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把好招聘关
有位世界500强企业的总裁曾给人力资源部这样的评价:“人力资源部虽然不懂得赚钱,但却懂得给企业找来会赚钱的人。”的确,企业的人才水平就取决于HR的招聘水平。选人如同选钻石,需要用心去甄别。只有拓宽企业的招聘渠道,严把招聘关,才能源源不断地为企业猎取到出色的人才。
1.“一流人才”VS“三流人才”
当前企业界似乎都形成一种理念: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于是,在很多企业里,老板整天呼喊着要一流的人才,以为拥有了众多一流人才,企业就能立马腾飞。我在一家高科技企业工作时,总裁曾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了一句颇有感触的话:“这些年来,我们用的是三流人才,做的却是一流的工作。”的确,这家以电子政务业务为主的软件公司,招聘的员工都是一些本科级,学校名不见经传,经验也不丰富的员工,工资待遇也并不高,而做出的电子政务软件产品,却是行业一流的,在全国许多省市广泛使用,而公司也成了该行业的领军型企业。
企业到底需要的是“一流人才”,还是“三流人才”?是不是企业全换成一流人才,事业就能立即腾飞起来?是不是有三流人才的企业,就一定会成为三流的企业?其实未必。马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你有一个傻瓜时,你会很痛苦;你有50个傻瓜是最幸福的,吃饭、睡觉、上厕所排着队去的;你有一个聪明人时很带劲,你有50个聪明人实际上是最痛苦的,谁都不服谁。”
“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并不是用谁来替代谁,其实两者各有所长,企业要做的就是合理搭配而已。一流的人才往往是理念很先进,思维很灵敏,能有许多好的点子。但一流人才也有自身的缺陷,即动手能力未必很强,而且人很自负,往往只坚持自己的观点。如果公司全是一流人才,那大家就只能是观点的碰撞,谁也不服谁,导致一群人纠结在一起,什么点子也落实不了,如同一盘散沙;而如果公司全是三流的人才,那大家也只是在盲目地做事,没有一个好的方向,从而也做不成什么大事。
所以,企业要做的就是让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合理搭配,利用一流人才来创意出一流的点子,利用三流人才来贯彻执行,这种组合是最完美的。那么,哪些人算是一流的人才?往往是公司的总裁、总经理、部分高管和尖端技术人才等。大家都知道,成功的企业背后,一定有一位成功的总裁,例如阿里巴巴的背后是马云,华为的背后是任正非,海尔的背后是张瑞敏。这些“一流的人才”都有一些一流的理念和点子,然后物色一些得力的干将组成一个好的管理班子,再带上一群员工去把那些好的点子贯彻落实下去,于是企业就成功了。
联想前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曾把管理归纳成“三要素”,即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企业总裁首先是组建自己的得力管理班子,也就是企业的一流人才;然后定出企业的发展战略,即企业一流的点子;第三部就是把全体员工带动起来,带着这些“三流人才”去落实那些一流的理念。这样,企业运营起来就非常顺畅了。
海尔公司为什么能从上世纪80年代一家濒临倒闭的冰箱厂,发展成无论是业绩和还是管理,都稳居一流的世界知名企业?这背后都离不开张瑞敏的影子。例如,海尔公司的一流管理理念“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真诚到永远”是张瑞敏提出来的,其一流的企业文化——海尔文化,也是在张瑞敏的主导下建立起来的,如同张瑞敏后来回忆说:“海尔文化当年是从禁止员工在车间随意大小便开始做起来的。”就可以知道张瑞敏80年代主管海尔公司时,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员工,而今却发展成了国内管理最规范的企业之一。
此外,海尔的成功,主要也在于张瑞敏的一流点子。例如,海尔公司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源自对外兼并,以实现企业多元化、倍增式的发展。而在并购过程中,张瑞敏发明了一套“休克鱼理论”,所谓休克鱼,就是大家在菜市场上买鱼时,经常会遇到有的鱼因为缺氧,于是翻着肚皮呈现假死状态,鱼老板就把它捞出来丢进鱼堆里,以低价出售;而精明的人把休克鱼买回去后,放在清水里一泡,又变成了一条活鱼,于是,以死鱼价买到了一条活鱼。
