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研究思路
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就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可见,从实践出发,深刻领会实事求是的本质和精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指针,以此来作为学术研究的方法论起点,对于激发创新意识、拓展研究思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研究方法
(1)坚持唯物史观。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置放到社会历史研究领域首位的具体表现,就是要坚持唯物史观,这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这一主题展开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唯物史观是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件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教的。”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既不能切断与传统价值观的历史和文化联系,又不能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基本特征。胡锦涛指出,“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在以往历史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历史。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运用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将会对于揭示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提炼传统价值观精华做出合乎历史逻辑的阐述和证明,进而为本书的结论提供有说服力的支撑。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理论既是完成既定选题的根基和前提,且对理论问题把握的深度和准度也决定了研究本身的质量和成色。基于理论的研读和整合,进一步提炼有效的素材、把握理论和选题要求之间的逻辑联系,是选题概念框架和逻辑推演得以成立的前置性要求。但是,如果忽略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道路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难以做到时代化和大众化。对于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和核心价值理论、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流变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演变的分析和论述,都需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建构来进行文献整合。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实践,以实践为源泉和标准,不能从本本到本本,不能仅停留在学理层面探讨,要在现实实践基础上,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组成部分,用‘东方智慧’凝练出核心价值观,并以新凝练出来的核心价值观指导人们新的实践”。
(3)多学科综合研究。“任何一门社会科学——进而任何一项深思熟虑的社会研究——都需要一种历史视角的构想以及对历史材料的充分利用。”可见,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除此之外,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需要从多维度出发,创新其理论基础、概念内涵以及培育路径。本书从传统价值观视角出发,结合史学的考证方法阐明由传统价值观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演进脉络;结合文学的手法描绘、概括传统价值观的精华所在,从而充实、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路径;运用社会学的常识来论证转换和传承中国传统价值观精华的有效途径,进而通过融汇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扩散其社会效应和文化影响。
(4)比较研究。理论研究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比较和鉴别的过程。本书从对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的揭示开始,就是在比较中展开研究的。具体来讲,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通与契合,对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价值观精华,传统价值观的当代转换与传承,以及汲取传统价值观精华探索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都是运用比较研究得出比较有说服力的逻辑结论。
(5)逻辑与历史相统一。马克思指出:“逻辑的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无非是历史的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是否有着必然的逻辑联系,需要考察传统价值观的根源、特征及其演变的历史进程,从而能够阐明社会主义价值观本身既包含着对传统价值观精华的继承和发展,又包含着对传统价值观的更新、转换和提升,这就为提炼传统价值观精华进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搭建了必要的逻辑前提。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既需要摒弃传统由集权、特权主导的历史观念系统所带来的思想糟粕的影响,又要通过已经提炼的传统价值观精华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道路。只有达到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才能充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展示与大众认同。
(二)创新之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传统价值观精华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其的转换和提升;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必须提炼出传统价值观的精华所在,继而探索一条继承与更新并存、民族性与时代性共进的创新路径。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纳入到萃取中国传统价值观精华的方法论语境中,从纵向上揭示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关联;从继承和发展的视角,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渊源;从提升、转换和传承的视角,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科学理论指导之下所具有的包容性与先进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特性;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探索一条既能弘扬传统思想文化观念本身的价值,又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路径。具体而言,本书着眼于传统、现实和发展三方面的研究向度,从不同角度考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和创新路径。
传统向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价值观的转换和提升。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的思想文化的同时,也沉淀着浓厚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成为民族固有基因的一部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如果刻意去割裂现代与传统之间的联结,就不可能产生更为生动的传播效果和更为持久的扩散效应,也很难想象会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关联,就是要让我们立足于现在,清醒地认识传统,进而改进现状。正如钱穆所言,“中国改进,其事亦不易。使中国人回头认识其已往文化之真相,必然为绝要一项目”。
现实向度——“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面向传统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价值观所蕴含着的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本身附带着的深刻的劣根性和局限性。因此,传统价值观不能直接搬过来投放到中国的现实社会之中。而是需要进行创造性地更新、转换和提升,从而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实现传统价值观念的当代转换和价值提升,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直面以新自由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更有助于我们在心里树立起文化的自主意识、确立起现时代应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现实土壤之上建设中华民族固有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关怀。
发展向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瞻性和适应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生态,贴近时代、贴近大众,实现时代化和大众化,也要着眼长远,从把握社会主义本身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趋势出发,培育和践行具有持续性发展意义的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之所以根深蒂固地留存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抛却民族劣根性和价值观局限性的因素之外,传统价值观的精华成分是使整个民族陈陈相因、迷恋继承的主要原因。系统地发掘、整合传统价值观精华,不仅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永续发展和持续扩散具有积极意义。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的时候,激活传统的积极因子,不仅对于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消除世界对于中国崛起的疑虑和误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将本选题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对外宣传和国际交流当中,让世界人民明确,伴随着中国传统价值观精华复兴和扩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巨大福祉,也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巨大贡献。深谙“春秋大义”的辜鸿铭就认识到,中国传统价值观是“维护世界和平之力量”。“‘维护世界和平之力量有二:义与礼。’所谓义与礼,即德语之Recht与Schichilicheit,实乃孔子所赋予我中国良民宗教之精华,尤礼乃中华文明之精髓。昔希伯来文明赋予欧洲文明以‘义’之知识,然未赋之以‘礼’;希腊文明尝授欧人以‘礼’之知识,但未施之以‘义’;然中华文明之良民宗教,二者兼顾,义礼并教。欧人以犹太教之《圣经》为蓝本,而成现代欧洲文明。《圣经》告诫欧人,须行以正爱,行以正心,行以正德;然中国之《圣经》,即中国之《四书五经》,乃孔子拯救中华民族而绘制之文明蓝图,非但教人须行以正爱,行以正心,行以正德,且诲人须‘识礼节’。简言之,欧洲之宗教教人要‘行善事’;中国之宗教诲人要‘识礼节、行善事’;耶稣教主张,人而爱人;孔子倡导,‘爱人以礼’。”
(三)研究思路
本书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以传统价值观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揭示传统价值观精华,提出实现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实践路径。各章节的逻辑联系包括:
逻辑联系之一: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关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既包含着对传统价值观精华的继承和发展,又包含着对传统价值观的更新、转换和提升,这就为提炼传统价值观精华进而运用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搭建了逻辑前提。
逻辑联系之二:中国传统的思想和文化博大而精深,与之相应,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也繁芜复杂,只有建立起相应的传统与现代的对比维度,才有利于提炼传统价值观精华;与此同时,只有从特定维度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才有可能从庞杂的传统思想文化观念中,提炼出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应的传统价值观精华。
逻辑联系之三:揭示和提炼传统价值观的精华所在,也就为开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路径奠定了传统思想文化观念的根基。探寻和开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培育路径,既需要摒弃传统由集权、特权主导的观念系统所带来的思想糟粕的影响,又要通过提炼的传统价值观精华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实素材、拓展道路。传统价值观既非一无是处,也非字字珠玑,即使是精华成分也需要作当代的转换和价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