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事典016:克服安南,明成祖朱棣的惩越战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赵匡胤开国第一战

兵临泽潞平李筠

作者:慕雨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安史之乱后,李唐盛世荣光不再,各地藩镇恃兵跋扈,不服中央号令。黄巢之乱后,中原大地“极目千里,无复烟火”。此后雄群蜂起,“城头变幻大王旗”。朱温灭唐后的短短五十余年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五朝(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三帝。这五十多年来,祸乱相寻,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春,赵匡胤在今河南开封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取了政权。

陈桥驿

黄袍加身掌权柄

上位后的赵匡胤按照“先稳都城,后宁四方”的既定方针,“迁恭帝及符后于西宫,易其帝号曰郑王,而尊符后为周太后”,对后周的宰臣及其他臣子一律予以留用,拥护新政权者加官晋爵。

表面上看,朝野上下风平浪静,实则危机四伏。甚至可以说,赵匡胤的政变步步行来步步蹉跌。每一步稍有不慎,赵匡胤就会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

毕竟雄才伟略的后周世宗在临终前,为了保证身死后政权的稳定,也是有一番安排的。

显德六年(959年),世宗亲征契丹,正准备攻取幽州时,突患重病。从夏四月“不豫”到六月“崩于滋德殿”,不到两月时间。柴荣自知不起,不得不开始考虑后事。世宗皇帝共有七子,前三子死于郭威篡汉时,其余四子中最年长的柴宗训也只有六岁。面对这种情景,周世宗自然要对身后事有所安排,防止幼主在未来的政治斗争中无力控制局面。

考虑到当时是一个谁握有军权,谁就拥有了政治发言权的时代,因此柴荣病重之际,开始对有可能威胁到政权安全的将领做了重点防范。

柴荣解除了殿前都点检张永德的职务。张永德掌殿前司,战功卓著,另外他还有个身份——周太祖郭威的女婿。世宗本来对他十分忌惮,结果他又在回师途中,发现了一个长三尺余的木条,上书“点检作天子”。世宗忧虑张永德是个潜在威胁,再加上认为他并非真正的辅政之才,干脆便免去其殿前都点检之职,改任其为澶州节度使。

那么为何殿前都点检的职位如此重要?以至于成为皇帝的潜在威胁?这一切要从唐到五代的军制开始说起了。

赵匡胤

唐朝时,中央朝廷有南北衙禁军,而各藩镇则有藩镇军,藩镇军大体分为牙兵与常备兵。牙兵是节度使的亲兵,战斗力很强。而常备兵则是为了应付日常作战与守备之用。朱温灭唐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军事实力,吸收唐中央的禁军及自己的牙兵,仿照唐北衙禁军体例,建立了后梁的禁军部队。朱温不但仿唐代禁军体制建立六军,又成立了全新的侍卫亲军。六军之内,龙虎军掌控宫廷。至于新成立的侍卫亲军,则包括龙骧、天兴、神捷、神威四军,其中龙骧是马军,天兴守卫汴梁(开封府,亦称东京)。后唐替代后梁之后,禁军名号变得更多,且多以马军为主,其禁军统帅被称为“藩汉马步军总管”。之后明宗又以庄宗的亲军“从马直”和自己的亲军“横冲都”为基础,创设了侍卫马军,即“捧圣军”,其余军队则划归侍卫步军,即“严卫军”。此后的后晋、后汉两朝,禁军制度并没有什么革新。五代政权更迭频繁,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都曾是侍卫亲军的最高统帅,三人建立政权后便没有必要对拥立他们的禁军进行改组与换血。

柴荣

到了后周年间,郭威深知侍卫亲军“累朝相承”的弊端,于是设置了殿前司,与侍卫亲军司分掌禁军。殿前司成立后,郭威先是任命外甥李重进担任殿前都指挥使。殿前司下辖铁骑左右两厢骑兵、控鹤左右两厢步军,一共有两万人。殿前司人数虽少,战斗力却十分强悍。

而侍卫亲军司的最高统帅是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指挥使,其次为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侍卫亲军司下设龙捷马军都指挥使和虎捷步军都指挥使,前者统率骑兵,后者统率步军。郭威在位时,侍卫亲军司总兵力约为七万五千人,马步军都指挥使是王殷。广顺三年(953年)冬,郭威患病,他担心“有震主之势”的王殷夺权,于是设计将其处死。然后郭威改任李重进为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虞候,又任命张永德任殿前都指挥使,统率殿前司。两司实力不同,官员级别也分高低。当时殿前都指挥使的职位要略低于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虞候。

