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实事求是(6)
(三)提出了贯彻求真务实的要求
胡锦涛同志指出,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要做到求真务实,一是要切实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正确认识国情,按照国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开展工作,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依据。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要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自觉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二是要切实抓好工作落实,把求真务实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求真务实,要紧紧围绕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来进行,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成效。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坚持以求真务实精神去抓落实,并在抓落实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坚持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是要切实建立健全制度,为坚持求真务实提供体制保证。要坚持和完善各项学习制度、调查研究制度、联系群众的制度、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各项公开办事制度,特别是要认真执行并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以制度建设和创新来保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这些论述既把求真务实的内容具体化了,又充分体现了求真务实的时代性,从而赋予了党的思想路线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和深刻丰富的实践性。
五、习近平同志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以“实事求是”和“调查研究”为题发表讲话,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高度评价了实事求是在党的事业发展中的地位2012年5月16日,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发展的灵魂,是我们党的活力之所在,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之所在”。他说,回顾党90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
(二)提出了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1.提出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
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真正摸清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真正摸清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真正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客观实际,真正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这里最重要的,是要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特点,全面看待和辨证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真正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决策,抓工作,办事情,谋发展,都要认识规律、遵循规律,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真正取得主动权,保证改革发展不断取得胜利。
2.提出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
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只能在实践中完成。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再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在实践中使认识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这是认识客观规律的根本途径,也是把握客观规律的必由之路。我们做决策、办事情、谋发展,都要认识规律、遵循规律。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能否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决定我们的工作特别是领导工作有无主动权和得失成败的关键所在。
3.提出要把坚持实事求是与坚持群众路线结合起来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它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相辅相成、在本质要求上是完全统一的。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我们要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坚持一切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深入群众听取意见,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
(三)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实事求是的表率
习近平同志强调,领导干部对党和人民事业肩负着光荣而重大的领导责任,始终贯彻执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至关重要。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和精神实质,带头把实事求是贯彻到领导工作全过程,始终按实事求是的要求做官做事做人,努力争当一名崇尚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始终实事求是的优秀领导干部。各级干部要努力做到“四个必须”,必须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打牢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理论基础;必须加强党性修养,以坚强的党性来保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坚持求真务实,为坚持实事求是提供作风保证;必须与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有机统一起来,在深入研究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的实践中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贯彻落实】
正确认识事物,科学把握规律,推动事业发展,实现奋斗目标,是个人和政党都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实事求是则是通向这一理想的桥梁。
那么,如何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呢?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1.实事求是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实际情况
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中国共产党始终将调查研究作为一切决策的先决条件。调查研究就是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全面了解情况、占有材料、获取信息,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掌握的情况、占有的材料、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从中引出客观对象的规律性,从而本质地、全面地、系统地认识和把握客观实际情况。在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同志是注重调查研究的典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是他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邓小平同志指出,先做调查研究,然后才有发言权。开会也好,做决议也好,搞文件也好,都要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总结经验,制定方针政策,这就是实事求是。在他看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首先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全面认识中国国情。
他指出,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目标是已经明确了的。“至于走什么样的路子,采取什么样的步骤来实现现代化,这要继续摆脱一切老的和新的框框的束缚,真正摸准、摸清我们的国情和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据以正确决定我们的长远规划的原则。”陈云同志说:
“我们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所有正确的政策,都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而来的。……片面性总是来自忙于决定政策而不研究实际情况。”胡锦涛同志说:“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同志指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回顾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而忽视调查研究或者调查研究不够,往往导致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领导意志脱离群众愿望,从而造成决策失误,使党的事业蒙受损失。
2.调查研究要强调“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
之所以这样,一是因为我们所肩负的任务是不断变化的,原有的任务完成了,新的任务又摆到了面前,又需要重新学习和调查研究。二是因为我们党的领导干部要不断地进行新老交替和不断地调换工作岗位,老干部离开了领导岗位,新一批干部上来了,老干部学习和调查研究的经验可以供新上来的干部学习借鉴,但代替不了新上来干部的学习和调查研究。领导干部从一个地区和部门到另一个地区和部门,都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即便是回到曾经熟悉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也不能刻舟求剑,还需要重新调查了解新情况。三是客观事物总在不断变化,新矛盾新问题每日每时都在出现,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条件下更是如此。这也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和加强调查研究。
当前,在领导干部中,不重视调查研究、不善于调查研究的问题还是存在的。有的走不出“文山会海”,强调工作忙,很少下去调查研究;有的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上网络,不深入实际生活,坐在办公室关起门来做决策;有的自认为熟悉本地区本部门情况,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反应不敏锐,对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应对不得力,看不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有的调研走过场,只看“盆景式”典型,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凡此种种,严重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也损害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形象。
各级领导干部要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深入研究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研究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全面了解各种新情况,认真总结群众创造的新经验,努力探索各行各业带规律性的东西,积极提供相应的对策,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服务。
(二)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
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调查研究的基本工作方法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
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2.调查研究,包括调查与研究两个环节
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调查结束后一定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3.调查研究的方法也要与时俱进
在运用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有效方法的同时,还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化的特点,进一步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调研方法,如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并逐步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调研领域,提高调研的效率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