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原来超有趣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六章 太宗群臣,托起盛世羽翼的风

君臣的一段理想“婚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李世民

“贞观之治”的出现,使得整个国家政清国晏,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在这个后世无法企及的治世高峰之上,有着后世帝王的楷模——唐太宗李世民,也有着一大批绽放着炫目光芒的名臣。正是因为这些德才兼备的大臣们辅佐,才有了这大唐盛世不朽的传奇。而魏徵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也和唐太宗一起青史留名,享受后世人的赞誉。

魏徵,字玄成,祖籍巨鹿,后移居相州内黄。魏徵自幼家境贫寒,迫于生计,早早就出家做了道士。魏徵喜好读书,在道观之中,他悉心学习了各种典籍,并且尤其精通纵横之术。隋末天下大乱,魏徵遂追随武阳郡丞投奔了瓦岗寨。在瓦岗寨之中,魏徵一直没有得到重用。李密归降唐朝后,他也随之归唐。

随后,他奉命安抚山东,却正好遇到窦建德率军前来攻打黎阳。在攻城的过程中,魏徵不慎被俘,窦建德见他颇有才华,便任命他为起居舍人。后来窦建德兵败,魏徵便跟随了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担任东宫洗马,负责管理东宫的书籍。

魏徵早年的境遇十分“坎坷”,他曾有《述怀》诗云:“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然计不就,慷慨志犹存。”可见他一直怀才不遇,虽然魏徵追随过李密、窦建德、李建成等不同的主公,但魏徵能够做到对于每一个现任主公都忠心不二,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在魏徵一生之中,有两个人对他有过知遇之恩,一位是高祖的太子李建成,一位是唐太宗李世民。而对于这两个人,魏徵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了他们。

李建成是魏徵的第一个知己,对于当年落魄不得志的魏徵倾心相待、礼遇有加,这让魏徵十分感动。为了报答李建成对他的知遇之恩,作为东宫集团的核心人物,魏徵在武德年间的皇位争夺中给李建成出了不少主意。例如主动请征刘黑闼的建议就是他提出来的,李建成也正因此获得了战功并且收获了河北地区的民心。

魏徵还一直建议李建成采取极端手段,置李世民于死地,但没有被采纳。如此说来,唐太宗本应对于魏徵恨之入骨,但是为什么他在“玄武门之变”之后并没有诛杀魏徵呢?一方面是由于唐太宗听取了尉迟敬德大赦的建议,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魏徵的名声,以及他在面对唐太宗时不卑不亢的态度,使唐太宗起了爱才之心,于是“改容礼之,引为詹事主簿”。

关于唐太宗为什么不杀魏徵,而将他留在身边随时随地为自己提出建议,有史学家作了如下分析:“可能正是从李建成不听魏徵谏的教训中,李世民刻骨铭心地看到了谏言的深刻作用,看到了魏徵的可贵,从此拉开了他受魏徵谏诤的序幕。尤其是在他登位以后,他们之间受谏和上谏的关系,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确实,唐太宗有两个在帝王身上十分罕见的优点,一是他善于从前人的过失之中吸取教训;二是他知人善任、开明大度,能够听得进臣下的劝告,因此魏徵才得以在贞观朝如鱼得水,既完成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也为“致君尧舜上”尽了自己的努力,报答了唐太宗的知遇之恩。

唐太宗曾经就“为君之道”垂问魏徵何谓“明君”、何谓“暗君”,魏徵回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就更加坚定了唐太宗从容纳谏的决心。魏徵此人性格耿直,不屈不挠,他一贯敢于犯颜直谏,就算是皇帝龙颜大怒,他仍然从容不迫,面不改色。

但唐太宗毕竟和一般的君主不同,面对魏徵的直言,他也是欣然相对。对于魏徵,唐太宗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贞观以来,尽心于我,进献忠言,安国利民,犯颜直谏,纠正我过失者,唯魏徵而已。”魏徵对唐太宗也很感激:“陛下引导臣言,臣才敢言。若陛下不接受臣言,臣岂敢逆龙鳞,触忌讳!”君臣相得之情油然可见。

除了直言不讳,魏徵进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十分坚持,只要认为自己意见是正确的,就一定要劝服皇帝接纳。贞观元年,检点使封德彝检查府兵的时候发现兵力不足,便建议太宗把十八岁以上的中男也收入府军。

按照规定,男子二十岁以上为丁,而二十岁以下者都不用服兵役。但军队的强大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迫于形势,唐太宗也只得同意封德彝的做法。未料皇帝的敕书发了多次,每次都被魏徵驳回。唐太宗十分恼怒,大声斥责魏徵顽固不化,但魏徵依旧坚持不能“竭泽而渔”的观点,最终说服了唐太宗,这件事也随之不了了之。

但魏徵的直言不讳并不是每次都能起作用,有时也会让太宗皇帝很恼怒。因为魏徵总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指出他的过失,作为万乘之君的唐太宗经常在臣子们面前下不来台,颜面尽失。一次,可能魏徵的谏言太过激烈,使得唐太宗大怒不止,回到后宫之后,他骂道:“朕迟早要杀了这个田舍翁!”

长孙皇后一开始不明就里,待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之后,马上回到寝宫换上朝服,跪下向唐太宗祝贺。唐太宗问她所为何事,长孙皇后答道:“君明则臣直。陛下之所以有魏徵那样敢于直言进谏的臣子,正是因为陛下您是个圣明的君主。”由于长孙皇后的调和,唐太宗明白了魏徵了良苦用心,对他也更加看重了。

魏徵这个人还特别注重公平正义,平生最不喜人枉受冤屈,就连他自己也不例外。因为唐太宗对魏徵宠爱有加,使得朝中不少人都心生妒忌,于是便冤枉魏徵以权谋私,包庇自己的亲朋好友。唐太宗听说这件事后,便命御史大夫温彦博前去调查这件事。但温彦博一向与魏徵不和,便借此机会对唐太宗言道:“魏徵身为朝廷重臣,却不知检点。即使此时查无证据,魏徵也要受到处罚,让他自己反省一下。”

听了温彦博的话,唐太宗也没有多加考虑就在朝堂之上,当着众臣的面指责了魏徵。魏徵觉得这件事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皇帝这么处理根本是有失公允,他便直言道:“据臣所知,君臣本应同心同德,互为一体才是。彼此之间最终要的是以诚相待,如果只是纠结于一些无谓的小事,每天考虑避嫌,那么国家怎么能治理得好呢?”

