐宋变革”中,转变的内容和转变的原因是自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关于艺术批评的代表性文章还有甘锋的《“道,一以贯之”——张道一先生艺术学思想述评》(《民族艺术》2015年第5期)、任晟姝的《学术寄诗性 跨界践情怀——周星学术研究评价》(《民族艺术》2015年第4期)等。
(四)艺术管理与艺术创意
与2014年相比,2015年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方面的论文明显增多,这也为艺术管理、文化产业、艺术创意等方向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
艺术管理与艺术创意类相关的论文主要有周星的《艺术管理学科三个层面问题思辨——3K、3M、3D概括法则》,他在文章中提出要明确3K、3M和3D的概念:3K是跨学科性质的“宽”、科学性建设的“科”和开拓性发展的“开”; 3M是指艺术管理需要注意艺术的“门类内”的艺术性质,把握“门类外”的漫社科门类的素养,关注“媒介间传播艺术”的转换现实;3D则包括与大行政管理的关系、与大艺术表现的关系以及与大艺术习俗习惯的关系。通过对这几个概念的总结定位来探讨艺术管理的经验。
林一在《原创性学术研究对艺术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一文中提到,艺术管理学科对“基于中国艺术管理实践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性”重视不够,理论创新的滞后和缺乏是制约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艺术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进行理论创新研究的指导工作。
徐子涵在《当前开展中国艺术意境理论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一文中通过对艺术学理论研究中的意境问题的研究,为艺术学理论学科中分析艺术原理、归纳艺术规律和解释艺术现象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
洪霞的《文化创意产业环境下高校艺术教育创新思路的探讨》一文从高校艺术教育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作用入手,对文化创意产业环境下高校艺术教育创新思路进行探讨。
艺术管理方面的文章还有韦萍的《论文化艺术管理对文化产业发展之功用》(《艺术教育》2015年第5期),王敏、范艾婧的《创意、融合、跨界、国际化——艺术管理探寻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艺术教育》2015年第7期),闫国的《论当代艺术管理研究对象及方法》(《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张倩的《艺术管理在艺术发展和传播中的效用探析》(《商业文化》2015年第12期)等。
二 学术著作
作为13个学科门类中最为年轻的一门学科,艺术学学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探索。经过学科重组、学理规划之后,2015年的艺术学相关教材数量持续增多,并且向更加专业化、深入化方向发展。总体来说,2015年的艺术学学术著作与前几年相比更加丰富、更加全面。
(一)专著
2015年,艺术学理论基础教材的分类变得更加详细,形式也更加多样,相关著作的出版较2014年有小量增加。艺术学类的基础教材普遍进行了翻新和再版,艺术批评、艺术鉴赏、艺术创作等方面的专业教材也有所增加。
在艺术学基础教材方面,王一川主编的《艺术学原理》(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艺术专业核心课系列教材,主要包括艺术、艺术学、艺术观念等10章内容。他的《艺术学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论述具有当代性和新传统风貌的艺术学原理。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是精品课程教材,在国内高等院校沿用20年,是高等院校进行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最佳书籍之一,也是文艺理论研究者和艺术爱好者的必备参考书。而他撰写的《博雅大学堂·艺术: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则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张伟、宋伟主编的《艺术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为大学文科基本用书,该教材分别讨论了何为艺术学、艺术本体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做了全新的阐释和研究。张同道撰写的《艺术理论教程》(第4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影视学基础课系列教材。张瑞麟编著的《艺术概论:即扫·即赏·即学》(人民音乐出版社)为全国综合院校艺术教育规划教材。顾平主编了《艺术概论教程》(辽宁美术出版社)和《艺术概论》(辽宁美术出版社),其中《艺术概论》为21世纪全国高职高专美术·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精品课程。郭青春主编的《艺术概论》(第1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则是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推荐的全国各类成人高考复习考试辅导教材。此类书籍还有陈岸瑛的《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树良和张玉花的《艺术概论》(重庆大学出版社)、王旭晓的《艺术概论》(东方出版中心)等。