海尔公司后来就是用这一套理论去开展对外兼并工作,寻找一些因管理不善而濒临倒闭的企业,兼并过来后再进行管理变革,把海尔公司这套先进的管理模式贯彻进去,将它快速同化成一家海尔公司,结果屡试不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所以说,成功的企业往往注重“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合理搭配,以少量一流人才作为领军型人物,借助三流人才来贯彻他们的理念和点子,这时,企业就成功运作起来了。不是一流人才越多越好,全是一流人才,企业反而会陷入瘫痪,因为谁也不服谁,谁也领导不了谁。正如马云所说:“聪明的人大都离开了阿里,留下来的都成了富翁。”
2.老板是“求才若渴”还是“叶公好龙”
企业是离不开人才的,老板们也常把引进人才挂在嘴边。但是,老板对人才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即“求才若渴”与“叶公好龙”。所谓求才若渴,就是老板见到人才后,能够不惜代价地把人才聘入公司,并委以重任。如同三国中的刘备一样,见了诸葛亮,能够诚心诚意地三顾茅庐,然后拜为军师,敬若神明,言听计从。而所谓叶公好龙,如同三国中的刘表一样,看起来爱惜人才,礼贤下士,但却把人才供养起来,形同摆设一般,只为了虚名或好看而已。
老板对待人才,是“求才若渴”还是“叶公好龙”?对于不同性格的老板,有不同的态度。但大部分老板往往都是自视很高,做事很集权,把人才聘入公司也只是为了装点一下门面。或者出于一时的利益考虑,对待人才持有一种商人的心态,如果有利可图,便对人才恭维一番,一旦觉得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就会原形毕露。
记得有一家软件公司的总裁,平时最爱做的事情之一就是人才招聘。深圳的会展中心一年有四次金领人才招聘会,也是深圳规模最大的中高端人才招聘会,总裁每次都要去光顾一下,看看能不能“淘”到一些人才回来。有一次,他遇到一个刚从某大型软件公司辞职出来的软件研发工程师,技术水平相当高。于是欣然把他聘入公司,并委以研发部经理的要职,希望他能把公司的研发水平提升上来。那位张经理也非常感激总裁的知遇之恩,于是带领公司的研发团队,每天加班加点地进行技术研发,两年过去了,也为公司做出了不少贡献。后来,老板又在人才市场上遇到另一个人才,在某大型软件公司从业近二十年,经验丰富,能说会道,把总裁说得开开心心的。而且那个人生财有道,善于做一些吸收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在市场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然后进行改进创新,开发出一些盈利颇丰的软件产品。这让老板非常赞赏,然后把他提拔为研发部经理,而原先那位张经理立马降为项目经理,冷落一旁,导致对方愤然离职。
后来,有一次,老板在人才市场上遇到一位学新闻专业的女孩,文笔颇佳,写过不少书和文章。看过女孩作品后,老板一时间非常欣赏,于是当即聘入公司,让她担任公司的文化大使,专门负责写公司的新闻报道,然后发布在公司网站上。但在聘用期间,由于公司新闻很少,一个月写不了几篇,导致那女孩平时摆在那里没什么事可干。老板一下就变了态度,认为利用价值不大,于是便常常对那女孩斜眼相看,逼迫对方离职。
这种对待人才的心态就属于叶公好龙,完全出于一种功利心态,有利可图便佛眼相看,把他视如座上宾,甚至捧上天堂;一旦觉得利用价值不大,立马现出本相,将对方打入地狱。这是一种典型的商人心理,也不可能俘获人才的心。
还有一种老板把人才纯粹当成一种装饰品,看起来很爱惜人才,很尊重人才,却不把对方的才能发挥出来,只是当成自己的陪衬。曾看过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次,浙江一位集团公司老板跑到清华去聘请一位管理学博士做顾问,月薪一万五,对于刚毕业的博士来说,在没有工作经验的条件下,这个待遇已经是非常诱人的了,于是那位博士欣然前往。加入公司后,博士表现得非常积极,不断地给老板提建议,但老板只是笑一笑,很少采纳博士的建议,因为公司的策划和决策一直是老板一个人做的。
老板经常带着博士出入各种社交场合,跟合作伙伴、政府官员会面时,老板得意地向他们介绍说:“这是我的助理,清华大学的管理学博士生……”起初,博士还很有一种自豪感,但慢慢发现,老板并不要他做什么事。博士写的策划书,老板也是放在一边,终于博士明白了:老板高薪聘请他过来,并不是看重他什么能力,只不过是把他用来当作活广告,帮老板装点门面而已。对博士而言,像在吃青春饭一样,平生所学并没有一点实践的空间,于是博士最后毅然辞职。
只有少数老板能够放下自己的姿态,虚心对待人才,能够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去物色一流的人才,然后把手中的某些重要工作全权放下去,充分利用人才的价值,来倍增自己。这就是“求才若渴”的心态,这类企业往往能真正腾飞起来。
