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不是你选择公司,而是公司选择你(1)
秘密 1
学历只是一张纸,经验比文凭更重要
很多人即使读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书,可一旦踏入社会却感觉十分迷茫、不知所措。面对熟悉又陌生的社会生活,当初鲜活的梦想仍历历在目,但你现在只能眼睁睁看着它越来越远。手里捧着烫金的文凭,你曾经以为可以靠它赢得尊重,可是到头来发现重视它的好像只有自己,忙碌的人们似乎并不在乎你是“硕士”还是“博士”。眼看着周围的同事业绩越来越突出,能力越来越出色,而你却依旧包裹在学历的光环里,以为它可以让自己不自觉地发光。面对这种情况,每个人都会感叹一声:学历证书只不过是一张纸而已。
我们靠什么谋得心仪的职位
不迷信文凭,这并非说学历没有任何用处,起码学历代表了一个人在过去所汲取的知识营养,但是知识的应用以及与实际的结合是课本上所没有的,这要取决于每个人对社会的接受能力和程度。有些人自恃学历比较高,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自以为是,不主动向比自己学历低而经验丰富的人请教,这样做不但会使其难以与人沟通,同时还会使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们应该清楚一点:知识不是用来炫耀的资本。有时候知识并不能帮助我们渡过难关,所谓的学历也是如此。一个人能否成功与学历的高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些人即使没有学历,凭借自己的毅力以及善于把握机会的特点仍然可以做到一鸣惊人,获得不凡的成就。学历只不过是一张纸,这点公司绝不会告诉你。你必须明白:高学历不代表财富,更不代表成功。学历仅仅是块脆弱的敲门砖,有学历并不等于就有了一切。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才济济的今天,就职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如何选人、如何用人,这是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只有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的人,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你只有用业绩体现自己的价值,才能在企业里有较好的发展,才能在企业里找到赖以容身的一席之地,获得晋升的机会。
我们到底靠什么谋得自己心仪的职位,使自己能在短时期内脱颖而出、不断晋升到更高的位置上去呢?
有人说,靠学历,有一张金光闪闪的学位证书就一切OK;有人说,靠关系,只要“朝”里有人,就好做“官”;有人说,靠口才,只要应聘时口若悬河,说得天花乱坠,领导就会“龙颜大悦”;还有人说,靠溜须拍马,把上司忽悠“晕”了,自然会得到重用。
然而,实践证明:丰富的经验不仅重于一纸文凭,更重于其他方面。所以,虽然有些人凭着高学历有幸进入了某个单位,赢得试用期的机会,但如果他们拿不出实实在在的业绩,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其实这也是许多用人单位对招聘来的部分员工“试后不用”的根本原因。部分人即使试用期过关,但在工作中没有做出业绩,没有建树,也很难晋升到一个较高的职位上去,有时不但不能晋升,而且会面临随时被解雇的危险。
业绩来自丰富的工作经验
太多太多的事例显示,在当今的机关单位和企业里,我们要想赢得一席之地,要想脱颖而出、身居高位,必须靠拿得出看得见的业绩。业绩是“硬件”,没有这一“硬件”,你干什么都行不通、吃不开。而业绩的得来,靠的就是丰富的工作经验。
我们求职面试时,考官往往会问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你有实际工作经验吗?”很多刚毕业找工作的大学生面对如此发问,只能叹息摇头。公司为什么会要求工作经验呢?因为胜任工作才是实在的,公司希望员工不需要培训就能直接上岗。有工作经验,就可以减少公司的培训成本。近几年,许多高校毕业生,甚至留学生,虽然毕业于国内外名牌院校,但仍然没有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其中原因公司没有告诉我们,但我们应该知道,除却头上所有的光环,工作经验是最重要的一条用人标准。
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体制的僵化,一个人只要进入机关单位,进入国有企业,就有“铁饭碗”作保障,几乎和进“养老院”差不多。“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不求业绩,无所事事,日子过得也优哉游哉。
而今世道变了,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铁饭碗”早已被打破,没有业绩者恐怕连个“泥饭碗”也捞不到;而有业绩、有大业绩者,别人就会抢着给你“金饭碗”。
计划经济时代还有一大现象,就是要爬上一个较高的位子,没有经验不要紧,只要熬时间、有资历就行;没有业绩不要紧,只要博得上司“欢心”、有关系就行。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打破了这种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的格局。一个人如果业绩平庸,混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面临下岗失业的危险;也没有领导会将平庸无能者推上重要位置,拿组织的前途命运开玩笑。
如今的企业不是要学历高、成绩好的所谓“人才”,而是要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实干家。单位只为员工的“使用价值”埋单,今天你创造价值他们就用,明天不能创造价值你可能就得离开,因此,你的价值体现在你的业绩上。