唐太宗听言后也思虑甚久,魏徵又说:“希望陛下能让我做良臣,而不要做忠臣。”唐太宗不解,魏徵便解释道:“良臣自身有美名,而他所辅佐的君王也是功勋卓著,青史留名;至于忠臣,则因为犯上而召来杀身之祸,杀他的皇帝也落得个昏庸无道的骂名。”这番话让唐太宗感触良多,心中对魏徵的敬意又增加了一分。

人们之所以一提到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就想起魏徵,是因为魏徵在贞观年间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无时无刻不在督促着唐太宗向一个贤明的君主发展。就连唐太宗本人也称赞魏徵为“良工”:

“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若遇良工,即为万代之宝。朕虽无美质,为公所切磋,劳公约朕以仁义,弘朕以道德,使朕功业至此,公亦足为良工尔。”

这段话赞扬的就是魏徵这种随时随地鞭策人心的作用。但和一般的臣子不一样,“谏臣”这个角色是非常难扮演的,一不小心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就像他自己所说,在“忠臣”和“良臣”中他想选择做“良臣”,但这个选择不是他单方面所能够决定的。“忠臣”和“良臣”的抉择是一个双向的抉择,但以魏徵的性格来看,即使唐太宗不愿让他做一个“良臣”,他也终将在“忠臣”这条道路上不畏艰险,一往无前。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徵因病辞世,唐太宗异常悲痛,甚至流下了泪水。他惋惜道:“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世,遂亡一镜也。”

为了纪念魏徵的忠诚,他还特意为魏徵赋诗一首:

劲条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夭良臣。

唯当掩泣云台上,空对余形无夏人。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征辽东大败而还。此时,魏徵逝世已经两年多了,唐太宗感叹道:“倘若魏徵还在,他一定会阻止我征辽东,也不会有今日的惨败了。”

我并不只会惧内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

参差丽双阙,照耀满重闱。

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

临波光定彩,入隙有圆晖。

还当葵藿志,倾叶自相依。

——唐太宗《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

在唐太宗的众多文臣之中,除了魏徵,最为有名的便数房玄龄与杜如晦。中国有句著名的成语——“房谋杜断”,说的就是太宗时期的这两位才德兼备的宰相。不少人知道房玄龄,是因为那个著名的“吃醋”典故,但事实上他的政治才能更加值得名垂千古。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也有说名玄龄,字乔),乃齐州临淄人士。自幼便遍读经史,对于书法和文章尤其擅长,史称有“倚马立成”之文才。凭借自身傲人的才华,房玄龄十八岁就考取了齐州的进士,先后担任过羽骑尉、隰城尉等职位。隋朝的吏部侍郎高孝基善于相人,当他看见房玄龄之时,便对身边的裴矩说:“仆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但恨不见其耸壑昂霄云。”高孝基确实所言不假,除了房玄龄,他还预言过另一个人有治世之才,那个人就是贞观年间的另一名相杜如晦。

隋文帝开皇年间,天下太平,时人都说杨家的天下会世代相传。而房玄龄却偷偷地对父亲说道:“当今皇上无功无德,只是靠夺取近亲的权力才获得了帝位。如今他不为子孙立长久之计,却将嫡庶混为一谈。现在看来虽然是天下太平,但灭亡之日也不久了。”后来隋朝果然天下大乱,而李唐政权却崛起于太原,就在李世民率唐朝大军进入关中之时,房玄龄便投效于军门。李世民接见了他,两人相谈甚欢,有相见恨晚之意。

后来,房玄龄就成为了唐太宗的得力助手,早在唐太宗还是秦王的时候,他就帮李世民出谋划策,处理政务,起草文书,对李世民忠贞不二。房玄龄非常有智谋,很早就开始为秦王招揽人才、积蓄力量做足了准备。早年李世民经常出征在外,没有精力去各地收纳人才,房玄龄就替他将这些人网罗到秦王府。就在别人都忙着搜刮钱财的时候,房玄龄却花尽了心思和这些能人志士融洽相处,想方设法使这些人甘愿为李世民效忠。唐太宗后来也赋诗云:“太液仙舟迥,西园引上才。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赞扬的就是房玄龄为其招纳贤才的功劳。

房玄龄的智慧不仅表现在他处理日常事务的娴熟之中,更表现在他早就知道各类人才是李世民日后崛起的关键因素,所以积极地为他谋划。

而他的廉洁则表现在他不贪慕钱财,而是看重实现自身的价值。就连唐高祖李渊也非常欣赏房玄龄,称赞他道:“此人深识机宜,可委以重任。每为我儿陈奏事务,必通人心,千里之外,犹如面谈。”可见,在唐高祖眼里,房玄龄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至于房玄龄为什么一生都对唐太宗忠心无二,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或许是因为他们彼此投机,也有可能是因为唐太宗对他的知遇之恩以及唐太宗本人的个人魅力,或许只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君臣之间常年的默契和情感。

总之,在房玄龄的不懈努力之下,李世民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才华横溢且又忠肝义胆的人才,可以说,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在武德年间和太子李建成一争高下,房玄龄的事前谋划功勋卓著。

因为房玄龄能力出众,于是便渐渐成为了当年东宫集团的眼中钉,李建成曾亲口说过,房玄龄和杜如晦是秦王府中最让人畏惧的两个人。为了剪除弟弟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李建成和李元吉想尽各种办法在唐高祖面前中伤房玄龄。最后的结果是李建成终于如愿,房玄龄和杜如晦被双双逐出了秦王府。

但李建成没有想到的是,房玄龄和杜如晦对李世民的忠诚已经达到了可以为了他,竟然甘冒奇险在“玄武门之变”的前夜潜入秦王府,与李世民谋划了第二天的大计。“玄武门之变”的计划很周全,如何进如何退,如何攻如何守,都设计周密,这其中也应该有房玄龄的功劳。

