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历史
第一节 上古与中古简史
一 古代社会(远古至公元843年)
比利时人的祖先是公元前一万年即定居在这块土地上的克尔特人。因此,克尔特人被称为“比利时先人”。公元前57~前51年,恺撒统率的罗马军队征服了这里的克尔特部落,并将其作为罗马的行省——贝尔吉卡行省。恺撒将这里的居民称为“比利奇人”(Belgae, Belges),意为“联合者”。从公元3世纪起,法兰克人的日耳曼部落开始突破罗马人在莱茵河上的壁垒,侵入并占领该地。从公元4世纪起,比利时成为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从5世纪到843年,庞大的法兰克王国形成后,比利时成为其核心部分。
二 封建与专制时代(公元843~1789年)
1.洛塔林吉亚时期(843~1384年)
9~13世纪,比利时领土隶属于不同的君主,西部为法国国王,东部为德意志皇帝,并由当地的总督统治。只有列日公国从公元1000年起由帝国皇帝和教皇任命的一位“主教亲王”统治,如同一个独立小国。
公元814年,查理大帝去世后,强大的法兰克帝国陷入战乱。公元843年,根据《凡尔登条约》,帝国一分为三,洛塔尔得到比利时所在的中间部分,史称洛塔林吉亚。不久分裂,成为若干互不相属的诸侯国。9世纪中叶,比利时西部(弗兰德伯爵领地)归西法兰克,东部归东法兰克。11世纪形成了康布雷、列日、乌得勒支等侯爵领地和布拉班、赫尼郜、那慕尔、林堡、卢森堡等伯爵领地的封建割据局面。在弗拉芒和布拉班地区自10世纪起就出现了最早的城市,自1071年起发展成为欧洲第一批城市公社。这些城市公社通过与东欧、南欧、拜占庭和东方的贸易,得到很大发展。11~12世纪,城市居民为摆脱封建领主的控制和压迫而开展斗争,蓬勃兴起的城市与各诸侯国之间常年混战。
12~13世纪,比利时呈现出城市内部斗争同封建领主之间的内讧,以及同邻近大国——英、法、德意志帝国——的利害冲突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局面。1214年7月,布文战役后,比利时的弗拉芒地区被法王控制。1280年,弗拉芒的布鲁日、伊珀尔以及其他城市爆发人民起义,城市贵族为了镇压起义而求助于法王菲利普四世,结果使弗拉芒地区于1300年完全并入法国。法国地方官员的勒索激起人民的不满。1301年和1302年布鲁日的手工业者奋起反抗法国人和城市贵族。1302年7月11日,在“金马刺战役”中,手工业者和城市步兵联合弗拉芒的农民在科特赖克附近打败了法国的骑士军。此次战役意义深远。
1337~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比利时所属的根特城市贵族残酷压榨织工,引起暴动。英、法借机进行干涉。到1384年,根特在接受大赦和保存城市自由的条件下,承认法王之弟勃艮第公爵“大胆”菲利普的统治,弗拉芒地区归属勃艮第公国。
2.勃艮第王朝统治时期(1384~1555年)
1384年,比利时的弗拉芒地区转属勃艮第公爵后,各诸侯国逐渐归附和并入勃艮第。勃艮第王朝在15世纪陆续取得那慕尔、布拉班、林堡、赫尼郜、荷兰、泽兰和卢森堡等领地。比利时逐渐统一。在此过程中,“大胆”查理专制集权又穷兵黩武,因而激起强烈的反抗。1477年1月,查理战死在围攻南锡城的战场。勃艮第王朝的继承人——查理之女玛丽在内忧外患的关头,嫁给德意志皇帝之子马克西米利安大公。于是,比利时所属的勃艮第便开始归哈布斯堡家族统治。1495年,统治勃艮第的哈布斯堡家族又和卡斯蒂利亚王室(今西班牙)缔结了双重姻盟:“美男子”菲利普娶了西班牙的“疯女”胡安娜;菲利普的妹妹玛格丽特嫁给了胡安娜的兄弟唐璜。1516年,“美男子”菲利普与“疯女”胡安娜之子查理五世成为西班牙国王,又于1519年当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至此,勃艮第王朝终于形成一个具有17个省的政治实体。但它仍只能称为勃艮第集团或尼德兰,因为它并非一个真正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而只是勃艮第家族不断用爵位和勋章拉拢和收买贵族的结果。各省仍保持着它们的自治权。
1555年,查理五世正式禅位前3年,他把对勃艮第(尼德兰)17个省的统治权让给其子,即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从此,比利时所在的尼德兰成为西班牙的一部分。
3.西班牙统治时期(1555~1713年)
菲利普二世身为西班牙尼德兰的国王,但长期住在西班牙。直到1595年去世,他也未去过其属地尼德兰,而是将它移交给其妹——帕尔马的玛格丽特。由于西班牙的专制统治和对新教徒的残酷迫害,大批新教徒被迫逃往尼德兰北部的河湖纵横地区。西班牙总督阿尔瓦对民众的反抗采取残酷镇压手段,由此引发民众的反抗。经过断断续续80年的战争,最后爆发了由奥伦治亲王(“沉默者”威廉一世)领导的尼德兰北部各省的武装暴动。比利时所属的尼德兰南部各省也加入了起义。根据明斯特和约,西班牙承认尼德兰北部联省即荷兰的独立,但尼德兰南部仍未摆脱西班牙及其总督的控制。从此,尼德兰分裂成两部分。南部尼德兰遂成为列强角逐中任意摆布的对象。1713年《乌特勒支和约》的签订结束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原由西班牙统治的南部尼德兰各省(今比利时)改由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统治。
4.奥地利统治时期(1713~1795年)
在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南部尼德兰虽基本结束了连年遭受战争和侵犯的处境,但仍无自主权,只是被奥地利统治和剥削的行省而已。代表奥地利皇帝的总督享有无限权力,实行专制统治。1789年,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爆发了反对奥地利专制统治的“布拉班革命”和“列日革命”。革命者击败了奥地利军队,并成立了比利时合众国。1794年,奥地利军队在弗勒吕斯被法国击败并赶出比利时。1795年10月10日,新十一月党的国民公会宣布比利时并入法国。根据1797年签订的《康波福米奥条约》,奥地利被迫承认法国对比利时的占领。
在语言边界的北部,人们操低地德意志的各种日耳曼方言,其名称因地而异,以后演变成各种弗拉芒方言,从19世纪起逐渐成为单一的方言,最后成为荷兰语(弗拉芒语)。在法国统治时期,弗拉芒资产阶级也经常讲法语,这就是操法语的弗拉芒人。在语言边界的南部,各种高卢-罗马方言经过长期演变逐渐成为后来的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