在深圳某世界500强企业工作时,公司的总裁就是一个典型。他旗下有四个事业部,三十多个产业园,年产值数千亿。他如何能驾驭住这么庞大的公司?他的方法就是物色一流的人才,并委以子公司总经理的重任,手中汇聚了一百多位总经理。总裁的主要工作就是三项:一是全国四处调研,发现新的投资商机,然后成立子公司,把该业务运作起来;二是物色一流的高管,重金聘入后,让其担任子公司总经理,全权负责子公司的运营;三是公司每年召开两次总经理工作会议,年终时在总经理会议上,由各总经理汇报经营结果,子公司经营指标的达成情况,并制定下一年的经营目标;次年年中的总经理会议上,监督各子公司经营指标的进度情况。如此一来,各子公司每年的增长速度普遍在20%~50%,公司两三年翻一番,实现了倍增式发展。
所以说,对待人才,老板应该放下心态,真正做到求才若渴,能够虚心地网罗人才,并委以重任,把人才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而不能像叶公好龙一样,把人才当成一种摆设或投机。
3.企业的“人才客栈”
在一些古装电视里,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客栈,这些都是一些武侠短暂居住的流动性场所。但有的企业也不经意成了一家人才客栈,意思就是公司刚招进一些人才,可没多久就离职走人了,这样,企业就成了人才的短暂跳板。这是许多老板最头疼的事,因为企业好不容易招进来一个人,花了不少招聘成本和精力,也付了好几个月工资,可没给公司创造出什么价值就跳槽走人了,意味着企业在这个人才身上的投资上是失败的。
一般来说,一个基层岗位的员工要在企业磨合三个月以上才能融入工作,经理级以上员工要磨合6个月左右才能进入状态,而前面的磨合期几乎是公司的培训期,是新员工的学习阶段,不能创造出什么实际业绩,而公司每月的工资却得如数照发。如果在这期间离职了,那意味着企业在该员工身上付出的成本远大于收益,企业亏钱了。所以,企业老板往往都希望每个员工都能在公司工作2年以上,最反感的就是员工在公司短暂停留就跳槽。
我曾在一家集团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有一天,总裁气急败坏地把我找过去,让我去处理一起离职事件。事情是这样的,半年前,公司从大学里招聘了10位应届本科生,作为公司的储干进行培养,分散在一些部门,并安排专人带他们工作。几个月后,那些大学生以各种理由陆续离职,只剩最后一位,安排在研发部进行培养,而今刚能步入工作,却想跳槽走人。
当我走进总裁办公室时,总裁和总经理正在谈论这事,总裁懊恼地说了一句:“如果这个学生一走,那我们这个储干计划就全盘失败了。”于是,我找来那名学生,跟他进行了一次长谈。问起离职的原因,他的理由是感觉自己英语不错,想去外企工作。不论我以工作、薪水来吸引他,都无法改变他的想法,见他去意已决,总裁最后也是懊恼地签批了他的辞职申请,只是从此后,公司很少再招储干进行培养。
为什么企业会出现人才客栈这种现象,关键是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没有考虑一个原则:招聘合适的人。所谓合适,就是招聘的人适合这份工作,而且也喜欢这项工作,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对方不胜任工作,肯定要被公司裁掉;而如果公司满足不了人才的要求,那公司最后也就成了人才流动的一家客栈而已。很多公司的经验表明,你雇佣什么样的人对你能否留住人才至关重要。匆匆忙忙地抓一个掌握公司所需技术的人来,而他半年不到就离职了,这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麻烦,因为花重金刚培养起来的人才便鸡飞蛋打,而重新去市场上招聘一个人才,所花的成本往往是三到五倍。
许多企业在招人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往往不管是什么岗位,招聘时追求的都希望是最优秀的人才。从企业的招聘过程就可以看到这一点:招聘一个人前,人事部往往会在人才市场或招聘网站上收集一大堆的简历,然后精挑细选出最优秀的人,再经过层层面试,找出最后的胜出者。如果是好的岗位,招聘最优秀的人才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果只是一般性的岗位,招聘最优秀的人才,注定对方会把公司当成短暂栖居的客栈。
美国家庭存储公司的首席行政执行官米尔纳曾讲过这样一句话:“最好是花一些时间,去确定一个人才有没有可能留下来。”以前家庭存储公司在雇佣人才时,并不关注他们是否愿意长时间地待在同一公司里,或者能否适应公司的文化,结果导致团队精神变得非常紧张,人才流失严重。现在家庭存储公司已经彻底改变了招聘政策,通过许多面试和测试来甄选求职者。米尔纳说:“我们不希望雇佣那些老想跳槽的人,那怕他再有才华!”