“玄武门之变”成功之后,李世民得了天下,自然要论功行赏。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人被评为第一功,得到了最丰厚的恩赏。然而这样的结果引起了不少老臣的不满,其中就包括李世民的堂叔李神通,也就是后来的淮南王。他认为,他们这些老臣追随李世民多年,又为他出生入死,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到头来反而比不上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些文臣。于是李世民向他解释道:“房玄龄就如同汉代时的萧何,运筹帷幄,有安定社稷之功。虽然他不曾亲征沙场,却在后方殚精竭虑,所以当居首功。”

唐太宗登基之后,由于当时的宰相班底都是高祖时期留下来的臣子,对于这些人,唐太宗并不十分信任,所以便采取了逐步更换的方法,用原来秦王府的官员们来代替他们。于是房玄龄以玄武门之变第一功臣的身份被擢升为宰相,进入了国家的最高机构。

当上中书令的房玄龄凭借自己出色的才华和丰富的经验,帮助唐太宗将国事治理得井井有条。因为他的出色表现,不久之后,就由他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总理朝廷大事并兼修国史,身兼二职,十分辛劳。不过房玄龄的责任心很强,虽然中书令和尚书仆射的公务繁杂,但他处理任何事务时都是一丝不苟。为了保证各项事情都不出差错,他甚至为了公务废寝忘食。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房玄龄因劳苦功高被封为梁国公,十六年(公元642年)又进司空,仍然掌管着朝政。

除了办事严谨认真有责任心之外,房玄龄为人十分豁达,对人也十分友善,众人都称他为“良相”。他对人不求全责备,对于别人的长处也不会心生妒忌,反而像是自己的优点一样高兴,这也是他能够和各类人都处理好关系的一大原因。

除了上述优点之外,房玄龄还有很多长处,比如他精通文学和法律,处理案件重视公平,看人也以才能为上,而不看重出身门第和贫富贵贱。正是因为有房玄龄这样优秀的臣子,唐太宗才得以将处理国事的重责大任放心地分担出去,也许正是因为房玄龄等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唐太宗在成为一代明君的道路上才走得如此顺利。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陪伴在君王左右,无论多么才华过人又小心谨慎,也无时无刻不处在危机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房玄龄也逐渐意识到自己在宰相之位上任职太久,而且身体也逐年变差,不能像年轻时那样胜任这份沉重的工作。于此,房玄龄是非常明智的,为了免除“晚节不保”的危机,他找了个机会主动向唐太宗提出辞去宰相之职的请求。

普通人相处久了都会有感情的,更何况共同出生入死多年的君臣。面对房玄龄的辞官,唐太宗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房玄龄也是多番推辞,但太宗皇帝始终不肯退让,最后他只得对房玄龄说:“你学汉代的张良和窦荣主动让位,是害怕月盈则亏。这样知进知退,也是很难能可贵的。然而你担任宰相已经时日颇久,倘若辞官而去,则国家就会失去一位良相,朕也同失去左膀右臂。要是你精力还没有衰退的话,就不要再推辞了。”

见皇帝如此这般挽留,房玄龄也不好再推让。但两年之后,他还是被罢了相。当时许多人都为他鸣不平,认为他劳苦功高,晚年竟然受到这样的待遇。更有人给唐太宗上书劝他收回成命,最后也是无果而终。房玄龄死时七十岁,死后谥“文昭”,配享太宗庙廷。后来褚遂良(唐朝著名书法家)在永徽三年为房玄龄墓刻了三千余字的碑文,其中就有“道光守器长琴振音,方嗣虞风仙管流声”两句,评价颇高。

房玄龄在临终之前也不忘国事,给唐太宗上了一道表,劝说他不要轻易出征高句丽。作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房玄龄,因为不仅有谋国之功且有治国之才,得到的赞语是:“才兼藻翰,思入机神。当官励节,奉上忘身。”

对于房玄龄,唐人柳芳有如下评断,甚为精恰:

“(房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祸乱而房玄龄不言己功;王珪、魏徵善谏,房玄龄赞其贤;李勣、李靖善将兵,房玄龄行其道;使天下能者共辅太宗,理致太平,善归人主,真贤相也!房玄龄身处要职,然不跋扈,善始善终,此所以有贤相之令名也!”

一山二虎的幸福生活

吾爱房与杜,贫贱共联步。

脱身抛乱世,策杖归真主。

纵横握中算,左右天下务。

肮脏无敌才,磊落不世遇。

美矣名公卿,魁然真宰辅。

黄阁三十年,清风一万古。

巨业照国史,大勋镇王府。

遂使后世民,至今受陶铸。

粤吾少有志,敢蹑前贤路。

苟得同其时,愿为执鞭竖。

——皮日休《七爱诗·房杜二相国》

所谓“唐代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杜如晦是与房玄龄并称的贞观名相,晚唐诗人皮日休这首诗就将二人并列,热烈地赞颂了他们的才华、气度和功业,可见房、杜二人在唐朝的威名。

杜如晦,字克明,生于京兆杜陵。他出生在官宦世家,曾祖杜皎和高祖杜徽都曾在北周为官,杜皎做过遂州刺史,杜徽则做过河内太守。而杜如晦的祖父杜果曾经官至隋朝的工部尚书,父亲杜咤为隋朝的昌州长史。杜如晦聪慧机警,幼时便好读书,且尤爱文史,颇有才名。

隋炀帝大业年间,杜如晦正当青春年少,当时的礼部侍郎高孝基看他才思机敏,便对他说道:“公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愿保崇令德。今欲俯就卑职,为须少禄俸耳。”于是便将他补为滏阳县尉。杜如晦官至宰相之后,为了感激高孝基的知人之明,为他立了一道碑。隋炀帝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但在他手下却的确出了不少颇具慧眼的官员,高孝基是一个,后来发现玄奘法师的郑善果也是一个。

为官后的杜如晦眼见隋朝官场腐败,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县尉本来就是个职位卑微的小官,所以不久之后,他便弃官回到了家中。杜如晦欠缺的只是一个机会,到了大业十三年,他的人生终于迈出了一大步。这一年,李唐的大军攻破了长安城,建立了新的政权。

和房玄龄一样,杜如晦也算得上是唐太宗身边的老臣。早在唐太宗做秦王率军攻打长安之时,杜如晦就来到了当时已经闻名天下的李世民麾下。和很多前来投奔的能人志士一样,杜如晦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但秦王身边人才济济,又怎么会注意到一个默默无名的杜如晦呢?就在此时,高祖李渊发现了李世民不甘人下的野心,所以找了个机会将很多官员调离秦王府,以此来削弱李世民的势力,这其中就包括了此时还名不见经传的杜如晦。