在艺术教育与艺术人才培养方面,周星与郭必恒主编的《中国艺术教育报告2012~2014》(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适应当代艺术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分为总论、高校、中学、小学、学前等多个部分,全面概览2012~2014年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进程。袁斌主编的《艺术教育视域中德育创新探索》(中国文史出版社)是“高校德育成果文库”系列丛书,“高校德育成果文库”是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各高等学校和出版社共同建立的德育成果交流出版平台。本书共分为8篇,内容主要有浏览探索、课堂教学、实践育人、校园文化等。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编撰的《艺术学理论学科教育教学新探》(上海三联书店)属于第四届长三角研究生论坛系列的艺术学理论学术论文集,本书由27篇论文汇集而成,从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理念、艺术学理论学科教育与教学方式、艺术学科发展史及当代文化语境下的艺术学动向等多个角度展开论述,体现艺术学理论等学科研究生对艺术学理论学科教育与教学的关注。此外,还有于文夫等主编的《高师院校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研究:基于文学类课程设计的视角》(吉林人民出版社)、侯光明主编的《求知·践行:北京电影学院艺术观教育研究文集》(中国青年出版社)等。
除艺术教育类论著外,2015年关于艺术理论研究的专著类书籍依旧内容丰富,诸多学者对艺术概念、艺术学理念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也被编撰成册予以出版。王端廷撰写的《重建巴别塔:全球化时代的中西当代艺术》(北京时代华文书局)从西方当代艺术和中国当代艺术两方面细致而深刻地描述了全球化时代中的中西当代艺术,其中西方当代艺术部分选取了21篇文章,中国当代艺术部分选取了29篇文章,两者结合,将全球化时代的中西当代艺术的整体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王妍撰写的《意象与仿像:艺术表意范式的中西对比与当代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一书紧紧抓住“意象”与“仿像”这两个中西艺术理论的核心范畴,通过缜密精微的知识考古和宏廓系统的史学研究,以独特的视角剖析和展现了中西艺术审美差异的深层机制。黄贤春撰写的《艺术学领域中的复杂性研究》(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分为艺术学中复杂性研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艺术学的复杂性、艺术的复杂性3章,主要内容为复杂性科学向人文社会科学渗透或拓展的可能性、在艺术学中进行复杂性研究的必要性、新的综合带来新的联盟、艺术学面临的难题和复杂性。周慧赢、胡淼、陈华编著的《艺术概论:艺理思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以对美和对艺术的认识为基本出发点,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性质、种类、功能与作用,以及艺术作品及艺术欣赏,在此基础上对美术、书法与视觉传达进行了细致入微且广泛的研究。梅雪林、许志斌主编的《人文艺术通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从艺术与美、艺术表现的共性与个性、艺术的创作和欣赏、语言艺术、综合艺术等方面使读者掌握一些有关艺术的基本概念,了解历史上每个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产生多层次的审美体验。王庆生撰写的《生命视界:艺术感觉的秩序》(云南科技出版社)以历史主义和中西艺术比较的方法,从人类感觉秩序的真理性出发,深入研究艺术不可回避的感性、审美、精神超越的本性,同时对东方艺术生命主义的特质和现代价值做了阐述。其他具有代表性的论著还有赵磊等主编的《艺术概论》(新华出版社)、郭启宏撰写的《艺坛梦寻》(三晋出版社)等。
除去以上艺术教育类书籍与艺术理论研究类专著,2015年围绕艺术学的论文集也是艺术类图书的一大特色,这类书籍将与艺术类相关的论文按照一定分类与顺序进行整理编撰,为广大艺术学研究者提供了理论依据。辽宁美术出版社在2015年出版了“中国当代艺术学家五书”系列丛书,包括凌继尧的《凌继尧艺术学美学文集(上、下)》、彭吉象的《彭吉象艺术学美学文集(上、下)》,分别从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美学史、美学理论等角度详尽地介绍了国内外著名美学家思想研究,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李心峰撰写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艺术学论集》(北京时代华文书局)一书收录了作者30年来艺术学研究代表性论文,分为“艺术学的构想”“艺术学元科学研究”“艺术学史研究”“中国艺术史、日本美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部分。