世宗显德元年(954年)三月,北汉刘崇趁柴荣新君即位之机,联合契丹人大举南侵。后周与北汉在高平展开殊死决战,此前被寄予厚望的侍卫亲军却一触即溃,反而是殿前司军兵在柴荣的亲自统帅下奋勇杀敌,最终转败为胜。战后,心有余悸的柴荣开始整顿中央禁军。他处决了七十余名逃将,改派殿前司的一些将领充实到侍卫亲军司中,这就使得殿前司空出了很多职位。赵匡胤因在高平之战中表现突出,也升任殿前司都虞候,负责“选武艺超绝者,署为殿前诸班,因是有散员、散指挥使、内殿直、散都头……之号”。

柴荣还把数千精挑细选的皇帝近卫班直也划归殿前司统辖,这使殿前司的总兵力达到近三万人。此后,柴荣又命李重进裁撤侍卫亲军中“老弱羸小者”,缩编后的侍卫亲军司约余六万人。不久后,柴荣出于平衡势力的考虑,将李重进升任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指挥使,以制约实力增强的殿前司。此后,柴荣征南唐,李重进被任命为淮南道行营招讨使,成为最高指挥官。结果妒火中烧的张永德经常散布李重进的谣言,甚至告御状称“重进有奸谋”。

北宋李公麟所绘《免胄图》,虽然画的是唐代郭子仪单骑退回纥的故事,但将士形象却是以北宋武士为模版绘制

为了平息事端,柴荣特设了殿前都点检一职,由张永德担任。这样,张与李的地位就相当了,而张永德留下的空缺改由赵匡胤担任。此番张永德出为澶州节度使,接替他任殿前都点检之职的仍是赵匡胤。因此从黑色幽默的角度来说,柴荣为巩固政权所采取的措施,反而让赵匡胤有了夺权的契机。

当然,即使赵匡胤就任殿前都点检后掌握了三万左右的精锐,但仅依靠这些力量,尚不足以发动一场宫廷政变。殿前司要想兵变,最大阻力就是侍卫亲军司。当时,任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指挥使的李重进能征惯战,手握重兵;副都指挥使韩通在后周的立国与发展中居功厥伟,被郭威、柴荣“委以心腹”,虽有勇而寡谋,却誓死效忠周室;而步军都指挥使袁彥,也是赵匡胤的死对头。这些朝堂上的实力派,就是赵匡胤无法逾越的拦路虎。

但可惜的是,柴荣殚精竭虑安排的辅政格局,在其子恭帝即位后不久就被破坏无遗。先是侍卫亲军司步军都指挥使袁彥被排挤出汴梁,改任陕州节度使。袁彥离开后,侍卫亲军司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改任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虞候,龙捷左厢都指挥使高怀德升为侍卫亲军司马军都指挥使,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张令铎升为侍卫亲军司步军都指挥使,铁骑右厢都指挥使王审琦升为殿前都虞候。

此后不久,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也被排挤出了权利中枢,改任淮南节度使,被打发到遥远的扬州去了。

没有了李重进和袁彥,殿前司的实权派人物变为:

殿前都点检:赵匡胤

副都点检:慕容延钊

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

殿前都虞候:王审琦

铁骑右厢都指挥使:刘廷让

控鹤右厢都指挥使:马全义

其中石守信、王审琦、刘廷让三人,是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中的盟兄弟;慕容延钊与赵匡胤私交甚笃,赵匡胤“常兄事延钊”;马全义则是赵匡胤的心腹。可以说,恭帝即位月余,殿前司就变成了赵匡胤政变的大本营。

而侍卫亲军司的情况也同样大有变化:

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指挥使:暂缺

侍卫亲军司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

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虞候:韩令坤

侍卫亲军司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

侍卫亲军司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

《后周韩通妻董夫人墓志铭》拓文

四人当中,韩令坤、高怀德、张令铎三人都以赵匡胤马首是瞻,这样一来,侍卫亲军司中,除了韩通一人,大体上也被赵匡胤势力控制了。

后世有人认为,年幼的恭帝和符太后不可能会做出这种自毁长城的决定,一切都是赵匡胤在暗中操纵。理由就是赵匡胤的胞弟赵光义的妻子是符太后的姐妹,赵匡胤通过符太后这个没有丝毫政治斗争经验的女子,达成了自己的政治目的。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