但一个人的适时出现阻止了杜如晦的离去,那就是深得李世民信任的房玄龄。房玄龄对杜如晦早有耳闻,他也非常欣赏杜如晦的才华。他对李世民说:“王府之中虽然才华出众的僚属众多,但都不足惜。只有这个杜如晦,聪明机智又识大体,是王佐之才。如果秦王您想经营天下,非留下此人不可。”

因为房玄龄确实给李世民推荐过不少人才,所以对于他的话李世民还是十分重视的,他说道:“如果不是你及时提醒,本王险些失去这个人才。”于是李世民便上奏高祖,将杜如晦留在了秦王府,继续担任兵曹参军一职。

杜如晦不如房玄龄那么幸运,不像房玄龄那样一开始就为李世民所赏识并能够随侍左右。但好在有房玄龄这个“伯乐”慧眼识英雄,否则杜如晦可能就此离开秦王府,也不会有后来官至宰辅的机会了。

正是因为房玄龄的推荐,杜如晦不仅留在了秦王府,还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跟随在他的左右,为他参赞机戎。在这段时间里,杜如晦没有辜负房玄龄当初引荐他的一番心意,凭借着自己的才华让李世民刮目相看。

武德元年,杜如晦随李世民出征讨伐陇右的薛举,大胜而还。回到长安后,唐高祖论功行赏,李世民被封为陕东道大行台,杜如晦则任大行台司勋郎中,并受封为建平县男爵,赏赐食邑三百户。随后,杜如晦又跟随李世民参加过唐初的多次统一大战,如平刘武周、王世充等。杜如晦才思敏捷,又善决断,李世民有他在旁,可谓是如虎添翼,而杜如晦也就此成为了秦王幕僚中最得意的干练之人,扬名四海。

天下太平之后,李世民为了招揽天下文士便下令设立了文学馆,并在闲暇之余和这些学士畅谈政治。在文学馆的众多学士之中,已经是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的杜如晦因为才学出众名列榜首,他得到的赞词是“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这个评价是非常高的。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建了天策府,杜如晦则成为了他的从事郎中。

后来,由于秦王府和太子府的斗争,杜如晦被李建成和李元吉中伤,与房玄龄一起被逐出了秦王府。“玄武门之变”前夜,杜如晦冒着生命危险和房玄龄化妆成道士,潜入秦王府,帮助李世民筹划大计,事成之后,被立为首功。可见到了此时,杜如晦对李世民来说,已经不可或缺了。唐太宗登基称帝之后,命杜如晦掌管兵部,并晋封他为蔡国公,赏食邑一千三百户。

贞观二年,杜如晦改任吏部尚书,总监东宫兵马事。第二年又被擢升为尚书右仆射,负责管理官员的选拔,和宰相房玄龄同掌朝政,为太宗皇帝分忧解难。杜如晦每任一职,都会得到称职的赞誉,而且由于他决断自如,许多同僚都对他称赞有加。

杜如晦不仅文才和处事才能为人所称道,更加让人赞叹的是他和房玄龄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房、杜二人同为宰相,却能相处和睦,互不嫉妒且无争斗之心,这一点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这可能也和早年房玄龄对杜如晦的知遇之恩有关,总之,房杜二人的关系可以说是唐朝历史上宰辅之间的一段佳话了。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中提到:

“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房、杜二人各有所长,房玄龄擅长出谋划策,而杜如晦却擅长判断大势作出决断,所谓“房谋杜断”之说就是这样得来的。在处理国事的过程中,杜如晦和房玄龄取长补短,因此并称“房杜”,被朝野上下称赞为良相。《旧唐书》对其二人更是称赞有加:“文含经纬,谋深夹辅。笙磬同音,唯房与杜。”正是有了房、杜二人的悉心辅佐,“贞观之治”才得以迅速实现,有臣子如此,也算得上是唐太宗的福气了。

贞观三年冬天,杜如晦生了重病,便上书请求辞官回家养病。唐太宗准了他的奏折,但俸禄依然照发不误。杜如晦回家之后,唐太宗非常关心他的病情,经常派人前去探望,并延请名医为他诊视。贞观四年初,杜如晦的病情加重,唐太宗先是派皇太子前去问候,随后又亲自去他家中探望。当他看到已经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杜如晦,不禁流下了英雄泪。为了宽慰杜如晦,唐太宗破例将他的儿子杜构擢升为尚舍奉御。

贞观四年三月十九,这位众人景仰的宰相最终因病离开了人世,享年只有四十六岁,英年早逝,令人叹惋。听到杜如晦的死讯,唐太宗哭之甚恸,甚至为他罢朝三日。其后追赠为司空,封莱国公,并亲手为他撰写了碑文。

杜如晦死后,唐太宗时常感怀他。每年到了杜如晦的忌辰,唐太宗都会亲自派人到杜如晦家中问候,正所谓“终始恩遇,未之有焉”。一次吃香瓜时,因为想起杜如晦生前种种,唐太宗潸然泪下,马上派人将剩下的食物送去祭奠杜如晦。

又有一次,唐太宗赏赐给房玄龄一条黄金带,由此便想起了杜如晦。他对房玄龄说:“从前如晦与你一起辅佐朕,可谓同心同德。但如今朕赏赐,眼前就只有你一人了。”说完后好不伤感,随之便流下了泪水。

随后他又说:“朕听说黄金多为鬼神所惧怕。”于是便命房玄龄取了一条黄金带送到杜如晦的灵前。唐太宗还曾经梦到过杜如晦,天亮的时候便将这件事告诉了房玄龄,还遣他送些东西前去祭奠杜如晦。唐太宗曾经感叹道:“朕与如晦,君臣义重。”这也无疑是对杜如晦的最高评价,侍奉君王能得到如此回报,杜如晦也算是古之少有了。

通过男人掌控天下的女人

回望贞观时期那一段灿烂辉煌的历史,不禁会对那盛世繁华心生向往,感慨万千。但这片辉煌不仅只属于在风口浪尖叱咤风云的男人,同时也属于那些身在幕后不为人注意的女性。在这些女性之中,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这个在历史上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的女人,以她独特的方式照顾、影响、规劝、帮助着自己的丈夫治理着这庞大的帝国,并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和宽广的胸襟将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消除了太宗的后顾之忧,成为了古代女性的楷模。