宋建林撰写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艺苑耕耘集》(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展示了作者近年来在艺术研究方面的成果,共分四编,分别介绍了中国马克思艺术理论的发展历程及贡献、艺术理论的发展、特定时代条件下的文艺思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凌继尧、张伟主编的《艺术学新视界:第十届全国艺术学学会年会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分为“艺术学理论:新学科·新方法·新视野”“边界研究:艺术学·美学·文艺学”“关系研究:艺术史论·美学史论·门类艺术史论”“艺术管理与艺术教育”4个部分,探讨了当前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之后,艺术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挑战,特别是艺术学研究方法论和艺术史研究的相关问题。巴图、杨新力主编的《理论与艺术的交融:全国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主要研究探讨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普通综合类大学的差异,涉及院校类型比较全面。林风眠的《艺术丛论》(山西人民出版社)是“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全书收录9篇文章,探讨了东西艺术之前途、中国绘画新论、原始人类的艺术等学术命题。其他此类代表性著作还有刁在祥撰写的《美苑一叶:刁在祥工作文稿选编:1987~2015》(山东美术出版社)、陈建男主编的《探索·反思·改革: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艺术学与文学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李朴园撰写的《艺术论集》(知识产权出版社)、曹意强撰写的《艺术学的理论视域》(上海书画出版社)等。
在艺术史方面,专家、学者们仍保持专注的科研精神,对中国各方面的艺术历史进行了系统且严谨的探究。李朴园的《中国艺术史概论》(崇文书局)属于“崇文馆·历史观”系列丛书,该书概述了原始社会以后中国艺术的发展状况,涉及空间三大艺术——建筑、雕刻、绘画。该书尝试以唯物史观和文化传播说的观点,阐述每一时期社会的物质生活及一般文化状况,从中探讨艺术发生和演变的原因,并对每一艺术思想进行评判,指出其价值,叙史与评论结合,而侧重于史论。李倍雷等的《中国艺术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基于艺术学理论的思考,探讨了艺术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诸方面的问题。提出艺术史学不是“拼盘”的艺术史,也不是门类的“艺术史”。西方对“艺术”的理解多指造型艺术,而这里所说的“艺术”范围比较广,包括中国的绘画、书法、雕塑、音乐、舞蹈、戏曲、工艺美术、曲艺等,这也是中国的“艺术学理论”这个一级学科所研究的对象与基础。史仲文的《向美而生:中国艺术史导读》(光明日报出版社)以新文化研究为视点,对中国艺术史的历史品性、精神价值、辉煌成就和审美特质,做了分门别类的解读与评述。全书分为中国艺术的历史成就、特色与品性,中国艺术的历史形成与发展阶段,中国艺术精神和中西艺术比较四大部分。伍英的《中国古代艺术》(中国商业出版社)阐述人类的艺术发展历程,全方位地展示了我国各种艺术的精华,多角度地介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脉络。此类图书还有朱叶青的《寒江独钓:中国文化精神谱系研究》(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朱恒夫等主编的《中华艺术论丛第13辑,明清艺术专辑》(复旦大学出版社)等。
(二)译著
相比2014年,2015年艺术学理论方面的译著在质量和数量上成绩喜人,诸多出版社持续推出新作,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艺术学理论著作的图书市场。
一些在2015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出版发行的丛书系列,在2015年仍然持续推出新的作品。四川大学的“符号学译丛”系列丛书在2015年出版了《符号学与艺术理论——在自律论和语境论之间》(马德琳·谢赫特著,余红兵译)和《电影符号学:皮尔斯与电影美学》(约翰奈斯·艾赫拉特著,文一茗译)。江苏美术出版社在2015年继续在“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中出版了《重构抽象主义·20世纪40年代的主体性与绘画》(迈克尔·莱杰著,毛秋月译)、《神经元艺术史》(约翰·奥尼恩斯著,梅娜芳译)、《现代艺术:19与20世纪》(迈耶·夏皮罗著,沈语冰、何海译)等。广西美术出版社的“艺术世界译丛”系列丛书则在2015年出版了《现代绘画简史》(赫伯特·里德著,洪潇亭译)、《现代雕塑简史》(赫伯特·里德著,曾四凯译)、《戏剧简史》(菲利斯·哈特诺著,石可译)、《电影的历史》(大卫·帕金森著,王晓丹译)等。广西美术出版社曾于2014年推出“费顿·焦点艺术家系列”丛书,这套丛书在2015年出版了《约瑟夫·博伊斯》(艾伦·安特拉夫著,张茜译)、《辛迪·舍曼》(保罗·穆尔豪斯著,张晨译)、《贾斯培·琼斯》(伊莎贝尔·洛琳·华莱士著,颜勇译)、《杰克逊·波洛克》(海伦·A.哈里森著,王晓丹译)、《理查德·埃斯蒂斯》(琳达·蔡斯著,秦文译)、《乔治亚·欧姬芙》(兰德尔·格里芬著,王晓丹译)等。
