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然宋词多不标题,读者每不详其事。如陆游之《瑞鹤仙》、韩元吉之《水龙吟》、辛弃疾之《祝英台近》、尹焕之《唐多令》、杨恢之《二郎神》,非参以他书,得其源委,有不解为何语者。其疏通证明之功,亦有不可泯者矣。密有《癸辛杂识》诸书,鹗有《辽史拾遗》诸书,皆已著录。为仁字心穀,号莲坡,宛平人。
康熙辛卯举人。是集成於乾隆己巳,刻於庚午。鹗序称其尚有《诗馀纪事》如干卷。今未之见,殆未成书欤。
《乐府补题》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皆宋末遗民倡和之作。凡赋龙涎香八首,其调为《天香》;赋白莲十首,其调为《水龙吟》;赋莼五首,其调为《摸鱼儿》;赋蝉十首,其调为《齐天乐》;赋蟹四首,其调为《桂枝香》。作者为王沂孙、周密、王易简、冯应瑞、唐艺孙、吕同老、李彭老、陈恕可、唐珏、赵汝钠、李居仁、张炎、仇远等十三人,又无名氏二人。其书诸家皆不著录。前有朱彝尊序,称“为常熟吴氏抄本,休宁汪晋贤购之长兴藏书家,而蒋景祁镂版以传”云云。则康熙中始传於世也。彝尊序又称:“当日倡和之篇必不止此,亦必有序以志岁月,惜今皆逸”云云。其说亦是。然疑或墨迹流传,后人录之成帙,未必当时即编次为集,故无序目,亦未可知也。
《花草稡编》十二卷、《附录》一卷(礼部尚书曹秀先家藏本)
明陈耀文编。耀文有《经典稽疑》,已著录。是编采掇唐宋歌词,亦间及於元人,而所采殊少。自序称是集因唐《花间集》、宋《草堂诗馀》而起,故以《花草稡编》为名。然使惟以二书合编,各采其一字名书,已无义理。乃综括两朝之词,而以“花”字代“唐”字,以“草”字代“宋”字,衡以名实,尤属未安。然其书捃摭繁富,每调有原题者必录原题。或稍僻者必著采自某书。其有本事者,并列词话於其后。其词本不佳而所填实为孤调,如《缕缕金》之类,则注曰备题。编次亦颇不苟。盖耀文於明代诸人中犹讲考证之学,非嘲风弄月者比也。虽纠正之详不及万树之《词律》,选择之精不及朱彝尊之《词综》,而裒辑之功实居二家之前。创始难工,亦不容以后来掩矣。此本与天中记版式相同,盖犹耀文旧刻。而卷首乃有延祐四年陈良弼序,刊刻拙恶,仅具字形,而其文则仍耀文之语。盖坊贾得其旧版,别刊一序弁其首,以伪为元版耳。
《御定历代诗馀》一百二十卷康熙四十六年圣祖仁皇帝御定。所录词自唐至明凡一千五百四十调,九千馀首,釐为一百卷。又词人姓氏十卷,词话十卷。考梁代吴声歌曲,句有短长、音多柔曼,已渐近小词。唐初作者云兴,诗道复振,故将变而不能变。迨其中叶,杂体日增,於是《竹枝》、《柳枝》之类,先变其声。《望江南》、《调笑令》、《宫中三台》之类,遂变其调。然犹载之诗集中,不别为一体。洎乎五季,词格乃成。其岐为别集,始於冯延巳之《阳春》词。其岐为总集,则始於赵崇祚之《花间集》。自宋初以逮明季,沿波迭起,撰述弥增。然求其括历代之精华,为诸家之总汇者,则多窥半豹,未睹全牛,罕能博且精也。我圣祖仁皇帝游心艺苑,於文章之体,一一究其正变,核其源流。兼括洪纤,不遗一技。乃命侍读学士沈辰垣等蒐罗旧集,定著斯编。凡柳、周婉丽之音,苏、辛奇恣之格,兼收两派,不主一隅,旁及元人小令,渐变繁声。明代新腔,不因旧谱者。苟一长可取,亦众美胥收。至於考求爵里,可以为论世之资。辨证妍媸,可以为倚声之律者。网罗宏富,尤极精详。自有词选以来,可云集其大成矣。若夫诸调次第,并以字数多少为断,不沿《草堂诗馀》强分小令、中调、长调之名,更一洗旧本之陋也。
