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举足轻重的Ⅳ号说起
要了解E-25的来龙去脉,必须先从Panzerkampfwagen Ⅳ车族谈起。希特勒将E-25称为“决定性的坦克歼击车”,当然不排除有其一贯夸张的成份,但却也并非都是不着边际的臆想,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作为Panzerkampfwagen Ⅳ与Jagdpanzer Ⅳ的全线替代品,E-25的地位是可想而知的。当然,也正因为如此,在了解E-25之前,Panzerkampfwagen/Jagdpanzer Ⅳ对于德军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自然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
▲PzKpfw. Ⅳ Ausf. G型中型坦克三面图从〔Ⅳ号坦克为5人车组,其中车长、炮手、装填手位于炮塔内,驾驶员和机电员位于车体前部,其上方均设有出入舱盖。驾驶员前方装有一个50型观察窗(Fahrersehklappe 50),在战斗时则使用一具KFF2双筒潜望镜来观察情况,该镜放大倍率为1.8倍,视场18度。机电员右侧设有一个带缝观察窗。炮塔上方的车长指挥塔上设有一个车长专用的进出舱盖,塔上有环形布置的5个方形观察孔。炮塔两侧设有分别供炮手和装填手进出的舱门,并带有手枪射击孔。另外在炮塔后方也有2个手枪射击孔〕
在1943年1月11日,首辆Panzerkampfwagen Ⅴ“黑豹”D型坦克驶离工厂之前,尽管德国国防军和武装党卫军部队已经拥有了几个装备Panzerkampfwagen Ⅵ“虎Ⅰ”式重型坦克的独立重型坦克营,然而由于后者的产量极为有限(“虎Ⅰ”可谓二战中令人畏惧的德国坦克图腾,但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末停产,仅仅生产了1355辆),因此无论是应对东线的“T-34危机”,还是面对北非各式各样的英美坦克,装备KwK 40/L43 75mm长身管坦克炮的大量Pzkpfw Ⅳ Ausf.F2/G就已经成为德军装甲部队的脊梁,其中流砥柱的作用是包括Panzerkampfwagen Ⅲ在内的任何一种德制装甲战斗车辆无法企及的——着实让北非战场上的盟军吃尽苦头,几乎所有英、美制战车都不是F2型的对手,东线的“T-34危机”也由于两种长身管Pzkpfw Ⅳ的出现得到了初步的化解〔Pzkpfw Ⅳ Ausf.F2中型坦克实际上是1941年11月18日,为了弥补G型的难产,直接由F1型换装KwK 40/L43 75mm长身管坦克炮而来的过渡性产物,从1942年3月开始生产至7月,共生产了175辆,同时还将25辆战损后送的F1型直接改装成F2型。由于换装了新型的主炮,其编号也改为Sdkfz 161。初期的F2型大致上与F1型相同,主要的不同在于主炮的变更,增设了圆形的单孔炮口制退器。而且炮塔内的设备也作了重新调整:重新设计了高低机以及装填手用辅助回旋机,炮长换装新型TZf 5f瞄准器,车体机枪座增设防尘罩,并在其左侧装设支撑架,取消大灯,只保留防空灯。其他细部也略有变更。到了后期的车体则与G型类似,最主要的变化是无线电操作员及驾驶员舱盖上的信号弹发射口被取消,炮塔左、右两侧和装填手前方的观察窗也都被取消。至于早期型PzkpfwⅣ Ausf.G实际上是在F2车体前部增加了30mm的附加装甲(总计达到80mm)的产物〕。
