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五代巴蜀文学研究
孙振涛更新时间:2025-04-28 19:34:17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所关涉的研究内容纷繁复杂、丰富广博,既有历时层面的分段研究,也有共时层面的互动分析;既有对文人群体的生态分布、人格心态的关注,也有对文人群体的创作思想、审美主张的把握;既着眼于宗教对巴蜀文人群体及其文学创作的影响,也注意到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对巴蜀文学生态的影响。五代巴蜀文学,不仅对同一历史时期的荆南文坛和南唐文坛产生了深刻影响,更对宋初文坛的生成聚合与构造重组贡献良多。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五代巴蜀文学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参考文献
- 余论
- 第三节 巴蜀文人对宋初词坛创作思潮的影响
- 第二节 巴蜀文人对宋初诗坛创作思潮的影响
- 第一节 宋初蜀籍文人的聚合情状与创作心态
- 第八章 五代巴蜀文学对宋初文坛的影响
- 第二节 五代巴蜀文学对南唐文坛的影响
- 第一节 五代巴蜀文学对荆南文坛的影响
- 第七章 五代巴蜀文学对同时期荆南和南唐文坛的影响
- 第三节 地理文化视角下的五代花蕊夫人《宫词》
孙振涛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艾丽丝·沃克的混杂性书写研究
本书依据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理论,探讨美国小说家艾丽丝·沃克如何在小说中结合美国黑人和印第安传统文化元素,以及现代西方写作技巧与理念,凸显文本在叙事、神话、宗教信仰和人物塑造等方面的混杂性,建构独特的美国黑人一印第安文学范式,展现他们在白人文化压迫下建构自己混杂身份所采取的创作策略和民族意识,质疑主流群体所界定的简单化的种族身份。从混杂性的视角对沃克的作品进行解析,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沃克的文学创作特文学20.1万字 - 会员
明清嘉兴望族女性作家研究
全书通过对明清各类诗文总集、别集、家集、谱牒、诗话及各县方志等文献进行爬梳与稽考,钩稽出三百余位明清嘉兴望族女性作家,发掘女性别集71种,整理出13支望族女性作家创作群体,并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对嘉兴望族女性的生活环境、文化生态、时空分布、家族世系、文学创作特征与分期、文本的传播及区域代表性作家进行了全面考察与论述,勾勒出明清两代嘉兴府望族女性作家的精神面貌及文学创作的总体轮廓,阐述了明清嘉兴望族女文学24.1万字 - 会员
吴伟业戏曲作品研究
吴伟业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戏曲家、书画家,他创作的一系列长篇歌行体诗歌被誉为“梅村体”,以沉雄博丽、哀感顽艳的风格奠定了其在长篇叙事诗领域的地位、吴伟业写诗之余,兼及戏曲,创作了传奇作品《秣陵春》和杂剧作品《通天台》《临春阁》,抒发了朝代更替之际的黍离之悲和内心之痛,可备一代心史。本书从吴伟业戏曲方面的交游出发,分析其戏曲作品的内容和叙事方式,在对戏曲文本进行细读的基础上,分析其“梅村体”诗歌创文学17万字 - 会员
文坛作家的儿童文学研究
纵横文坛的中外文学大家在创作儿童文学时有何不同一般的呈现,这其中又有怎样不同以往的思考与洞见,又有着怎样的偏颇与局限?怀着对这一问题的强烈好奇心,本书秉承从问题出发的研究思想,通过大量文本细读,还原文学历史现场,透视享誉文坛的大作家们儿童文学创作中独到思想与艺术手法,同时以严谨的批判精神,审视作家作品中的不足之处。本书具有突出的经典意识和宽广的学术视野,既研究鲁迅、冰心和张炜等代表性中国作家的儿童文学18.5万字 - 会员
童话与儿童文学新探:杰克·齐普斯文集
本文集汇编了作者的13篇论文,所关注的问题包括:对儿童文学和文学童话的界定以及相关理论观点的构建,对欧美童话起源的探究与进化史的分析,对一些重要童话作家的再评价,探讨民间故事与童话对伦理道德的维系和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全球化时代践行面对面讲故事的传统等。这些文章较系统地展示了作者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对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儿童文学、教育等领域研究的学生与学者有极大的裨益。文学22.6万字 - 会员
文学原理学批评及其他
本书收录陈众议教授多年来文学原理方面的研究文章,根据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古今因缘”,多为理论性文章,如“悲剧与戏剧”“传统与时流”“情节与主题”等,下编“远近杂谭”,多为单个作家的研究和评论,涉及中国当代作者莫言、贾平凹、张炜等,以及外国作家博尔赫斯、帕慕克、略萨等,理论研究和作家作品研究相得益彰,宏观与微观结合,是陈众议教授多年文学研究的代表作论文集。文学25.2万字 - 会员
百年中国佛道文学研究史论
全书分为上、下编,全面梳理了百年来海内外佛教文学研究和道教文学研究的历史进程和研究界面,融宏观把握与专题综述于一炉。附录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2卷25册本《中国宗教文学史》的三篇导论,是在学术史回顾和专题研究基础上的理论建构,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理念。文学34.7万字 - 会员
张爱玲与英国文学
本书主要对张爱玲与英国文学的创作关系进行深人系统探讨。上编从整体性视角察看张爱玲与英国文学的创作关系,分析张爱玲阅读接受英国作家作品的客观背景,所发生的共鸣及所可能受到的实际影响。下编对张爱玲与英国作家进行个案解读,思辨其中或隐或显的相通之处,追溯张爱玲在对英国作家作品创造性接受中的吸收、借鉴与转化痕迹。从期待视野来说,本书所着力的不仅在于探讨张爱玲与英国文学的创作关系,以及张爱玲在对英国作家作品文学21.1万字 - 会员
文学经典的会通研究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学术论文集,所探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文学经典的文本间性、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的会通研究。本书所收论文选题新颖别致,视角独特犀利,研究对象涉及文学与宗教学、地理学、民俗学、历史学、民族性、伦理学、科举制度、音景文化、媒介生态、传记研究、西域文化等领域之间的关系,或发覆尘封,或考镜源流,或阐幽抉微,凸现了文本互文性的深层文化结构,会通了文学经典内在的立体性、多元性和自洽性,解决了文学经典阅读文学20.3万字