《词综》三十四卷(内府藏本)
国朝朱彝尊编。其同时增定者,则休宁汪森也。彝尊有《经义考》,森有《粤西诗载》,并已著录。是编录唐、宋、金、元词通五百馀家。於专集及诸选本外,凡稗官野纪中有片词足录者,辄为采掇。故多他选未见之作。其词名、句读为他选所淆舛,及姓氏爵里之误,皆详考而订正之。其去取亦具有鉴别。盖彝尊本工於填词,平日尝以姜夔为词家正宗,而张辑、卢祖皋、史达祖、吴文英、蒋捷、王沂孙、张炎、周密为之羽翼。谓自此以后,得其门者或寡。又谓小令当法汴京以前,慢词则取诸南渡。又谓论词必出於雅正,故曾慥录雅词,鮦阳居士辑复雅。又盛称《绝妙好词》甄录之当。其立说,大抵精确。故其所选能简择不苟如此。以视《花间》、《草堂》诸编,胜之远矣。
《十五家词》三十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孙默编。默字无言,休宁人。是编所辑国朝词共十五家。吴伟业《梅村词》二卷,梁清标《棠村词》三卷,宋琬二《乡亭词》二卷,曹尔堪《南溪词》二卷,王士禄《炊闻词》三卷,尤侗《百末词》二卷,陈世祥《含影词》二卷,黄永《溪南词》二卷,陆求可《月湄词》四卷,邹祗谟《丽农词》二卷,彭孙遹《延露词》三卷,王士祯《衍波词》二卷,董以宁《蓉渡词》三卷,陈维崧《乌丝词》四卷,董俞《玉凫词》二卷。各家以小令、中调、长调为次。载其本集原序於前,并录其同时人评点。案王士祯《居易录》曰:“新安孙布衣默,居广陵,贫而好客。四方名士至者,必徒步访之。尝告予欲渡江往海盐,询以有底急,则云欲访彭十羡门,索其新词,与予及邹程村作合刻为三家耳。陈其年维崧赠以诗曰:‘秦七黄九自佳耳,此事何与卿饥寒。’指此也”云云。盖其初刻在康熙甲辰,为邹祗谟、彭孙遹、王士祯三家,即《居易录》所云。杜濬为之序。至丁未,续以曹尔堪、王士禄、尤侗三家,是为六家,孙金砺为之序。戊申又续以陈世祥、陈维崧、董以宁、董俞四家、汪懋麟为之序。十五家之本,定於丁巳,邓汉仪为之序。凡阅十四年,始汇成之。虽标榜声气,尚沿明末积习。而一时倚声佳制,实略备於此,存之可以见国初诸人文采风流之盛。至其每篇之末,必附以评语,有类选刻时文,殊为恶道。今并删除,不使秽乱简牍焉。
──右“词曲类”词选之属十二部,二百七十四卷,皆文渊阁著录。
《碧鸡漫志》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宋王灼撰。灼有《糖霜谱》,已著录。是编详述曲调源流。前七条为总论,述古初至唐、宋声歌递变之由。次列凉州、伊州、霓裳羽衣曲、甘州、胡渭州、六幺、西河、长命女、杨柳枝、喝驮子、兰陵王、虞美人、安公子、水调歌、万岁乐、夜半乐、何满子、凌波神、荔枝香、阿滥堆、念奴娇、清平乐、雨淋铃、菩萨蛮、望江南、麦秀两岐、文溆子、后庭花、盐角儿,凡二十八条。一一溯得名之缘起,与其渐变宋词之沿革。盖《三百篇》之馀音,至汉而变为乐府,至唐而变为歌诗。及其中叶,词亦萌芽。至宋而歌诗之法渐绝,词乃大盛。其时士大夫多娴音律,往往自制新声,渐增旧谱。故一调或至数体,一体或有数名,其目几不可殚举。又非唐及五代之古法。灼作是编,就其传授分明,可以考见者,核其名义,正其宫调,以著倚声所自始。其馀晚出杂曲,则不暇一一详也。迨金、元院本既出,并歌词之法亦亡。文士所作,仅能按旧曲平仄,循声填字。自明以来,遂变为文章之事,非复律吕之事,并是编所论宫调亦莫解其说矣。然其间正变之由,犹赖以略得其梗概,亦考古者所必资也。其辨霓裳羽衣曲为河西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唐明皇为之润色。援白居易《郑嵎诗注》为证,一扫月宫妖妄之说。