2015年艺术类的主要译著还有《艺术社会史》(阿诺尔德·豪泽尔著,黄燎宇译)、《世界艺术史第一卷》至《世界艺术史第五卷》(艾黎·福尔著,张延风、张泽乾译)、《艺术通史》(史蒂芬·法辛著主编,杨凌峰译)、《开放的作品》(安伯托·艾柯著,刘儒庭译)、《木马沉思录:艺术理论文集》(E. H.贡布里希著,曾四凯、徐一维等译)、《艺术的使命》(阿莱克斯·葛瑞著,高金岭译)、《艺术中的人文精神》(F.大卫·马丁、李·A.雅各布斯著,缑斌主译)、《艺术与文化》(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著,沈语冰译)、《艺术家的责任:恐怖与理性之间的先锋派》(让·克莱尔著,赵苓岑、曹丹红译)、《走近艺术史》(达娜·阿诺德著,万木春译)、《走近现代艺术》(戴维·科廷顿著,朱扬明译)、《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杰拉尔丁·A.约翰逊著,李建群译)、《理解艺术的艺术》(伊琳娜·D.科斯塔克著,王雪瑜译)等。
三 学术交流
2015年4月19日,《中国大百科全书》艺术学理论卷主编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艺术学理论学科将从权威百科全书的角度进行精确定位。在本次会议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龚莉介绍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3版的总体设计,《中国大百科全书》艺术学理论卷主编叶朗就该卷的编纂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执行主编王一川向大家通报了本卷的筹备情况以及对《中国大百科全书》艺术学理论卷的编纂构思。201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艺术学理论卷的编纂业已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2015年5月28~30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文化艺术 ‘走出国门’战略与策略研究”课题组主办了“西方视野下的中国传统艺术国际研讨会”暨“阶段性成果汇报会”。会议邀请了世界知名大学艺术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世界共享性以及如何实现这一共享性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在研讨会上,课题组还向文化部科技司有关领导汇报了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此次会议的内容以及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均引起媒体关注,新华社和《光明日报》记者与会采访了中外专家、学者,《光明日报》2015年6月21日第四版刊登了项目首席专家林一的专题文章。
2015年6月13~14日,由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联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办的第三届全国艺术学青年学者论坛在南京举行。在两天10场次的学术讨论中,54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高校和研究所的艺术学青年学者,就论坛的讨论主题“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学理构建与新视阈拓展”“中外经典艺术理论的挖掘与研究”“艺术史的存在形式与艺术史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各位学术点评专家不辞辛劳,给予青年学者毫无吝惜的指点和帮助。论坛期间,还举办了学术交流工作坊活动,就“全球化与艺术理论的中国话语”和“音乐学的跨学科发展与中国经验”展开了平等深入的讨论。本届论坛上的艺术学青年学者表现出了学术实力和勇气,他们是构建有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多元性发展空间与自主性体系的生力军。
2015年10月10~11日,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东南大学联合主办,东南大学社会科学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中国艺术国际传播战略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承办的“2015年中国艺术海外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会议共收论文30多篇,来自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围绕海外受众接受中国文化艺术的历史与现状、中国传统艺术海外受众的基本类型、海外受众认知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路径、如何在异质文化圈中讲好中国艺术的故事4个议题进行研讨。此次会议吸引了众多的青年学者前来参加,反映了艺术学科的发展愈加成熟,愈加繁荣。