长孙皇后出身望族,自幼便喜读史书,知书达理,温婉贤淑,虽然不如唐太宗的母亲窦皇后那样传奇,但也是个不可多得的奇女子。李世民和长孙氏不仅门当户,而且才貌相当,可谓天作之合。正因如此,年少的李世民被长孙皇后的舅舅高士廉所看重,遂结成了这段姻缘。那一年,唐太宗十六岁,长孙皇后仅十三岁,这场婚姻虽然有很大的政治因素在内,但这对少年夫妻也算得上是相敬如宾,感情十分融洽。

长孙皇后的贤淑知礼在少年时代就有深刻的表现。她嫁入李家时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却对公公李渊十分孝顺,使得李家父慈子孝,上下和睦,成为了李世民的贤内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长孙氏甚至亲自安抚勉励士兵,使得“左右莫不感激”。

唐太宗登基之后,长孙氏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大唐的皇后。当上六宫之主的她,并没有就此便安于享乐,而是尽心尽力将整个后宫都打理得秩序井然,让皇帝不为宫闱之事忧心。身在斗争激烈的后宫,长孙皇后拥有着寻常嫔妃不能比拟的几项品质,一是性格温和,与各宫嫔妃都能和睦相处;二是心地善良,对于太宗的子女都一视同仁且处事公允,不滥用私刑;三是生活简朴,给后宫之人和天下臣民做出了表率。

关于长孙皇后的温婉平和可以和前朝隋文帝的独孤皇后作一个对比,独孤皇后也称得上是女中豪杰,是隋文帝的一大臂助。但独孤皇后十分善妒,这种妒忌心在现代或许可以说是对感情的专一,但在古代,尤其是作为皇帝的后妃却是十分失德的表现。更为严重的是,独孤氏的妒忌心已经到了偏执的地步,她甚至偷偷下令处死隋文帝宠幸的嫔妃,隋文帝常常感叹自己不得自由,最后竟然愤而离家出走。

与独孤皇后相比,长孙皇后可谓是中国古代妇女的典范。她不仅不干涉太宗皇帝的私生活,而且嫔妃有病无一不亲自探视,并赏赐给她们食物和药材,对她们嘘寒问暖。豫章公主并非长孙皇后亲生,但因为自小没有母亲,长孙皇后便心生怜爱,将她收养,视如己出。她还将古代后妃的故事编辑成《女则》十卷,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她的这些做法受到了众人的称赞,后宫上下无不对她心怀尊敬和感激之情,史称“下怀其仁”。

贞观初年,为了给国库节省经费,唐太宗提倡俭朴之风,并自为表率,废除了许多奢靡之事。作为后宫之首,为了配合丈夫,长孙皇后以身作则,崇尚简朴,除了严格要求自己外,对于子女,长孙皇后也不时地教育他们要勤俭持家。

一次太子李承乾的乳母向长孙皇后禀报,称东宫的用度不够,希望皇后能够批准增加一些。长孙皇后听后非常生气,对乳母说道:“为太子,患在德不立,名不扬,何患无器用邪?”意思是身为太子,便是一国的储君,不应把心思放在器具和用度之上,而是应该多考虑扬名立德之事。

她的亲生女儿长乐公主出嫁之时,唐太宗本来下令准备了丰厚的嫁妆。但魏徵进言,认为长乐公主的嫁妆超过了长公主,于情于理都不和。长孙皇后听后也并没有恼怒,而是欣然接受了魏徵的提议,并下令给予魏徵赏赐。

此外,长孙皇后还尽力辅佐唐太宗,常常利用自己的身份优势进一些官员不敢进的谏言,使得他的明君形象更为完美。唐朝的后宫女性涉政并不是长孙皇后开的先例,她也十分注意避免后宫干政的嫌疑,只在情况需要时作出表态。

例如唐太宗和魏徵发生矛盾,愤愤不已地想要诛杀魏徵时,她好言相劝,既熄灭了唐太宗的怒火,也为大唐保住了一个良臣。宰相房玄龄也曾因为一件小事被唐太宗勒令回家待罪,长孙皇后听说后觉得十分不妥,便劝道:“玄龄事陛下最久,小心谨慎,奇谋秘计,皆所预闻,竟无一言漏泄,非有大故,愿勿弃之。”提醒太宗不要有负忠臣,更不能让房玄龄这样知道太多隐秘的老臣心怀不满,以免泄露机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亲兄长,又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且为人颇有才能,深得皇帝的信任。于是唐太宗便想封他为宰相,长孙皇后听后却坚决反对,认为外戚不可授之以重权。她见皇帝不听,便苦劝哥哥辞去这一官职,长孙无忌无奈只得向唐太宗辞相。

但对于异母的哥哥长孙安业,长孙皇后却是以德报怨。长孙安业以前嗜酒成性,曾在父亲死后将妹妹赶出家门,但却在她当上皇后之后得以官至将军。其后,他因罪被捕,按律当处以极刑,皇后不计前嫌痛哭流涕地为他求情。这件事让唐太宗很为难,那么一贯公私分明的长孙皇后怎么会破例为一个曾经虐待过自己的哥哥求情呢?