又据谱谓是曲第一至第六叠皆无拍,证《唐史》载王维论按乐图霓裳第三叠初拍之讹。持论极为精核。他如《虞美人》曲,诸说各别。《河满子》曲,一事异词者,皆阙其所疑,亦颇详慎。至《念奴娇》,偶以古人为名,亦犹戚氏之例,本不出於天宝。灼特以当时误称唐曲而辨之,理宜附录,不当杂列古曲之中。《盐角儿》既据嘉祐杂志谓出於梅尧臣,则未可附於古曲。且盐乃曲名,隋《薛道衡集》有《昔昔盐》,唐张鷟《朝野佥载》有《突厥盐》,可以互证。乃云市盐得於纸角上,已为附会。且纸角几许,乃能容一曲谱,亦不近事理。是则泛滥及之,不免千虑之一失矣。
《沈氏乐府指迷》一卷(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
宋沈义父撰。义父字伯时,履贯未详。前有自题,称壬寅秋,始识静翁於泽滨。癸卯,识梦窗,暇日相与唱酬。案壬寅、癸卯为淳祐二年、三年,则理宗时人也。元人跋陆辅之词旨,尝引此书。然篇页寥寥,不能成帙,故世无单行之本。
此本附刻陈耀文《花草粹编》中,凡二十八条。其论词以周邦彦为宗,持论多为中理。惟谓两人名不可对使,如庾信愁多、江淹恨极之类,颇失之拘。又谓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说柳须用章台、灞岸等字,说书须用银钩等字,说泪须用玉箸等字,说发须用绿云等字,说簟须用湘竹等字,不可直说破。其意欲避鄙俗,而不知转成涂饰,亦非确论。至所谓去声字最要紧,及平声字可用入声字替,上声字不可用入声字替一条,则剖析微芒,最为精核。《万树词律》实祖其说。又谓古曲谱多有异同,至一腔有两三字多少者,或句法长短不等。盖被教师改换,亦有嘌唱一家多添了字云云。乃知宋词亦不尽协律,歌者不免增减。《万树词律》所谓曲有衬字,词无衬字之说。尚为未究其变也。
《渚山堂词话》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陈霆撰。霆有《唐馀纪传》,已著录。是编与所作诗话并刊,而较诗话为稍胜。盖霆诗格颇纤,於词为近,故论词转用所长。其中如韦庄“雨馀风软碎鸣禽”句,本用杜荀鹤《春宫怨》语。南卓《羯鼓录》所谓透空碎远之声,即此“碎”字。当训细琐杂乱之义。霆乃谓鸣禽曰“碎”,於理不通。改为“暖风娇鸟碎鸣音”,未免点金成铁。又谓杨孟载“雪词簌簌飏飏”字古无所出,欲据黄庭坚诗改为“疏疏密密”。不知以“疏疏密密”咏雪,黄诗又何所出,亦未免涉於胶固。然其他持论多确。又宋、元、明佚篇断句,往往而有。如宋徐一“初九日登高”之类,其本集不传於世者,亦颇赖以存。王昭仪《满江红》词,为其位下官人张琼瑛作。“垂杨玉耳坠金环”二曲,为唐、宋旧谱所无之类。亦足资考证,犹明人词话之善本也。
《词话》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据《西河合集序目》称,此书本四卷,佚其二卷,不敢赝补,故仅以半刊行。王晫《今世说》称,奇龄善诗歌、乐府、填词,所为大率托之美人香草,缠绵绮丽,按节而歌,使人凄怆,又能吹箫度曲。是奇龄填词之功,较深於诗。且本为小技,萌於唐而成於宋,亦不待援引古书,别为高论。故所说转不支离。其论沈去矜《词韵》一条,尤为精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