随后于1942年11月出现的后期型Pzkpfw Ⅳ Ausf.G,由于换装了身管进一步延长的KwK 40/L48 75mm坦克炮,基本上将开战以来T-34/76的质量优势板平甚至还略有超出(Pzkpfw ⅣAusf.G装备的KwK40L48 75mm坦克炮采用TZF5f伸缩瞄准镜,安装位置在火炮左侧,瞄准镜的放大倍率为2.5倍,视场为24度,内由7个三角形组成,划分为4个密位,炮手只需要把目标对准三角形的顶点就可以在不影响观察的情况下进行瞄准,三角形之间的距离作用是打击移动目标时估计提前量,同时,也可以通过三角形的高度和分布距离来估算目标的距离。炮手还可以通过移动位于瞄准镜上方的指针对目标的距离进行设定,刻度上标注有不同弹药的射程距离,最小的划分为100米,39型被帽穿甲弹的最大刻度为2500米,次口径钨芯穿甲弹为1500米,高爆弹为3300米。火炮采用半自动立式滑动炮闩,电火帽击发。火炮俯仰角为向上20度,向下10度,通过炮手摇动手柄实现俯仰角的调整,坦克的炮塔可通过电动驱动来360度回旋,也可以通过摇动手柄实现。KwK40L48 75mm坦克炮右侧安装有一挺配有KZF2望远瞄准镜的7.92毫米MG34同轴机枪,可以用来对付敌步兵,也可用辅助火炮测定目标距离,和TZF5f瞄准镜一样,KZF2瞄准镜的放大倍率也为2.5倍,视场为24度。坦克的车体首上右侧也装有一挺MG34机枪,俯仰角为向上20度,向下10度,同时可左右回转各50度。这挺机枪也配有一具KZF2瞄准镜,标定射程200米。主炮备弹87发,存放位置为炮塔底板上的弹药箱内,MG34机枪备弹3150发,弹链使用布袋存放)。
▲PzKpfw.Ⅳ Ausf.H型中型坦克三面图。1943年4月,H型正式投产,车体前部变为整体式的80mm装甲,同时该坦克的外挂装甲板改为网格式。H型还装备了冬季专用履带,以及反步兵S雷。H型可以被称为Ⅳ号的决定版本——主要性能已经基本确定,因此也是Ⅳ号坦克各型号中产量最大的一种,生产至1944年7月,总产量达到3774辆。H型由于装甲增厚,比G型车重增加1.5吨,达到25吨
当1943年4月被称为“基本决定版”的Pzkpfw Ⅳ Ausf.H投产时,这种坦克已经成为所有在产德制装甲战斗车辆中,性能、成本和可生产性最为均衡的“日耳曼军马”(1943年4月开始生产的Pzkpfw Ⅳ Ausf.H中型坦克,到1944年7月为止共生产3747辆,是Pzkpfw Ⅳ中数量最多的一型。该型战车与G型的后期型差异不大,因此也很难去辨识。初期生产型的正面装甲仍然为50mm厚,并加装30mm厚的附加装甲,全车还加挂5mm至8mm厚的侧裙板。车长指挥塔的防护也予以增强,并且加装防空机枪架与环型防弹板,由于装甲增厚,比G型车重增加1.5吨,达到25吨,机动性略有下降。到了中期型以后,车体正面的附加装甲取消,取而代之以80mm厚的整块装甲板,同时该坦克的外挂装甲板改为网格式。H型还装备了冬季专用履带,以及反步兵S雷,防护力更为提高。另外,车身的右边增设大型的空气滤清器,底盘的上部托带轮的式样也更新了。1943年9月以后的量产型Pzkpfw Ⅳ Ausf. H车体上都涂上防磁涂料以避免磁性的反坦克雷的吸附和爆破。1944年9月9日后开始生产的后期型则更换了更新式的负重轮,以及带有防滑纹的400mm宽履带,车体后方的细部也简化了许多以方便生产。至于炮塔的部分的变化则有限)——尽管此时Panzerkampfwagen Ⅴ“黑豹”已经投产,其重要地位不但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反而进一步确立了支柱性的重要地位。在哈尔科夫反击战、库尔斯克会战、第聂伯河战役等作战中,如果德军没有这种身板结实并且数量相当可观的日耳耳曼军马担当重任,1942-1943年东线的战局将是难以想象的。以1943年7月开始的库尔斯克会战来说,对于这场战役中德国装甲部队的印象,人们可能大多集中于闪亮登场的Panzerkampfwagen Ⅴ“黑豹”D或是“费迪南”重型坦克歼击车上,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德军投入的841辆长管炮型PzkpfwⅣ Ausf.G/H才是这场装甲鏖战的重头〔“黑豹”D型坦克、“费迪南”坦克歼击车以及其他一些新型装备都在1943年7月的“堡垒”行动中初期亮相,“黑豹”D型坦克装备了第51和第52装甲营。但是由于机械故障(特别是变速箱、传动装置、悬挂装置以及引擎),有很多“黑豹”型坦克在战前或战斗中损坏。当时德国的装甲兵总监海因兹·古德里安事后评价道:“……他们太容易起火了,燃料系统缺乏足够的保护,由于经验不足,损失了一些乘员。”〕