长孙皇后解释说:“安业之罪,万死无赦。然不慈于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极刑,人必谓妾恃宠以复其兄,无乃为圣朝累乎!”意思是如果杀了长孙安业,天下人一定会以为是她为了当年哥哥将她赶出家门的事而有意报复,于朝廷声誉不利。听了她的话,唐太宗便收回了成命,赦免了长孙安业的死罪,将他流放到岭南。

不让长孙无忌担任要职,是怕外戚干政,请求赦免长孙安业是出于皇家荣誉,怕给天下人落下话柄。从她对两个哥哥的不同态度,可以看出长孙皇后是个通情达理之人,她设想周全,万事都以朝廷的利益和名誉为出发点。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长孙皇后得了重病,很久都不见好转。太子李承乾对她的病情很担忧,便对母亲说:“大夫都看过了,药也都服用过,但是母亲的病还是不见好转。不如请求父皇下令赦免囚徒,召开法会,或许这样会天降福祉,母亲您的病就会好转了。”李承乾所说的方法称作“修福”,在当时也很常见。

但长孙皇后不允,她说:“生死有命,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我向来也没做过什么恶事,如果说善行都没有作用,求福又能有什么效果呢?况且国家大赦天下,是朝廷要事,怎可因为我就乱了天下法事。”

太子见母亲执意不肯便没有禀明太宗,而是将这件事告诉了舅舅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上奏给唐太宗后,此时也为皇后之病忧虑的唐太宗觉得可以施行,但后来还是被长孙皇后阻止了。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六月,长孙皇后因病离世,年仅三十六岁,葬于昭陵。按照她生前的嘱托,唐太宗并没有为她修建豪华奢侈的陵寝,也没有举行隆重的葬礼,因为她认为古之圣贤都崇尚薄葬,只有无道的君主才会为了身后之事祸乱百姓,因此她的墓室十分简单朴素,“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

而且她在临终之前还再三叮嘱唐太宗,一是要他亲近贤臣,相信房玄龄的忠心;二是要保全李家子孙,不要给外戚太多的权力;还要纳忠谏,不要听信谗言;最后要减免徭役,以天下万民为本。这些都让唐太宗非常感动,觉得长孙皇后之死“是内失一良佐,以此令人哀耳”。

长孙皇后死后,唐太宗因为过于思念她,便下令在内苑之中修建了一座高楼。每当思念皇后之时,便登上这高楼,遥望皇后所葬的昭陵。但让人惋惜的是,这座寄托着唐太宗对长孙皇后深情的高楼却因为会让皇帝背上“不孝”之名,最后被下令拆除。

皇帝的大舅子也得有才

长孙无忌,字辅机,洛阳人士,是唐太宗皇后长孙氏的兄长。无忌的祖上本不是长孙氏,而是鲜卑拓跋氏,他们这一支世代为官,“立功最多”,“为宗室之长”,所以就改姓为长孙氏。无忌的七世祖长孙道生是魏朝开创者拓跋珪的手下大将,拓跋珪能够立国,道生出力甚多,深得拓跋珪的信任和重用。北朝多变,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长孙氏世代显赫,门第未衰,后来杨坚以隋代周,无忌的父亲长孙晟就做了大隋的右骁卫将军。

长孙晟骁勇善战,精于骑射,“一箭双雕”的佳话就是从他那里传下来的。不过,这位被隋文帝倍加赞赏的猛将却是天不假年,所以无忌自幼与妹妹在舅舅高士廉家里长大,受舅舅的影响很深。高士廉是隋朝名臣,气度不凡,所以长孙无忌虽身出军事世家,但于行军打仗却不十分在行。后来唐太宗也说他是“聪明鉴悟,雅有武略”,“总兵打仗,非其所长”。长孙无忌聪慧好学,颇有才干,年少时就与唐太宗相友善,妹妹与太宗结亲之后,两人的关系更是亲密无间。

大业十三年,唐高祖李渊起兵太原,长孙无忌便赶来相投,高祖十分欣赏他的才略,于是授予了他渭北行军典签一职,随后便一直追随在当时的秦王李世民身边。无忌是大唐的开国功臣,唐朝建立之后便受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封食邑一千三百户。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长孙无忌更是主要的谋划者。

当初,李世民和李建成因储君之位闹得不可开交,李建成常年生活在恐惧和担忧之中,最后决定以非常手段除去李世民,但几次都没有成功。李世民也深感危机,便询问王府的谋臣们该如何是好。房玄龄便和长孙无忌商量,劝李世民早作打算,防患于未然。听了房玄龄之言,长孙无忌也道:“我想这件事也想了很久,只是不敢开口。如今听你所言,正合我心。”于是便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一起苦劝李世民。

所以说,“玄武门之变”的成功,和长孙无忌有着很大的关系。无忌陪伴唐太宗打下了江山又夺取了皇位,深得唐太宗的信任。在唐太宗还是太子之时,长孙无忌就被任命为左庶子,太宗登基之后,则升为左武侯大将军,后改任吏部尚书。

唐太宗用人从来就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虽然长孙无忌是自己的妻兄,但他才德兼备,唐太宗便拜想他为相。贞观元年六月,尚书右仆射封德彝去世,这个职位便空了下来。一个月之后,唐太宗下令命长孙无忌接替封德彝的位置,成了大唐的又一位宰相。这件事很快就被长孙皇后得知,她向唐太宗请求撤销这一指令,并说:“妾托体紫宫,尊贵已极,不愿私亲更据权于朝。汉之吕、霍,可以为诫。”

令长孙皇后忧心不已的前车之鉴中,“吕”指的是刘邦的皇后吕氏一族,“霍”指的则是辅助昭帝并曾废立皇帝的大将军霍光及其家族。霍光将女儿霍成君嫁给了汉宣帝刘病已,故而霍氏也算是外戚。虽然吕氏、霍氏都曾掌握朝纲、烜赫一时,然而最后却都落得抄家灭族的凄惨下场。

长孙皇后作为大唐的皇后和长孙氏的女儿,既不希望看到李氏江山大权旁落,更不希望看到长孙家族会像吕氏、霍氏那样遭罹惨祸。因此她虽然知道唐太宗一直有意任命兄长为相,但还是尽力规劝太宗改变心意。但如今旨意已下,君无戏言,又岂有收回之理呢?于是她便去请求自己的哥哥主动放弃宰相的职位,长孙无忌知道她也有难处,便答应了她。最后太宗只得收回成命,拜他为开府仪同三司。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四人因劳苦功高,受到了每人一子受封郡公的恩赏。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唐太宗下令封长孙无忌为司空。

长孙无忌推辞道:“臣是外戚,如果再接受这样显赫的官职,恐怕会有人在背后议论陛下徇私情,有意照顾皇亲。”然而唐太宗对此却并不在意,反而劝慰他道:“朕以才能赐官,如若是无才无德,就算是至亲朕也不会轻易授其要职,比如襄邑王李神符就是例子;但如果才德兼备,就算是旧有仇怨的人朕也不会放弃,对待魏徵就是如此。倘若朕因为你是皇后的兄长,只需多赐给你金银财物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授予你如此重要的官职呢?”