的确如此,如果采用不正确的招聘方法,将会导致近乎50%的新员工在工作半年内会选择跳槽,而跳槽的根源就在于“人职的不匹配”,也就是众人所说的“好马没有配好鞍或好鞍配的不是好马。”但公司倘若能采用恰当的招聘方法,尽可能全面地获取求职者的信息,并将其与岗位的需求,公司文化相对比后作出录用决策,这将会使离职率降低至10%以下。
被尊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在人才管理方面有丰富而独到的见解。松下幸之助认为:“人才的雇佣,应当以适用公司的程度为好,程度过高,反而未必有用。当然,水平较高能认真工作的人也不少,可是这些人往往会抱怨地说:‘在这个破地方工作,真倒霉。’如果换成一个水平差不多的人,他却会很感激地说:‘能在这里工作,还是蛮不错的!’从而倾力地为公司工作。这不是很好吗?”由此,松下幸之助很注重“适当”这两个字。适当的工作,招募适当的人才,虽然不能达到100分,但达到70分是不成问题的,达到70分有时候反而会更好,这就是松下幸之助的人才观。
由此可见,在招聘工作中公司一定要招聘到一个“合适”的人才,做到人职匹配,人事相宜。既不进行人才低消费,也不进行人才高消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招募的人才是合乎公司需要的“合适人才”,公司后续的留才策略才能对其发挥功效,否则对方可能仅将公司当跳板,充当一名“匆匆过客”。
4.猎头攻略:HR猎取关键人才的手法
人才招聘是HR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颇有压力的工作。有的人认为招聘就是对外发布一下招聘信息,然后再对应聘者进行一番面试,挑选出满意人才的过程。说起来轻描淡写,似乎非常容易。其实,HR的人才招聘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人才,像一些专员类、基层类管理人员,这类人才的信息资源非常多,HR往往通过一些常规的招聘手法就可以顺利完成工作,常见的是:专业招聘网站、人才市场现场招聘会、校园招聘、内部员工引荐等。
但对于一些稀缺的关键性人才,如专业技术人才、高端管理人才,这类招聘就不那么简单了,也是HR最头疼的事。因为这类关键人才处于人才体系金字塔的上层部分,属于社会精英阶层,数量非常稀少。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稀缺资源,而且往往都已有较好的工作,不会流入人才市场,在专业招聘网站上也很难搜索到这类人才的信息。如何把他们找出来?这时候,许多HR人士就会非常头疼了。在很多公司里,招聘一位营销总监、研发工程师之类的关键人才,往往半年时间都到不了岗,而公司又急着要,老板又催得紧,从而让HR倍感压力,甚至绝望了。
许多公司往往会把这类关键人才委托给猎头公司,通过高额付费的方式,借助猎头公司来猎取高端人才。为什么猎头公司能有效完成招聘工作,而公司的HR却束手无策呢?这自然归因于猎头公司的独特手法。公司HR招聘与猎头公司招聘有很大的区别:HR用的往往是常规的渠道,如人才市场、招聘网站、校园招聘等。但问题的是关键人才往往都已有稳定的工作,不会轻易流入人才市场,HR通过这些渠道搜索关键人才,无异于缘木求鱼;而猎头公司在猎取关键人才时,往往有独特性的门道。猎头公司为什么敢于向公司收取巨额的人才招聘服务费?因为它有一个独特的法宝——人才数据库。猎头公司是非常注重人才数据库的建设,因为它是一个猎头公司的实力体现,猎头公司往往会通过多种专业渠道来获取关键人才信息,来不断扩充公司的人才数据库。
网络寻访:猎头公司每天会留意各种新闻媒体上有关高级人才的信息,通过网络、新闻、报纸、杂志、常规网站、论坛、社交网站、QQ群、MSN、微博、微信等来寻找人才,随时记录,随时存储。
会务寻访:派出嗅觉敏锐的猎手,参加各种大型商务活动或社交活动,尤其是一些高端人才培训会、高端论坛等,这些场合往往是高端人才聚集的地方,猎头公司可以寻找各种猎物,获取关键人才信息资源。
隔墙设耳:在一些大型知名公司里发展内线,建立一支兼职猎手搜索队,来获取大公司内部人才信息。
撒好渔网:借助一些媒体广告宣传,吸引高端人才,积极接受他们上门登记或上网登记。
广求资源:对人才集中的地方,如高校、研究所、培训公司、行业协会、专业招聘网站的客户服务部等,通过内部交易或合作的方式,来获取高端人才信息资源。