企业会核算对每个人的投资,重用提拔的永远是能够创造最大价值的人。创造的价值包括销售人员卖了多少货物,赚了多少钱;市场人员提高了多少企业知名度,使市场占有率增加了多少;研发人员研发的新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人事部招人的数量、人员流动率,等等。企业要的是结果,要的是业绩。结果导向、业绩导向是多数单位在考核与提拔员工时一致采用的原则。我们创造的业绩越多,创造的市场价值越大,自己就越有价值,竞争力就越强。正如足球比赛中,观众不看球员平时训练多苦,只看是否进球。没有哪家单位是为了给员工发工资、做培训、做职业规划而录用员工,单位只为贡献大于其工资的员工提供岗位。
总之,在当今时代,“铁饭碗”没了,资历靠不住,关系靠不住,溜须拍马更靠不住,靠得住的是真本事、经验和业绩。只有凭借以往积累的经验做出出色的业绩,才能使我们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人物,成为核心人才。我们要把自己的努力与单位需求挂钩,先让自己的付出超过报酬,然后报酬就会跟随我们的付出涨起来。
我们到底该怎样去积累工作经验呢?其实,工作经验也就是实践经验,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积累工作经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本着真正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的心态。现实生活中,应届生依靠关系开一张实习证明并不困难,但这样搞形式主义,有百害而无一利。实习时,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地投入到实践中,把自己当做企业的新员工,用企业的要求和职业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真正为自己将来的求职积累工作经验。对于已经在职场上摸爬滚打过的朋友而言,他们更加明白经验的重要性。
如果你有高学历,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学历有时候只不过是一纸文凭。如果你没有高学历,也不要灰心丧气。在求职与工作中,工作经验远比学历重要。
秘密 2
就业是一件大事:择业有道,面试有理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经营方针和发展方向,公司需要的是那些理解并认同公司文化、与公司默契合作共同奋斗的员工,公司在招聘人才时,通常会根据应聃者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等来进行甄选。
同样,对我们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是关系终生的一件大事。每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都必须作出一项重要决定:我将选择哪种职业为生?做一个记者、企业家、计算机程序员、医生……大部分年轻人对职业的选择是在眨眼之间作出的,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择业之初要作出正确决策
对大部人来说,职业选择通常像赌博。本书的忠告是:在择业之初就要降低职业选择时的赌博性因素。许多事业有成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在正确的时间作出正确的决策。他们能够正确选择并非因为他们拥有某种特殊的天赋,而是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有明确的目标和整体的规划。在当今社会,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他们不知道如何去规划,觉得这样做太麻烦,他们对自己确定的目标和计划没有信心。有时,他们将目标制订得过于长远,这使他们无法立刻看到成果,从而导致他们丧失了信心。
世界上只有3%的人有自己的目标和计划且将它们明确地写出来,还有10%的人有目标和计划但只将它留在自己脑子里,剩余的87%的人都随波逐流,不知道自己该向何处去,自己的生活完全被人掌控着。
职业生涯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我们无法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控制它,使我们的职业生涯不至于偏离得太远。很多年轻人渴望了解什么样的职业才算是有前途的职业。我们说一份职业比另一份职业更有前途,只是从普遍意义上说,从事这份职业你能够获得更多的提升和发展机会,或者平均收入水平会更高些。但是,具体到每个人,你要判断哪一份职业更有前途,情况要复杂得多。这就需要我们择业有道,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擦亮双眼。
另外,在选择职业方面,我们要问自己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这个工作适合我吗?一份职业也许有前途,但是却并不一定适合你。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分析一个行业的发展前途,更重要的是分析自己在这个行业里是否会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人生总是充满了矛盾和缺憾。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其发展空间有限,而那些存在着巨大发展空间的行业却往往并不适合自己。但是,我们的兴趣是广泛的,有许多潜能尚未被发掘出来,而且社会能够提供的职业空间也在不断扩大。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就能在兴趣、前途和适合自己的职业之间找到某种平衡。