听了太宗的话,长孙无忌最终还是接受了司空这一职位。唐太宗雅好诗书,还为此特作《威凤赋》一篇,追忆了当年打天下之艰难,并借此赞扬了长孙无忌的功勋。

无忌没有辜负唐太宗的期望,在司空的职位上兢兢业业,后来因为他处事谨慎且不倚权霸势,于是改任他为司徒。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命他与房玄龄等人一起修订《贞观律》。《贞观律》(即《唐律》)内容广泛且严谨,奉行的是“宽刑”的政策,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法律典范之一。

长孙无忌虽与太宗关系密切,深体上意,但遇事也敢直言劝谏。贞观十一年,唐太宗下发了一道诏令,封荆王元景在内的二十一位亲王以及长孙无忌在内的十四名功臣为世袭刺史。唐太宗之所以会有如此举动,是因为他希望效法周代的分封制度,但世易时移,分封制并不适合皇权集中的唐朝,因此魏徵、颜师古等大臣都曾多次上书劝谏过,但却没有收到成效。

唐太宗此令一出,太子左庶子于志宁和御史马周又上书力谏,太宗依然不听。长孙无忌得知以后,便让自己的儿媳长乐公主进宫求见皇上,传达他的意思:“臣等披荆斩棘侍奉陛下,如今四海安宁,将我们外放到各州,和迁徙有什么区别呢?”

他还带头率领被封的臣子们上了表文,最终唐太宗理解了他的一番苦心,收回了诏令。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太宗选取了二十四位功臣,命人画了他们的图像至于凌烟阁中,称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长孙无忌位列第一。

长孙无忌文采斐然,不仅是个出色的政治家,还是个诗人,现存诗八首。早年有《新曲》二首,诗曰:

其一

侬阿家住朝歌下,早传名。

结伴来游淇水上,旧长情。

玉佩金钿随步远,云罗雾縠逐风轻。

转目机心悬自许,何须更待听琴声。

其二

回雪凌波游洛浦,遇陈王。

婉约娉婷工语笑,侍兰房。

芙蓉绮帐还开掩,翡翠珠被烂齐光。

长愿今宵奉颜色,不爱吹箫逐凤凰。

措辞清丽,其后虽多为应制之作,但于一个多年从政之人来说,也很是难得的。

在李承乾和李泰的太子之争中,长孙无忌力保长孙皇后的儿子、皇九子晋王李治。太宗弥留之际还不忘长孙无忌的辅佐之功,他对身前的大臣们说:“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太宗驾崩之后,李治继承了皇位,是为唐高宗。长孙无忌以国舅的身份辅佐朝政,被封为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此时的长孙无忌位高权重,但却没有恃宠而骄,他经常劝谏唐高宗要像他的父亲一样“从谏如流”,对手下的学士们也要十分尊重。

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长孙无忌奉上命对《唐律》进行逐条注解,成《律疏》三十卷,后世所说的“西有罗马法,东有唐律”,即指此事。长孙无忌为李家天下尽心竭力、鞠躬尽瘁,但是最后却卷入了高宗废立皇后的风波之中,并为此丧失了生命,连自己多年来为唐室所建立的功勋都差点被悉数抹杀。

李治登基之初,即立太子妃王氏为皇后,但皇帝的后妃都是“母以子贵”,而王皇后一直膝下无子十分苦恼,此时萧淑妃十分得李治的宠爱,这更加强了王皇后的危机感,于是王皇后将在感业寺为尼的武才人,也就是后来的武则天,接回皇宫,希望用她来分萧淑妃之宠。

但岂知武氏胸怀天下,岂是区区后宫“昭仪”的名分所能满足?经过种种风波,唐高宗终于决定废除王皇后,改立武氏为后。虽然朝中重臣们都认为此事不妥,因而极力反对,但许敬宗、李义府等人却为逢迎主上,竭力拥护,朝廷上下乱作一团。作为太宗的托孤重臣,国舅长孙无忌对此也是持反对态度的。虽则武则天费尽心思拉拢他,他都不为所动,因此,长孙无忌便遭到了武则天的嫉恨。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李治力排众议,立武氏为皇后,母仪天下、掌管后宫。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当初反对高宗改立皇后的大臣们都遭到了报复,例如褚遂良就因此而被贬到蛮荒之地。但长孙无忌是朝中重臣,根基深厚,武后虽然恨他,想要撼动他也非易事。

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在武则天的“安排”下,长孙无忌卷入了太子洗马韦季方和御史李巢朋的朋党之案中,被许敬宗诬陷“谋反”。高宗本不愿杀长孙无忌,许敬宗却说汉文帝为避嫌而杀其舅,请高宗效仿前贤,而且又提醒他“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高宗无奈只得下令削去了长孙无忌的封爵,流放至偏远的黔州,随后长孙无忌自缢而亡,子孙也受牵连,四散零落。

请君暂上凌烟阁

纵观贞观一朝,人才济济,灿若星辰,其中又有极为突出的二十四人。贞观十七年,唐太宗画其图像陈于三清殿的凌烟阁之上,是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二十四位功臣的顺序依次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秦叔宝。

在这二十四位大臣之中,有一开始就为唐太宗效力的老臣如房玄龄、杜如晦等,有来自对手的旧臣如魏徵、尉迟敬德等,也有外戚如柴绍、长孙无忌、高士廉等。这些文臣武将无一不为唐太宗效忠一生,由此可以看出太宗用人,真可以说的上是“以才举官”、“不拘一格”,正是因为他开明大度的用人方法,使得贞观朝君臣相处甚欢,最终缔造了太平盛世。

在凌烟阁的众多大臣中,与长孙皇后有关的就有三人。事实上,长孙家族及其姻亲家族除了长孙无忌之外,还有很多人在贞观时期在朝为官并立下功绩,其中和无忌一样位居“凌烟阁”的还有两位,那就是长孙顺德与高士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长孙家族就独占三位,可见长孙氏在武德、贞观年间的显赫地位,更可见他们对李唐王朝的重要性。

邳襄公长孙顺德

长孙顺德,是太宗皇后长孙氏的族叔,唐朝的开国功臣之一。隋炀帝时三征辽东,百姓的徭役负担十分沉重,被征召出征辽东的士兵几乎是九死一生。为了躲避朝廷的兵役,长孙顺德逃到了太原,投靠了唐国公李渊。李渊决定在太原起兵反隋后,长孙顺德奉命和李世民等人一起为起义招募军队。