2015年10月24~26日,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与江南大学联合主办、民族艺术杂志社协办的“2015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南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艺术人类学研究领域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江南大学副校长顾正彪,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费孝通先生的外孙张喆及夫人王琼女士,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洛泰,民族艺术杂志社主编徐晓明,荷兰学者范丹姆,日本学者菅丰登出席了开幕式。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艺术人类学与当代社会发展”,此次会议上一些值得关注的研究包括:①有关城市艺术区田野的研究;②有关艺术中的丑的探讨;③有关后非遗时代的民族艺术的探讨;④有关艺术民族志撰写的理论与方法的探讨;⑤有关是人创造了艺术还是艺术建构了人的文化及行为的探讨;⑥有关人为什么要有艺术以及艺术与社会建构关系的探讨;⑦有关在“非遗”保护的过程中,如何体现民众的主体性方面的探讨;⑧有关艺术如何参与后工业时代城市及乡村的再造与重构等方面的讨论。
2015年11月6日,一年一度的北京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正式开幕。来自数十个国家的学者、精英600余人欢聚一堂,论道北京,在历时3天的论坛上探讨不同文明在和平环境中的交汇以及全球共同面对的变局和挑战,共同探寻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之路。在其分论坛“艺术史的多样性”上,各国艺术史研究专家的探讨所展现出来的,是更为丰富的艺术与文化图景,当下多元的文化艺术观念亟待得到广大研究者的认同和理解。北京论坛开启了通向更为广阔世界的窗口,不同的文明在此得以交流、碰撞,展现充满个性的色彩。
2015年11月7日,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共同主办,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南京三校研究生艺术学论坛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举行。本届论坛分设“中国艺术理论话语体系的构建”和“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两个单元。在“中国艺术理论话语体系的构建”单元,32位研究生代表发表了学术见解,三校的有关专家对同学们的发言做了评议。在“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单元,三校专家就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生选题范围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2015年11月14~15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由全国艺术学学会(筹)主办的“中国艺术学的传统资源与当代构建理论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全国艺术学年会”在中国文联文艺家之家隆重召开。本届年会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促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专业媒体之间的学术交流,推动我国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孙若风,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等应邀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的200余位艺术学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本届艺术学年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国艺术学研究日益朝着独立化、纵深化方向发展,对于推动我国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深入挖掘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资源,切实加强学界和媒体的紧密联系与深度合作,推动建构系统化的当代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15年12月11~12日,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南京艺术学院与艺术教育》杂志共同承办的“第十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南京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的议题确定为“文化创新与艺术教育的新思路”以及“‘互联网+’ 时代艺术学学科建设的转型与提升”。该议题既继承了论坛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新形势下艺术教育发展的优良传统,也符合当下时代的发展潮流,使论坛在紧跟国家发展进步的同时,始终站在我国艺术教育发展的最前沿。在本届论坛上,国内最优秀的艺术教育专家、学者齐聚金陵,畅所欲言,多层次、多角度、深入探讨了中国特色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径,为艺术教育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时代下,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更多、更好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