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山相国寺石窟初探
【摘要】 须弥山相国寺石窟,开凿于北周年间,该窟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部分构成,是须弥山规模最大的中心柱洞窟,建筑规模宏大,窟室形制独特,结构规整,造像精美,保存较为完好,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佛教传播过程中,进一步民族化、地域化的特征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审美价值。虽未按规划完工,但仍不失为同期石窟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 须弥山;相国寺;形制;造像
须弥山相国寺窟区地处须弥山石窟保护区的中部,其北靠松树洼,南临桃花沟,西接桃花洞,东部为杏树台区域宽广的缓坡台地。相国寺窟区洞窟从第51窟到第102窟,共有52座洞窟,其中第51窟是北周开凿的洞窟,第66、67、70窟是隋代开凿的洞窟,其余洞窟都是唐代开凿的洞窟。相国寺石窟就位于相国寺区中心区东部的独立山包上。在须弥山现存的中心柱洞窟中,尤以被誉为“须弥之光”的第51窟相国寺最为著名,它是须弥山第一座规模宏大的中心柱窟,其规模之宏大、形制之独特、造像之精美,在全国北周的洞窟中绝无仅有,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在前人的著述中,虽多有提及,但因语焉不详,读者无法窥知全貌。本文就该洞窟的基本情况作简略论述。
该洞窟由前室、后(主)室和南北两耳室构成。原窟门已崩毁。前室南壁开三龛,左(北)、右(南)室窟门上方均开一小龛。主室平面方形,覆斗顶,中心柱窟。窟内作仿木构框架,壁顶有横枋,四披有斜枋。中心柱四面各开一龛。四壁均开龛。东、南、北三壁中部各开一门,与前室和南耳室、北耳室相通。东壁门上设明窗。窟口南偏东68°。
一、前室
前室仅有南壁,壁面西端开一龛,龛内雕像两身,残。一尊为力士像,漫漶严重,另一尊像仅见痕迹,形象不清。壁面东端开二小龛,西侧小龛为圆拱形浅龛,内雕像一躯,仅见轮廓,下有方形束腰高座。东侧小龛甚残,雕像仅见痕迹。东小龛以东崖面转角处凿有通往二层的石台阶。北壁已凿成斜面,有台阶二级,原状不明。从窟外崖面现有遗迹看,前室曾建两层木构窟檐。
二、主室
主室东壁壁面上部已崩毁,下部风化严重。窟门南北两侧各开一龛。南侧龛残破严重,龛内一佛二菩萨。佛结跏趺坐于方座上。两侧菩萨仅存痕迹。北侧龛残,龛内仅存主尊佛像的右腿及右手部分。主尊北侧尚可见一立佛轮廓。
南壁壁面中下部开窟门,通南耳室,窟门长方形,平顶,侧壁上部近顶处各凿一安置门框的方孔。窟门东西两侧及上方各开一龛。东龛为帐形龛,龛内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像肉髻低平,面相方圆,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施说法印,结跏趺坐式。左侧弟子迦叶为老者形象,右侧弟子阿难为青年形象。左侧菩萨发髻低平面相方圆,双肩覆搭披巾,上身袒,下身着裙,右侧菩萨风化严重,细部不清。西龛为圆拱形大龛,龛内一佛二菩萨。佛像肉髻低平,面相方圆,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阶梯式衣纹,施禅定印,结跏趺坐式。东侧菩萨仅存下部及莲座。西侧菩萨头戴花蔓冠,身挂璎珞,于胸腹间交叉,双肩覆搭披巾,于腹前交叉穿环。上身袒,下身着裙,立于束腰莲座上。窟门上方开一龛,风化严重,龛形不清,龛内仅存坐像轮廓及方形须弥座。像似做左舒坐式。
西壁通壁开一大龛,龛内雕三坐佛,高约6.2米。南侧佛像肉髻低平,面相方圆,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祗支。西壁大龛南侧壁面墨书,宽0.33米,高0.56米,题记:“大明国□定□昌护□见在海□都□□□奉」今□□加佛装颜购金保安信士……天□化」自命家善人□是日……」供造意者复为信士□发心前诣……诣□□圆光寺感古殿……施资财贰□」上报四恩均占□宥同种善果」。弘治九年五月廿日记。”