即便如此,赵匡胤仍没有占据绝对优势,更不敢冒险。毕竟他不能越权架空韩通,来直接指挥侍卫亲军司的军队。韩通这个人虽有勇无谋却誓死效忠周室,世宗柴荣正是看重他的忠诚,因此临终前“委以心腹”,授予他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兼侍卫亲军司马步军副都指挥使。赵匡胤与韩通虽同掌宿卫,军政之事却“多决于通”。

韩通与赵匡胤表面一团和气,实则早已势同水火。如果赵匡胤敢在汴梁城发难,韩通只要振臂一呼组织反抗,就能立即扑灭赵匡胤的政变。要不是赵匡胤借着“契丹南侵”这个理由,将部队带出了汴梁城,掌握在手中,并在京畿之外发动政变,胜负仍未可知。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回师汴梁。韩通闻听兵变,立即率领亲信从内廷奔出,准备组织抵抗。结果他冲出左掖门时,遭遇赵匡胤在汴梁城中的内应石守信的伏击。韩通好不容易杀出一条血路,又与赵匡胤一方,江湖人称“王剑儿”、功夫高强的王彥升撞在一处。韩通不敌逃回府宅,王彥升紧追不舍,韩通夫妇和三个儿子就此被杀。

赵匡胤代周后,先假惺惺地“赠韩通中书令,以礼葬之,嘉其临难不苟也”,随即封赏拥戴他上位的心腹:

石守信:封归德军节度使、侍卫亲军司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高怀德:封义成军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

张令铎:封镇安节度使、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虞候

王审琦:封泰宁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

至于殿前都点检、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指挥使之职,则分别授予了远在北方的慕容延钊和韩令坤。但就此掌握住中央政权的赵匡胤,仍不能说高枕无忧了,因为赵匡胤必须要提防各地藩镇的过激反应。

其实对于外藩,柴荣也早有过布局。当初除了任命亲信郭崇为成德节度使外,柴荣在病逝前数日还下旨立已故宣懿皇后的妹妹为后,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其貎美如花,有母仪天下之姿,而是因为她们有个父亲叫符彥卿。

符彥卿从十三岁为后唐庄宗效力起,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宋五朝。在这几十年里,符氏家族一直是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势力。符彥卿“勇略有谋,善用兵”。郭威代汉之初,封符彥卿为淮阳王,不久便“为大名尹、天雄军节度,进封卫王”。天雄军就是唐中后期藩镇割据时,河溯三镇中的魏博镇,后梁朱温时更名为天雄军。由于河溯三镇的将帅、牙兵最为跋扈,经常“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五代的帝王也不愿意得罪这些藩镇,所以在处理此一地区的事务时慎之又慎。

郭威称帝后,柴荣娶符彥卿之女为继室,史称“大符后”。柴荣继位后,“拜符彥卿太傅,改封魏王”,符彥卿可谓位极人臣。柴荣临终前立大符后的妹妹为皇后,正是想借重符彥卿的声威震慑辽人,并保障其政权的平稳过渡。

所以如果郭崇和符彥卿不臣服于赵匡胤,甚至起兵对抗,就有可能引得其他藩镇效仿,赵匡胤的皇位也坐不安稳。对此,赵匡胤也精心做了应对之策。

陈桥兵变态势图

此前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时,统帅前军的慕容延钊并没有停止北上的步伐,而是率重兵屯于真定,专职盯防符彥卿的天雄军。赵匡胤陈桥兵变,正是得到慕容延钊“前军昨已过河”的确切消息,才敢放心率军赶回的汴梁。而在此之前的显德六年十二月,韩令坤已经率军出巡河北,屯戌于河北成德,形成了对成德节度使郭崇的威慑。

由此,赵匡胤的狠辣和权谋可见一斑。最终,成德节度使郭崇在韩令坤大军近在咫尺的威慑下,第一个承认了赵匡胤的新政权。天雄军节度使符彥卿,在慕容延钊陈军真定的虎视眈眈下,也臣服于赵匡胤。

至于其他的节度使们,本就对改朝换代并不是太过在意。他们最为关心的是朝堂之上的人事变动:“故宰相其谁乎?枢密使副其谁乎?军职其谁乎?从官其谁乎?”总体上,大多数藩镇在得知“皆不改旧”时,便选择“乃下拜”。

但也有个别人表现得桀骜不驯:比如陕州节度使袁彥“及闻禅代,日夜缮治甲兵”;义武节度使、同平章事孙行友也暗中缮治甲兵,打算“据山寨以叛”。不过袁彥、孙行友等人虽然不满赵匡胤,但也没有公开与之决裂。

只有一个人,公然挑衅赵匡胤,也因此成为当时天下瞩目的风向标。他就是昭义节度使李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