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经济危机:从历史看现实(3)
从1957—1958年的危机起到1980—1982年的危机爆发为止,23年共发生3次危机,每一个周期略长于11年;而20世纪初从190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37年,37年共发生6次危机,每一个周期略长于7年。两相比较,战后的经济周期延长了。但是,如果把非同期的经济危机也计算在内,以美国为代表,1948—1980年,32年共发生7次危机,每一个周期约为5年零4个月,显然又比战前大大缩短了。还要看到,1973—1975年的危机以后,只相隔4年多就爆发了1980—1982年的危机,这是周期缩短的最近证明。危机频繁、周期缩短的首要原因是,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政府普遍加强了对于经济活动的干预。每当经济危机爆发时或将要爆发时,各国政府就在财政上和货币金融上实行膨胀政策,如增加预算开支、大搞公共工程、增加货币发行量等,同时还用减免税收、降低贴现率、放宽房屋抵押贷款条件等措施去刺激私人投资和私人消费。这些措施人为地激发起新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暂时缓和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使危机不能充分展开。这些措施,从短期来看,有时固然能够延缓危机的到来或减轻危机的严重程度;但从长期来看,却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能力,加剧了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为下一轮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3. 经济周期的形态发生变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经济周期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繁荣。这是周期运动的传统形式。战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由于资产阶级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采取一系列的反周期措施,包括在危机和萧条阶段的膨胀性政策以及在复苏和高涨阶段的紧缩性政策,使周期发生了变形:危机的来势没有过去那样凶猛,在萧条和复苏两个阶段,界限不清;在高涨阶段,经济增长乏力,有时还发生曲折和波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萧条和复苏两个阶段混淆在一起,不易划分。从表现形式看,整个周期是由危机、“回升”和高涨三个阶段组成的,而不像过去那样由四个阶段组成。萧条阶段和复苏阶段混淆不清,不仅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如此,70年代、80年代初期大体上也如此。在1980—1982年的危机中,由于政府加强反危机措施,出现了下降—回升—再下降的W型或几次下降与回升互相交错的锯齿型。这种周期形态变化的新现象,是由周期运动受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严重干扰所造成的,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4. 策源地出现在发展中国家{1}
从1857年爆发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起,直至20世纪80年代,全球总共发生了16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它们都是起源于当时经济最为发达或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从美国开始爆发的。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同样起源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石油危机的冲击,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德、法等相继进入危机阶段。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却起源于一个小小的新型工业化国家——泰国。1997年7月,由于泰铢汇率急剧跌落而引发的国际货币风潮,迅速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然后又迅速扩散到整个东亚地区,甚至影响到东亚地区以外的大陆国家,如欧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轨国家。
5. 单纯的生产过剩转变为生产与资本的双重过剩{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全球生产力水平迅猛提高,而全球消费却相对滞后于生产的发展,购买力与生产力的矛盾不断累积,最终导致了生产与消费的严重脱节。在生产过剩的同时,另外是财富的大量集中与积聚。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这部分资金大规模地涌向国际金融市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目前活跃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游资额在72 00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每天有1.2万亿美元以上的游资在全球外汇市场寻求获利机会,相当于实物交易的近百倍{3}。这些巨额资金利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大肆投机来谋求利润,而不形成任何实际购买力和生产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投机性过剩资本。