资源共享:猎头公司之间互换人才库资源,从而快速扩充公司的人才数据库。
一旦猎头公司的人才数据库建好了,那么针对别的公司委托的关键人才招聘服务,就可以直接在猎头公司的人才数据库里寻找匹配的人才信息,然后就可以通过高薪、高职位、好的发展前景、情感线等多种方式来挖取人才。
当然,如果有些关键人才在人才数据库里找不到合适人选,那该怎么办?其实,猎头公司还有一绝招:Cold Call,即陌生拜访。针对该类关键人才所处的行业,找到该类行业的大型公司联系电话,就可以通过电话访谈的方式,联系到该公司内部的尖端人才,然后私下跟进和沟通,通过挖墙脚的方式,把他们挖取过来。对于猎取一些营销高管、工程师、公司总经理之类的人才,这种方式非常有效。
而作为公司的HR部门,也必须学习猎头公司这种猎才手法。毕竟借助猎头公司,是要付出巨额人才招聘服务费的,而且一旦猎取到的人才快速离职,那对公司来说,将是一项巨大的亏损。所以,公司HR部门在招聘过程中,也必须建立自己的关键人才数据库,将招聘过程中收集到的一些尖端人才信息,存入公司的人才数据库中,积累自己的人才库资源,并辅助一些“挖墙脚”的手法,来猎取关键性人才。HR在猎取关键人才时,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摸到对方的习性和活动范围,才能有的放矢。
曾看过这样一个案例:美国有一家生物制药企业,名叫Chiron公司。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需要大量的药剂师。结果,该公司招聘主管在尝试了互联网和很多其他的搜寻方式之后,他惊讶地发现,在人才市场上,普通药剂师竟然非常紧缺。于是,他不得不采用一些富有创意的手法:跟柜台后的药剂师聊天,谈话的内容包括:“如何与药剂师取得联系?”“药剂师喜欢访问哪些网站?”通过这种聊天的方式,他了解到:药剂师们喜欢在晨会时收听国家公众电台(National Public Radio)的新闻节目。于是,Chiron公司通过赞助本地公众电台,向外界发出了招聘信息。公司原希望有100名候选人露面,结果在一周内就获得了300多名候选人。
此外,公司HR还可以与同行业其他大型公司的HR部门“结盟”,以求资源共享,最典型的做法就是“简历共享”,即当公司人才数据库里找不到合适人才时,可以请求同盟公司推荐,因为对方可能有这方面的人才资源,且一时又用不上,这样就可以相互支援。
5.严把面试这一关:选人就如同选钻石
面试是人才招聘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如果还不严格把关的话,就很可能会错看人才。在面试过程中,公司常常会犯三种错:第一种错就是草草地看看人才简历,简单地沟通几句之后,便匆匆地给对方下结论,认为对方不怎么样,结果错失良才。
曾经看过HR届一个有趣的讨论:如何猎取像乔布斯那样的人才?乔布斯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他简历上没有提到的东西。如果只看简历上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将导致谬误:在创立苹果之前,乔布斯只是个二流大学的辍学生。他还透露,他在利兹大学学到的最重要的课程,竟然是书法课。想必在面试时,如果看到的是这样一个背景情况,估计绝大多数公司会把他否定掉。而人才最终是否能成功,不是取决于他的简历,而是他的其他素质:领导潜力、个性以及人生目标。
第二种是面试时觉得他经验丰富,专业技能水平不错,但进入公司后却发现他跟公司赋予的期望大相径庭,工作开展不起来,毫无起色。
第三种是觉得一个人能力和素质相当不错,高薪高位聘入之后,却不是把精力和才智放在公司的事业上,而且借助公司的平台来谋取私利,结果让公司大受损害。面试原本是一项很严谨的工作,一时的疏忽大意,将会给公司未来带来莫大的损失,唯有严把面试这一关,才能挖到人才的金矿。一家公司要想持续健康地发展,在选拔人才方面一定要下大力气。