在李唐王朝的开国战争中,长孙顺德表现得十分英勇,屡建战功。其中较为突出的一次就是他随刘文静攻打隋朝大将屈突通。在这一战中,长孙顺德身先士卒,在桃林单枪匹马地活捉了屈突通,大涨唐军士气,为此战之胜立下了大功。

唐朝建立之后,长孙顺德一直在秦王府效力,在“玄武门之变”后,还与秦叔宝一起征讨了李建成的残部。长孙顺德曾受贿于他人,但经过唐太宗的提醒便改邪归正,可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其后,被朝廷派遣到泽州担任刺史,在泽州任上,还曾大力整治了当地的官场风气。

申公高士廉

高士廉,名俭,太宗皇后长孙氏之舅。高士廉“少有器局,颇涉文史”,曾是隋朝官员,早年就已闻名遐迩。他的妹妹是长孙晟的夫人,也就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母亲。说起来,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姻缘与高士廉有着很大的关联。

长孙兄妹自幼孤苦,父亲死后便被嗜酒成性的异母哥哥长孙安业赶出了家门。是高士廉将这对可怜的兄妹接回家中抚养,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日后的所为和舅舅高士廉的教导不无联系,从此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高士廉其人其行。后来,也是高士廉看重李世民一表人才,日后必有大成就,遂做主将自己的外甥女许给了他。

高士廉在大业年间还是朝廷命官,炀帝出征辽东时,大臣斛斯政叛国通敌,高士廉也被卷入其中,后被发配到交趾,直到唐武德年间才返回中原。其后,他便一直跟着外甥女婿李世民,成为秦王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

贞观时期,高士廉因扣留黄门侍郎王珪密表一事被唐太宗降职位,外放到巴蜀之地任安州都督,后又转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在任上,他表现出色,不仅爱民如子,还在当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唐太宗见他真心改过且在当地政绩不凡,便下令将他调回长安担任吏部尚书一职。高士廉回到长安之后,唐太宗命他将在巴蜀的所见所闻写成《氏族志》一书。

唐人李贺在《南园》一诗中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说的就是这二十四位功臣之中的文臣。形容一个君王身边有人才无数,通常会说“文臣如云,武将似雨”,而这句话用在唐太宗身上就再合适不过了。不仅文臣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智,贞观朝的武将也有斩关夺将、万夫莫当之力。

胡壮公秦叔宝

秦叔宝,名琼,唐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秦叔宝虽在凌烟阁排名最后,但一部《隋唐演义》将其塑造得出神入化,那么真实的秦叔宝又是什么样的呢?

秦叔宝早年在隋朝大将来护儿麾下效力,后又转到张须陀门下,曾经跟随张须陀征讨过下邳的卢明月,并在此战中大展拳脚,立威扬名。隋末大乱,李密的瓦岗寨风生水起,声势浩大。隋朝廷派张须陀率大军前去征讨,秦叔宝亦在其列。后张须陀在荥阳战死,秦叔宝收拾残部转投了隋将裴仁基,并受到了重用。

大业十三年四月,裴仁基投降了瓦岗寨,秦叔宝也就成为了李密手下的将领,由于他在李密和宇文化及的一场大战中救了李密的性命,因此获得了李密的倚重。谁知好景不长,李密不久后就被盘踞在洛阳的王世充击败。

秦叔宝在万分无奈之下归降了王世充,王世充早就听说过他的威名,于是便拜他为龙骧大将军。秦叔宝生性耿直又侠肝义胆,看不上王世充的为人,于是不久之后,他就转投到了李唐政权,并在威名赫赫的秦王李世民手下效力,任秦王府军马总管一职。秦琼虽然多次易主,又是敌军投降的大将,但李世民依然很看重他,其后他也随李世民辗转出征各地,建立了不少功勋。在“玄武门之变”中,秦叔宝也有过出色的表现,深得唐太宗的信任。

鄂公尉迟敬德

和秦叔宝一样,尉迟敬德也是来自敌军的大将。隋末唐初,尉迟敬德是刘武周手下的一名偏将,一根长矛使得出神入化,天下闻名。当年唐朝大军征讨刘武周和宋金刚之时,多倚靠尉迟敬德的武功才得以和唐军抵抗多时。后宋金刚战败逃亡突厥,他手下很多将领便投归了唐朝,尉迟敬德也不例外。尉迟敬德后来在秦王李世民麾下效力,很得李世民的信重,后随李世民征讨王世充、窦建德等人,连战连胜,建有奇功。

尉迟敬德的功劳还不仅于此,“玄武门之变”他和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居首功。当初李建成和李世民为太子之位发生争斗,李建成深知尉迟敬德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便意欲收买他,收买不成又想谋害于他。无论是在金银还是在死亡面前,尉迟敬德都不为所动,始终对李世民忠贞不二,这或许就是这个武将对于秦王当年对他的知遇之恩的一种报答吧。

“玄武门之变”前夜,是尉迟敬德“逼迫”犹豫不决的李世民下定决心,他一箭射死李元吉,在关键时刻救了李世民的性命,并砍下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级,使东宫武士缴械投降。政变之后,他还承担了将此事告知唐高祖的重任,可见李世民对他何其信任。正是他的从容不迫和处变不惊使得唐高祖最终接受了现实,下令将长安兵马都转归秦王所有,尉迟敬德这个“首功”当之无愧。

卫公李靖

李靖,原名李药师,生得十分威武,是个文武全才。他是隋末名将韩擒虎的外甥,擒虎“每与论兵,未尝不称善”,所以在隋朝的时候就已初露头角。李靖本是效忠于隋炀帝的,他官任马邑郡丞的时候恰遇唐高祖在晋阳起兵,李靖本想到江都向隋炀帝禀报此事,但却在长安被唐军所擒。于是顺应时势,归顺了唐军,其后便一直在秦王李世民麾下效力。

李靖在唐初收复江南的萧铣等战役中立过大功,后又在西北击破颉利可汗的突厥大军,其后破吐谷浑,他也功勋卓著。高祖李渊非常欣赏他的才能,曾赞他说:“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皆不能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