北壁壁面中下部开窟门,通北耳室,窟门长方形,平顶。门东侧及上方各开一龛。门西侧分上、下二层开龛,每层各开二龛。窟门东侧龛甚残,龛内仅存一身佛像的痕迹。龛上部风化剥落,情况不明。窟门上方龛残毁。龛内仅见造像痕迹。窟门西侧龛上下四龛均圆拱形,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上层东龛佛像风化,仅见轮廓,左侧菩萨毁。右侧菩萨面部风化,右肩垂下璎珞,上身袒,下身着裙。西龛佛像肉髻低平,面相方圆,胸以下风化。左侧菩萨面残,服饰与东龛菩萨相同,右侧菩萨残。下层东龛像已风化,仅见中尊轮廓。西龛主尊佛与右侧菩萨已残。左侧菩萨低发髻,面相方圆,双肩覆搭披巾,下身风化。
三、中心柱
主室中心柱分柱座与柱身两部分。柱座方形,较柱身稍宽。柱身方柱体,上下基本等宽,四角雕八角柱,四面各开一龛。东面龛原龛已崩毁,龛内已无像,仅残存三座。居中佛座为束腰须弥座,两侧座仅见痕迹。南面龛为圆拱形,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佛像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祗支,施说法印,结跏趺坐于方座上。东侧菩萨毁,西侧菩萨身挂璎珞和披巾,上身袒,下身着裙,立于莲座上。西面龛为圆拱形,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保存完好。佛像肉髻低平,面相方圆,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施说法印,结跏趺坐于束腰方座上。两侧菩萨头戴花蔓冠,宝缯垂于头侧,面相长圆,身挂璎珞,双肩覆搭披巾,上身袒,下身着裙,立于束腰莲座上。北面龛为圆拱形,残毁严重,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佛像面残,着双领下垂式袈裟,施说法印,结跏趺坐式。东侧菩萨残毁,仅见轮廓。西侧菩萨形象、服饰与东侧菩萨相同。窟顶东部已崩毁,余均素面无饰。
四、附属洞窟
南耳室:北壁窟门两侧各雕一力士像(下身均残),门上方中部凿一圆拱龛,上为火焰纹尖拱楣,龛内一铺三身。主尊为结跏趺坐式思维菩萨,头戴三叶高花冠,面相长圆,左手托腮,做思索状。两侧各一弟子,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祗支,袖手而立。龛两侧有浮雕,东侧部分已残,可见一思维菩萨,共八身弟子。西侧部分内容大致相同,漫漶严重。窟门西侧力士头像西面阴刻藏文题记一则,高约1米,宽0.35~0.40米。西壁阴刻题记,宽0.48米,高0.85米,内容为“绍圣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收复」陇干姚雄记”。西壁雕一力士像,下身残。东壁素面,其南侧有一残窟,仅存东壁及部分窟顶。北耳室:南壁窟门上方凿一帐形浅龛,龛内一铺三身像,漫漶,仅见轮廓。窟门两侧各雕一身像,东侧仅存轮廓,似为力士,西侧像仅存像座。东壁转角处有一龛,龛内一铺七身像,残存主尊佛、弟子、天王三身轮廓。西壁有一残龛,方口,平顶,无像。崖壁留有梁孔、横槽遗迹,应是原窟前木构窟檐建筑。窟门外上小龛西侧墨书:“记题耳……」崇宁癸未□春十……」耳还灵十时……」复行……」……。”
五、结语
1.相国寺名称的由来。须弥山汉代称逢义山,唐代称景云寺,后经五代、宋(包括夏、金)、元至明初,皆沿袭这一称谓,明英宗正统八年,改称圆光寺。《重修圆光寺大佛楼记》碑记“平凉府开城县,□(去)治百里,□(有)山号须弥”,由此可见,作为一个具有地域概念的名词,明代的须弥山称谓早已约定俗成。相国寺名称源于何时,由于缺乏史料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唐代在须弥山建有规模很大的景云寺。唐睿宗有个景云年号(710~712),景云寺很可能就是景云年间敕赐得来的。因为以年号来命名在我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如著名瓷都景德镇就是以宋真宗景德年号来命名的。河南开封城内原有一北齐寺院建国寺,睿宗延和元年(712),睿宗梦见该寺佛像显灵,自觉是吉兆,同时为纪念其以相王继位,遂敕令将建国寺改名为相国寺,并赐“大相国寺”额。既然唐睿宗能将位于唐朝东都腹地的原北齐寺院敕赐为“大相国寺”,那么,在有着重要政治和军事地位的须弥山,将原北周洞窟赐名为“相国寺”,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须弥山所在的石门关,历来是中原王朝和西北少数民族交流的孔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隋唐时著名的七关之一——石门关就设立在此。唐王朝为加强其统治,一方面加强边备,一方面崇仰佛教,加强寺院建设,赋佛教以明显的国家政治色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相国寺名从此诞生并延续至今。