惠普一直坚信:优秀员工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由此,惠普的管理层总是把招聘人才这件事排在所有工作的首位,把选拔人才当作公司的头等大事。中国惠普总裁孙振耀先生,曾把招聘新员工比喻成“去挑选一件珍贵的物品”。以前,在公司规模还不是很大的时候,每次招聘,他都要亲自与新员工面谈;后来公司规模大了,时间不够了,没有精力来把控每个新员工,但在招聘经理级人员和关键岗位人才时,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一位应聘销售人员的求职者,对孙振耀亲自面试自己感到大惑不解,于是面谈时问道:“我只是面试一个小小的Sales,用得着你这个堂堂的中国区总裁亲自出马吗?”然而,孙振耀却不这么认为,他解释道:“如果你要去买一件非常珍贵的东西,你会托付别人去买吗?比如说是一颗钻石,你肯定会亲自去挑选!”
“选人如同选钻石”,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惠普各级管理人员都要拿出足够的时间,来参加面试。因为在惠普公司,这是管理者最重要的一项工作,管理者不仅要面试本部门招聘的员工,而且还要作为面试小组成员,参与其他部门招聘新员工的面试工作。
反观一些公司,在面试的时候简单的两个环节,由用人部门负责人依据求职者简历,随机性地问几个问题就来下结论,未免太疏忽和武断。其实,评价一个人是一项很困难,很复杂的工作,必须通过多个环节考核,通过多个角度评价,才可能看透人才的本质。简历一般,外表平平的人未必就不堪重用;经历丰富、简历花哨,能说会道者未必就是公司想要的人才。由此,在面试时,必须经过层层把控,方能选出人才。
联想集团在招聘时,对人才的选择坚持两大标准:对公司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以及“人岗匹配”。只有认同公司的价值观,才可能是一个“志同道合”的人;而对于后者,联想认为“不一定要找最优秀的人,而是要找最合适的人”。这种合适,就是员工能够胜任岗位,而且乐于从事这一岗位。
IBM全球人力资源总裁针对人才招聘问题,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是自豪感,第二是创新,第三是灵活性,第四个就是高绩效文化。而针对“高绩效文化”,并不在于你的学历和出身,而是看你真正在工作上的贡献及工作热情。IBM是这样来界定高绩效的:一个是win,就是所谓的必胜的决心;第二个是execution,就是又快又好的执行能力;第三个是team,就是团队精神。有这三种特质的人,就是IBM所追求的高绩效的人。
所以,在面试人才的时候,一定要从多层面来评定一个人,既要看经验、技能,又要看求职者的道德和潜质。而且在面试过程中,尽可能地安排多个环节,多个部门负责人充当面试评委,采用多种有效的面试手段,才能筛选出钻石般的人才。
6. HR常用的面试手段
对于面试的方法,不同公司,不同层级的求职者,采用的方法也各不一样。但大多数公司使用最普遍的是结构化面试。结构化面试就是事先把面试的内容分为几个模块,每个模块设计好几个考核的问题,并确定好评分标准,然后在面试过程中,依次按照各模块顺序,向求职者提问事先准备好的问题,面试官根据求职者的应答情况评分,最后得出对求职者的整体表现评价。
企业结构化面试的模块一般包括:以往的工作背景、基本素质情况、专业知识情况、个人家庭生活情况等。其中,工作背景主要包括求职者以前在各公司的工作内容、经验的丰富程度、主要突出贡献等;基本素质情况主要考核求职者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抗压能力、工作心态、职业道德等;专业知识主要考核岗位所必须具备的一些专业技能;家庭情况主要关注求职者的婚姻状况、生育状况、个人理想等,考核员工是否会在公司待长久。
结构化面试是一种比较实用的面试方法,可以比较全面地考核求职者,而且面试过程比较正规、标准化,能比较准确地综合评价求职者,并进行分数排名,比较出彼此的优劣。而不像一些公司那样,面试官漫无目的地随意发问,却又得不出一个明确的结果,也不能有效地区隔出满意的招聘对象。