▲装48倍径75mm炮的“缩水版”Jagdpanzer Ⅳ坦克歼击车原型车
▲Jagdpanzer Ⅳ坦克歼击车车身低矮,拥有良好的机动性和火力,是一种难以对付的危险的战斗车辆
不过,当时间进入1944年6月,虽然经过进一步强化而且生产工艺更加简化的改进型PzkpfwⅣ Ausf. J开始投入生产,陆续取代了Pzkpfw Ⅳ Ausf. H在克虏伯、沃玛格以及尼伯伦根工厂生产线上的位置〔1944年6月,J型开始进入制造,早期的J型和H型在底盘上相差不多,只是排气装置和悬挂系统上做了一些改动以简化制造工艺,但为了增大战斗行程,采用的车内附加油箱挤占了大量车内空间,不得已只好将炮塔的旋转电机拆除——除了J型,所有的PzKpfw Ⅳ型坦克炮塔都是采用电驱动转动,而J型则是只能采用手动式旋转。到1945年3月,尼伯伦根工厂一共生产了1758辆Pzkpfw Ⅳ Ausf. J型坦克(底盘编号到9150)。晚期型的J型采用了铸造诱导轮以及钢质托带轮,晚期生产的J型将托带轮减少为3个〕。同时作为Pzkpfw Ⅳ的一种简化版本和低成本替代品,采用无炮塔设计的一系列Jagdpanzer Ⅳ坦克歼击车,由于其在机动防御作战中突出的“技术效率”,正日益成为比其坦克版本更为重要的装甲技术装备。然而,在“Ⅳ号战车”看似无比风光的背后,德军最高统帅部却深知,无论是作为坦克还是无炮塔的坦克歼击车,PzkpfwⅣ作为一种通用底盘的潜力已经挖掘殆尽,很快就将难以适应正在急剧变化中的战场形势。
▲PzKpfw Ⅳ Ausf J中型坦克
事实上,尽管出身于吨位较大的“支援坦克”,Ⅳ号在底盘承载性上远优于吨位较小的Ⅲ号(Ⅲ号设计之初的定位是“战斗坦克”,而Ⅳ号则为“支援坦克”。20世纪30年代,装甲机械化战争的理论经历了一个充满探索与矛盾的时期。这一时期,各国的军事家们对装甲机械化战争的观点各不相同。装甲作战的拥护者认为,坦克的出现使一战时期那种战壕战的模式不复存在,大范围的机动作战将取而代之。而另外一些保守人士则认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大规模的坦克机动作战还不足以将传统的战壕战取代,但会对战壕战产生冲击,这些保守人士则认为可以通过完善战壕阵地体系和加强战壕阵地火力来应对坦克战可能带来的冲击。20世纪30年代法国耗费巨大精力在法德边境修筑“马其顿防线”便是基于这种想法。对于大规模装甲机械化作战的支持者来说,突破对方的战壕阵地取得最终的胜利是其主要目标。所有的坦克战指标的取舍都可以看作是为了取得最终的胜利而具体量化的结果。不同坦克的性能及设计差异只是源于取得最终胜利的方法上的不同。这一时期的坦克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快速迂回进攻,消灭对方装甲目标,正面突破进攻,击溃敌人防御体系。具体到坦克设计上来说,受到当时火炮技术水平的限制,用于完成这两种任务的火炮在技术上无法统一。