三、不同层次的经济危机
当经济危机风暴来临时,大到整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无一不感受到经济危机的寒冬,可能有的产业所受的波及较少,而有的产业却可能受到致命的打击。当今世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经济危机不再单纯是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局部危机,越来越具有传染性,能够迅速扩散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一)企业
任何一个企业都生存在特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当一个国家遭受经济危机的时候,处于这样一种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经济紧缩、金融整顿使得一些大型项目停建、缓建,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加,消费物价上涨,形成了内需萎缩、外部市场萧条、实业呆滞,经济增长也将放缓。当国家对于宏观政策采取变动以应对危机时,相应地,对于企业原先制定的战略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危机发生之前,一个企业可能还是个赢利企业,随着危机的深入和国家政策的调整,企业则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1)企业的融资会产生困难。经济危机发生后,国家一般将采取紧缩银根的办法,从而提升存贷款的利率。这对于急需资金的企业来说,筹资将遇到很大的困难。
(2)企业的销售渠道不畅,经济危机的一个特征是居民的购买力水平显著下降,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产品可能造成大量的积压,从而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
(3)企业的呆账、坏账增多。许多企业会由于经济危机而一时无法偿还所欠的债务,相应地,债权企业的呆账、坏账开始增多,长期下去必然导致恶性循环,造成整个企业界赢利水平的普遍下降。
(4)新的竞争者入侵。经济危机发生后,原来处于劣势地位的企业,有可能择机进行改革,从而超过原先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
例如,2008年的经济危机始发于虚拟经济领域,之后开始深度冲击实体经济。大的企业集团(如美国的美林、雷曼兄弟、两房等)相继倒闭或被收购;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汽车三巨头临近破产边缘,被迫向政府申请250亿美元的贷款支持。危机中的中、小企业则如印度洋海啸冲刷过后的海滩,或倒闭或停产,一片狼藉,生机全无。
(二)产业
经济危机对不同产业的冲击力度是不同的,有一部分产业将受到更为严重的打击,例如高科技产业中的IT产业、传统产业中的汽车产业等。
过去20年来,科技大大提高了很多行业的生产率,企业界约一半的支出都投向了科技产品。但是,由于目前现金流紧张,企业不得不削减各种开销,包括原先在高科技产品上的开支,为此,高科技产业增长放缓将不可避免。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全球43%的企业在2008年削减了IT总预算,24%的企业暂停了可随意支配的IT经费。其中,近50%的美国企业削减了IT预算,另有28%的德国公司压缩了IT预算。2009年1月21日,持续辉煌了22年的美国英特尔公司宣布,为了对其芯片制造业务进行整合,计划在2009年内在全球关闭5家年头较久的工厂。这5家工厂分别位于马来西亚、菲律宾和美国本土,预计至少有5000名员工的工作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1月底和2月初的几周对高科技行业来说裁员尤为残酷——Pioneer裁员1万人、思科裁员3000人、松下裁员1.5万人、NEC裁员2万人、EA裁员1100人、AOL裁员700人。就连在1月末以前从未裁员的谷歌,也随着退出广播电台广告业务而实施了裁员。硅谷企业的赢利大幅减少。雅虎宣布,2008财年第三季度的利润为5430万美元,比上一季度减少了7770万美元,下降幅度达64%。太阳微系统公司称,该公司2008年对华尔街银行和投资企业的销售额下降了20%。
汽车产业是对经济危机十分敏感、受打击最严重的产业{1}。在很多情况下经济危机在较短时间内结束,一般第二年就开始复苏,但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可能持续数年。美国在2001年发生经济衰退,第二年就开始复苏,但汽车需求有反复,2003年的产量相当于1998年的水平。日本从1991年开始经济衰退,实际上仍保持缓慢增长,GDP在缓慢上升,意味着整个产业并没有低于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汽车产业一蹶不振,比最高水平约下降20%,始终没有恢复。1998年,印度尼西亚发生经济危机,复苏较缓慢,2003年恢复到危机前经济水平,但汽车产量仍落后于危机前最高值。1996年,汽车产业是泰国的支柱产业,1997年后半年,泰国出现严重金融危机,当年GDP下降1.4%,第二年继续下降10.6%,是东亚各国中较严重的危机。与此同时,1997年的汽车生产量下降35.6%,1998年又下降56.1%。1998年的汽车产量是15.8万辆,是1996年的55.9万辆的28%。1999年经济复苏,GDP出现4.4%的增长,汽车生产也猛烈反弹,但产量仍低于历史最高水平,直到2002年后,汽车生产才恢复正常。
