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试验与评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心电信号的测量

2.1.1 心电信号的产生原理

无论在安静状态还是活动状态下,人体活的细胞或组织都具有生物电现象。心脏由无数个心肌细胞所组成。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transmembrane potential)”是指心肌细胞的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它包括静息状态下的“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和兴奋状态下的“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静息电位是指心肌细胞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以膜外为0mV,则膜内为-90mV。这种以细胞膜为界,膜外呈正电位、膜内呈负电位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极化状态”。当细胞膜的极化状态被破坏,心肌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快速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这一过程包括“去极化过程(0期)”和“复极化过程(1期、2期和3期)”。

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是产生心电信号的基础。图2-1描述了单个心室肌细胞的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

图2-1 单个心室肌细胞的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4]

在0期去极化过程中,膜内电位由-90mV急剧上升到+30mV。随后通过1期、2期和3期复极化过程,膜内电位又从+30mV逐步下降到-90mV,恢复到去极前的极化状态。其中,2期复极又被称为“平台期”,此时膜内电位基本停滞在0mV附近,膜内外两侧呈等电位状态。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是细胞内外离子活动的表现,K+、Na+、Ca2+等离子的跨膜流动造成了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

心脏不仅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也是能自行发生电激动的器官。在心脏的机械性收缩之前,心肌细胞首先发生电激动。心肌细胞的兴奋过程是触发心脏收缩反应的始动因素。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4种生理特性。其中,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都以心肌细胞膜的生物电活动为基础,故又称为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2.1.2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心肌细胞具有跨膜电位和电生理特性,整个心脏又是由无数个心肌细胞所组成,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正是检测心脏生物电活动的基本手段。由窦房结产生的兴奋,依次传到心房和心室,在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中所伴随的微小生物电流(即心电)能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传导到身体表面,使体表各处产生不同的电位改变。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体表的一定部位,用一个装有放大和描记功能的心电图机,把每一个心动周期中的电位变化记录成连续的曲线,即为心电图。心电图上所描记的曲线能反映心肌细胞的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而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

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线与心电图机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构成电路,这种放置电极的方法及电路连接方式,称为心电图“导联(leads)”。国际公认的12导联由3个标准导联(Ⅰ、Ⅱ、Ⅲ)、3个加压单极肢导联(aVR、aVL、aVF)和6个胸导联(V1~V6)组成。实际上,各导联电路的选择装置都安装在心电图机内,只要电极安放妥当,导线连接准确,拨动导联选择按钮,就可接通该导联的电路。一般心电图机都有5根导线,惯例是红色导线接右上肢,黄色导线接左上肢,绿色导线接左下肢,黑色导线接右下肢,白色导线接胸壁各点。在临床上,针对不同的病人,选用不同的导联。

图2-2为正常人每一个心动周期在心电图上出现的各波和波段,其生理含义如下。

图2-2 典型心电图[4]

P波(P Wave):反映左、右心房去极化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变化。正常P波的持续时间小于0.11s,幅度小于0.25mV。

P-R间期(PR Interval):是心房激动后至心室激动前的一段平线,主要反映兴奋通过房室交界区所产生的电位变化,因其传导非常缓慢,形成的电位变化很微弱,一般显示为等电位线。正常成年人的P-R间期在0.12~0.20s。

QRS波群(QRS Complex):反映左、右心室去极化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变化。它包括3个紧密相连的电位波动,第1个向下的波称为Q波,第1个向上的波称为R波,第2个向下的波称为S波。正常成年人的QRS波群历时0.06~0.10s。正常人V5、V6胸导联的R波幅度小于2.5mV。

S-T段(S-T Segment):代表心室早期复极(2期平台)的电位和时间变化。当心率在60~100次/min时,S-T段的持续时间为0.10~0.16s。

T波(T Wave):反映心室晚期复极(3期)的电位和时间变化。正常情况下,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主波的方向一致。在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电压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

U波(U Wave):T波后0.02~0.04s出现的一个小波,有人认为是心肌传导纤维的复极波造成,也有人认为是心室的后电位所致,其确切的生理学含义目前尚无定论。

心电图波形的改变对于各种心脏疾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P-R间期延长可能是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时常表现为异常的Q波、ST段移位或T波倒置。

需要说明的是,临床心电图研究的是整个心脏产生并反映到体表的电位变化,与图2-1所述的单个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变化曲线有所不同,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0期去极大致相当于心电图上QRS波群所处的时间;1期复极相当于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的交接点(即J点);2期复极相当于S-T段;3期复极相当于T波。

在心电图上可以测量出RR间期(RR interval),它与心率(heart rate, HR)之间的关系是:

在人机工程学试验中,通常不需要做12个导联,只需根据实际需要选做其中的一个或若干个导联即可。而且,在人机工程学试验中,QRS波群、S-T段和T波波形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很小,通常情况是RR间期发生改变。因此,“心率变异性”分析是人机工程学试验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