能否寻找到自己所钟爱的职业,依赖于你的热望和现实可行的工作之间的平衡。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综合的价值评估体系,一个合理的职业本身就不是单一的价值评价(比如个人爱好),而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价值体系。我们将兴趣放在价值判断的第一位,是因为它对于未来发展影响深远,但是最容易被忽略。
也许你年轻的时候有过许多浪漫的想法,比如喜欢旅行,但是,你不能依靠旅行生活;也许你还对音乐着迷,但是你要看看音乐能否养活自己。所有的选择都没有一个绝对的、唯一的标准,你所要做的是找到一个既符合自己兴趣又具有发展机会的平衡点。你可以找一张白纸,做以下工作:
(1)将自己所有的爱好列出来,写在纸的左边,这个名单可能很长;
(2)将它们按自己喜好的程度进行排序;
(3)将位居后面的几项去掉;
(4)将自己能够选择的职业列出来,写在纸的右边,这个名单也可能相当长;
(5)将它们按市场价值排序;
(6)将位居后面的几项去掉;
(7)将左右列表进行对比,找到一些共同的内容(幸运的话,共同点可能很多);
(8)将共同点单列出来,再做第二轮的筛选。
如果你通过冷静分析,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内容,了解选择的艰难后,仍然对它充满热情,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么就选择它吧!你既不会被热情欺骗,也不会仓促行事。任何一个正确的决策都是基于对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后作出的,是平衡的产物。我们必须在现实和未来之间,在选择和被选择之间作出无数次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会选对适合自己的职业。
制作一份高质量的简历
选择好了职业,就要着手制作简历、投简历、准备面试,以期最终获得心仪的工作。据调查,面试的机会90%都来自那份小小的简历。简历写得好,能为你创造机会;相反,如果不得要领,即使装帧得再精美恐怕也会让你求职无门。所以,想要获得面试机会,就要从制作一份高质量的简历入手。
到底什么样的简历才能受到企业HR(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呢?怎样才能让简历更“抢眼”呢?且听听过来人和一些老师的意见。
1. 找准定位
这是一份简历的支点。不可否认,现在的应聘者一专多能。可是很多人定位不准确,缺乏对自己和自己所期望职位的真正认识。光对某一职位有感觉是不够的。另外,什么都能干却什么都不突出,能力、期望混为一谈,会使得应聘筛选极度困难。
2. 及早准备
一般说来,本科生大四时的上学期时间比较充裕,应当充分利用,尽早准备好自己的简历。而且,从十一、十二月起,学校里就开始有招聘活动,早准备也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
3. 言简意赅
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的用人单位都喜欢清楚明了、重点突出的简历,因而你没有必要将自己的简历编成厚厚的一本。你需要写的内容大致有:姓名、年龄、性别、教育经历、实习经历、获得过的证书、简单自我介绍和想要应聘的职位。
4. 突出重点
实习经历是简历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简历中有在知名公司实习的经历,将为你的简历增色不少。同时,各种证书也有一定的分量。通过这些经历或是证书能够体现出你在学业之外的其他能力。
5. 少写虚话
像“本人性格……善于……”这样的话太主观了,这只是你自己的意见,别人未必会这样认为。像这样的话,在简历上还是少写为好。一来,很多公司不会太在意;二来,可以节约宝贵的空间,举一些实实在在的例子。对于自己的实力,要用令人信服的事实去说明,show(证明)而不是tell(讲述)。比如,获得过什么奖励,发表过什么论文。具体的数字和事例远比抽象的形容词更具有说服力。
6. 注意细节
简历的格式、页眉、纸与字体,这些虽属细枝末节,但同样值得关注。处理得好,有时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7. “自我评价”更抢眼
据调查,人事经理在浏览简历时首先看的就是你的自我评价,出色的自我评价能使你的简历在众多背景类似的简历中脱颖而出。当然,你应该简明扼要地说明你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比如“五年出色的销售经验,业绩过千万”等,而要避免使用一些空洞、老套的话。
8. 专业人才填写专业技能
如果你是IT人才,在简历中详细描述你的IT技能和项目经验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们充分显示了你的技术实力;如果你是销售人才,业绩能充分证明你的能力和价值,请详细描述你取得过的业绩。
作好准备,迎接面试
有了前面所述的那样一份简历,你还担心得不到面试的机会吗?可是很多人一提到面试就紧张、发慌、头疼。实际上,只要你准备充分、反应敏捷,就能在面试中过关斩将,成功赢得展现才华的舞台。面试要成功,就要作好充分的准备。这些准备包括以下方面。
1. 心理备战——“假想”
面试前,你不但要假想面试的场景气氛,而且要想好每一步可能发生的情景。你要对自己的履历烂熟于心,对一些常规性问题早作准备,对自己的优势、弱势更要理性分析,尤其是针对诸如“你的缺点是什么”这样的提问,要想方设法用简洁而正面的语言抵消负面影响。
2. 仪表备战——“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