(三)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次数不等的经济危机。就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来看,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之前,美国发生9次经济危机,分别是1948—1949年、1953—1954年、1957—1958年、1960—1961年、1969—1970年、1973—1975年、1980—1982年、1990—1992年、2000—2001年。日本发生9次,分别是1954年、1957—1958年、1962年、1965年、1970—1971年、1973—1975年、1981年、1991—1999年、2000—2001年。德国发生9次,分别是1952年、1958年、1961年、1966—1967年、1971年、1974—1975年、1980—1982年、1990—1992年、2000—2001年。法国发生7次,分别是1952—1953年、1958—1959年、1964—1965年、1974—1975年、1980—1982年、1990—1992年、2000—2001年。英国发生9次,分别是1951—1952年、1957—1958年、1961—1962年、1966年、1971—1972年、1973—1975年、1979—1982年、1990—1993年、2000—2001年。
(四)全球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近代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
(1)17世纪到18世纪的发展阶段。由于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开辟了世界市场,因而出现了“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2)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的发展阶段。由于冶金、铁路、电力、化工等方面的新技术的出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新兴资本大国与老牌资本大国重新分割了世界殖民地市场,形成了这个时期的殖民地国家经济“变成了世界金融资本活动的一些环节”的新的全球化趋势。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来的新阶段。由于以微电子、光纤通信等信息技术为带头的新技术群的革命、殖民地体系的瓦解、冷战的结束等所提供的条件,形成了以生产经营跨国化,信息传播全球化,科技、产业梯度扩散(转移)的全球性与商品、资本市场及其运行的全球化等为其主要内容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
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当危机在一个国家率先发生后,很多国家都将受到影响,不论其地域分布在哪里或经济发展程度如何。美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有独一无二的“老大”地位,它大体上拥有全球GDP的三分之一。华尔街是世界金融市场的主要风向标,美元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泛的硬通货。当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金融创新和相关衍生工具多半来自美国。美国同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地球上最大的进出口市场、金融产品购买市场和以各种形态储备外汇的市场。由此可知,在经济全球化和媒体快速传播的时代,越是深深卷入开放和相互依存的国家,遭受美国次贷危机冲击的程度就越严重。因此,欧洲、日本、新兴发展中大国和高度依赖国际能源及原材料的国家,没有例外地成为这场危机的受害者,使得美国次贷危机演化成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四、历史上的重要经济危机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猛烈、破坏性最大的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它使资本主义遭受了价值2500亿美元的损失,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总损失1700亿美元还要多800亿美元,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史上的纪录。1973年和1979年的经济危机由石油危机引发,并且出现经济滞胀的新现象,在经济危机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页。
(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1. 危机状况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市场价格突然暴跌,大批的股票不计价格地被抛售,出卖的不仅有小企业的股票,而且还有大企业的股票。当一群群投资者眼巴巴地看着他们一直认为是稳如泰山的财富,竟一天工夫就化为乌有时而不禁目瞪口呆。随即,他们像疯子般地涌进证券交易所,拼命地抛售手中的各种股票。当停止交易的大钟鸣响时,这一天的交易以1641万多股的最高纪录而收盘。交易额如此之大,以致证券交易所那些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也无法快速报价了,报出的行情足足迟了104分钟。这就是证券交易所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从此,股票价格猛跌,一发不可收拾,大危机的序幕从此揭开。
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机器遭到严重破坏。企业纷纷倒闭,工人大批失业,生产急剧下降,金融市场一片混乱,银行信用系统瘫痪,货币制度崩溃,国际贸易大大缩减,资本输出几乎完全停顿,笼罩在美国上空的是一片惨云愁雾。成千上万的失业者流离失所,找不到工作,只好在施舍食品的慈善机构门前排成长蛇阵,有人讥讽地称之为“面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