如果面试对象比较多,而且主要针对主管、经理级的面试者,企业往往为提高面试效率,而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手法。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实质是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求职者进行集体的面试。它通过给一组求职者(通常是3~5人)几个与工作相关的问题,让求职者们进行一定时间(一般是1小时左右)的讨论,让其自由发挥,来检测求职者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交际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与素质,用以综合判断对方是否达到拟任岗位的用人要求,以此来综合评价求职者之间的优劣。
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主考官给求职者一个彼此平等的角色,让他们自由辩论,主考官则以旁观者的姿态去观察每个求职者的表现,从而得出评价结论,这也就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名称的由来。无领导小组讨论,其实就是让求职者之间现场PK,像擂台比赛一样,谁能胜出,一目了然。
当然,如果针对的是经理级别以上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公司往往还会最后加一道面试关述职。如果经过前期面试,老板初步准备聘用了,为了确保求职者能真正胜任岗位工作,老板会让他写一份《未来工作计划》,让他以这个岗位员工的身份,写一份到岗后的工作计划安排,老板初步认可后,再约一个时间让他前往公司会议室述职,老板邀请各部门负责人担任评委,在求职者讲完未来的工作计划之后,由各评委从各实际角度发问,由他来“答辩”,就像“诸葛亮舌战群儒”一样,如果顺利通过了,那他就真正入职了。
当然,在面试过程中,为了评估求职者回答问题的真实性,往往还会附带实用“STAR”面试法。“STAR”其实并非“星星”的意思,而是由四个单词的缩写组成的词组:“S”是situation,情景;“T”是target,目标;“A”是action,行动;“R”是result,结果。“STAR”面试法是一种常用而非常有效的面试方法,能很快挖掘出求职者过去所做过的事情。具体操作是:先问情景(situation):“以前是在什么情况下做这件事的?”然后问目标(target):“能不能告诉我你做这件事的目标是什么?”接下来问行动(action):“你为了做这件事情采取了哪些行动?”最后才问结果(result):“你取得了那些显要的成绩?”
例如,有的求职者会说:“我以前是公司最出色的销售员,销售额在我们营销部一直遥遥领先。”很多面试官会听了很满意:“不错,你果然很能干。”但其实这个回答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因为面试官从中得不到任何信息。而如果面试官追问:“你推销的是什么产品?是用什么方法推销的?在哪个区域销售?区域需求量怎么样?产品的客户反应是什么?你采用哪些好的营销策略?能不能讲一个你成功推销的实例?”最后再问结果,针对他所说的“我是公司最好的销售员”,面试官就要追问他:“你们公司有几个销售人员?有什么指标来评价你们的业绩表现?你具体的销售额到底是多少?”通过不断追溯求职者的过去,才能把求职者过去的行为表现问出来,如果对方撒谎,那一定会前后矛盾,口拙词穷。
7.防不胜防的面试怪招
流程式、结构化的面试,求职者已广为熟悉。针对公司常用的HR初试、专业笔试和用人部门的技能复试,许多求职者已经是“久经沙场”,对那一套已经摸得滚瓜烂熟了。由此,不少求职者都事先做了预演和准备,在面试过程中往往能见招拆招,甚至通过一些虚假简历、虚假工作经历来闯过面试关。所以说,如果公司依然只用常规面试手段来甄选人才,往往可能会看走眼,导致一些求职者鱼目混珠,蒙混过关。由此,一些成功企业,在面试过程中,往往会出一些面试怪招,把求职者心神打乱,杀个“措手不及”,这样才能挑选出真正的人才。结合一些大型公司的面试手法,我把一些怪招列举如下:
压力测试:无疑,这类面试意在测试求职者的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这类测试往往采用“刁难”应聘者的手法,表面上有些不近人情。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在招聘员工时,就喜欢故意用压力来“刺激”面试者:“以你当前的条件显然不具备聘用资格,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故意把求职者逼入绝境,然后再观察他的反应。