用于对付装甲目标的火炮需要的是高初速,而用于毁伤敌方工事的火炮则得有足够大的威力和口径,而口径足够、初速度足够的火炮由于体积和质量的关系,需要有一个足够大的坦克底盘,过于庞大的坦克底盘在当时基本不具备机动能力面对这个矛盾,坦克设计人员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一种是兼顾两种需求,将其尽量集中到一辆坦克上,例如法国的“夏尔BI”和美国的M-3中型坦克;另外一种就是像德国这样,将两种需求分开来实现,Ⅲ号用于快速进攻,消灭敌人装甲目标,Ⅳ号用于支援步兵,配合Ⅲ号进行进攻),但作为产量最大的一种型别,和德国装甲部队中的支柱性装备,Pzkpfw Ⅳ Ausf. H已经开始显露出某种力不能支的“征兆”〔H型总产量达3935辆,但其中有30辆的底盘用来生产第一批的四号突击炮,另外有130辆则改装成灰熊式(Brummbar)突击榴弹炮〕——由于前装甲加厚,并安装了侧裙板,H型的战斗全重较之G型增重1.5吨达到了25吨,这使得其单位功率出现了明显下降,机动性恶化,最大速度下降为38千米/小时,但相比于G型,H型的火力却仍然在原地踏步。而到1944年6月Pzkpfw Ⅳ Ausf. J开始投产时,这种趋势已经愈发明显了——一方面作为PzkpfwⅣ Ausf. H的简化型,PzkpfwⅣ Ausf. J在生产工艺上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生产工时较之H型减少1/3,以适应越发窘迫的德国资源状况;但是另一方面,自从库尔斯克战役中被砸断了“脊梁”,始终难以恢复元气的德国装甲部队沦为了一支“装甲救火队”,对于作战行程的要求被摆在了与装甲防护和火力性能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结果为了在战斗室中容纳200升的车内附加油箱(以达到320千米的战斗行程,成为战时德军唯一能在这个性能上可匹敌T-34的坦克——T-34/85为300千米,T-34/76C为400千米)和额外的15发备用弹药,不但炮塔内的回旋电机被取消,改为手摇式旋转,严重影响了战斗效能,而且整车的战斗全重进一步上升,机动性也较之H型更为恶化了。
▲Jagdpanzer Ⅳ 70(v)是相当强大而高效的反装甲武器,可惜生产数量受制于坦克炮的产量
▲Jagdpanzer Ⅳ 70(A)也是相当强大而高效的反装甲武器,可惜生产数量同样受制于坦克炮的产量
更关键的是,作为德军手中被认为最具性价比优势,并且在火力、机动和防护性三大性能上能够达到理想平衡的中型底盘,无论是Ⅳ号的坦克版本还是坦克歼击车版本,却都没有在战斗效能上与Ⅲ号(及其洐生型)拉开实质性差距——从Pzkpfw Ⅳ Ausf. G(后期型)一直到Pzkpfw Ⅳ Ausf. J,装KwK40L48 75mm坦克炮的Ⅳ号坦克与StuG/JagdpanzerⅢ F/F8/G型突击炮/坦克歼击车拥有相同的火力和相近的装甲防护水平,至于Jagdpanzer Ⅳ这种本应拥有更强大火力的无炮塔坦克歼击车版本,却由于KwK 42L70 75mm坦克炮的产量不足(这种坦克炮需要优先供应PzKpfw Ⅴ“黑豹”),也只能用同样的KwK42L48 75mm坦克炮(Jagdpanzer Ⅳ的本意是用KwK 42L70 75mm坦克炮对廉价的Ⅳ底盘进行重新武装,以弥补因昂贵的PzKpfw Ⅴ“黑豹”产量不足而造成的严重缺口,绝非StuG/JagdpanzerⅢ F/F8/G型突击炮/坦克歼击车的一种“重复”)。结果这样一来,不但在资源上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同时维持Ⅲ号和Ⅳ号两种战场价值相差不大,但部件通用性却相当有限的底盘生产线,显然与当时德国军工资源的现状是背道而驰的),更与此时德军在战场上面临的威胁形势相脱节——随着1943年年底T-34/85的出现,作为一个本应在性能和产量规模上“对等”的级别,装有KwK40L48 75mm坦克炮的Ⅳ号系列或是Ⅲ号系列却都感到力不从心了。然而这样一来,整个Ⅳ号系列的存在意义也就受到了强烈的置疑(由于KwK40 L/48 75mmr坦克炮在T-34/85出现的1943年底已经过时,反装甲能力相对下降,所以装备该型火炮的Ⅳ号歼击车更应该被称为突击炮才贴切。换句话说,尽管吨位更大,但Ⅳ号底盘火炮适装应更好的优势却并没有体现出来)。