2.洞窟的建造者。北周是个短命的王朝,仅统治25年,除武帝外,真正兴佛时间不到20年。短时期内,在须弥山开凿如此众多的洞窟,究其原因,不能说与当时原州的特殊地位没有关系。原州是北周政权奠基人宇文泰的发迹地,他看中“原州当关陇之要”的战略地位,遂“军于高平因而窥定关陇”。因而,自宇文泰起,北周历代帝王出于军事和人事上的考虑,都十分注意经营原州,命其亲信李贤等镇守原州。李贤自得宇文泰的赏识后,在北周历任要职,但其任职经营时间最长的是在原州,历任高平县令、原州长史、原州刺史等职。北周大都督李允信能够在天水麦积崖修造规模宏大的七佛阁,尉迟迥能够在陇右任上在武山拉梢寺修造40米高的摩崖造像,瓜州刺使于义能够在莫高窟开凿第428窟那样的大窟,在北周王朝竞相开凿石窟的大背景下,“扶安乡里,甚得民和”的李贤在镇守原州时,在须弥山开凿出庄严雄伟的相国寺洞窟,也就不难理解了,况且这样大规模的洞窟非一般民间力量能为之。
3.造像题材和布局。北周时期这种大型洞窟的开凿是盛行的,但像相国寺这种形制独特的洞窟,唯须弥山所独有。它由前室、主室、左右耳室构成。总面阔26米、进深25米。主室平面方形,覆斗顶,仿木结构,中心方柱直达窟顶。中心柱四面各开一单层佛龛,内为一铺三身造像,前、左、右三壁正中为方门,分别与前室、左耳室、右耳室相通,前壁上部开明窗,用于采光,正壁开一大通龛,三尊禅定佛并坐,右壁门西侧为一大龛,内为一禅定佛二胁侍菩萨,主尊高达6.3米,余壁出现重层现象。按照三壁有门,门侧有一大龛的现象看,开龛时的统一考虑应该是左右壁门两侧各为一大龛,形成两壁分别以门为中轴对称,同时左右壁沿洞窟中轴线对称的双重对称格局。第51窟表现的应为七佛题材,正壁三尊,左右两壁各两尊。但未按计划统一完工,大概是因为北周武帝毁佛灭法而停工,直到隋代才补开了部分小龛。
4.艺术风格。北周在我国历史上是偏居北方一隅的一个封建小王朝,虽历史短暂,但它是南北朝时期最后一个统一北方的封建王朝。北周提倡鲜卑旧俗,推行汉人鲜卑化政策。相国寺北周造像,佛像肉髻低平,面相方圆,双肩宽厚,腹部略为突出,体态健壮,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纹疏密相间,裙摆覆于座前,摆褶繁缛重叠,显得比较顺畅自然,菩萨头戴矮花冠,宝缯垂肩,面相浑圆,颈饰项圈,披巾绕肩在膝部横成一道,身体粗壮。从这些造像可以看出,佛像面相方圆,体格雄浑敦厚,庄严肃穆,突出了西北少数民族刚健的体魄,菩萨像神态高雅洒脱,动人心脾,环身装饰丰富而有条理,显得格外富丽堂皇。这些造像不仅比例适度,雕作手法纯熟,且能准确生动地表达佛、菩萨的气度,方圆的脸型与匀称的身躯浸透出一种清丽婉约、刚柔相济之美感。石窟中仿木结构的使用,使整个建筑显得结构稳定、落落大方而富有质感。这种四室形制、中心柱构造和仿木结构的有机结合,形成须弥山北周时代石窟艺术的造像特征和独特风格,具有更多的民族性、地区性和强烈的时代色彩,开创了鲜明的北周石窟艺术特色。须弥山石窟北周造型上的这种“方中求圆”和“珠圆玉润”的风格,在艺术造型史上开创了一代新风,它上承元魏以来“秀骨清像”之遗风,下启隋唐“丰满富丽”之先声,是南北朝向隋唐过渡的转折性阶段,在我国石窟艺术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创新风格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5.题记。南耳室窟门西侧力士头像西面阴刻藏文题记一则,记录了唐代须弥山为吐蕃占领达86年时间内吐蕃在当地的活动,该藏文题记显然为吐蕃所题,内容尚需有关专家考释。南耳室西壁阴刻题记。“绍圣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收复」陇干姚雄记。”这则题记记录了绍圣四年(1097)宋夏对峙,夏崇宗攻平夏城时,姚崇与其弟姚古合兵却之,收复“陇干”(今甘肃静宁)之事,但史无记载,这则题记具有补史作用。西壁大龛南侧壁面墨书:“大明国□定□昌护□见在海□都□□□奉」今□□加佛装颜购金保安信士……天□化」自命家善人□是日……」供造意者复为信士□发心前诣……诣□□圆光寺感古殿……施资财贰□」上报四恩均占□宥同种善果」弘治九年五月廿日记”,该题记反映了明弘治年间,民间信士在须弥山发愿祈福奉佛妆颜之事,表明明代中叶须弥山石窟寺院的兴盛。
6.须弥山相国寺规模宏大,形制独特,结构规整,造像精美,保存较为完好,虽未按规划完工,但仍不失为同期石窟的典型代表。在使用功能上应是以观象为目的的礼拜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