记得有一次去深圳广聚能源公司面试时,该公司总裁在面试快结束时,故意问了一个问题:“如果你到我们公司来,不给你加工资,你怎么办?”我应付了几句。结果,他继续追问:“如果不是一两年,而是五年十年,甚至一直不加工资,你会怎么办?”一连串的尖锐问题直逼得我手忙脚乱。面试结束后,总裁站起来,客气地笑了笑说:“刚才只是开个玩笑,公司不可能不给员工加工资。”这种面试考察的是应聘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及其求职动机和价值观等。
思维测试:这类测试题目往往比较简短,但角度刁钻,而且没有标准答案,完全是发散性思维,以此来测试求职者的应变能力和思维广度。微软公司最喜欢用这种方法,在面试过程中,往往给求职者提一些挑战思维极限的问题,如:下水道的盖子为什么是圆形的?海里有多少的水?海滩上有多少颗沙粒?这些问题看似无厘头的,但面试不在乎你给出答案的对错,因为这类问题原本就没有标准答案。面试官在乎的是你如何去思考这些问题,有哪些创新性的观点和看法。
马拉松式面试:这类面试环节较多,过程故意拖得很长,用以考察求职者的“耐力”和决心。微软公司的面试招聘采用的就是“马拉松面试”,求职者需要与部门工作人员、部门经理、副总裁、总裁等五六个人交谈,每人大概一小时,但大家交谈的内容各有侧重。除涉及信仰、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敏感问题之外,其他问题都可以涉及,让求职者难以准备,面试时尤其重视这几方面:重视应试者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重视应试者的口才;重视应试者的创新能力;重视应试者的技术背景;重视应试者的性格、爱好和修养。
赛场赛马:给应试者一个公平的竞赛平台,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前段时间,苏宁电器公司旗下的苏宁易购子公司到某高校去招聘优秀毕业生,采用的方式就是让毕业生自己组队,参加苏宁易购组织的“大学生创业大赛”。第一轮是组建团队,编制创业策划书:如何发展苏宁易购的会员。结果大学生们组建了50余个团队,然后由苏宁易购的高管担任评委,由每个团队来讲解其创业思路及策略,经过评委们打分淘汰,留下了15个脱颖而出的团队;第二轮是让初步过关的团队去实施他们的创业方案,用他们的策略去发展会员,并统计出各自的会员开发量。这样又淘汰了10个团队;第三轮是召开总决赛,让胜出的5个团队各自总结自己的经营成果、成败经验,通过苏宁易购的高管评委打分,最后评选出冠亚季军,以及每个团队里面表现出色的先进队员,于是,这些胜出的团队及队员,就被苏宁易购愉悦地聘用了。
虚虚实实:面试的时候,主考官故意问一些看似矛盾的问题,来观察应聘者的反应。曾看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一家公司准备招聘一名公关部长,经过一番淘汰筛选后,只剩下三名求职者等待最后的复试。复试在一个房间里举行,每一名求职者进入考场,主考官都说:“请您把大衣放好,在我面前坐下。”其实,房间里除了主考官使用的一桌一椅外,什么也没有。结果第一名求职者不知所措,情急之下脱下大衣,放在主考官的桌上,然后说:“还有什么问题吗?”结果他第一个被淘汰了,原因是他惊慌失措,没有应变能力。第二位求职者的回答是:“既然没有椅子,就不用坐下了,谢谢您的关心,我愿听候下一个问题。”此人处事老练,只是机智不够。第三名求职者在听到发问后,眼睛一眨,把自己等候时坐的椅子搬进来,放在离主考官一米远处,脱下大衣,折好后放在椅背上,然后坐在椅子上听候下一个发问。这个人被成功录用为公关部长。
像这些怪异的面试招数,在一些大型公司,尤其是外资企业里很常用,作为在技能测试之外,考察员工应变能力、思维、性格、品德、价值观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够在应聘者毫无准备的情况,观察出他原始的反应,使用起来往往屡试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