▲由PzKpfw Ⅳ Ausf J/H底盘与PzKpfw Ⅴ/F炮塔组合而成的廉价版“混合豹”方案
由于底盘被认为具有相当程度的改进潜力,因此将PzKpfw Ⅳ进行大改的设想一直在德军内部某些有识之士中非常盛行——比如正面和侧面装甲改为倾斜装甲,关键部位要加厚装甲;炮塔用PzKpfw Ⅴ的;火炮也用PzKpfw Ⅳ的KwK42 L/70 75mm坦克炮(更合适的选择应该是KwK 36 L/56 88mm坦克炮,其本来就应该是中型坦克上使用的火炮);发动机使用马巴赫550马力汽油机;履带加宽到600mm,然后再用这种大改后的PzKpfw Ⅳ去对抗苏联那令人心悸的T-34坦克群,不但要比重新设计一款新式坦克省事得多,甚至比PzKpfw Ⅴ也要划算。事实上,这种设想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相当程度的技术依据与历史依据。
▲被红军缴获并使用的IV号坦克歼击车
▲在意大利战场被击毁的Jagdpanzer Ⅳ
当然,相比于Ⅲ号底盘,吨位更大的Ⅳ号底盘本应拥有更好的火炮适装性。对此,德国人并非没有觉悟。先是在1944年4月-5月间,试验了两种原汁原味的Jagdpanzer Ⅳ样车——粗糙一些的Jagdpanzer Ⅳ 70(A)与精致一些的Jagdpanzer Ⅳ 70(V)〔Jagdpanzer Ⅳ 70(A)与Jagdpanzer Ⅳ 70(V)都是装KwK 42L70 75mm坦克炮的版本,区别在于前者直接在未经修改的Pzkpfw Ⅳ Ausf.H车体上建造了一个突兀的固定战斗室,因此车体较高,而后者则重新设计了车体,车体较为低矮,被弹面小,防护性能较好〕;然后在1944年7月,又试图将正在设计中的PzKpfw Ⅴ Ausf.F炮塔装在Pzkpfw Ⅳ Ausf.J车体上。然而,上述两种努力的结果却很难令人满意——对于PzKpfwⅤ Ausf.F炮塔来说,Pzkpfw ⅣAusf.J的车体过于单薄,这个混合方案在纸面阶段就宣告破产;至于Jagdpanzer Ⅳ 70(A)与Jagdpanzer Ⅳ 70(V)虽然从1944年6月开始先后得以投产,算是实现了Jagdpanzer Ⅳ的原始设计意图,但终归受制于KwK 42L70 75mm坦克炮的产量,Jagdpanzer Ⅳ 70(A)与Jagdpanzer Ⅳ 70(V)的生产规模始终无法扩大。此外,即便抛开火炮产量这一瓶颈问题不谈,Jagdpanzer Ⅳ 70(A)与Jagdpanzer Ⅳ 70(V)自身也存在着较严重的技术缺陷——由于80mm厚的首上装甲板面积加大,沉重的前置固定战斗室破坏了整车的承力平衡,超出底盘行动部分前四个负重轮承重能力75%左右,再加上半刚性安装的KwK 42L70 75mm坦克炮后座力较之KwK40L48 75mm炮要大28%,由此所导致的底盘可靠性急剧下降,机械故障频频,也很难说是成功的作品——显然,相对于Ⅲ号底盘,更大更重的Ⅳ号底盘的火炮适装性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似乎只有对安装70倍径75mm炮的Jagdpanzer Ⅳ底盘进行彻底的改进,或者发展出一种完善的“25吨通用底盘”才能解决问题……
▲装70倍径75mm炮的Jagdpanzer Ⅳ 70(A)侧视图
▲装70倍径75mm炮的Jagdpanzer Ⅳ 70(A)俯视图
▲装70倍径75mm炮的Jagdpanzer Ⅳ 70(A)正反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